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专家报告荟萃④ | 郑友取:高质量建强地方性应用型大学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其关键和特点就是创新,首要的是产业创新,产业创新要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创新,人才创新要依靠教育创新。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2-06
海嘉船舶综合显示系统
海嘉船舶综合显示系统基于多源信息融合和可视化展示,通过多通道信号处理和大屏幕技术实现。系统收集船舶各种设备如传感器、监控系统的数据源,利用图像合成和分屏技术将信息集成展示在大屏幕上。多通道信号处理确保来自不同源头的数据能够被有效整合和展示,包括船舶状态、位置、设备健康状况等信息。系统通过实时数据处理和高效图像呈现,使船员或操作人员能够直观、全面地监控船舶状态,为船舶运营、安全管理提供可视化支持。
厦门大学 2025-02-07
电供暖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本成套设备,以电供暖的各个电暖气为控制对象,以建筑内不同房间不同区域的取暖温度为控制参数,自下而上,组成了由单片机现场控制器(控制室单独使用PLC控制器)、PLC中间层算法控制器、工控机为上位机构成监控界面的DCS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控制系统。此系统的目的在于替换传统水暖系统,利用合理科学的软件算法,实现节能、环保、减排的效果。设备兼具教学、实验、科研及实用的功能。 成果技术特点:本套装置由四个单片机组成现场控制器,一个PLC组成的控制室控制器,与中间层面的S7-300PLC控制系统,以及顶层监控层的工控机装置,统一安装到了一个整体的平台上。此平台便于实地集中实验、研究,也有利于集中编程与项目演示。 图1 设备实物图 图2 为智能控制系统电脑操作界面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2025-05-19
融创督导巡课系统
北京大智汇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5-01-09
AI心理情绪识别系统
AI心理情绪识别系统1.多模态信号采集:人脸动态图像、脑电信号采集、语音情感检测。2.功能模块包含:情绪检测、情绪档案、数据统计、用户管理、系统设置功能模块。3.系统基于情绪心理学相关理论,结合面部表情的二维情感空间分析技术、脑电信号的状态分析、语音的三维情感空间分析三种模态相互融合叠加技术,检测人心理情绪状态,提高其检测准确度。3.    基于摄像头面部情绪识别技术,可以实时分析人体面部所包含的情绪状态。通过非接触式的实时视采用 AI 人工智能学习技术,结合心理学,通过对被测试人员 60秒的测试,能够获取相关心理/心理指标。帮助被测试人员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引起人们重视心理健康,从而在工作、学习、生活当中提高身心健康。并且通过定期测试,能够获取个体、准确的进行心理危机预警,显示被测人员心理危机测试报告,提醒心理医生重点关注。用户在进行注册登录后,根据语音提示可直接进入测试界面进行情绪识别。点击测试按钮,调整好站立位置,脸部朝向屏幕,人脸录入即可完成测试,测试完成即可生成测试报告并能打印报告。4    基于脑电生物传感器状态检测、实时展示人体脑波原始状态指标以及Delta、Theta、Alpha、Beta、Gamma等8个EEG参数。5.    采用任务态模式进行语音情感分析,测试者按照系统设定的特定语境信息进行朗读来进行情感分析。6.    检测结束后可实时出具“心理生理状态分析结果报告”,其中包括被测试人员信息、检测时间、12维度心理生理情绪数据,包含正面情绪(平衡、自信心、活力、调节水平),负面情绪(攻击性、压力、紧张、可疑),生理参数(抑制、神经质、消沉、幸福指数),以及综合状态指标:专注度、放松度、疲劳指数、焦虑指数、压力指数、抑郁指数等。7.    统计分析:系统自带数据中心的统计功能,可以按单位进行所有检测人员的压力分布图及重点关注人员的信息显示。8.    检测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检测报告,检测报告需包含每项参数的检测数据大小、参考范围、异常数据等,以及用情绪参数雷达图、饼状图、直方图、曲线视图等多种表示方法。9.    信息查询功能:管理员可通过多条件查询功能,只需通过任意一项查询条件即可快速查询出与之对应和匹配的测试者信息,以及该测试者的历史测试记录,并可对该测试者的测试记录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综合分析该名测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9.用户管理端:以管理员身份登录该系统可对用户进行管理。可进行添加用户、删除用户、查询用户、用户信息修改、密码修改、级别权限设置、单位框架搭建、查看用户报告,以及导出、打印用户报告。10.系统具有特定场合模态设置功能,可关闭和开启语音检测功能。11.视频检测时面部框具有信号质量检测功能,通过不能的颜色在面部框进行彩色状态提示,同时具有人脸检测判别功能,比如面部不全、距离较远等识别功能
北京京师慧智科技有限公司 2025-05-22
TA21型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及综合自动化系统简介
我国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二次设备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同行先进水平相比有不小差距,本项目的研制为我们提供了追赶国际水平的契机,将为牵引变电所的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维修体制带来全方位的巨大变革:1、简化设计;2、工厂化施工;3、无人值守;4、借助于保护测控单元的透明化设计和一次设备的驻所检测技术,可实现设备远程诊断。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3
多关节教学工业两用型机器人及控制系统
