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工件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件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该定位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1)定位模型构建,通过 RSSI 值采样及人工神经网络训练获 得定位模型;2)待定位超高频 RFID 标签定位:2.1)工件进入监测区域 的网格中,根据超高频 RFID 读写器数量及位置分布,确定待定位超 高频 RFID 标签所在的监测区域;2.3)获得 RSSI 值,输入到定位模型 中,输出待定位超高频 RFID 标签所对应的网格位置坐标;2.4)检查待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医用CT三维立体显示仪研究
现有CT显示方法的根本缺点是不能实现真正的立体显示。针对这一点,我们设计了较为独特的显示方案。在此方案中,显示屏上将不会出现被显示图像的本身,液晶显示屏显示的是经过数字编码处理的图像的近场衍射图案,基本性质类似于全息图,当液晶显示屏被相干光源照射时,在屏后一定的位置将会出现器官的三维立体图像,由于是真正的三维图像,此器官的再现像可以同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测。同时由于编码图案是由断层图像经计算机的数字计算而获得,所以不仅显示速度非常迅速,而且显示出的再现图像是被检测器官的真正三维透视立体像,观测它如同观测一个实际的透明器官,器官内的组织部结构一目了然。因此,这种显示屏可以彻底改变目前CT检测结果的显示方式,大幅度提高疾病诊疗的准确性和成功率。这是本方案的突出优点所在,也是此项目的创新之处。经过调查,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不存在任何类似的显示器,此项目开发成功以后将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此项目的直接目的是研制出可实用化的CT立体显示仪,以彻底改变目前CT检测结果的显示方式。项目成功以后可以立即获得实际应用,大幅度提高疾病诊疗的准确性和成功率,获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研制其它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立体显示装置如立体电视机和新一代的立体电影等。所以此项目可以作为系列研究滚动开发的一个开端,具有突出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新冠病毒肺炎CT图像自动分析系统
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哈尔滨医科大学联合研发“新冠病毒肺炎CT图像自动分析系统”,该系统阅片效率是人工阅片速度的30倍,新冠肺炎相关病变检测准确率基本达到了医生水平,可以定量评估病变范围。 由于新冠肺炎患者肺部CT图像上有较为典型的征象,可以作为新冠肺炎快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重要依据,因此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邬向前教授联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李萍教授,成立哈工大-哈医大联合攻关小组,研发“新冠病毒肺炎CT图像自动分析系统”。联合攻关小组紧急联系中国多家医院,收集177000多张肺部CT图像,其中包括来自新冠肺炎患者的近40000张图像。 联合攻关小组克服了各种困难,经过多天通宵达旦努力工作,仅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初步研发成功可用于诊断评估新冠肺炎的CT图像自动分析系统。该系统可以自动检测CT图片上新冠肺炎相关病变,并估算病变区域在整个肺部的比例,为新冠肺炎患者的筛查和病情评估提供了依据。这些信息,在人工阅片时无法得到。该系统已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部署试用。该系统具有非常优越的性能,其阅片效率差不多是人工阅片速度的30倍,新冠相关病变检测准确率基本达到了医生水平,尤其可以定量的评估病变的范围对临床诊断非常有意义。查看原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0
图像定位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 图像定位系统  系统概述 电教摄影师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工作很辛苦!尤其是在多机位拍摄时,更加辛苦。当富有激情的老师授课时,在讲台上来回走动,不断展示新的PPT幻灯片,经常与学生交流,为了拍摄好这样的授课情景,摄影师十分忙碌:需要不断推拉摄像机跟踪拍摄老师图像,需要通过切换台不断在VGA与摄像机之间进行切换,还需要调整摄像机对准回答问题的学生,并进行镜头切换。有了PowerCreator Graphic Position System 图像定位系统后,这些工作都可以自动完成(还需要PowerCreator Media Cast配合使用,后面有详细介绍),无需人工参与。             图像定位系统结构图如下所示:    功能特点 系统组成 PowerCreator Graphic Position System 由两个子系统组成:教师跟踪系统与学生定位系统。教师跟踪系统自动计算教师在讲台上的位置,通知教师摄像机进行转动;学生定位系统自动识别站立学生所处的位置,通知学生摄像机进行定位,以特写的方式进行拍摄。 跟踪目标不会丢失 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PowerCreator Graphic Position System 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跟踪目标不会丢失,即使在讲台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动。    