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面对国家创新发展对基础研究人才的迫切需求,如何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在基础研究上勇当主力军、在重大科技突破上勇当生力军。《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日前专访了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
把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作为长远发展之基
《瞭望》:加强基础学科对西工大意味着什么?
张炜:基础学科有助于不断增强科学技术原创力,也决定了科技创新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基础学科强,工科才能长远和持续发展。同时,基础研究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石,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和“助跑器”。
西工大是一所以工科见长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在致力于解决诸多“卡脖子”技术问题过程中,必须善于从中发现和凝练科学问题,加强基础研究,把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作为长远发展之基,促进基础学科与航空、航天、航海领域应用学科相互衔接和协调发展,系统提升学科生态体系的原始创新能力,强化基础学科对优势工科的强力支撑作用。
西工大也是一所以培养一流人才为使命的高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必须善于利用科研资源反哺教学,打造科研育人平台,深化科研育人,在提升基础研究水平中提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输送后备人才。
《瞭望》:近年来,西工大在基础研究方面做了哪些重要布局,成果怎么样?
张炜:我们主要有三项大的布局。一是构建工理文医融合、互为交叉支撑的学科体系和基础学科创新性科研项目培育资助体系。二是布局了若干新兴、前沿、交叉研究方向,如液态金属物理、柔性电子、人工智能等。三是实施“3-10”重大科技计划,攻克重大工程技术背后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
通过这些布局,学校基础研究能力明显增强。“十三五”以来,学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逐年上升,平均资助率始终保持在30%以上,比全国平均资助率高出15个百分点左右。
还有,“超常调制特种金属材料基础科学中心”批准立项。这是我校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创我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经费额度最高。
此外,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专项成果在空间材料科学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坚持“坐冷板凳”十多年的某新型飞机构型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把做强“强基计划”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引擎
《瞭望》:西工大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的主要抓手和思路是什么?
张炜:我们主要通过持续加强“强基计划”等举措,来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目前已经初显成效。
一是坚持特色。学校自2017年起试点举办陈士橹飞天班、黄玉珊航空班,探索在航空航天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飞行器设计领军人才,目前已获批设置航空航天类强基班。
二是扩大规模。招录计划逐年增加,2020年不足50人,2021年为88人,今年计划120人,新增两个招生省份,报考人数为计划数的近60倍。
三是精心培养。聚全校之力保障培养,为强基班学生单独编班,定制培养方案,重构一流课程,配备一流师资,实行导师制、小班化、探究式教学,全方位提供优势资源和平台。
四是提高质量。近两届强基班学生成绩表现突出。如2020级应用物理学强基班,学生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参与度100%,入校两年就获国家级奖项2人次、省部级奖项7人次、校级奖项25人次,获评学校本科生模范班级第一名。
《瞭望》:具体是怎么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的?
张炜:首先是培养理念上,我们坚持“四个面向”,集中优质资源,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航空航天类依托“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A+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服务空天领域重大战略需求。数学类专业面向航空宇航、智能制造、软件国产化等领域对于基础数学的强烈需求,聚焦科学计算理论与方法、复杂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等国际科技前沿。应用物理学服务国家空间站计划,聚焦未来空间科学与应用中的国际前沿问题及国防技术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化学类面向新材料和新工艺的重大“卡脖子”难题和基础理论原始创新,聚焦服务智能与高性能材料、绿色化学过程等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及国防军工领域重大战略需求。
其次是培养目标上,我们按照突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理念,在围绕“国之大者”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等共性要求下,注重分类指导,充分发挥优势特色。航空航天类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空天领域飞行器设计与制造领军人才;数学类致力于为数学和国防科技领域培养“数理基础坚实、实践能力突出、专业思维宽广、综合素养深厚”的高层次创新型数学拔尖领军人才;应用物理学致力于培养从事物理学和相关国防关键技术的科学家、总师等各类领军人才,未来能引领人类发展进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化学类致力于培养从事化学基础研究和重要功能材料研发的“理工复合型”领军人才,未来能在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国防科技领域作出贡献。
最后是培养模式上,我们实行本研“分阶段、有统筹”。采用“3+1+N”的“本硕”或“本博”衔接培养模式,其中,“3”为本科强基学习,“1”为本硕或本博衔接学习,“N”为硕士生或博士生学习年限。
《瞭望》:支撑“强基计划”的课程体系和师资保障有哪些特色做法?
