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座谈会

2024-08-05 15:45:08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https://heec.cahe.edu.cn

8月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座谈会。学会副会长林蕙青、管培俊、李家俊,副会长、《中国高教研究》编辑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希勤,全国政协常委、学会碳中和与清洁能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来斌,副会长张大良,监事长孙维杰,副会长、秘书长李楠,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李志民,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马陆亭出席会议并发言。

1722655741992763.jpg

林蕙青

林蕙青表示,教育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新发展阶段,以深化“三位一体综合改革”为主线,以从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四个方面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为重点,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当前,要聚焦一些重点领域、关键“堵点”着力深化改革。一是以改革创新加快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通过大力度的改革创新,“破”“立”并举,形成新型的组织架构,形成全链条的政策、资源保障和高效能的运行机制,加快提升各类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二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教育与社会多方协同育人新格局。打开学校边界,打破传统办学、传统育人方式的路径依赖,通过学校与行业企业、社会实务部门的协同育人制度机制创新,促进高校与产业、与社会的融合,探索建立新的人才培养范式,乃至建立新的大学形态,使更多的优质社会资源成为教育资源,更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教学内容和教材。三是推进高校科研体制机制创新,赋能高水平人才培养。通过组织模式、体制机制改革,破解科研组织“小软散”、相对封闭、创新能力和文化不足、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不够等突出问题。同时,以科研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科教融汇,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四是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校要积极探索将人工智能纳入通识课程体系,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文理工农医等各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索学习范式的创新,实现人才培养重心从“学知识”向“强能力”的转变。要将教师观念转变和人工智能素养的提升纳入教师培训的当务之急,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适应智能时代,大力提升运用智能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1722655770397824.jpg

管培俊

管培俊表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为关键结点的高等教育,需要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一是坚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分类推进高校改革统筹实施,突破体制机制性障碍。综合改革强调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分类改革强调改革的靶向性与科学性。明确各类高校发展定位,分类管理、分类评价。二是强化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深度融合,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锚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目标,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人才短板,采取超常举措,着力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三是坚持有组织科研与高水平自由探索有机结合,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宏观上推进国家科研系统和高校系统深度融合,微观上深入推进高校基层教学科研组织方式变革,促进科教融合,引领学科交叉融合,产生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通过稳定支持和长周期评价,引导拔尖创新人才开展高水平自由探索。四是坚持教育改革与人事改革协同联动,形成支持全面创新人事人才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的有效机制,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人才等创新团队,着力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李家俊

李家俊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全会通过的《决定》,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篇布局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系统部署。《决定》提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我们高教战线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蓝图已经绘就,必须狠抓落实,在落实过程中要鼓励将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有机结合,激发高教战线改革创新的活力,增添积极投入建设高教强国的动力。学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将全国高校的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和国家及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探索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新体制新机制。要充分发挥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平台作用,总结交流高校及院系基层单位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改革探索和成效。要充分发挥学会的智库作用和专家优势,研究改革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为深化改革集思广益出谋划策摇旗呐喊。

王希勤

王希勤表示,当前,高等教育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任务更加突出,新时代迫切要求大学聚焦创新,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要求一流大学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这一要求为大学使命注入全新内涵。如何统筹协调好育人、科研、服务社会三项职能,处理好与学术界、教育界、行业界三者的关系,落实“三个第一”更好结合,是一流大学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最重要的命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更好相适应,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才”,我国社会生产关系中最显著的优势是“新型举国体制”。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应该首先抓住这两点,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强国之路。

张来斌

张来斌表示,强化碳中和与清洁能源领域学科交叉是推进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可行抓手。目前许多研究和人才培养过分强调“交叉学科”,在“学科交叉”层面做得还不够,应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鼓励通过现有的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交叉融合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中的关键问题,而非一味地强调建设新的交叉学科。需要强化有组织的重大科技计划布局,结合国家需求和经济主战场,突破技术瓶颈,提升“学科交叉”能力。需要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明确各类高校的发展定位,避免学科建设同质化,引导高校发挥各自优势。需要通过深化机制改革,拓展高校与企业间的资源融合,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建立良性循环。学科建设应是一个“爬楼梯”式的资源融合过程,充分发挥内外部协同作用,为学科交叉和创新提供支持,并培养相应的能够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人才。

张大良

张大良结合座谈会主题阐述观点,他表示,一是强化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有力支撑各类人才自主培养。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增强自主培养各行各业紧缺人才、创新人才的能力;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形成与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打造面向未来科技创新需要的战略科技人才力量。二是强化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加强有组织科研和高水平自由探索,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和共同体,实现重大技术源头创新突破;着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和支持政策,大力培育青年科技人才。三是强化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切实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支撑根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孙维杰

孙维杰根据座谈会主题并结合监事会工作阐述认识和看法。他表示,一是要深刻学习领会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监事会要在全面学、深入学、系统学上下功夫,将学习与做好监事会工作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深悟透,指导实践。二是要把政治监督放在监事会工作首位。监事会作为学会的监督机构,最根本的是要加强政治监督,持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政治监督落实到学会各项活动中。三是要在推进三位一体融合上发挥监督服务功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新理念,是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监事会要推动学会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求真务实、履职尽责。四是要在服务改革大局中发挥监督保障作用。监事会要将自身工作主动融入学会事业发展,充分认识到,不研究问题就是思想态度的问题,找不准问题就是能力水平的问题,不解决问题就是履职尽责的问题。监事会要服务学会在搭建交流平台、促进资源共享、推动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楠

李楠以“从一个指标三个指数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紧迫性和针对性”为题阐发观点。他表示,我国GDP总量居世界第二、人均GDP尚在第七十名左右。40年间,我国人均GDP从200美元增长到12000美元,是辛辛苦苦干出来的,但若要继续向上增长,必须要靠人才和科技创新,所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十分紧迫。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改掉存在的不合理的部分,“化妆”不是改革,“健身”也不是改革,发展不是改革,一般的改良也不是改革,形象地说,与过去做法夹角大于45度才能叫改革。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对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是教育哲学和教学哲学的创新;科技改革的核心,是对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制定不同的项目决策、资源投入、激励回报办法;人才改革的核心,是营造宽松平等的普适化支持环境,下决心解决“帽子”满天飞问题。落实改革任务,一要超越职能部门进行顶层设计,二要把握整体规律不能层层分解。

李志民

李志民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明了前进方向。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的关键,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主要驱动力。科技成果转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推进。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需采取更有力措施推动其发展。为此,需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市场导向机制,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比如: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需要改革完善,对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要区别对待,要尊重法人对资产的管理和独立处置权;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也需进一步优化。同时加大对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优化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提升科技人才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马陆亭

马陆亭以“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国家全链条创新的整体效能”为题阐述观点和看法。他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引发时代的“升维”变迁,大国战略博弈加剧着国际格局的深度调整,落后将会被别人“降维”打击。为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全链条创新,全国三千余所高校要按照体系分工分别满足国家发展对创新的多层次需求;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整体性变革,由学习跟踪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并致力将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要在“干”中体现,一批大学将成为“国之重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做到宏观有序、微观搞活,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体现对方向的引导,以系统思维、战略思维重视对全局的把控。学咨委是学会教育、科技、人才的结合地,将积极为推动综合改革、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作贡献,为充分发挥学会的学术引领力作贡献。

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召开,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吴英策,学会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