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在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对提升教育质量的路径与行动有一些思考与探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不断涌现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21世纪全球工程领域面临让太阳能更经济、开发碳封存方法、提供清洁用水等14个重大挑战,全社会普遍认为要大力培养卓越工程师,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
我们认为,当前国际高等教育呈现出了以下新的发展趋势。
一是多元化、数字化、智能化推动国际高等教育进入新阶段。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带来了教学模式变革,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是多样性、包容性、共享性促使国际高等教育形成新生态。一流大学需要通过跨学科协同、多学科融合和产学研深度合作,构建人才培养的创新生态系统。在地国际化将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式,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面向未来的世界公民,已经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共同目标。
三是以创新、质量、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为国际高等教育注入新活力。世界各国普遍高度重视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中国高等教育从原来强调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基础性支撑作用,逐步转向支撑和引领作用并重,并更加强调内涵式发展。
总体而言,世界环境格局的深刻变化使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育的“形态”都发生改变。因此,建设一流大学必须要从外延扩张回归内涵发展,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
二、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与行动
天津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127年来,始终肩负“兴学强国”的使命,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能引领未来的卓越人才。近年来,学校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教育质量提升。
第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强化价值塑造,推进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学校实施“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注重强化全员育人责任,构筑“大思政”格局。学校的改革方案包含“五大攻坚计划”:以“德育铸魂计划”坚定理想信念,以“智育固本计划”提升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以“体育强健计划”增强体质锻炼意志,以“美育浸润计划”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以“劳动教育淬炼计划”提升劳动意识与实践能力,构筑起具有天大特色的“育人大厦”,营造“一草一木皆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是聚焦能力培养,深化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新工科建设是人才培养改革的“催化剂”,将促进加快培养新兴领域工程科技人才,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学校建设了未来智能机器系统、储能产教融合等多个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平台,以“项目式教学”推动从单纯“知识传授”向全方位“能力培养”转变。学校坚持“跨学科”特色,设置了课程项目、多学科团队项目、本科生研究项目,重点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例如,设立“海陆空智能无人系统安全巡查项目”,由机械、精仪、自动化等多个学院的数十位指导老师、几十名本科生组成工作团队,研发包括无人驾驶全地形车、快艇和无人机在内的探测与追踪系统,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多学科整合、组织领导和自我发展等能力。
三是创新教学模式,用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学校注重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建设。近年来,学校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2门。其中,设计开设的“精馏综合拓展3D虚拟仿真实验课程”,通过训练学生远程操作真实设备,系统实现仿真操作、工程拓展和综合设计。疫情期间,该课程累计为100多所高校的3万余名国内外学生提供免费服务。
四是加强过程管理,构建闭环的质量管理体系。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加强教育质量管理体系顶层设计,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和主要方法,强化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学校成立教育质量管理处,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机制,采用“策划—实施—测量—改进”(PDCA)循环方法,确保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第二,强化育人功能发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是强化教书育人第一责任,严把教学能力质量关。首先把好“入口”关,注重以育人为核心,综合考察教师教育情怀和素养、岗位胜任力和发展潜力。其次强化“过程”关,将教书育人能力和育人质量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观测点。最后理顺“出口”关,将教学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流转退出的重要依据,形成动态的质量闭环。
二是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学校强化教师思想引领,开办师德大讲堂,将教书育人能力建设贯穿在教师成长全过程;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出台师德考核系列文件,发布《天津大学师德公约》,引导教师做学生成长的陪伴者和引路人;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发挥好“传帮带”作用。近年来,一批教书育人典范从师资队伍中涌现而出,先后获得“全国最美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三是推进教师评价改革,激发队伍创新活力。学校强调突出立德树人、分类多元、质量贡献的评价导向,将师德师风、教学投入、育人成效等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例如,将人才培养引入育人业绩观测点,建立教职工荣誉激励体系,设置教书育人奖,引导教师回归课堂;推行分类评价,职称评聘实行“一院一策”,建立思政课教师、智库型教师、青年教师等不同岗位评聘办法,发挥好评价“指挥棒”作用。
第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构建协同育人格局
一是依托重大科技平台,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学校充分发挥高质量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积极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布局优化和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建设“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大科学装置和“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基于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前沿研究,《DNA合成》《分子生物学》《基因级设计合成》等一批核心课程相继进入本科生课堂,着力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是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构建跨学科交流平台。面向国家战略、基础前沿和新兴领域,学校培育建设了无人驾驶汽车等13个学科交叉平台,从学科平台、研究领域、导师团队、生源结构和知识体系等五个维度构建起学科交叉贯通培养体系。2020年,学校启动“天智计划”,组建了跨学科、跨行业、国际化团队,构建了人工智能核心课程、关联课程、普及课程相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了跨学科“本-研”贯通培养。
三是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学校建设了一批产教融合示范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聚力推进工程博士“项目制”定制化联合培养,形成了“大中型龙头企业—区域发展—行业产业链”多层次合作模式,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例如,学校电气工程学科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协同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培养出一批国家级领军科技人才。
三、未来与展望
一流大学应当根植于国家和民族土壤,培养一流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面向未来,天津大学将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以兼容并蓄的胸怀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促进全球的合作交流,展现学校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