项目概况 NGR01 型多关节教学工业两用型机器人由五个自由度(腰、肩、肘、摆腕、旋腕)和一 个电动手指组成。每个关节均采用步进电动机(教学型)或交流伺服电动机(工业型)通过谐波 齿轮减速器和齿形带驱动,整个机构采用铝材加工而成。电气控制系统采用三级计算机结构 的多 CPU 并行工作方式,既可以通过控制器上的薄膜按键现场手动示教独立运行,也能通过 上位机虚拟现实仿真软件运行于自动方式,还设计有智能型遥控器接口。该产品是江苏省高 校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成果,已经通过省级鉴定和验收,现制造出样机,拥有自主知识产 权(实用新型专利“ZL200620125163.3:五自由度多关节机器人智能遥控器”和软件著作权 “2008SR03425:NGR01 型多关节工业机器人控制与虚拟仿真软件”)。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微小紧凑型化学机械系统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
项目经过10年科研攻关,开展了节能高效的微小/紧凑型化工机械的设计和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创新成果有: 1、建立了微小/紧凑型化学机械系统的强度设计理论,包括多因素协同作用的钎焊工艺优化方法、高温蠕变和疲劳强度设立理论。 2、发明了微试样力学性能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微米厚度钎焊接头力学性能参数,为结构完整性评价提供基本参数。 3、发明了微小/紧凑型换热器和反应器,耐腐蚀、耐高温和高压,可拆卸维修,集传热、传质、化学反应于一体,结构微小、紧凑,降低了空间消耗。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调谐型电磁超材料关键技术及在射频识别系统中的应用
本项目突破了电磁超材料存在的不可调谐、带宽窄、设计可靠性低等关键技术,开发出可调谐型射频微波电磁材料结构设计、电磁特性仿真与控制、材料制造与性能测试等工艺与方法,研制出系列射频/微波频段调谐型电磁超材料、基于超材料的射频滤波器/双工器/三工器/天线、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读写器等产品,进行了规模化示范应用与验证,其性能指标达到市场同类产品国内领先水平;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温控加热型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及其方法
能源与环境密切相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保障。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国,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和化石能源短缺三大问题亟待解决。发展先进的供能系统是缓解能源与环境问题、落实我国节能减排战略的重大需求,与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息息相关。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ISCC)基于“温度对口,梯度利用”原则,是一种先进可靠的供能系统。ISCC系统中太阳能作为辅助热源加热给水,实现了能源互补,克服了单独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负荷变动大、需要大规模蓄热装置的缺陷,大大提升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创新点 为了增加变负荷下太阳能集热器出口蒸汽产量,提出从过热蒸汽管道或汽轮机中抽汽加热太阳能集热器进口水的方法,以达到最佳的蒸汽产量,提升联合循环的能量利用率且成本低。根据太阳辐射的强弱和排烟温度自动调整进入太阳能集热器的进水比例和过热蒸汽管道或汽轮机的抽汽量,保证太阳能集热器进口水温度达到其设计接近点温差对应的温度值,实现对能量的梯级互补和综合利用,提高太阳能联合循环系统的运行效率。 市场前景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约3.3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1亿千瓦。到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且风电与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占比还要提高。但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严重受限于天气、季节、风力等自然气象条件。 太阳能与化石能源互补利用有利于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然而燃煤电站灵活调峰能力尚且不足,现阶段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以燃气轮机实现化石能向热能的转换,响应速度远快于燃煤锅炉。且集成太阳能集热器构建ISCC系统实现能源互补的技术比较成熟,作为太阳能利用的可靠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团队成果适用于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集成,可优化机组变负荷与太阳能辐射波动过程中的能量匹配规律,低成本实现多热源梯级利用,允许系统集成更大太阳能面积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逐步推进双碳目标。 获奖情况 2021年12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温控的复杂热力系统优化北京市优秀。
华北电力大学 2023-07-1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3 24 25
  • ...
  • 668 66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