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检测系统
混凝土中钢筋存在腐蚀问题,降低了钢筋的使用寿命,所以,对其进行监测,对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系统使用的腐蚀传感器传感元件是由同钢筋相同金属材料制成。它的作用是:埋入正在运行的设备中,在介质无腐蚀时,其电阻探针的电阻恒定不变。如果介质具有相当腐蚀性时,电阻探针由于腐蚀,使得直径减小,电阻增大。如果金属腐蚀是均匀的,电阻变化率就与金属材料的腐蚀量成正比。精确记录和计算电阻值的变化量,可以计算出腐蚀量,根据腐蚀量得到腐蚀率,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分析输出数据,设计相应的电路,腐蚀引起电阻变化,转化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测系统,仪表或记录系统,便会做出适当的响应,从而达到对金属材料设备的监测作用。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NMT金属腐蚀工作站
        非损伤微测技术(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ology,NMT)源于美国MBL实验室(54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摇篮),由神经学家Lionel F. Jaffe(美国扬格公司创始人之一)于1974年发明,2001年,美国扬格公司正式推出现代NMT。NMT是一种研究活体材料的底层核心技术,研究人员基于NMT能够建立自己独有的Me-Only 研究平台,从而获得极具创新的研究成果。         NMT可在不接触、不损伤样品的情况下,检测分子/离子进出生物活体的流速(流动速率和方向),可测样品种类繁多,小到菌、单细胞、液泡,大到组织、器官、整体都可检测。基于NMT商业化的设备统称为非损伤微测系统。         扬格/旭月的非损伤微测系统包含BIO系列、CONFLUX系列(共聚焦/荧光NMT)、NMT100系列、NMT200系列、NMT100S系列、NMT200S系列、NMT150系列、NMT活体工作站系列、NMT Physiolyzer®系列等,已发展至第七代自动化智能产品。扬格/旭月的NMT系统全部采用从美国扬格(旭月北京)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imFluxes智能操作软件,将十余年的NMT应用大数据与设备实现完美结合,并且在产品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扩展升级等诸多方面都有大幅提升。          扬格/旭月已取得基于NMT的数十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拥有完善的专利保护体系,所有产品全部通过中关村NMT联盟认证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扬格/旭月所销售的NMT专用耗材,已通过中关村NMT联盟认证,所有耗材是扬格/旭月研发中心结合十余年的经验、摸索并自主研发生产的。NMT专用耗材较传统的通用型耗材保质期更长,性能更稳定、可靠,所有对外销售的耗材全部经过严格的生产、检验流程。         扬格/旭月的NMT研究平台已经帮助国内外科研单位取得近百项各类专利,以及包含Nature、Cell在内的500多篇论文。同时,已销往欧洲的瑞士苏黎世大学(拥有包括爱因斯坦在内10余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中国农科院、农业部下属的众多科研院所与高校,以及北大、上海交大等知名高校。 名称:NMT金属腐蚀工作站 代数:第七代 品牌:旭月 产地:中国 已获得认证:中关村NMT联盟认证,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简介:NMT金属腐蚀工作站是一款针对金属腐蚀机制研究而特别设计的实时动态检测平台,可对材料表面进行微观三维动态扫描,检测材料表面的腐蚀介质的分子、离子的流速,是世界上新颖的金属腐蚀机制研究系统,分辨率高达10-12 mol级别。能满足涂层评价、材料腐蚀微观机理等方向的研究需求。 1 活体、原位、非损伤测量 对整体或分离后的样品不造成损伤,获取正常生理状态下的信息。 2 无需标记 预先知道测定的是何种指标,无需用放射性、化学或药理学等标记方法,安全且环保。 3 不用提取样品 可直接检测,不需要研磨等传统的提取方法。 4 实时、动态检测 动态实时(最短在6秒左右)检测和获取数据。 5 长时间持续检测 可进行长达8个小时以上的实时和动态监测。 6 可测指标 采购相对应耗材后可单独检测Mg2+、Cl-浓度和流速。 预留指标检测升级端口,可升级指标包含:IAA、O2、H2O2、Cd2+、Pb2+、Cu2+、Ca2+、H+、K+、Na+、NH4+、NO3-的浓度和流速检测。 预留双指标检测升级端口,升级后可单独检测一种离子或分子,也可同时检测两种离子或一种离子与一种分子的浓度和流速,用于离子/分子相关性研究及更前沿的科研探索。 7 可测样品种类繁多 各类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生物腐蚀的样品等都可以检测(理论值:大于2cm均可)。 8 自动化操作 Z方向自动/手动操控传感器移动,X、Y方向手动操控传感器移动。 9 数据采集方式 Z方向一维数据采集。 型号 功能 可升级功能 NMT-CRP 1.标配两种指标:Mg2+、Cl-。 2.操作方式:一维自动。 3.检测样品:可检测2cm以上的样品。 4.数据:1D。可直接检测、输出流速和浓度数据。 5.检测方式:单传感器检测 1.可升级指标:膜电势、IAA、O2、H2O2、Cd2+、Pb2+、Cu2+、Ca2+、H+、K+、Na+、NH4+、NO3-。 2.可扩展:未来新研发指标可扩展升级。 3.操作方式:可升级至三维自动。 4.可升级检测方式:单/双传感器检测可选。 5.数据:1D/3D可选。可直接检测、输出流速和浓度数据。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制备高比表面积铬基氟化催化剂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铬基催化剂,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高比表面铬基氟化催化剂的方法。
