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磁悬浮轴承电主轴的铣削颤振主动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悬浮轴承电主轴的铣削颤振主动控制 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采集电主轴发生铣削颤振时的电流位移信号; 获得由电主轴位移和速度构成的状态向量 Q(t);根据电主轴位移 [Fx-Fy]<sup>T</sup> 和 三 角 函 数 列 向 量 <img file=DDA0000640503910000011.GIF wi=90 he=74/>获得谐波位移<img file=DDA0000640503910000012.GIF wi=567 he=103 />获得第一自适应 权系数<img file=DDA0000640503910000013.GIF wi=230 he=78 />和第 二 自 适 应 权 系 数 <img file=DDA0000640503910000014.GIF wi=257 he=80/>根据谐波位移 h(t)、第一自适应权系数λ1 和第二自适应权系 数λ2 获得第一自适应率<img file=DDA0000640503910000015.GIF wi=56 he=74 /> 和 第 二 自 适 应 率 <img file=DDA0000640503910000016.GIF wi=82 he=78 />根据第一自适应率 <img file=DDA0000640503910000017.GIF wi=86 he=71 />第二自适应率<img file=DDA0000640503910000018.GIF wi=62 he=76 />以及谐波 位 移 h(t) 获 得 自 适 应 控 制 电 流 <img file=DDA0000640503910000019.GIF wi=508 he=78 />将自适应控制电 流 Qc(t)作用在径向磁悬浮轴承上,并产生相应的磁场力,从而实现对 主轴的颤振进行抑制。本发明消除铣削过程中产生的颤振,进而保证 了加工质量并提高了加工效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磁悬浮轴承电主轴的铣削颤振主动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悬浮轴承电主轴的铣削颤振主动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采集电主轴发生铣削颤振时的电流位移信号;获得由电主轴位移和速度构成的状态向量 Q(t);根据电主轴位移[F<sub>x</sub> F<sub>y</sub>]<sup>T</sup>和三角函数列向量<imgfile="DDA0000640503910000011.GIF" wi="90" he="74" />获得谐波位移<img fil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三元复合材料地铁减振道床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复合材料地铁减振道床制作方法,利用建筑工程材料组成三元复合材料,所得三元复合材料是一种周期性结构材料,它具有带隙特性,利用这种带隙特性进行减振,三元复合材料道床可有效减小地铁列车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地铁运营的质量,改善和提高地铁沿线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压电主动隔振机构及其降低振动系统固有频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电主动隔振机构,包括第一力传感器、弹 簧波纹管、中间质量块、第一柔性铰链、压电执行器、第二力传感器、 第二柔性铰链和控制器,第二力传感器的一端用于连接基础平台,其 另一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力传感器、弹簧波纹管、中间质量块、第二 柔性铰链、压电执行器、第一力传感器、第一柔性铰链;第一力传感 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基础平台和负载平台的振动信号, 并分别将检测的振动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以使控制器控制压电执行器 施加作用力在负载平台上,从而对负载平台进行补偿。本发明采用双 级串联式悬置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船舶动力设备振动主动控制技术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针对船舶机械设备减振降噪需求,提出了结构振动信息作为性能指标的主动减振控制策略。解决了船舶复杂应用环境下,主动减振技术“减振不一定降噪”的难题。攻克超低频、高出力密度主动减振系统执行机构的分析方法和设计关键技术,研发了系列化的电磁式作动器和主被动复合减振器,应用于船舶主机、辅机和管路系统振动抑制。突破了现有主动执行机构低频作动能力的瓶颈,发明了准零刚度作动器,有效覆盖国外探测技术的频率下限,解决了新一代船舶对超低频线谱振动和水下辐射噪声控制的迫切需求。提出了稳定性高、收敛速度快、扩展性强的主动减振核心控制算法并形成工程应用软件。突破了参考输入线谱增强、多频振动均衡控制、控制输出饱和抑制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解决了主动减振技术实船应用的稳、快、准的难题。研发了首套兼具工作过程自监测、运行故障自诊断、控制效果自评估功能的集成化、模块化主动控制系统,实现了主动减振系统100%国产化。解决了船舶机械设备主动减振系统关键部件自主可控难题。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船舶机械设备减振降噪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5-05-19
计算机仿真与试验检测的减振降噪研究及其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
