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正式成立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专指委),并成功举办专指委成立大会暨2022高校创新发展论坛。
会上,中南大学副校长何军作《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创新创业成效与思考》主题报告。他表示,中南大学是由原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于2000年合并组建成立,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
他指出,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学校创新发展的重点工作,1996年学校成立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1999年率先实行成果转化,两个70%的政策,2000年的时候提出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大贡献的大转化理念。2005年学校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2008年的时候中心入选国家首批技术转移中心。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学校始终坚持知识产权贯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全过程,坚持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来源并服务于科学前沿、重大工程和生产一线,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的成果。2000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科技奖112项,其中一等奖18项,2016年以来中国专利金奖3项,单项转化金额过亿元的成果11项,依托中南大学专利技术上市的公司11家,双创示范基地在2021年评估全国高校第一位。
与此同时,学校还构建了综合管理+战略研究+转化运营+信息服务四位一体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有两种模式,一个是先进+股权的混合转化模式,一个是高校+平台的转化模式。
学校还形成了较为完善、层次分明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体系,建立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以及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全流程的服务机制,包括了政策的法规应用、专利导航与布局、转化与运营、市场调研分析、法律协议谈判等内容。
他指出,中南大学有非常完备的专业平台,其知识产权研究院、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都是国家级的称号平台,另外还有省级的专利中心。学校构建了重大项目的专利导航和高价值专利培育机制,强化了理想阶段、实施阶段、验收阶段、转化阶段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同时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全过程支持机制,在科技成果收集方面,通过网站征集,数据分析,走访课题组等方式收集梳理可转化成果;在科技成果遴选方面,组织技术、产业、资本、法律等领域专家开展成果筛选分析、评估论证;在科技成果交易方面,打造“知中南,创未来”品牌成果路演会、发布会,推介会等等;在科技成果落地方面,与各地共建技术转移分中心、中纸基地、飞地园区等,促进成果落地转化。
学校构建了开放协作的知识产权+运营机制,高效整合政府、中介、金融、企业等各方的资源,搭配全方位政产学研的合作平台,推动科技成高效益的转化落地;打通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全链条,实现校内、校外人才技术、资源平台的对接交流,共享和共建;探索了飞地孵化器+飞地产业园的双赢模式;打造了“先进+股权”的混合转化模式,成果价值,签署协议,技术转让合同,予以确认。
他指出,在2018年到2022年,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成绩还是很不错的,2022年上半年成果转化总项目数就达61项,金额达到9个亿。同时,依托中南大学技术在湘创立的企业达350多家,依托创办的上市公司有7家,另外还有三家自己上市,涵盖了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还有医药生物领域。
而在创新创业方面,中南大学拥有国务院双创示范基地,在2021年全国双创示范基地评估中获得第一。学校已入选教育部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创新也典型经验学校、科技部国家级重创空间等,获省部级以上的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平台24个。同时,学校依托教学科研实验室等,认定开放式创客空间100个,获批建设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30个,数量全省第一。近5年,学校学生国家级双创项目理想2696项,连续5年全国首位;18个学生项目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6个项目获奖;立项支持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94门,包含创业基础类、大学科类和素质拓展类课程,其中《创业基础:创办你的企业》等3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立项支持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15门,2门课程首批上线教育部在线教育国际平台,在教育部2020-202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组织成立大会暨2020年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做典型经验与实践报告。
学校每年组织开展学科竞赛120项1.5万余人参与,学生近5年获国家奖2785项5291人次,学校在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竞赛排行榜中排名第12位,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竞赛排行榜中排第16位。近五年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金奖2项、银奖16项、铜奖7项,连续两年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先进集体奖。获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特等奖6次,居全国高校首位。近三年资助创新创业教育教改项目112项,创新创业导师总数达1016人,28名导师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万名优秀导师人才库”。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入驻学校孵化平台,指导学生创办公司26家,入驻备案的学生公司41家。
学校实施了本科新生“苗圃行动”、“创新创业从点滴做起”寒假读书、“百千万”帮扶工程、“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响中国”中南大学站暨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等实践活动,每年覆盖学生超过2万人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国际研习营,资助147名学生分赴美国、日本、德国进行研习训练,连续5年国家级重创空间绩效评价优秀。
他指出,目前学校已构建师生创新创业支撑服务体系,学校有29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与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紧密衔接,融通发展;建立了知识产权战略、专利代理实务、转移转化机构,三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支撑平台;修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中南大学(2020)11号,许可学生创业企业在一定范围内无偿使用学校科技成果;制定了《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中南大学(2016)65号,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指导与帮助,并在国家大学科技园提供集中创业空间。
同时,学校还将中南大学科技园打造成双创释放基地建设及运行的重要载体。组建中南大学和岳麓区政府合资公司,形成“大学-政府-产业”三力合一模式。截至目前,大学科技园入驻高技术服务企业91家,科技型企业57家,累计实现营收近70亿元,税收近3亿元。获评省级大学生科技园、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湘江新区双创示范平台等。
此外,学校还构建了“三化三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多元化鼓励,激发内生动力,将科技成果入股形成的股权以70%的比例直接奖给成果完成人,探索“现金+股权”混合转化模式,11项单项金额超过亿元的重大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其中有5项是通过“现金+股权”的方式实现转化。与湖南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共建知识产权中心,建设专利代理服务、知识产权转化和运营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三个专业团队。成立中南大学知识产权中心,在江西、广东、广西、贺年等地与政府部门共建专业中心分支机构,立足湖南、辐射全国转化科技成果。
最后一部分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创新创业的思考。
在资金保障方面,学校成立了中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基金规模1亿元,专注投资学校早期项目,汇聚100亿以上的基金规模,形成产业投资生态。早期节日,每年遴选15个以上的成果转化初期的项目进行投资。深度服务,对所有投资项目开展深度服务。
学校打造高水平专业运营团队服务创新创业,搭建学校、学院、指导老师团队三级工作联动平台,形成了协调和配合机制,形成一支专职25人,兼职60人的专业队伍,每年选送20人左右的工作人员参加技术经纪人等相关方面的培训,形成师生专心搞科研、技术经理人全新搞转化的工作局面;构建创新创业高质量专利产出和转化的全流程管理机制,面向创新创业方面,以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建设为突破口,推进知识产权的惯标工作,形成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与服务机制;推动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以高价值专利的产出和运用为重点,促进专利质量整体提升,催生一批独角兽企业或专精特新企业;探索构建精细标准服务模式,完善创新创业专家导师库,将企业信息纳入全国知识产权质压信息平台。
学校希望能够实现创造、保护、管理、运营的一站式运营,选题、立项、实施、结题、成果转移转化的全流程服务,全力以赴的做好科研人员的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