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面向表单图像的文字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平台
苏州大学智能信息处理平台的目标是能处理多模态文字数据,精准分析语言内部结构,对人类语言进行深层理解,以支持各种应用需求。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技术分析 苏州大学智能信息处理平台的目标是能处理多模态文字数据,精准分析语言内部结构,对人类语言进行深层理解,以支持各种应用需求。系统可以处理多种非结构化数据,比如说明书、技术标准、车间工单等纸质文档或电子文档。把图像识别技术(OCR)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NLP)相结合,从表单图像中抽取关键要素信息。在此基础上,我们搭建了包括知识图谱问答 (KBQA)、常见问题检索 (FAQ)、对话 (Chatbot)在内的智能问答及对话系统、以及面向大数据的文档信息抽取系统。能够对给定的自然语言问题通过查询、推理提供精准满意的答案,和面向大规模文档提供信息抽取和舆情分析等服务。目前已经向多家公司提供各项相关服务。
苏州大学 2022-08-15
隔空交互和人体感知的智能雷达传感器
1. 针对人机交互和人体感知场景开发智能微波感知识别技术,实现基于手势识别和动作识别技术的交互控制应用、基于人体定位跟踪、呼吸心跳测量、跌倒检测和身份识别技术的存在检测、健康监护和安防监测应用。 2. 采用小尺寸的集成毫米波雷达芯片,精简硬件设计,缩小模组尺寸,软硬件联合优化减低功耗,集成针对人机交互和人体感知场景设计的多种功能算法,打造小尺寸、低成本、低功耗、多功能的新型通用传感器。
复旦大学 2021-09-18
基于云计算的车辆远程测试与智能诊断系统
公司研发的基于云计算的车辆远程测试与智能诊断系统,能够实现电流、电压、CAN/LIN等信号级测试,还能实现车身和底盘电气系统等系统级测试。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公司运营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安徽风云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 张天耀 注册时间 2022.3.8 注册所在省市 安徽省合肥市 组织机构代码 MA8NRN7R-8 经营范围 技术开发、技术服务 企业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898号新加坡花园城二期北区9栋1单元803室 获投资情况 无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张天耀 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 2021/2024 许于涛 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 2021/2024 饶正卿 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 2021/2024 孙睿 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 2021/2024 王凯林 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 2020/2023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王跃飞 机械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 副教授 汽车电子与实时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与物联装备 五、项目简介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及系统测试是车辆关键性验证试验,直接影响到车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传统测试设备功能单一,人力物力投入大,测试成本高,测试数据不能实时共享和处理,测试效率较低。  为解决该类问题,由合肥工业大学在校研究生创办了本高新技术公司。公司研发的基于云计算的车辆远程测试与智能诊断系统,能够实现电流、电压、CAN/LIN等信号级测试,还能实现车身和底盘电气系统等系统级测试。该系统包括采集终端、云服务器、Web客户端、PC端软件和手机端APP,可使用WiFi及蓝牙进行本地测试,也可以通过4G/5G网络实现远程控制、实时监测、在线采集、智能诊断。本系统已开发出标准型和便携型等系列产品,能够满足不同汽车企业智能化测试需要,市场前景广阔。
合肥工业大学 2022-07-27
基于耳内图像的耳科疾病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本项目通过收集本院耳鼻喉科6066张正常人、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及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耳内镜图像。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徐倩慧 中山大学医学院 2017.09~2022.06 童钊鹏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2021.09~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蔡跃新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副主任医师 耳鼻喉头颈外科 四、项目简介 本项目通过收集本院耳鼻喉科6066张正常人、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及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耳内镜图像。通过模仿医生诊断的注意力机制,将获取局部关键特征的局部分类器与获取全局特征的主分类器有机结合,构成深度学习的主框架。通过计算AUC等统计学指标来评估模型的性能,并与两位副主任医师、两位主治医师进行人机对比来进一步评估模型的性能,同时通过热图显示深度学习模型在耳内镜图像不同区域的权重,以判断深度学习关注的区域是否与临床医师一致。该深度学习模型可获得整体93.4%的准确率,区分正常人与分泌性中耳炎的AUC为0.99,而区分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与静止期的AUC为0.94.模型的准确率要高于两位主治医师,达到副主任医师的水平,同时热图显示深度学习模型定义的关键区域恰好是临床医生做诊断的区域,如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区域,分泌性中耳炎的光锥区域。同时,同时,本项目还将深度学习模型的技术落地,自主研发出研发便携式可拍摄与自动诊断的耳镜设备。
中山大学 2022-08-10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电弧放电检测系统
在串联回路中,当电弧或放电现象发生时,对电流进行频谱分析,根据电流 的频谱特征变化来确定是否有电弧发生,提供预警信息或保护动作。为了防止在 开关的瞬间或受到其他脉冲电流的干扰造成电弧故障检测电路误动作,同时在频谱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电弧时间长短等其他特性作为电弧故障的判据。系统的硬件 部分包含电流检测、滤波、故障特征提取等模块。软件部分包含信号采集、信号 处理、故障判别等模块,并综合时间等其他因素降低误报率,提高检测系统的可 靠性。在算法中,采用了人工智能算法以提高系统的适应性。主要成果包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智能生产线的精益化改造及数字孪生
