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资源

王博: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文化:扎根中国和面向未来的人文社会科学

2022-07-07 14:49:20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https://heec.cahe.edu.cn

人文社会科学创新最重要标志是提供新知识和新思想,并在其影响之下创造新文化。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思想家总是依靠他们对于人和世界的新理解确立自己的地位。当代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如果要确立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就必须提供这个时代所需要、甚至引领这个时代的新知识、新思想,并创造新的文化。

一、影响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要素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来说,以下几个要素至关重要:

(一)积累

一般来说,和科学家相比,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出成果相对比较晚,而学术生命力持续时间比较长,这种现象揭示了知识积累在人文社会科学工作中的重要性。积累是一个不断增长知识、获取养分的过程,因此,第一,时间很重要,学者们要从琐碎的事务中摆脱出来。第二,读书很重要,要大力支持公共图书馆和个人图书馆,特别是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第三,思想史和学术史很重要,历史不是过去的东西,是面向未来的积累。第四,交流很重要,交流是知识和思想的交换,也是视野的融合,是积累的一种形式。第五,耐心很重要,不仅是学者的耐心,还有管理部门的耐心。

(二)视野

视野是指一个人能看到的世界的大小和深浅。这里,我想讲三重视野。第一,专业视野。现代学术中,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对世界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专业性是衡量一个学者的重要向度。譬如要深入研读《诗经》,就需要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等知识。古文献专业培养的就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第二,跨学科视野。专业细分在知识之间造成了更多隔阂甚至鸿沟,同一学科的人之间有时候也无法对话。仅仅局限在本专业之中,让我们失去对更大知识领域的好奇心,失去对整体世界的认知能力,这就是古人讲的蔽和陋,现代人讲的偏见。北京大学历史系一位老先生曾经用挖井打过一个比喻,挖的越深,看到的天空也就越窄,我们被困在井里的世界,无法自拔。因此,需要有跨专业、跨学科的视野。第三,跨文明视野。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文明传统,很多源远流长。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两河流域和古埃及文明比中华文明更古老。要认识清楚中华文明的特质,我们需要进行不同文明的比较。宗教学家马克斯·缪勒曾经说过,只了解一种宗教的人,其实什么宗教也不了解。只有在跨文明的视野中,才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每一个文明。

(三)通变

通变是感受到世界的变化并通晓其意义和趋势。历史如河流,大部分时候比较平缓,但总有波澜壮阔处。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以中国历史来看,殷周之变、周秦之变、唐宋之变、清末民初之变是几个大变化的时代,也是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几个高峰时期。变化或颠覆旧秩序,或否定旧价值,给人和社会造成巨大冲击,往往是人文和社会科学最有创造力的时期。在这种变化面前,抱残守缺的力量会退出舞台,而敏锐地觉察到变化趋势的人会在冲击之下思考和建设,从而发展出新的知识和理论。从大历史来看,变化以加速的方式展开,世界让我们应接不暇,区分出哪些是常规变化哪些是根本变化,至关重要。只有通变,才能够更好地应变。

(四)关怀

关怀,即对人类命运和世界的关心,对于一个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来说不可或缺,是产生卓越学术成果的前提。人文社会科学的追求,始终是成就一个更好的生命,塑造一个更好的世界。梁漱溟先生晚年出版了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是一个能打动人心的问题,读者也能够感受到他作为一个学者的关怀。学术追求决定了学人们必须关心这个世界。“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是一个除了真理之外一无所求的关心。以忧患意识为例,这是古代中国思想诞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易传》说:“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有忧患,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思想和学术。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应有热的心、冷的头脑。有热的心,才会有了解人类和世界的动力。有冷的头脑,才会提炼出时代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

