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王志刚:稳步推进科技政策扎实落地 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步伐

2022-04-22 10:55:24
时事报告微信公众号 https://heec.cahe.edu.cn

稳步推进科技政策扎实落地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步伐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科技政策作为七大政策取向之一,对推动科技政策扎实落地作出重要部署,充分凸显了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新征程上,我们要自觉把握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以科技政策扎实落地、科技自立自强的实际成效为统筹发展和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科技支撑,以科技强国建设支撑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一、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挑战,从党和国家全局高度充分认识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推动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的紧迫需求前所未有。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党和国家事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战略意图及对科技创新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谋划。

科技自立自强是应对世界百年变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由之路。当前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愈加激荡,地缘政治紧张,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抬头,大国竞争博弈在科技领域明显增强。地缘政治摩擦凸显了技术依赖的安全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暴露了全球供应链风险。世界各国都深刻认识到,科技的战略独立性和自主创新能力对国家发展和安全具有极端重要性,各国纷纷强化前沿技术领域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抢占大国竞争的科技制高点。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在大变局中找准发展领域、发展重点、发展路径、发展方法,必须向科技创新要方法、要答案,这历来是重要而关键的选择,甚至是不二选择。只有把我国科技发展建立在自立自强的牢固根基之上,才能增强应对外部重大风险挑战的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对冲能力和反制能力,以科技创新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以自立自强的能力铸牢民族复兴的基石。

科技自立自强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赢得发展先机的战略抉择。国家之争就是实力之争,根本是生产力之争,核心是科技创新能力之争。一个国家一旦在某个科技领域领先或落后,就可能发生竞争位势的根本性变化。近代以来,我国曾由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沦为落后挨打的对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历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错失了发展良机,教训极其深刻。当前,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点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量子科学、脑科学等基础前沿领域持续突破,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全面渗透,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人机物多元融合世界加速到来。抗疫药物、基因编辑等生命健康技术不断突破,可再生能源、先进储能等绿色低碳技术蓬勃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加紧部署重大前沿领域科技创新,努力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先机。深度参与并赢得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竞争是我国未来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的重大机遇。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之巅掌握主动权、占据制高点,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求我们必须顺应科技创新发展的规律,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重点突破与全面部署的关系、近期工作与长远谋划的关系,分析研判重大前沿方向,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下好前沿科技创新的先手棋,以“非对称”的策略加快在前沿领域“换道超车”,加快构筑先发优势。

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之需。准确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大战略部署。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强化科技创新的高水平供给能力,加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的现实需求。只有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才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着力点和主要支撑体系,才能真正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实践,实现更高水平的内涵型增长。我们要以“鼎新”倒逼“革故”,依托全链条一体化部署的创新链,培育催生新兴产业的增长点,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切实增强国内大循环的“稳健性”。积极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全球创新要素集聚和创新资源整合能力,为融入国际大循环、提升国际竞争力筑牢科技创新基石。

科技政策扎实落地是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着力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进一步凸显了科技创新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位置,也明确了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工作的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大批涉及科技改革发展方方面面的政策措施,确定了科技改革发展各项重大部署、重点任务,这些都是科技政策扎实落地的题中应有之义。推动科技政策扎实落地,需要聚焦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充分听取一线科研人员意见,切实为科研人员和创新主体提供精准服务,更加突出重大研发任务落实,打好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更加突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抓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更加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更加突出改革攻坚,重点推进新型举国体制、科技评价、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等方面改革措施落地见效;更加突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重点推进战略科学家培养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更加突出开放创新生态,在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科技伦理治理等方面提出新举措。在效果上要做到落地有声,产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韧性上见成效,在应对三重压力上见成效,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上见成效,有力支撑国家发展与安全。

二、我国科技实力稳步增强,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持续注入创新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科技创新事业进行了战略性、全局性谋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顺利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2.7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全社会研发投入与GDP之比为2.44%;基础研究经费比上年增长15.6%,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为6.09%,技术合同成交额预计超过3.7万亿元,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我国科技创新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进入从全球创新跟随者、参与者转向引领者、贡献者的关键阶段,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基础日益厚实。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壮大,科技体制改革重大任务落实落地。国家实验室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科研院所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效提升,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创新体系。统筹推进科技改革任务,出台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深化院士制度和科技激励机制改革。探索项目管理改革,实施“揭榜挂帅”、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青年科学家项目等新机制。完成科技进步法修订,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法治保障。