真正满足常态化教学要求 录播系统解决方案中,对于如何拍摄学生画面一直是一个难题,一般解决方案都需要学生按一个触发器(可能是按键、 手持麦克、压力感应器等),这些技术不具备实用价值,违反了常态化教学要求。PowerCreator Graphic Position System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和老师无需做任何操作,只需要回答问题时,站立起来就可以了。 抗干扰性强 基于红外技术的产品,容易受太阳光、热光源等因素干扰;基于超声波技术的产品,长时间使用,对人身体健康有害。相比前两种技术,PowerCreator Graphic Position System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 部署简单 安装部署PowerCreator Graphic Position System,只需要在教室的几个不同位置安装摄像机就可以了,十分方便。
北京翰博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定位架A型号
型号/规格: A、B 产品描述: 由高分子材料制造,与麻醉针和麻醉导管配套使用。 适用范围: 用于辅助麻醉导管穿入麻醉针,以起到定位作用。
临沂兴华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2021-09-01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CT特征研究
2020年1月31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9-nCoV研究团队在国际放射学首位期刊Radiology(IF 7.608)发布了学术成果:2019-nCoV确诊病例的CT特征;同步推送全球放射医师,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影像学表现。2019-nCoV科研攻关专家组组长、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长李汛教授正在带领科研团队,紧密围绕2019-nCoV流行病学特点、快速诊断技术、诊疗模式、中药防杀与治疗、防控体系构建与感控指南建立、消毒与废物处理六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研究。医院第1例病例确诊后,雷军强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将其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在国际顶级放射期刊报道,助力抗击新冠病毒肺炎工作的进行。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助理祁小龙教授、雷军强教授及其放射科团队将围绕“基于智能影像技术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构建”开展科研攻关,紧密配合一线医护团队开展2019-nCoV疫情的早筛、早隔、早诊和早治。
兰州大学 2021-04-10
一种工件位置追踪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件位置追踪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 在车间划分出多个监测区域,在各监测区域处分别设置摄像头;2)将 各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图像分别传送给计算机,并进行运动物体识别; 3)根据各超高频 RFID 读写器的读取距离,在各监测区域内再分别选定 一个与超高频 RFID 读写器的读写距离相应的扫描区域;4)确定工件的 位置信息及所处的加工状态,并将所得到的上述信息上传至 MES 生产 管理系统。本发明能够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DWELT定位导航技术
DWELT系统(动态加权进化的路径追踪技术)首先基于环境的地磁信号、无线信号、视觉信号等,应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特征学习与分类,从而实现对于位置、行为、网络、环境的认知;系统基于手机所收集的地磁信号、无线信号、传感器信号、用户状态信息等,结合机器学习算法与认知模型进行多维融合,进而获得用户的准确位置。 系统对硬件依赖性极低,不需部署额外设备,可直接利用场景内的固有信息进行定位。 根据微软室内定位技术大赛和 EvAAL 定位大赛两大权威大赛2011-2018年公开评测数据,DWELT技术全球领先。
同济大学 2021-02-01
DWELT定位导航技术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同济大学 2021-04-10
等分定位系列技术
在工厂中工作台最常用的分度角度为180°和90°,用以保证零件孔加工的同轴度(如掉头镗孔)垂直度,平面间的平行度,垂直度以及键槽加工的对称度等,具有高定位精度的机床如坐标镗床,加工中心等的分度工作台在2×180°,4×90°位置的定位精度一般都比其他位置的定位精度要高,且直径稍大(如1m)并在2×180°,4×90°位置达到秒级(5″左右)的工作转台价格十分昂贵。 本系列技术从原理上区别于传统的分度方法,它是利用多个小范围高精度传感器进行分度定位,其定位精度仅取决于小范围高精度传感器的精度,即本技术是将小范围测量的高精度沿展至整个大范围测量,从而使分度系统的绝对测量精度得以极大地提高。 本系列技术在理论研究阶段得到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基金资助,研发推广过程中,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70 17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