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铝箔(带)高速高精轧制控制技术
“高速高精轧制控制技术攻关”属国家“八五”技术攻关课题,解决某铝加工厂1350mm中、精两铝箔轧制机组存在的影响高速高精轧制的控制技术问题。   该项目于1996年通过技术鉴定,1997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技术创新点一是采用了新型全密封张力传感器,实现张力直接闭环,提高了张力控制稳定性和精度,克服了原德国产传感器结构不合理、使用寿命低(仅半年)、必须在线标定的缺点,不仅寿命长使用方便,而且价格仅为同类进口传感器的1/10。精度误差小于1/1000,能有效保证高速轧制时张力稳定,板形良好,防止断带,提高厚度精度。第二个创新点是采用了两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改进控制策略,加强控制功能,提高了控制精度。该系统有以下特点: 采用模糊控制技术进行张力AGC控制。 采用智能化非线性变系数法,解决了直接张力控制投入时系统稳定性问题。 采用模糊卷径记忆法,提高了卷径计算精度。 采用最优控制技术,实现了质量最优、面积最优和重量最优。 采用压下和张力协调控制,提高了厚控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采用“双重化改造作业法”,基本做到不停产改造调试,对生产的影响减至最小,提高经济效益。 采用“基于专家经验的工艺参数预设定和二次优化设定”模型,提高了设定精度。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超快高储能柔性器件
本项目以制备超快高储能柔性器件为导向,建立基于界面纳米复合材料的新技术。通过水热法和电化学方法在柔性导电基底上构建纳米阵列/金掺杂二氧化锰的三维纳米复合电极,作为正极;通过水热法和热处理法在柔性导电基底上生长多孔氧化铁纳米复合材料,作为负极,组装全固态薄膜器件。利用纳米复合材料的多方面优势加速电子/离子在活性材料中的传递,进而达到超快高储能的目的。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全固态薄膜器件可展现出超快充电能力(10 V/s),比常规电容器的充电时间快10-100倍。这是国际上基于金属氧化物赝电容薄膜型超级电容器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此外,本项目以开发超快超柔储能器件为导向,开发了一种热力学诱导自发组装和原位掺杂结合碳热还原的方法来实现石墨烯纳米筛粉体和薄膜的宏观可控制备,解决了传统石墨烯材料纵向物质传输差的局限。通过控制碳热温度,可以调节石墨烯纳米筛表面的孔密度,即孔径大小可控(10~100 nm)。与传统石墨烯薄膜电极相比,石墨烯纳米筛表面丰富的孔结构使得其作为电极材料时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而且电解质离子可以在垂直于平面的轴向上传递,缩短了离子传输路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高可靠精密滤波传动技术及系统
本成果主要针对我国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国防武器等工程领域重要装备核心基础 部件及系统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航天关键技术和 重庆市支撑计划等重点科技项目资助下,在特殊与极端环境下的高性能机电传动及系统研究 方向,通过十多年潜心研究,发明并研制出基于高可靠精密滤波传动技术及系统的高新产品。 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 1. 发明了具有人体关节功能的高可靠精密滤波传动技术,研制出高可靠精密滤波减速器, 该传动机构在高传动精度范围内具有人体关节功能的自适应变形协调控制能力,能有效过滤 和降低动力传递与运动变换过程中的波动、振动和噪声,攻克了高精度与高可靠之间难以兼 顾协调的关键技术瓶颈。 2. 发明并研制出高可靠精密滤波驱动装置与工业机器人集成系统,创造性地解决了传统 驱动装置在满足动力传递与运动控制精度的同时难以确保其高可靠性的关键技术难题,并成 功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和国防武器等重要装备。 3. 发明并研制出基于高可靠滤波传动技术的智能型水润滑橡胶合金轴承、高弹性橡胶合 金联轴器及传动系统,使得船舶推进系统艇轴具有人体关节功能的自适应变形协调精确对中 控制能力,有效降低了振动噪声和无功能耗,大大提高了动力推进系统核心基础部件的可靠 性和使用寿命。 4. 发明并研制出基于高可靠精密滤波传动技术的工程复合材料精密成形数字制造装备 及系统,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等可适应协调智能控制功能,能显著过滤掉精密成形 过程中控制参数的波动,有效保证精密成形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一致性,实现了面向用户需 求的高性能传动件大规模优质高效生产。 