基础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攻坚突破。制定出台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基础研究活动、主体、评价、生态、规划等不断改进完善,支持强度不断加大,基础研究经费占比连续三年超过6%,布局建设500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建成运行稳态强磁场、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国之重器”。在量子计算原型机、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纳米限域催化、体细胞克隆猴、凯勒几何核心猜想等科学前沿领域取得重大原创突破。在量子保密通信、新一代超高强度钢、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人工合成淀粉、高性能碳基CMOS集成电路等应用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科技创新赋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创新高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领现代产业创新发展,健全技术要素市场制度体系,持续推动落实科技成果等级制度、强化技术市场监测服务体系,加强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动态管理。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科技型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促进孵化载体专业化发展。会同金融主管部门强化宏观规划与顶层设计,推动科技金融相关政策及试点工作的落实落地。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产业规模均居全球第一。人工智能产业跻身世界前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工程样车成功下线。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投入使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跻身全球科技集群前10位,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更加凸显。国家高新区集聚了约全国三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壮大了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为企业提供了高质量人才供给;营业收入预计超过48万亿元,同比增长12%左右,利润总额4.2万亿元,同比增长17%左右,已逐步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推动科技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有力支撑民生福祉改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推出更多惠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治等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癌症、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领域打破国外专利药垄断,一批高端医疗装备加速国产化。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围绕疫苗、药物、检测试剂、动物模型、病毒科学溯源等五大方向持续开展科研攻关,29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16个疫苗获批开展Ⅲ期临床试验,4个疫苗附条件上市,3个疫苗获批国内紧急使用,2个疫苗获批纳入全球紧急使用清单。首款中和抗体有效药物获批上市。多款检测试剂全球领先。建立了变异株感染动物模型。保障粮食安全,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杨凌农高区抗旱科技成果示范推广超过1亿亩,黄河三角洲农高区科技成果支撑10万多亩盐碱地变为“吨粮田”。水稻、玉米、大豆等一批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农作物良种增产贡献率超过45%。90余万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基层一线,科技支撑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支撑绿色低碳发展,启动实施氢能、新能源汽车等20多个碳中和科技重点专项。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先进煤电技术,引领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攻关力度不断加大,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科技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有力支撑了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建设。

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培养集聚高水平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推进重大科技人才工程,改革完善科技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形成了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科技人才队伍。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达到509.2万人年,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基础研究人员、重点产业领域人才和企业内科研人才队伍不断扩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年轻化,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第一线“冒尖”,逐步成为科研主力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科研人员占比超过80%,通过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青年科学家项目300余个。健全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方式,探索科研人才培养新机制,赋予用人单位和领军人才更大科研自主权。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制定分类评价规范标准。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为外国人才来华工作生活提供便利,国际人才吸引力明显提升,累计发放118万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稳步推进国家引才引智平台建设,促进各领域、各层级国际人才交流活动蓬勃开展。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创新创业,每年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近60万人。在全社会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构建科技大监督格局,推动科技界作风学风转变取得重要进展。

优化开放创新生态,拓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领域和空间。持续推动政府间科技合作有序开展,与160多个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加入200多个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组织。高质量举办中俄科技创新年,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分别向开闭幕式致“双贺信”。推动中美抗疫科研、清洁能源系列交流,推动中欧科技创新合作路线图谈判,与欧盟及欧洲多国开展抗疫联合资助。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深化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4项行动,开展发展中国家技术线上培训,全面启动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建设。围绕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强气候变化、空间、健康、能源、农业等国际科技合作。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进入重大工程安装阶段,我国正式成为平方公里阵列天文台成员国。完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对港澳开放相关政策,推动港澳科研院所、高校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首次对港澳开放,香港专家首次加入项目专家组。