项目背景:目前,国内脚轮生产基地大部分在南方地区, 据统计,中国脚轮产品市场份额约占全世界的 30%,全国需 求量约 600 亿元,公司为弥补北方高品质脚轮的空缺,进行 了注塑车间智能化技术改造,建设了集中供料、集中供水电、 集中供气的智能化先进生产线,配合先进的冷却技术,通过 机械手以及输送带完成“注塑+成型+冷却+输送”一条线。 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医疗器械以及机械、物流运输、环 保清洁用品、家具行业、美容器械、食品机械、五金生产等 各行业。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寻求针对脚轮产品制造过程中 的流程优化和技术改造方案。并通过对注塑机等设备 MES 数 据的提取和挖掘,实现注塑过程的数字孪生,并设计开发基 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决策系统。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能完成对脚轮生产线的精益改 造,并实现数字孪生技术的个性化应用。 
青岛伟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10
一种面向智能家居的电子控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智能家居的电子控制系统,具体涉及智能设备联合控制领域,包括:通过故障设备识别模块对设备功率状态进行异常标记并建立故障设备清单;功率缺损计算模块提取设备功能属性参数,计算功率差并构建功率缺损矩阵;功能缺损评估模块基于拟合曲线生成功率缺损与功能缺损度的映射关系;代偿设备识别模块通过功能特征匹配与空间衰减调整识别可用代偿设备;代偿策略构建模块基于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功率指标分配与功能代偿策略生成;控制指令下发模块将控制指令集发送至代偿设备进行功率调控;实现智能家居系统的功能补偿与优化,解决了设备缺乏自适应代偿能力的问题,提升了智能家居设备的智能化程度。
兰州大学 2021-01-12
基于“互联网+”的提升机性能智能检测系统
1 成果简介 本成果涉及一种结合互联网技术的提升机性能智能检测系统,适用于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各类提升机,可用于绝缘电阻检测、静载检测、额载检测、动载检测和滑降速度检测。系统由上位机单元、下位控制单元、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单元和机械结构单元构成,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开发上位机主控制程序,与 PLC 协同控制系统运行,同时联用网络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数据本地、远程双存储,便于远程监管。本系统安装方便、操作简单,报告可自动生成并打印。 2 关键技术 (1)采用上位机与 PLC 的协同控制技术,使系统能够根据检验员设定的检测项目和参数,执行不同的检测流程,而无需更改 PLC 内部程序; (2)采用多元数据采集分析技术,同时采集多个测试台的限位开关、接近开关、位移传感器等元件的实时数据,并整理分析,执行相应决策; (3)采用基于面向对象的数据库开发技术,开发了系统的权限分级模块、项目管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实现了数据的存储,保障了设备与数据的安全; (4)结合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数据库技术,系统的检测数据存储在本地的同时,远程数据库将同步更新,便于设备的远程监管; (5)采用基于 COM 组件的报告打印技术,实现了自动生成 Word 和 Excel 检测报告的功能,提升了检测效率。 3 项目成熟度 系统研发成功,企业已投入使用。 4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2018 年最新实施的 GB/T 19155-2017 标准提供了高处作业吊篮用提升机的性能指标和检验方法,但国内目前还没有满足该标准的提升机性能检测设备,检验员往往需要通过手工测量得到检测数据并撰写报告,极大地降低了检测效率和数据可靠性。本套系统的成功研制将极大提升吊篮用提升机的检测效率和精度,保障提升机产品的质量。本成果可应用于提升机制造商的产品出厂检验,第三方认证机构的提升机性能评估。 
江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互联网+”的提升机性能智能检测系统
1、成果简介 本成果涉及一种结合互联网技术的提升机性能智能检测系统,适用于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各类提升机,可用于绝缘电阻检测、静载检测、额载检测、动载检测和滑降速度检测。系统由上位机单元、下位控制单元、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单元和机械结构单元构成,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开发上位机主控制程序,与 PLC 协同控制系统运行,同时联用网络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数据本地、远程双存储,便于远程监管。本系统安装方便、操作简单,报告可自动生成并打印。 2、关键技术 (1)采用上位机与 PLC 的协同控制技术,使系统能够根据检验员设定的检测项目和参数,执行不同的检测流程,而无需更改 PLC 内部程序; (2)采用多元数据采集分析技术,同时采集多个测试台的限位开关、接近开关、位移传感器等元件的实时数据,并整理分析,执行相应决策; (3)采用基于面向对象的数据库开发技术,开发了系统的权限分级模块、项目管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实现了数据的存储,保障了设备与数据的安全; (4)结合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数据库技术,系统的检测数据存储在本地的同时,远程数据库将同步更新,便于设备的远程监管; (5)采用基于 COM 组件的报告打印技术,实现了自动生成 Word 和 Excel 检测报告的功能,提升了检测效率。 3、项目成熟度 系统研发成功,企业已投入使用。 4、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2018 年最新实施的 GB/T 19155-2017 标准提供了高处作业吊篮用提升机的性能指标和检验方法,但国内目前还没有满足该标准的提升机性能检测设备,检验员往往需要通过手工测量得到检测数据并撰写报告,极大地降低了检测效率和数据可靠性。本套系统的成功研制将极大提升吊篮用提升机的检测效率和精度,保障提升机产品的质量。本成果可应用于提升机制造商的产品出厂检验,第三方认证机构的提升机性能评估
江南大学 2021-04-13
温室环境智能控制与智能管理系统(产品)
成果简介:本系统包括温室栽培优化模型动态仿真、专家系统集成与智能控 制算法设计等三部分内容。系统采用了基于知识的智能解决方案,系统的三 个部分紧紧围绕专家知识与智能,不仅构成统一的整体又能分别独立运行。 系统以大量的实验数据和专家经验为基础,采用智能控制方法、智能推理方 法和多媒体技术,能提供病虫害在线预报,为温室环境控制提供最佳环境条件,并能对温室环境和作物生长过程进行仿真和预测。 项目来源:科技部“十五”重点攻关项目“温室环境智能控制关键技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7 78 79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