科研团队经过3年多研究,形成了集理论分析、试验测试和计算机仿真于一体的技术方法,为工程单位整机性能进行振动与噪声评估、分析、优化及验证。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科研团队经过3年多研究,形成了集理论分析、试验测试和计算机仿真于一体的技术方法,为工程单位整机性能进行振动与噪声评估、分析、优化及验证。 研究成果早期应用与宁波大学与玉柴动力的发动机减振降噪、方太叶轮异音减振项目,并在山东巨明集团的452、688等玉米机械上进行了减振降噪的优化改进上,使其发动机、驾驶室的传递率分别从156%降低至75%、157%降低至78%,驾驶室舒适性也得以大幅度改善,有效地提升了该款产品市场竞争力。2019年该两款产品的销售量为22500万元,年增长约20%。 2019年宁波大学与柳工集团所签订的TC800起重机减振降噪技术合同是本项目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宁波大学 2022-08-16
振肌胶囊
【项目来源】江苏省体育局项目“振肌胶囊抗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实验研究”,编号:TY2114。 【成果鉴定】经江苏省体育局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胶囊剂。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资深专家临床有效验方。延迟性肌肉酸痛(delayed-onset muscle soreness ,DOMS)是指机体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后,特别是强度突然增加或进行新的不习惯练习之后一段时间出现的延迟性肌肉酸痛现象。研究者通过对中医理论探讨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认为肝脾肾虚损、功能减退是其发病基础,补益肝脾肾是防治DOMS的重要治法之一。据此遣药组方,研制成振肌胶囊,具有较好的抗疲劳、舒经络、止疼痛功效。 【功能主治】健脾益肾,养肝柔筋。主治延迟性肌肉酸痛。 【主要技术指标】 1.振肌胶囊能够明显升高LDH的活性、降低LD含量;能够使肌、肝糖原含量、肝脏和肌内Na+、K+-ATP酶、Ca2+、Mg2+-ATP酶的活性都明显升高。 2.振肌胶囊能够使血清NO含量、血清总NOS、iNOS和cNOS的活性明显降低。 3.振肌胶囊具有减少细胞凋亡数目从而达到减轻对机体损伤的作用。 【推广应用前景】延迟性肌肉酸痛(delayed-onset muscle soreness,DOMS)好发于离心性肌肉收缩运动,特别是大强度、持久的离心运动,常出现在运动后8~24小时,24~28小时内达到顶点,可持续5~7天或更长时间后疼痛缓解消失。其主要表现有肌肉的酸痛感或伴有肌肉肿胀、僵硬、肌力下降等症状。DOMS长期积累还可造成慢性肌肉酸痛、劳损,这极大地影响了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及运动寿命。DOMS不仅是运动员中常见的现象,在普通人群中也非常常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活动和生活质量。因此,振肌胶囊的研制成功不仅可以用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减少运动损伤,还适用于普通人群,可以用来减轻运动性延迟肌肉酸痛、提高生活质量。故本品研制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进展情况】已完成新药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牛振喜
牛振喜,男,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牛振喜 2023-03-14
伍振峰
伍振峰,医学博士,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英国University of surrey访问学者。获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江西省百人远航工程。《中草药》《世界中医药》《Chinese Chemical Letters》《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杂志青年编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先进制药技术及制药工艺与装备等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典委员会等项目20余项,主持参与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获授权专利50余项,成果转让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包括Nano-Micro Letters、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Research、Food Chemistry、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等期刊。参编《新编国家中成药》、《中国药用辅料》等专著,担任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药剂学》《药剂学实验》《中医香疗学》等教材编委。获省级以上奖励6项。担任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中药设备制剂工程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药工程分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委会理事等。
伍振峰 2023-03-06
徐振彪
徐振彪: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教师,一直从事细胞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社会任职:淄博清华大学校友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行业智库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科技特派员,中国园艺学会小浆果分会理事;淄博市绿色产业协会专家组成员;淄博市企业家协会农村农业部特聘顾问。 专业特长:现代细胞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 研究范围:细胞增殖发育调控的分子机制,农作物提质增产技术。
徐振彪 2023-03-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3 2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