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葡萄去皮装置与去皮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葡萄去皮装置与去皮方法,去皮装置包括桶身和变速电机,桶身上端设有上盖和进料口,桶身侧壁上设有已去皮葡萄粒出口,桶身下端设置葡萄皮出口;桶身内部设有转碟和压盘,转碟和压盘之间形成葡萄进出通道,转碟通过底碟中央与传动轴连接;压盘上设置有摩擦毛刷,压盘与上盖和桶身上部固定在一起,转碟通过传动轴与变速电机相连。本发明提供的葡萄去皮装置通过压盘与转碟相对转动及摩擦毛刷的剥离实现葡萄去皮效果,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深圳市青葡萄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青葡萄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提升硬件价值”为使命,致力于虚拟化产品的开发、集成和创新的科技企业。总部位于深圳,在全国拥有多个分公司及办事机构。 公司的核心产品是桌面虚拟化和服务器虚拟化,并拥有多项虚拟化领域的专利,在业界首次提出了基于对称式集群的虚拟化平台--OVP,是国内第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虚拟化平台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专注于云计算领域,提出一站式桌面虚拟化平台解决方案。致力于帮商业用户节省IT成本,简化IT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并保障数据安全。利用自身成本和服务优势,青葡萄科技为各行各业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桌面云整体解决方案,并在教育、公共图书馆、企业、金融、政府等行业应用领域快速发展,拥有大量成功案例。 青葡萄科技的管理团队由具有国际化背景和本地化经验的优秀人才构成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 凭借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对行业的深刻理解,以及先进的服务理念和能力,青葡萄科技立足于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的客户需求,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世界水准的云计算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深圳市青葡萄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04
2 ,5 ,6位取代嘧啶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新的2,5,6位取代嘧啶酮衍生物,其具有良好的抗乙肝病毒(HBV)活性。目前临床用于治疗乙肝病毒的药物皆为核苷类化合物。而抗HBV非核苷类化合物还处于研发阶段。探究其作用机制,对于发展新型非核苷类抗HBV药物,特别是对抗临床常用药物耐药的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北京大学 2021-04-13
颗粒增强 Al2O3+SiC/铸铁基表面复合烧结机篦条
炉篦条是炼铁厂烧结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工作温度经常高达 900℃以上。烧结机在完成铁精粉的烧结并将烧结矿卸掉在回车道上运行时,炉篦条受到急剧的冷却作用,同时承受着烧结矿的撞击、腐蚀和高温磨损。在反复循环作用之后,其表面逐渐氧化、开裂、塌陷和弯曲变形而损坏。目前,我国炼铁厂烧结机炉篦条消耗量大,平均使用寿命为 3-5个月。因此,提高烧结机炉篦条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烧结矿的生产成本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Al2O3+SiC 颗粒增强铸铁基表面复合烧结机篦条是新近开发出的一种颗
江苏大学 2021-04-14
聚醚醚酮特种纤维制备技术与应用
1、聚醚醚酮特种纤维制备技术 聚醚醚酮纤维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高温、耐化学腐蚀、阻燃和耐辐照等综合性能,被誉为综合性能最优异的热塑性芳香族聚合物纤维。项目团队于2006年开始自主研发,成功实现PEEK特种纤维的生产及应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生产PEEK纤维的国家,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成熟度:可产业化。 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 本项目目前已实现产业化,产品可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和民用高技术领域,主要应用制品为过滤网、过滤布、电束线管和混编复合材料等。PEEK纤维断裂强度较国外产品提高60%以上,可在-60~240℃长期使用,纤维的价格仅为国外产品的1/2 左右。 2、聚醚醚酮碳纤维上浆剂制备关键技术 利用可溶性聚芳醚酮前驱体对纤维进行上浆处理,再经水解处理,使可溶性聚芳醚酮上浆剂还原成为结晶性,实现结晶性聚芳醚酮对纤维的上浆处理。 经其上浆的碳纤维增强聚芳醚酮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达到了83.1 MPa,相比原来的碳纤维增强聚芳醚酮复合材料提高91.5%,界面作用效果非常显著,复合材料在湿热环境中依旧保持有很高的界面性能。 成果成熟度:可产业化。 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专业针对聚芳醚酮基复合材料(目前最火的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上浆剂,前景潜力巨大。
吉林大学 2021-05-11
水相中安息香酮的合成方法
水相中安息香酮的合成方法,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发明步骤是先将卡宾催化剂N-烷基苯并咪唑溴盐和水加入反应容器中常温搅拌,再加入苯甲醛,加热搅拌,最后在空气中加热至回流得安息香酮.本发明以卡宾催化剂N-烷基苯并咪唑溴盐为原料,无毒,对环境无害,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催化剂.本发明方法中采取的溶剂是水,水是一种来源广泛,成本较低且对环境无害的溶剂,同时安息香酮的产率较高.可不需要加入任何氧化剂,只要将反应体系暴露在空气中搅拌,空气中的氧气即可起到氧化剂的作用.该反应通过空气氧化苯偶姻得到安息香酮,空气来源广泛,几乎没有成本,这大大降低合成成本.
