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资源

南京大学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工作办公室主任高新房:探索赋权模式下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南京大学是以基础研究见长的,因此要从基础研究的源头创新向创造技术阔步迈进,打通成果转化的实施路径,使科技成果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7-02

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孟德:加强融合融通创新,构建协同体系生态

山东产研院努力的方向就是开展产学研的协同创新、产业链上中下游的融通创新,研发一批产业变革方向的技术和产品,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产业链安全体系,以科技创新加快补链延链强链,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包括大湾区的协同合作,拓展与日韩和欧洲的国际化合作,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培育产业生态。
2022-07-02

青岛市科协学会部部长刘红英:深化科技经济融合,推进“科创中国”建设

科创中国建设为青岛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将引导更多中小企业通过“科创中国”平台融通汇聚资源;持续做优“会展赛”;密切与全国学会联系;拓宽柔性引才渠道;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探索科技经济融合的有效路径和青岛模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7-02

山东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刘德宝:聚势谋远、勇担使命,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山大方案

新旧动能转换是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来的重要发展战略。山东大学面向国家的大局,面向山东的发展,积极投身到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当中。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7-02

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曾庆田:释放新活力,坚持双服务,科技攀高峰

6月29日,由中国科协科创中国、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举办的“科创中国·高等学校技术交易大会”在山东省淄博市举行。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7-01

郑州大学常务副校长屈凌波:深化校地、校企融合,提高科研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水平

6月29日,由中国科协科创中国、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举办的“科创中国·高等学校技术交易大会”在山东省淄博市举行。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7-0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姜恩来: 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推进成果转化,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6月29日,由中国科协科创中国、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举办的“科创中国·高等学校技术交易大会”在山东省淄博市举行。大会线上直播同步开启,平台数据显示,在线累计观看人数120余万人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7-01

青岛大学副校长肖江南: 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6月29日,由中国科协科创中国、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举办的“科创中国·高等学校技术交易大会”在山东省淄博市举行。大会线上直播同步开启,平台数据显示,在线累计观看人数120余万人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7-01

淄博副市长毕红卫: 深化科教创新赋能,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

6月29日,由中国科协科创中国、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举办的“科创中国·高等学校技术交易大会”在山东省淄博市举行。大会线上直播同步开启,平台数据显示,在线累计观看人数120余万人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7-01

罗俊:关于一流大学助力大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局和长远,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中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进行战略布局。综合考虑,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7-01

杜玉波:构建更加多元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高等教育形态正在深刻重塑。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如何通过高质量发展增进人类福祉,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这个话题又摆在我们面前。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同仁围绕“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这个主题展开交流研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6-27

杜玉波:努力开创高等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新格局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等重大场合,多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将扩大教育开放。高等教育在教育对外开放中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在促进世界各国互信合作、互利共赢、交流互鉴中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6-24

杜玉波:三箭齐发 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促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6-21

林健|培养大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卓越工程师

新时代卓越工程师作为担负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的四类战略人才之一。以这类人才的教育培养为主线,在阐述其使命担当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核心要素和主要环节展开讨论,包括卓越工程师类型与培养层次、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各类高校分工合作、人才教育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改革、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工科教师队伍建设、多方协同育人机制等,以期为相关高校提供建议和参考。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6-21

叶金鑫 韩钰 张江龙 刘科生|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校企协同机制构建探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为例

聚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新时代要求,明确了校企协同机制构建的核心地位,结合国内外卓越工程师校企协同培养的现状,通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探索,构建了“STEP校企协同育人体系”,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校企协同机制中现存的结构不健全、供需不匹配、产教不协同等突出问题,打造了产学研多方协同的技术创新和工程教育共生体,推动了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内涵式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