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资源

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曾庆田:释放新活力,坚持双服务,科技攀高峰

2022-07-01 16:50:0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https://heec.cahe.edu.cn

6月29日,由中国科协科创中国、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举办的“科创中国·高等学校技术交易大会”在山东省淄博市举行。

会上,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曾庆田发表“释放新活力 坚持双服务 科技攀高峰——山东科技大学科研工作介绍”主题报告。他表示,山东科技大学是一个有台、有才、有矿、有海、有谋、有略、有为、有桥梁、有情怀、有未来、有成果、有转化的学校。

有台——山东科技大学有非常高的科研平台。其中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包括1个重点实验室——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工程实验室——煤矿充填开采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矿山安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111”引智基地——矿山空区灾害与塌陷地治理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省部级科研平台39个,包括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省部级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5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及省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厅局级科研平台37个。

有才——学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两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2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2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特聘专家及青年专家31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19个,人才引育计划创新团队11个等。

有矿——学校起源于1951年的淄博洪山山东矿区煤校,所以矿业特色一直是学校的传统。学校与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兖矿集团一直保持着在能源领域的很好的合作关系。学校累计培养了40万毕业生,奋斗在煤炭生产第一线;培养了山东省煤炭行业70%以上的矿长、总工程师;先后服务矿井1000余队。

有海——2002年学校搬迁到青岛,学校战略调整为一黑一蓝,黑的方面就是固化在煤炭行业的优势;蓝的方面就是面向青岛的海洋战略,拓展海洋学科。学校成立了“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海洋测绘”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布局”海工装备“等科研方向。2017-2021年涉海项目200余项,纵向项目110余项,横向项目90余项。学校深入开展服务煤炭、服务青岛等行动计划,制定实施《科技创新攀登工程》,重塑行业传统优势,学校科学与技术贡献水平逐年提升,2021中国大学科学与技术贡献排行第73位。

有谋——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了“一二三八十“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确定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思路。布局十大工程,其中两个工程就是科技创新攀登工程和双服务提升工程。未来几年,将围绕建设高水平科技人才团队、构建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打造科技创新优势特色、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开展工作。

有略——学校加强对于科研组织的体制梳理,从传统的无序化的科研组织转变为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再转为不用组织的科研活动,从被动适应向主动对接转变,从面向一般问题向面向重大战略转变,从散兵游勇的个体行动向创新团队组织化发展转变,从松散型小团队合作向协同科研组织体系转变。学校这几年围绕“优势特色方向”和“科技领军人才”来建设重大科研平台;建立重大科研重点投入机制,从人、财、物、制度等多方面给予倾斜或优先支持;实施学校科研创新团队计划、山海英才工程、菁英计划工程、科研启动基金等多层次全方位激励制度,实施分级分层考核;实施“一黑一蓝”发展战略,优先对接煤炭、海洋领域重大需求,组建校直属研究院(中心)。同时,根据研究目标组建创新团队,着力打造了联合创新团队、交叉创新团队、方向创新团队和青年创新团队,并通过科研项目组织与管理岗位设置聘任与考核、队伍建设与人才引进、职称推荐等方面建立有目的的资源配置机制。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近几年学校承担了全省成果转移转化改革试点,探索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学校成立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山东科技大学成果转移转化办法(试行)》,在省属高校中率先成立专业化内设机构——技术转移研究院,统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同时,通过与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千慧知识产权、北京八月瓜等专业机构合作,形成高价值专利发现和培育体系;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孵化;加强学校、学院-地方技术转移平台建设,进行深层次的成果推介和产学研合作。

有为——通过“谋”和“略”,学校也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绩。十三五期间我校科研立项共计2357 项,其中纵向立项 424项,横向立项1933项。科研经费总量达到10.01亿元,其中纵向项目经费 4.35亿元,横向项目合同经费5.66亿元,到账经费3.58亿元。共获国家科技奖4项,省部级科技奖12项(不包含2020年),国家级项目424项,其中重大项目19项。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包括煤矿深部开采突水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获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研发了系列实验装备,在全国200多对矿井得到应用;首次在我国燕辽生物群中发现了原始哺乳型动物化石 “微小柱齿兽”,表明现代哺乳动物的舌骨构造继承于更为原始的哺乳型动物,2019年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