该成果在高精度、高刚度、高可靠、长寿命、低噪声、无污染、智能化、高功率密度等 高性能传动件及系统的创新设计制造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在高精度与高可靠的协调、高刚度 与高精度的协调、特殊与极端环境下摩擦学与动力学优化、精密加工制造及产品可靠性与性 能一致性等关键技术方面有重大突破,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创新成果,获国 家授权发明专利38项、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论文165篇(SCI、EI收录128篇),被有 关部门组织专家会议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并分别获得重庆市和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该成果对打破工业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和封锁,满足我国对高性能核心基础部件及系统 的重大需求创造了关键科技条件,其成果已应用于中国航天科技和中国船舶重工等100多 个单位有关重要装备,创造性地解决了中航工业XX公司多个规格型号产品失效问题,并为航天工程XX项目成功实施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并部分超过美国 MIL-DTL-17901C军用标准,合格率100%,提高生产率170%,节约用电85%,节省贵重 原材料46%,出口欧美等30多个国家。近三年累计销售额26878万元,利润4626万元, 税收1591万元,取得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望发展为高端装备制造业与新的经济增长点。 
重庆大学 2021-04-11
高水溶性氟苯尼考前药
氟苯尼考是一种新型兽医专用的广谱抗菌药,是氯霉素的替代品,其在目前的兽药市场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但是,氟苯尼考的一个缺点是它的水容性很差,几乎不溶于水,影响其药效的发挥以及给药的方便性。目前国产氟苯尼考产品几乎是物理助溶的,其溶解度非常低。现在没有成熟的、水溶性好的国产氟苯尼考产品。 本项目提供一种新型高水溶性氟苯尼考前药,该药品在动物体内代谢为氟苯尼考。溶解度约为56,600 ppm,比目前采用物理助溶法溶解的氟苯尼考1,200 ppm的溶解度,高了约46倍。这样极大程度地发挥氟苯尼考药效、提高给药的方便性,是国内氟苯尼考的更新换代产品。保守预计这是一个数十亿元的市场。
安徽大学 2021-05-09
聚合级高纯DAR单体合成技术
成果描述:聚合级高纯DAR单体,即二氨基间苯二酚类物质,是指一类用于合成高强高模新型功能聚合物材料PBZ如聚对苯基苯并二噁唑PBO、聚对苯撑苯并噻唑、聚对苯撑吡啶并咪唑等合成的功能性单体原料。 聚对苯撑苯并唑类聚合物,是一种高性能的热塑性液晶聚合物材料,因其高强度、高模量、高热稳定性、以及高耐化学腐蚀性、高耐溶剂性能等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精密机械、消防等诸多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此类聚合物技术难度大,尤其是高纯度的单体原料DAR的合成技术难度较大,直接影响了功能材料的产业化。DAR是有机酚胺,具有极强的还原性,容易被氧化变质,因此对于合成反应、分离纯化、以及储存和运输均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聚合级高纯DAR的合成,主要是从TCB(连三氯苯-1,2,3)出发,经过硝化、水解、加氢还原、重结晶过程得到高纯度DAR。该技术成果经过长期的开发研究,主要是运用循环套用法减少了硝化步骤的废液排放量,改变水解与加氢步骤中的传统合成体系,提高了第二步中间产物和产品的收率与纯度,并实现了加氢催化剂的循环使用,降低了最终产物的合成成本。同时还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光催化剂,催化氧化水解步骤产生的废水,得到一个绿色环保的合成工艺。市场前景分析:聚合级高纯DAR单体,是指一类用于合成高强高模新型功能聚合物材料PBZ如聚对苯基苯并二噁唑PBO、聚对苯撑苯并噻唑、聚对苯撑吡啶并咪唑等的功能性单体原料。 聚对苯撑苯并唑类聚合物,是一种高性能的热塑性液晶聚合物材料,因其高强度、高模量、高热稳定性、以及高耐化学腐蚀性、高耐溶剂性能等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精密机械、消防等诸多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聚苯并唑类聚合物材料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聚对苯基苯并噁唑功能聚合物材料,简称PBO聚合物。PBO功能聚合物具有非常高的强度,达到5.2GPa,模量高达180GPa,是化学纤维中最高的;其耐热温度高达600℃;具有非常好的阻燃能力,极限氧指数高达68,在火焰中不燃烧、不收缩;耐热性和耐燃性高于其他一切有机纤维。PBO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新型功能材料。 目前DAR单体原料,国内无产业化装置,国内PBO实验装置、放大装置以及正在建设的产业化装置,均主要从国外进口少批量的原料,满足实验所需。DAR外购的价格大约1450~1600元/kg。由于DAR单体原料本身的性质,不适合大批量购买和存储,因此在国内建设DAR单体原料的生产装置,是PBZ类功能聚合物产业化的必然要求。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以1000吨/年高纯单体原料DAR盐项目进行粗略估算,总投资约为7000万元(不包括土建费用),产品的吨综合成本为142万元。按照DAR盐的平均市价160万元/吨计算,年企业利税可达到1亿元。国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0
高功率因数整流控制系统
