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鳅科鱼类苗种培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鳅科鱼类苗种培育方法.本发明包括操作:在肥水池中培育用于投喂苗种的浮游生物,在苗种投放培育池前将所述肥水池上层水抽到所述培育池中,所述培育池在抽水之前内部铺上薄膜;按照180~220万条/亩投放出膜后能够平游的水花苗种;苗种下培育池3天后,用发酵饵料投喂;待苗种长到1cm,使用鱼用粉末饲料以及由肥水池培育得到的所述浮游生物进行投喂;待苗种长到1.5cm,使用蛋白质含量为40~44wt%的鱼用破碎型饲料进行投喂;待苗种长到3cm,使用蛋白质含量为33~37wt%的鱼用破碎型饲料进行投喂.通过本发明培育方法,苗种成活率达到40~60%.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4-29
清化瘀热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
【项目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风险基金,项目编号:CX201103。 【类    别】中药新药。 【处方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资深专家总结周仲瑛教授的中医学术思想,针对糖尿病心肌病变的瘀热病机,以“瘀热致消”的理论为指导,创新性确立了“清热通络,凉血化瘀”的治疗大法。据此制定出中药复方清化瘀热方(生地、黄连等组成),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功能主治】清热通络,凉血化瘀。主治糖尿病心肌病。 【主要技术指标】 1、理论研究:明确古今中医对糖尿病心肌病变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等方面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2、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瘀热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理因素,2型糖尿病的病理过程中瘀热证组出现不同程度的实验室指标异常,与非血瘀证组相比,主要表现在HbA1c、FBG、全血粘度(高切)、红细胞刚性指数、TC、LDL-C的异常,可作为2型糖尿病瘀热证的评价与参考指标。此外,2型糖尿病瘀热证患者瘀热程度与其病程及TC、TG、LDL-C呈正相关,随瘀热程度的加深,病程及TC、LDL-C呈上升趋势。 3、临床疗效观察:清化瘀热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瘀热证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糖,改善左室结构和功能指标,改善血小板凝聚,降低血脂水平及血液黏度有关。 4、实验研究:清化瘀热方具有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调节血脂,减少炎症细胞因子,调节凝血纤溶系统t-PA/PAI-1水平,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和冠脉病变的作用。 【推广应用前景】清化瘀热方组方科学、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获发明专利1项,准备注册申请临床研究批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新型杀虫剂——吡虫胺
吡虫胺(Nitenpyram TI-304)是九十年代国际上最新开发的一种新型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和果树上防治蚜虫,叶蝉、蓟马、半翅目害虫;其特点是用量少、毒性低、持效长和对作物无药害,使用安全,与某些对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农药如有机膦、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沙蚕类农药混配后具有增效和杀虫杀螨效果,并可获得新的耐抗药性农药新品种;该药具有卓越的内吸和渗透作用。该药的合成工艺技术已完全成熟,每步收率均大于85%,固体原药含量大于90%。合成条件温和,无特殊设备要求,原料国内均有,特别适合于已有2-氯-5-氯甲基吡啶(生产吡虫啉、吡虫清的厂家有)的厂家。年产60吨规模,设备投资约30万元,流动资金约50万元;60吨原药可配10%的制剂600吨,制剂按每吨售价6万元计算,可获得3600万元的年产值,扣除原料成本每吨15万元及工厂管理费,可获得50%即1800万元以上的年利润。原药可出口。
南开大学 2021-04-10
弹尾虫的室内养殖装置
中试阶段/n该成果涉及弹尾虫饲养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弹尾虫的室内养殖装置,包括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的箱体与箱盖,箱盖配合设于箱体顶部,箱盖上设有通气孔,箱体侧壁上设有通风装置,玻璃窗与注水口,箱体内设有储水池、若干棉线、土壤与温湿度感应装置,储水池内设有加热制冷装置,注水口与储水池对应设置,棉线一端设于储水池内,棉线另一端连接于箱盖上,储水池侧壁与土壤对应相交设置,储水池与土壤相交处设有隔网。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内设有储水池,储水池内设有加热制冷装置,有效模拟弹尾虫自然生长条件,克服季节限制,实现大量繁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鱼类蛋白系列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一、成果简介 该技术成果在系统地研究分析了鱼类主要成分鱼肉、鱼骨、鱼皮成分组成及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基础上,分别以鱼肉、鱼骨、鱼皮为主要原料,通过特定原料预处理、生物酶解技术,结合现代分离、干燥等技术开发了 系列具有特定功能的鱼类蛋白、鱼肉蛋白肽、鱼皮蛋白肽、鱼骨蛋白钙等产品。根据鱼类蛋白各类产品的功能和加工特性,开发加工成各类营养功能食品、美容护肤品、生物保鲜剂、抗冻剂等具有特定用途的系列产品。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3%啶虫脒微乳剂、水乳剂
目前啶虫脒常用剂型是乳油和可湿性粉剂,3%啶虫脒微乳剂克服了乳油和可湿性粉剂各自存在的缺点,具有微乳剂的一系列特点,节省溶剂、降低生产成本、加工方便,是一种新型制剂品种,(2001年底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啶虫脒原药的合成技术近1~2年国外知识产权保护期将到,该微乳剂和水乳剂品种很快即可推出。
南开大学 2021-04-10
漆树酸作为棘球蚴甘油醛三磷酸脱氢酶的抑制剂和作为 治疗包虫病药物的应用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寄生于人体或宿主动物而引起的严重寄生虫疾病。而我国是同时有囊型和泡状两种类型的包虫病高发区。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包虫病药物是阿苯达唑,但是该药的肠道吸收率很差,而且其一般只能抑制寄生虫生长而不能彻底有效杀灭寄生虫,导致患者必须长期大量服用该药物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与此同时,大量的研究发现该药可引起多系统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寻找或开发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的包虫病治疗新药物具有重大的意义。 棘球绦虫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通过糖酵解过程。而甘油醛 3-
兰州大学 2021-04-14
奶牛“两病”净化技术
奶牛牛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是国内外高度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该成果系统通过定时进行奶牛“两病”检疫和监测, 严格实行隔离、 扑杀、 消毒制度, 加强对于引进奶牛的制度监管, 同时积极宣传奶牛“二病”防控的重要性以及组织培训、 做好技术保障,创建了奶牛两病“净化”技术模式, 可产生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扬州大学 2021-04-14
遗传病基因检测
山东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01
重大猪病防控技术
可以量产/n该项目提出多病因系统防控的科学构思和总体目标,针对猪病防控中存在基础研究薄弱、防控技术与产品缺乏等重大科技问题,围绕猪流感(SI)、猪细小病毒病(PPV)、猪圆环病毒病(PCV2)、猪链球菌病(SS)、副猪嗜血杆菌病(HPS)、猪萎缩性鼻炎(AR)和猪痢疾(SD)等重大猪病,重点开展新型疫苗和诊断制剂等防控技术研发,最终形成产品及防控技术的集成新,实现产业化、高效转化及推广应用。形成了45 项新产品。获8 项新兽药注册证书。疫苗系列创新产品为解决临床上重大猪病危害,多病因共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7 1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