面向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学校也突破多项重大科技难题,如动态系统运行安全性评估理论与方法,获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耐磨蚀抗热震结构功能材料及涂层技术,获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复杂地形下长距离大运力带式输送系统关键技术,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面向经济主战场和人民生命健康,学校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一方面培养了一大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长期从事相关领域工程技术难题的科技攻关,如探索地下黑色宝藏的宋振骐院士、京西矿区荣誉矿工谭云亮教授、人工胰脏研究开拓者王友清教授、海洋测绘逐梦人阳凡林教授;另一方面,孵化出多家国内一流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行业科技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如力博科技、安科兴业等。目前,学校的科研产出能力日益提升,每年的国家级科研项目超100项,每年的科研经费超3亿元,每年的高水平论文超2500篇,每年的转化成果收益超3000万元。

有桥梁——学校不断创新科研新方式,重点搭建成果转化通道。一是重点加强学校和地方之间的合作,不断创新机制,搭建合作平台,积极探索和实践政府、高校合作的有效模式。2020年以来,学校分别与临淄区、邹平市、滕州市等地区签署10余项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山东科技大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科教研优势和地方产业、区位、生态优势,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技术开发与交流等方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致力于“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校地共同发展。二是探索校院(所)合作新发展、新方式。2020年以来,分别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山东省地质测绘院、煤科集团沈阳分院等科研院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5项,在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将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建立共赢合作联合体。三是探索校企合作新发展、新方式。2020年以来,与山东省港口集团、山东省能源局等22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秉持“发展、开放、互惠”的合作原则,在人才培养培训、大学生就业、科学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人员交流等领域深化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共建科技创新体系,实现发展共赢。同时,依托学校现有相关学科专业和科研平台,联合山东省能源局、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了“储能技术学院”,以服务山东能源建设发展、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成立黄河三角洲地表过程与生态完整性研究院,研究院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依托,通过打造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交叉科研平台,重在解决目前黄河三角洲在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存在的难点问题。根据东营市构建“5+2+2”产业体系需求,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有情怀、有未来——70年栉风沐雨,学校因煤而兴,形成了以煤炭科技为优势的科研特色,将继续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煤炭绿色智能开采战略;面向未来,学校将汇聚国际一流人才,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坚持“四个面向”,产出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有组织科研助力学校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高质量发展。

有成果—— 学校有丰富的成果储备,2021年度,科研立项1091项(纵向319项、横向766项、军工6项),其中国家级 107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0 项。计划与合同经费共计3.79亿元,其中纵向项目8千万元,横向项目经费 3.01亿元。实到经费2.71亿元,其中纵向经费1.02亿元,横向项目经费1.69亿元(不含铝离子团队研究经费)。50万以上横向项目呈逐年增长态势,2021年度,达到173项,我校作为牵头单位中标青岛地铁集团 1165.69 万元重大项目。

有转化——学校在长期的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三五”的基本范式。一大战略: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上升为学校的战略工作之一。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顶层设计和路径规划。三大支撑:先后出台了《山东科技大学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管理暂行办法》、《山东科技大学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和《山东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办法(试行)》。五大机制:高价值科技成果培育机制、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协同转化1+N机制、政产学研融合创新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

基于此,学校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基地建设方面,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批山东省省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专项计划试点单位。在平台建设方面,引入市场化管理体制,在省属高校中率先成立专业化内设机构——技术转移研究院,成立山东科技大学驻新疆研究院、宁夏研究院,在邹平、威海临港和高邮等多地设立技术转移分中心。学校拥有科技部、教育部共同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和“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教育部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在转化成效方面,2021年学校签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同94项,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22项,转移转化合同额达到3172万元,到账经费1802万元,发放现金奖励1200余万元。

 在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围绕成果转化,重点布局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补短板,建设概念验证中心。采取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校友基金等联合共建的模式,建设山东科技大学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心,服务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二是夯基础,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健全完善科技成果产权激励、转化流程、收益分配、创业保障等体制机制,激发和保护成果转化活力。三是强载体,加强专业化技术转移研究院建设。提升技术发掘、辨识和交易服务能力,打通堵点,构建市场化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价和转化平台。四是汇力量,构建“1+N”转化生态圈。与国家大学科技园、行业头部企业、创投基金等有机联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山东科技大学和淄博市在去年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淄博产业技术学院,推动双方产学研深入合作,促进山东科技大学科研成果在淄博转化应用,为淄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实现校城充分融合,校地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