(五)使命感

使命感是一种伟大而持久的力量。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就是基于使命感而来的自觉承担。宋代的大儒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被学者们普遍认同的使命感。为天地立心,是发现并创造这个世界的根本价值;为生民立命,是寻求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为往圣继绝学,是传承前人创造的知识和思想;为万世开太平,是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有了使命感,学术就有了方向。当代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也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学术的使命感也就来源于此。中国的发展需要理论来解释,中国的问题需要思想来澄清,中国和世界的关系需要一个整体性和战略性的设计。我们需要有理解变化、适应甚至驾驭变化的能力。与此同时,就学者个人而言,如司马迁所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追求,就成为使命感的另一种来源。

二、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建议

基于以上的理解,我分享六个具体的观点。

第一,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在学术评价中,不同性质的工作需要不同的评价标准。知识和思想常难以被定量评价,否则将抹杀创新的价值。“破五唯”是一种进步,减少评价频率、探索长周期评价也很关键。真正有意义的评价应当看学术成果是否产生了新知识和新思想,是否会被记录在学术史上。频繁的评价让学者变得浮躁,顾得了当下,失去了长远。失去了长远,也就失去了未来。

第二,凸显基础学科的战略地位。一段时间之内,应用学科成为显学,基础学科被边缘化。其实,离开了基础学科的应用学科很难走远,应该促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协调发展。譬如文史哲,常常被认为是无用之学。有用没用,完全取决于眼光。有了根本的和长远的眼光,就知道无用之大用。我们的创新不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础打得不牢。基础学科为我们提供最重要的生命品质和思维能力,扎实的基础学科,丰富的理论和数据材料,会推动应用成果的产生。国外很多优秀的大学采取文理学院制度,本科教育多在基础学科院系中完成。最近,教育部推出“强基计划”,注重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这个计划给出的信号很明显,也恰逢其时。

第三,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文科内部的交叉、人文和社科的交叉、文科和自然科学的交叉,会提出新的问题,发展出新的方法。认识世界,既需要分割和分析,也需要连续和整体。《周易》的卦象系统建立在两个简单的符号之上,一个是奇画,连续的;另一个是偶画,断开的。北京大学这些年在传统院系的基础上,创办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等,同时依托学部建设了很多跨学科的教育项目,就是要奇偶兼顾、专通并举。当然文理大交叉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譬如人文学者会忽视科学知识以及被科学所改变的世界,科学工作者也往往不关心人文学者的工作。韩启德先生有个比喻,科学技术象一辆快速行驶的列车,人文应该是刹车系统。要想刹车,人文必须在车上。这个比喻很好地说明了人文和科技的互相需要和合作。缺乏人文关怀的科学工作也许会把人类带上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同样,缺少科学知识的人文研究也很容易脱离这个变化的时代。

第四,扎根中国,了解世界。不同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更关联着特定的土地、民族、语言、文化、传统和生活世界,所以扎根中国是必然的要求。扎根中国要求我们真正理解中国,从历史的中国到当代的中国,这是人文社会科学永恒的领地。同时,当今的世界已经紧密相连,中国是世界的中国,要想理解中国,就必须深入了解世界。在了解中华文明特殊性的同时,也必须在人类文化中寻找共通之处,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基。知识和思想没有国界,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创造,必须吸收借鉴、兼容并蓄。缺少中国根基和世界眼光,中国学术就很难建立起适应并引领这个时代的新形态。

第五,增强面向未来的行动自觉。中国文化比较注重传统,“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关于历史、经典的研究比较丰富,但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过去未去,未来已来。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迈克斯·泰格马克的《生命3.0》等都有宏大的眼光,有历史感和面向未来的自觉。真正的历史感都是通向未来的。作为一个特殊的生物,人既由历史定义,也由未来定义,对于未来的想象会塑造我们自身,影响当下的选择和对历史的理解。

第六,尊重学者,尊崇学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多与个体性的工作有关,很多自然科学的论文由团队合作而成,但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大多独立完成。有时候,有一个代表性的学者,一个专业或学科就能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所以,遇到好的学者,一定要珍惜,要关爱,要敬重,要包容。政策的制定应该尊重教育和学术规律,有利于学者的开展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就一定能够建构起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贡献于人类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