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26日,高校科技管理业务能力提升研讨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熊四皓,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玉,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等出席会议。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等100余所高校近300名科技管理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参会。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简称科服委)、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主办。科服委副主任委员、陕西省科协原副主席丁德科和学会秘书处事业发展部副主任张玉明主持会议。
雷朝滋讲话
雷朝滋表示,党中央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高校科技战线要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思考、有力应答“强国建设,教育何为,高校科技何为”。要转变学风,实现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追求创新的实际贡献的转变,推动科技创新工作“走实”“走深”、真做真为。要积极落实“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战略行动”,以加强有组织科研为主线,加快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在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攻克“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提升行业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希望学会科服委作为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桥梁,在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发展和成果转化上担当责任、献计献策,为推动高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熊四皓致辞
熊四皓指出,面向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构建新型举国体制下的一流大学科研组织体系,在国际科技创新博弈中抢抓机遇、站稳脚跟,彻底改变我国科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奋斗事业,是广大高校科技管理工作者的重要命题。哈尔滨工业大学将以勇担航天第一校“尖兵”的使命自觉,全面深化学校有组织科研体系,推进科学研究机制体制改革,激发创新动能和发展活力。
周玉致辞
周玉指出,高校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是实现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总体目标、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推动国家科技自强的重要基础,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激发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潜力,提高科研成果产出率和水平。高校要持续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及考核机制、推进科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需要高校坚持开放共享,聚焦区域发展需求,从产业发展中凝练重要科学问题,打破“教-科-产”封闭割裂的局面,构建开放共享、多方协同的育人体系。科服委将坚持开放共享,构建上下贯通、横向协同的产学研协同工作网络,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深度整合,服务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提质增效。
姜恩来致辞
姜恩来表示,立足新发展阶段,高校科技管理工作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既有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也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对高校科技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学会将在服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上做出更多努力和尝试,推动高校科技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科技管理新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增效,力争为建设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沈毅作报告
张书军作报告
郑知敏作报告
吕卫锋作报告
韩军作报告
朱新远作报告
学会科服委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沈毅,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发展计划处二级调研员张书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与政策局项目处处长郑知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吕卫锋,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秘书长、前驻以色列大使馆科技参赞韩军,学会科服委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朱新远分别作题为《为国铸器有组织,强国使命勇担当——有组织科研的哈工大创新与实践》《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改革与项目遴选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改革与资助工作》《新工科背景下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科技成果评估与国际技术转移》《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现状及对策》主题报告。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高新处副处长刘法磊、黑龙江省教育厅科信处处长王跃然、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执行主任赵锋等出席研讨会。会后,与会代表先后参观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博物馆、航天馆、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深入了解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工作思路和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