三、担当科技自立自强时代使命,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和行动自觉加快推动科技政策扎实落地

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提出更高要求。面向新征程,我们要坚持“四个面向”,落实“四抓要求”,以狠抓科技政策扎实落地为主题,以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以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着力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路径。

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科技事业发展全局,对科技创新的谋划部署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建立完善了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为我国科技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将“两个维护”真正体现到贯彻落实的具体行动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握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确保科技工作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全面推进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基础研究创新策源能力,加快落实基础研究十年规划重点任务。强化对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的长期稳定支持。推动科研仪器设施向社会开放,加强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和科技资源库建设,支持高端科学仪器、科研试剂自主研发。从国家紧迫需求出发,加快突破基本原理、基础软硬件、关键零部件和装备、关键基础材料、关键仪器设备等瓶颈制约,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实施重点专项,以重大预期成果为牵引,加强体系化、集群式部署。加快实施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深入实施已启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力争早出成果。完善颠覆性技术发现机制。关注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前沿问题,由行业出题形成榜单,开展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和技术挑战赛,综合发现遴选一批颠覆性技术项目。

突出强化改革攻坚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快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发挥各类创新主体的国家队作用。推进战略科技力量与战略人才力量、战略科技任务一体化配置。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优化项目形成机制,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全面落实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新要求,进一步提升科研人员获得感。深化科技评价奖励改革。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实施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升级版。加快落实自主权改革措施。完善新型研发机构信息服务平台。深入实施转变作风改进学风各项治理措施。落实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指导意见,完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深化统筹部署、分工负责、央地联动、协同共治的科技监督体系。落实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强化科技领域依法行政。

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在重点领域依托科技领军企业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鼓励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推动在更多企业布局建设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和平台。研究制定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的政策措施。健全企业出题、政产学研用共同参与的重大科技项目凝练机制。推进科技型创新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型创新创业。开展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加快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依托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试点建设全产业链创新平台。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普惠政策,延长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周期。

增强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改善成效。加强数字技术研发,打造自主可控基础软硬件体系。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赋能重点产业,高质量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科研攻关。强化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工业软件等领域研发和产业化。持续推进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加强疫苗和药物研发,做好病毒变异科技应对。开展常见多发病和传染病防治研究。发布实施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及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部署低碳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发,加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推动科技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长三角高新区工业污水近零排放科技创新试点行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行动。围绕耕地和种子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160个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全覆盖。实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动态管理。加快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新布局一批农业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打造国际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增长极。加强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资源统筹布局,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支持雄安新区创新发展。深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深化部省会商机制,谋划推动地方科技工作的重大抓手。促进国家自创区和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发布实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推动出台自创区新一批试点政策。加强自创区和自贸区联动,促进融通互惠。优化高新区建设布局,稳步推进省级高新区“以升促建”,推动补链强链和绿色转型。促进高新区东西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区域协同。

进一步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全面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在重大科技任务中发现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探索建立科学家本位的科研管理机制,依托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基地、计划项目等,加强交叉融合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壮大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强化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创新实践中担当重任。深入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完善科技人员激励机制,持续推进“减负”专项行动,推进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政策落地见效。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流程,为外国人才来华工作提供更多便利,为各类创新主体引进用好人才创造条件。

打造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新格局。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行动,推进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提质升级,发挥中外创新对话、科技伙伴计划高层引领作用,积极为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发挥双多边平台和驻外科技力量作用,持续拓展合作新空间。强化全方位多主体民间科技交流合作,打造国际民间科技创新服务联盟。打造“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升级版。推动“创新丝绸之路”建设,拓展和丰富合作内容,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互联互通。加大支持优秀青年学者交流力度。高质量建设联合实验室,探索研究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加快推进我国牵头组织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和地球观测组织(GEO)等合作。开展科技抗疫国际合作行动。继续做好对外科技援助。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加强国际科技治理人才队伍建设,支撑高水平开放合作。

万水千山,道不远人。面向未来,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狠抓科技政策扎实落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昂扬的精神状态,切实推动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落细,以科技创新的优异成绩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有力支撑,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