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制度是国家有关学位的申请、授予与管理事项的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自1981年施行以来已经历时40余年,为保障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和质量提升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无论是高等教育所处外部环境及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还是高等教育规模及其发展水平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基于此,对博士生培养具有引领和规范意义的《学位条例》亦有与时俱进的必要。
一、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普及化问题解决后,高质量则如期而至成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目标。大学的核心使命是人才培养,以博士生为代表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及其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兴衰成败。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已经告诉我们,缺少拔尖创新型人才支撑的国家是没有竞争力的,不能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国家绝非高等教育强国,根本不能成为世界强国。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带动高校其他工作。
二、我国博士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在博士生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创新能力方面,我们与高等教育强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可以从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之要素,即培养目标确定、培养对象选择、培养过程设计及导师遴选等方面加以概括。
第一,博士生培养目标设计存在诸如“培养目标模糊且缺乏对能力素质结构的分解”“培养目标标准偏低,缺乏高要求而满足于最低要求”“缺乏对知识创新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要求”等问题。很多大学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标准多是期刊论文发表数量,以及学位论文能否通过“重复率检测”和“外审”等,至于其是否具有学术创见和知识更新贡献则不再关注,既无学术创新的文化引领,也无学术创新的制度设计。
第二,博士招生方式缺乏选拔具有创新潜质者的灵活性。一个博士生未来是否有创造性作为,不仅取决于其专业基础,更取决于其对专攻的学科领域或专业方向是否具有持久的热爱、是否具有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好奇心及攻克难题的意志力等心理特质。近些年来,尽管很多大学博士生招生实行了“申请-考核制”选拔方式,但对报考者设计了诸如第一学历、论文成果及外语水平等不考虑考生及学科专业特殊性、一刀切、严苛及刚性的资格条件限制,由此导致博士招生方式缺乏针对性及选拔具有创新潜质者的灵活性。
第三,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知识结构固守传统、缺乏时代性,课程设置不合理、过程考核和质量保障刻板等一系列问题。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知识生产更加注重基于应用情境、异质性、跨学科、社会问责和更广泛的质量控制,这导致传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受到诸多挑战。尤其体现在现有的博士生培养过于强调课程结构的系统性,课程设置的重复性及与硕士课程的无差别问题十分严重。此外,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教师把大量自己主讲的教学任务分配给博士生完成,以及各课程布置过多课业的做法,使博士生陷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思考和挑战具有创新价值的学位论文选题。
第四,学有造诣的高水平导师不足及对博士生培养的精力投入不足。博士生培养质量既取决于导师的高水平高素质,又取决于导师的教学投入,二者缺一不可。当前“非升即走”的教师聘任制度及学术绩效评价导向使得导师尤其是青年导师的科研压力骤增,不得不消解他们在博士生培养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这也是导致博士生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认可度低的直接原因。尽管不少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拥有年龄结构合理、研究特色突出、科研专长明显的导师队伍,但导师的优秀并不简单等同于博士生培养的高质量。
三、著名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特征
为具体了解著名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情况,我们分别对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东京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国内大学任教的教师进行了书面调查。调查发现,上述大学的博士生培养模式虽然不尽相同,但在以下方面却反映了共同特征:一是招生录取实行“申请-审核”制,特别重视报考者已具备的研究基础及由此反映出来的研究能力,以及考察报考者撰写的研究计划是否具有学术创新价值;二是博士生培养以完成具有知识创新价值的高质量学位论文为目标及评价标准,培养体系各要素如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制度设计、文化营造等均以此为目的,鼓励博士生挑战有学术创新意义的博士论文选题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三是培养过程注重导师与博士生的交流和指导,但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四是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没有相关论文发表的要求,但严格把关博士学位论文是否有创新价值。
四、关于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模式改革应以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为价值理性,如果缺失了这一价值理性的引领,博士生培养可能就会流于平庸。包括研究型大学的教育资源也难于专注和集中于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由此导致的结果不仅是大学竞争力的衰微,更严重之后果是国家创新人才不足带来的创新国家建设乏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逻辑是在具体清晰的培养目标指导下,通过改进知识体系和课程设置、完善培养方法和途径、健全质量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素质,进而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第一,确立博士生教育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在高等教育数量规模发展的目标基本实现后,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必须把人才培养的高质量视为改革发展的重点所在,博士生教育必须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担当的知识精英为己任。《学位条例》中有关博士生培养目标应根据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对博士生培养的新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与补充。在培养目标设计上,必须强调培养专业性更强,不仅掌握精深知识,而且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对社会和国家负责担当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第二,建立有利于遴选富有创新潜质博士生录取的招生考试制度。具有博士生培养权限的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应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博士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进程,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遴选富有创新潜质博士生录取的招生考试制度。在招生过程中,特别是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方案设计中,在充分考虑本校学科性质、学科特征差异及人才培养模式差异的基础上,坚持基于申请人学术经历、科研能力、研究计划质量及创新能力的高质量遴选标准,强化导师负责制及“宁缺毋滥”的录取原则,严把“入口关”,积极探索灵活多元的考试录取方式。
其三,构建和完善以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性为价值引领的全要素培养过程。在培养目标上,必须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坚持以学位论文具有创新价值为评判培养质量的唯一判据和最高标准,鼓励博士生选择具有知识贡献或技术创新之挑战性及探索性的学位论文选题。在课程体系构建上,高度重视“多学科跨学科融合产生的具有全新意义及独特规律的新知识领域”,使博士生在有限的修业年限内能够集中时间和精力于学位论文研究,强化课程选择及培养方式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尤须满足博士生学术志趣发展和学位论文创新需要的有深度有特色的课程开设和培养方式选择。在为学生提供资源支持、过程性评价与质量监督、合理的分流与退出机制上,均应以支持完成高质量的博士学位论文为中心和落脚点。在资源支持方面,应提供多样的支持资源类型和灵活的资源支持方式,重点强调对高质量完成学位论文提供的过程性支持。在过程性评价与质量监督方面,要淡化论文发表数量的评价导向,摒弃以论文发表数量为参与学位论文答辩和获得学位的前提条件,减少“为发表而发表”的压力,避免过程考核的形式主义,重视过程性评价对博士生高质量完成学位论文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和扩大杰出人才申请论文博士学位的机会和比例的制度设计。
其四,加强德才兼备的高水平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导师团队力量协同培养博士生。大学必须重视对博士生导师遴选、考核制度的建立健全,决不可让不具备博士生导师德才要求的人滥竽充数。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与提高,尤其是杰出人才的培养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高水平高素质和辛勤的教学投入。在强调导师作用与导师责任的同时,应着力探索更为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将育人投入纳入对教师的考核中并增加占比,转变考核唯论文发表倾向。此外,随着交叉学科及跨学科博士生培养需要的日益增强及其招生规模的增加,大学必须着力构建专攻领域不同的博士生导师共同体,尤其是不同学科博士生导师共同体,以满足交叉学科及跨学科博士生培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