扬州大学 2021-05-07
聚醚醚酮特种纤维制备技术与应用
项目成果/简介:1、聚醚醚酮特种纤维制备技术聚醚醚酮纤维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高温、耐化学腐蚀、阻燃和耐辐照等综合性能,被誉为综合性能最优异的热塑性芳香族聚合物纤维。项目团队于2006年开始自主研发,成功实现PEEK特种纤维的生产及应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生产PEEK纤维的国家,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成熟度:可产业化。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本项目目前已实现产业化,产品可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和民用高技术领域,主要应用制品为过滤网、过滤布、电束线管和混编复合材料等。PEEK纤维断裂强度较国外产品提高60%以上,可在-60~240℃长期使用,纤维的价格仅为国外产品的1/2 左右。2、聚醚醚酮碳纤维上浆剂制备关键技术利用可溶性聚芳醚酮前驱体对纤维进行上浆处理,再经水解处理,使可溶性聚芳醚酮上浆剂还原成为结晶性,实现结晶性聚芳醚酮对纤维的上浆处理。 经其上浆的碳纤维增强聚芳醚酮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达到了83.1 MPa,相比原来的碳纤维增强聚芳醚酮复合材料提高91.5%,界面作用效果非常显著,复合材料在湿热环境中依旧保持有很高的界面性能。成果成熟度:可产业化。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专业针对聚芳醚酮基复合材料(目前最火的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上浆剂,前景潜力巨大。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吉林大学 2021-04-10
鱼藤酮·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本产品是一种防治小菜蛾等蔬菜害虫的农药制剂。其主剂是主要包含下述重量百分比有效成分的混合物:鱼藤酮为 0.1-20%,氯虫苯甲酰胺为 0.1-50.0%,用该主剂制成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和悬浮剂等,药剂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内吸性等特性,对蔬菜害虫小菜蛾等高效、能够防治不同龄期的蔬菜害虫小菜蛾等,对害虫杀灭彻底,药剂对环境污染少,生产成本低,适合于小菜蛾等蔬菜害虫虫害的化学防治。
扬州大学 2021-04-14
微生物转化生产α-酮异戊酸
结合文献调研和数据库检索,选择 L-氨基酸脱氨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对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和转化条件优化,并对野生型 L-氨基酸脱氨酶进行蛋白质工程改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产物抑制作用,产量和转化率都有所提高。主要技术指标:湿菌体 15g/L,底物 L-缬氨酸 100 g/L,α-酮异戊酸产量为 95.6 g/L,转化率为 96.4%。 关键技术 (1)以大肠杆菌为宿主,生长快,周期短,催化效率高; (2)对野生型 L-氨基酸脱氨酶进行蛋白质工程改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产物抑制作用,产量和转化率都有所提高; (3)微生物转化具有专一性强、条件温和的优点,该法绿色、环保、可持续,具有经济竞争力,有很好的产业应用前景。 
江南大学 2021-04-11
普利类药物手性中间体(R)-2-羟基-4-苯基丁酸 乙酯的酶促不对称合成
(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用于合成多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普利药物,如贝 那普利、西拉普利等,该类药物用于治疗高血压。在抗高血压药物市场中,ACEI与非肽类血 管紧张素II (AngII)受体抑制剂、钙通道拮抗剂(CCB)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该类药物 2009年的世界销售为52亿美元,国内市场约30亿元人民币,国内外对普利原料药需求旺盛,价 格稳定,尤其是贝那普利等紧俏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国内外前景乐观。目前,我国在卡托普 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雷米普利、喹那普利、贝那普利和福辛普利等8个普利药物实现了 产业化。传统的生产(R)-HPBE的方法为化学法,存在催化剂较昂贵且污染环境、产物光学活 性低、对设备压力要求高等缺点,本项目采用的生物法,绿色无污染,催化剂成本低,产物光 学活性高,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本项目开发了一种酶促不对称还原2-氧代-4-苯基丁酸乙酯制备多种普利类药物关键手性 中间体(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的生物技术。该技术易于放大,反应温和(30℃,pH 6.0),产 品光学纯度高(>99%),收率85%,且不需要添加昂贵的辅酶再生系统。项目的实施将节能减排 20-30%,生产成本降低20%以上,产品收率提高15%,显示了该项技术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 景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170 17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