高功率因数整流控制系统是交流传动互馈试验平台的电源变换部分,基本功能是实现电能的AC-DC和DC-AC双向传输,即将工频电压200v/600v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电压750v/1500v输出,并且功率因数为一;同时,当实验平台工作于能量回馈状态时,能够将实验平台回馈的电能以单位功率因数回馈回电网,真正实现了“绿色电能变换”。 技术指标: 输入电压:220Vac,600Vac 输出直流电压稳定性:<=2% 电流谐波总畸变率(THD):<=5% 功率因数:+1 是否具有回馈能力(逆变):有 输出电压调节范围:600~9000Vdc,1200~1800Vdc连续可调 最大输出功率:50kW 应用范围: 该系统可以用作新型UPS系统;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发电系统;电气传动系统;超导储能系统;有源电力滤波系统等系统的能量变换环节,实现能量的双向传输、电网的无功补偿等功能。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高功率密度永磁电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空航天、军事国防以及工业制造等各个领域对驱动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驱动电机提供更高的输出力或输出力矩,同时也要求驱动电机的结构更加紧凑,质量更轻,从而提高系统的功率密度和动态特性。 本项目组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空间磁极阵列的永磁电机设计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密度,实现了提高系统输出力和力矩,以及降低系统体积和质量的双重目的。完成了系列化的旋转和直线永磁电机的系统设计、样机加工和性能测试,电机尺寸分布从0.5mm到10m。基于相关技术,承担了国家863重大专项课题、民口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其它企业横向课题等重要项目。 本项目研究成果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并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高速高刚度大功率电主轴
在主轴结构设计与制造、内装电机设计与制造、润 滑理论与轴承技术、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动平衡 理论与应用、主轴热稳定性分析与温升抑制、主轴 精密装配与检测等方面,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和强 大的创新研发能力,可以按照客户个性化要求,实 现电主轴的定制化设计与制造,高速、高效、最大 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服务项目 机械主轴、高速磨削电主轴、铣削电主轴、车铣复合电主轴等设计与制造。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高铬铸铁磨球及衬板
用于水泥厂球磨机,可大幅度提高磨粉效率、降低磨粉及衬板消耗。经实际运行的数据表明水泥磨一仓球耗为27.9g/吨水泥,是钒钢磨球球耗的十分之一。衬板的磨耗为1.1g/吨水泥,是高锰钢衬板的12倍,而成本仅为高锰钢衬板的2倍,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本成果为国家攻关成果,经专家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议在水泥厂大力推广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高速高精轧制工艺和控制技术
由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和信息两学院与东北轻合金加工厂联合开发的高速高精轧制工艺和控制技术已经在东北轻合金加工厂1350mm粗中和中精两台铝箔机组上成功应用多年。比国内同类型轧机(无板形仪)的轧制速度普遍水平高50%左右,达到1,2道次为600~700m/min;3,4道次为750~900m/min;5道次达800-1100m/min;6道次达450~600m/min。成卷铝箔厚差85%以上在±3%以内,90%以上在±5%以内。成品率可达80%以上、铝箔表面没有振痕,在线板形良好。经有色金属总公司鉴定,达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获两个部级二等奖。该技术特点如下: 铝箔轧制采用张力AGC模糊控制; 成功研制和应用全密封张力传感器(获国家专利),实现张力直接闭环。张力传感器价格为进口的1/10; 采用电涡流传感技术测定铝箔前后滑; 研制并应用了“基于专家经验的工艺参数预设定和二次优化设定”; 采用基于消除二助浪及强适应板形控制的支撑辊辊型; 进行轧机整机动态振动分析,用“变形区摩擦技术控制铝箔振痕”; 研制出能满足铝箔高速轧制,能降低轧制力,生产双零六铝箔的轧制油添加剂; 进行上下位机综合改造,具有全液压AGC,张力AGC和速度AGC综合控制能力。 应用范围:可以单项或多项技术形式在铝带箔轧机或其他金属材料的带箔轧机上应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2 43 44
  • ...
  • 122 12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