天津医科大学 2021-02-01
高品级大米淀粉生产技术
稻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稻米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碎米副产物,如何高效利用好这些副产物,成为稻米加工企业利润增长的关键,同时也是节粮增产的具体表现,具有重大意义。本技术正是利用生物酶法及专用装备,以碎米为原料生产符合美国 FDA 标准的高品质大米淀粉(蛋白含量<0.5%),而大米淀粉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在食品、制药、化工、纺织等多个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成果的技术指标、创新性与先进性 本成果利用酶法及专用装备,以碎米为原料,可生产出符合美国 FDA 标准的高品质大米淀粉,其淀粉中蛋白含量<0.5%、灰分<0.3%、脂肪<0.3%、白度>98%、淀粉粒径 2-8um,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江南大学 2021-04-11
高纯金属醇盐合成技术
金属醇盐是制备纳米材料的前驱体,主要用于Sol-Gel工艺和VCD工艺制备铁电陶瓷薄膜、传感器材料、电容器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特种玻璃材料、计算机储存器材料等功能材料。这些材料是中国的新材料领域的重点开发项目。本技术开发的金属醇盐制备是应用电化学合成、化学物理提纯、分析检测、封装等技术。经过多年的研制,实现了金属醇盐特别是稀有金属的醇盐零突破。目前中国用Sol-Gel工艺制备铁电薄膜、压电薄膜功能材料、传感器薄膜材料正逐渐产业化、商品化,对高纯烷氧基化合物的需求预计可达到工业化生产规模;另外下一代计算机的存储器的开发已接近工业化水平,这使金属醇盐有更大的应用市场。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技术
光纤激光器具有转换效率高、光束质量好、维护周期长、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是激光加工装备的光源最佳选择,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被誉为“光制造时代的核心”。由于技术门槛等原因,目前国内市场光纤激光器产品普遍集中在低功率光纤激光器,而从利润和销售额来看,光纤激光器最大的市场在千瓦级以上的应用,因此高功率光纤激光器产品极具市场空间和投资价值。 经过近两年的持续攻关,学校已掌握一系列研制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关键技术,并自主研制成功连续光纤激光器,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核心技术指标、性能参数均处于
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高盐工业废液资源化技术
由南京大学张志炳教授担任工艺技术总负责人,经过协力攻关,研制了一套完整的万吨级聚苯硫醚(以下简称PPS)生产装置高盐废液资源化技术工艺包,于2016年9月以工程总承包形式与业主签订了合同。 万吨级PPS生产线产生大量废液,其中含有对二氯苯、N-甲基吡咯烷酮、NaCl, LiCl,水,少量聚合物等,业主要求将其中全部有用化学成分(包括水)进行回收、高纯度精制和再循环利用,不仅解决环境问题,同时获取经济效益。但废液本身组分复杂,既含多种30%以上高浓度盐类、又含高浓度有机物,而且又有络合
南京大学 2021-04-14
OLED高纯有机材料技术集成
在对蓝光分子的设计与合成中,通过对LUMO轨道的空间限制,发现了窄光磷光发光效应,并且设计出红绿蓝三种窄光磷光材料。其中绿光现证明器件使用寿命在100cd/m2光强下可达70000小时,外量子效率25.8%。首次报道了高效率的超纯蓝光的器件,CIE (0.14,0.09),最高量子效率达17.6%。后续工作将在此基础之上,增加蓝光分子稳定性设计考虑,将能级降低0.1eV,并探索此类蓝光磷光分子的极限寿命或者稳定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复杂光滑表面形变的高精度瞬态测量技术
  拟针对复杂光滑表面加工原位测量、半导体材料生长监控、MEMS膜层材料特性等研究领域应用中,动态检测所带来的基准面形变化大、形变动态范围大、检测速度要求高等难题,提供一种光滑表面形变高精度瞬态测量技术。最大可测形变量可达150微米,精度优于1微米,测量速度优于10帧每秒。   本项目研究团队长期从事精密光电测试及成像理论和技术科研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下,深入研究了基于部分补偿法和数字莫尔移相干涉的光学面形测试理论和方法,形成了光学面形高精度测量的系统理论,并研发了光学面形高精度测量原理样机,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计量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重要科研单位得到应用,解决相关的技术难题。先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已获授权13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2-01
不锈钢表面超饱和气体渗碳技术
大幅度提高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硬度(1000HV以上),抗磨损性能,抗疲劳性能,抗应力腐蚀开裂性能,抗点蚀性能。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815 81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