张炜:按照要求,西工大立足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努力建设一流核心课程,开发一流核心教材,建设高水平核心师资团队和核心实践项目。
航空航天类汇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优质资源,重构“精、深、通”的课程体系。为学生配备国家级青年导师,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邀请空天领域重点院所专家,特别是以总师/副总师为代表的行业专家参与授课。
数学类设立低年级小班荣誉课程及讨论班、高年级前沿学术研讨班。聘请中科院院士和长江学者作为首席科学家,组建金牌课程团队,中外博导牵头组成复合型导师团队,通过全程参与、双向选择、动态调整,全方位开展课程教学、学业指导、学术引导和素养培育。
应用物理学汇聚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担任荣誉班主任,聘请国家级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定期开展“格物致知-南山讲堂”系列讲座。实行“一人一博导”,强化“研教结合”,实现对学生的课业学习、科学研究、学术竞赛、职业规划等全方位指导。
化学类注重实践、实验和科研训练,在培养方案中设置300学时科研训练与学科竞赛模块,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导师科研。实行“国内外双导师联合领航”模式,大一入学即配置博导为校内导师,为学生开放研究平台,指导周期为3年。第三学年起选配境外学者为国际导师,提升国际化水平。
《瞭望》:对实施好“强基计划”学校有哪些专项支持制度?
张炜:西工大为强基计划专门制定了“1+3”制度体系。“1”是教务处针对强基计划制定的全方位顶层指导意见,“3”是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国际合作处、研究生院分别在学业资助、国际交流资助、研究生名额计划等方面提供的专项支持制度。
一是奖学金专项支持。学校设立强基计划学业专项奖学金,用于奖励学生课程学习、科学实验等取得的成绩;设立强基计划创新专项奖学金,用于支持学生在学业导师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实训、科研课题等方面的工作。
二是国际交流专项支持。设立强基计划国际交流专项奖学金,用以资助强基计划学生出国(境)开展3个月及以上交流学习。
三是读研究生专项支持。强基班所在培养学院分别根据各自特色和实际,均已制定本科前三年动态进出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进入大四的学生,实施本研衔接培养,给予研究生名额保障,学生可直接转段至本校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
深化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瞭望》:对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西工大有什么打算?
张炜:我们计划从研究布局、学生培养、教师发展三方面加强基础研究和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在研究布局方面,我们的思路是强基与创新并重。
一是实施基础研究深化行动计划。优先支持跨学科、跨领域、跨学院开展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交叉融合研究,加强综合型和专业型创新平台建设。
二是加强应用基础研究部署。针对重大装备研制中的问题,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凝练30项基础科学问题,开展10项重大系统集成攻关,积极策划和争取重大项目。
三是孕育原始创新突破。设立基础学科发展研究基金,培育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强化理工文医深度融合,形成优势特色方向。
在学生培养方面,我们的思路是规模与质量并重。
一是提高生源规模。继续增加“强基计划”等基础学科招生指标。
二是改革研究生推免、转换及分流机制。创新多元录取机制,加大推免比例,鼓励应用学科研究生转入基础学科培养,也支持强基班学生转入应用学科攻读研究生,畅通和丰富深造渠道。
三是强化保障激励。建立培养基金申请制度,增设基础学科特等奖学金,依托国家级实验室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全参与的自主研学训练体系,加速推进成建制联合培养,激励学生潜心基础研究。
在教师发展方面,我们的思路是引育和激励并重。
一是创新引育机制。建设后备人才数据库并分阶段“精准画像”,在各类选拔中为基础学科单独分组、单列指标,为基础学科青年人才提供个性化支持,培育教学名师,加强团队建设。
二是改革评价激励。实施“基础学科师资水平提升计划”,探索差异化资助机制,加大薪酬、考核、职称和评聘的支持力度,对取得原始创新成果者优先支持。
三是加强导学团队指导。高层次人才领衔组建,通过特色化、多元化培养范式强化导师对学生的精神感召、学术引领和人生指导。
《瞭望》:你对当前高校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有什么建议和思考?
张炜:新时代高校要培养的基础学科人才,应是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此,高校应适时调整人才培养定位,认真反思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培养条件,对人才培养标准和规格、专业设置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教学评价和质量监控等作进一步改革。
确立好办学定位是关键所在,要主动从服务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角度出发优化学科布局,充分发挥“双一流”建设学科的优势特色,带动、辐射和影响其他学科协同发展,提升高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
同时,建设好与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体系。学科体系建设关系到一所高校发展的根基,应重点在挖掘和凸显优势特色上下功夫,不能贪大求全和面面俱到。
高校还要打破传统学科之间壁垒,增强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与相辅相成。新知识新领域快速拓展,知识体系综合与细分趋势日益增强,新兴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学科合并与重组屡见不鲜。高校在学科布局设置中要避免片面和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