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资源

朱新远:“小切口 大突破” 上海交大打造高校成果转化改革试验田

2022-08-08 12:59:43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https://heec.cahe.edu.cn

8月5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正式成立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专指委),并成功举办专指委成立大会暨2022高校创新发展论坛。

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朱新远作题为《“小切口大突破”打造高校成果转化改革试验田》的精彩报告,就上海交通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一些改革探索和经验进行了分享。

他介绍,上海交大长期探索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2000年成立上海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2001年成立上海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2009年成立上海交大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并于近期承担了如科技部等九部委“赋予科研人员职务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试点”等多项成果转化改革试点任务。

2020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上海交大考察专题调研成果转化时表示:“科技成果转化所遇到的障碍看似具体,但在实际操作中,任何一个都可能‘绊’住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讲了很多年,但越到科研一线就越会发现,粗绳子已经不多了,细绳子还大量存在,严重束缚着科研人员手脚,要统筹研究政策予以综合解决。”2020年11月,发改委发文上海交大《关于请抓紧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工作的函》,要求通过2年试点,形成成熟定型、可复制推广的成果转化路径和模式。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损失!”朱新远介绍,上海交大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作为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统筹、协调、审议和决策机构。在领导小组的协调下,制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2021年3月份发布了“1+5+20”,1是《上海交大新时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意见》,5是五个方面,包括组织实施办法、成果管理办法、激励办法,一门式服务办法,配套保障文件,每一个方面都有相应的一共20个文件,涉及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方方面面。

加强各类技转机构协同。学校积极鼓励所属单位与企事业单位采取联合建立研究开发平台、技术转移机构或者创新联盟等产学研合作方式,共同开展科技成果研发、应用与推广等活动。学校还建立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信息系统,完善科技报告制度,向师生员工、技术转移机构及社会企事业单位提供科技成果信息查询、对接交流等服务。

优化国资管理流程。学校加强职务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的国资、财务管理,持续优化科技成果登记、评估、公示、备案、产权确认等活动,在规范必要流程基础上,着力减轻师生员工负担、提高转化效率。

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学校设立知识产权管理与转化运营基金,通过校内拨款、地方奖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等途径筹资,用于开展知识产权的管理运营、技转队伍建设、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服务、项目评估咨询等,同时取消对专利申请的资助,逐步减少对专利授权的奖励,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提升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质量。

鼓励多种转化模式。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包括: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完成人实施等。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学校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一门式服务系统,实现资料提交、专家预审、职能部门立项前审批及立项后管理的在线服务,简化成果转化项目审批流程,提高效率。一般许可、转让项目平均审批时间从大于30天缩短到小于6天。

推行技转专员“首问制”。学校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专员的准入、培训、激励、考核等制度,逐步形成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员队伍,为师生提供全流程、规范化的成果转化服务。鼓励创业“阳光化”。学校鼓励师生员工到企业及其他组织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同时不断开展政策研究与交流。

据介绍,近年,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的转化试点,构建了成果转化新体系,在技术转移、机构改革、技术转移人才评价等方面大胆探索,取得了非常重要可喜的成果。

一是健全制度体系,形成校内科技成果转化标准和流程,系统解决“转化难”的问题。

二是通过合规整改,扫清科研人员心理障碍,解决“不敢转”的问题。

三是做专技转机构,积聚技转人才,解决“不会转”的问题。

四是提升整合校内外支撑资源,形成合力,解决“不好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