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作物单倍体育种高效技术体系创建
传统玉米纯系的选育,周期长、效率低,是玉米育种过程中的限速步骤和“卡脖子”技术难题,陈绍江教授团队在玉米单倍体育种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关键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解决了这一难题。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传统玉米纯系的选育,周期长、效率低,是玉米育种过程中的限速步骤和“卡脖子”技术难题,陈绍江教授团队在玉米单倍体育种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关键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解决了这一难题。 (1)在单倍体诱导的理论层面实现重大突破:发现并成功克隆2个玉米单倍体诱导关键基因ZmPLA1、ZmDMP,并基于诱导基因在国际行率先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麦、番茄、油菜等双子叶植物单倍体诱导体系,实现了单倍体诱导由二倍体向多倍体、由单子叶向双子叶植物的拓展应用。相关论文在Nature Plants等作物研究领域的顶级期刊发表,在国内外居领先地位。 (2)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创建单倍体育种高效技术体系:针对传统的单倍体诱导效率低、单倍体鉴别不准和加倍困难等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创建了基于双诱导基因分子标记的高效辅助选育方法并育成了系列高效单倍体诱导系。单倍体诱导效率由原来的2%提高到15%左右;提出基于籽粒油分的单倍体鉴别技术原理,开辟了精准鉴别的新路径,实现了单倍体的自动化和精准鉴别;创建了基于幼胚组织培养的鉴别和加倍工程化技术、高效芽苗加倍技术,实现纯系全年、工厂化的高通量创制,效率提高5-10倍。基于上述关键技术的集成,成功构建单倍体工程化育种高效技术体系。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8-15
浙江远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浙江远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座落于浙江省温岭市松门镇东南工业园区,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制造体育运动头盔的民营企业。企业总占地面积为142亩,建筑面积为130000m2,现有职员千余人。企业主导产品运动头盔,主要包括自行车头盔、越野盔、马术头盔、滑雪盔及摩托车头盔,在头盔领域占全球市场比率约为35%,所有产品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以企业自主研发为主。 浙江远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建厂早,具有产能高、产品质量好、生产经验丰富、经济实力强等优势,企业专业从事体育运动防护头盔研发、制造及销售,主要产品有自行车头盔(年产量约100万个),机车越野盔(年产量约15万个),摩托车头盔(年产量约8万个),雪盔、马盔、登山盔年产量各12万个,同时公司成立新项目团队,不断推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其中新推出的太阳镜系列产品拓展了太阳镜镜片光学材料,获得多项技术专利,不仅在镜片的厚度、重量、强度和透明度的研发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还在玻璃制造过程中采用了特殊的氧化物,以增加太阳镜新系列产品色泽的饱和度。公司产品全部出口到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德国、北欧、韩国等10多个国家。公司已成为所从事产品在高端细分市场领域出口量大、市场占有率高、较具规模的全球型企业。
浙江远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2021-02-01
湖北动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湖北动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建立于2008年10月29日,下辖制衣、印染、绣花等分厂,现有员工约3000人,主要从事服装生产,长期合作的有耐克、李宁、美特斯.邦威、森马、探路者等知名服饰品牌公司。拥有12栋现代化厂房,60条标准化车缝生产线,引进全自动裁剪机、吊挂流水线、无缝贴合机等先进设施、设备,科学生产,效率一流,品质精良。
湖北动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2021-02-01
徐州国体体育设施有限公司
徐州国体体育设施有限公司于2002年04月被国家体育总局授权使用“国体”字号及注册商标。是国家体育总局全国体育用品联合会在2002年07月以规范、整合全国体育用品生产流通市场、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履行政府调控能职能为目的,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10家大型体育用品专业连锁机构之一。也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在苏鲁豫皖地区唯一授权组建的专业体育产业公司。2006年10月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 徐州国体体育设施有限公司主营:“国体”及“定盘星”商标注册品牌的塑胶跑道、塑胶球场、塑胶胶水、塑胶颗粒、人造草坪、人造草坪专用胶水、运动地板、悬浮地板、环氧地坪、渗水地坪、体育用品、膜结构工程材料生产、加工、销售。及体育设施工程、膜结构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勘察、设计、监理、施工、造价咨询、劳务分包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产业公司。
徐州国体体育设施有限公司 2021-02-01
机场地面应急救援指挥调度系统(BHU-AGERS-V1)
该项目始于2005年,为满足机场应急救援发布信息和指挥调度需求而研发,具有机场应急救援车辆指挥调度、救援车辆导航、双模远程无线信息发布、大屏幕救援信息警示、移动指挥作业等功能,包括分布式指挥调度中心、车载终端、门卡终端、手持终端等设备,系统采用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双模无线通信(GSM/CDMA)和3DES加密等技术手段实现,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易用性等特点。该项目的实施和应用既减轻了机场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差错,尤其能够增强机场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提升了机场管理的智能化与现代化水平。 未来10年到20年,随着我国大飞机的成功和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我国机场数量将呈现指数级增长,对于现代化的机场应急救援和现场指挥调度系统的需求将会十分巨大,因此本项目应用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已形成系列产品,在首都国际机场、某市公安局等地得到应用,技术成熟稳定,全部软硬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相关成果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复杂工程场地强地震动传播模拟及应用关键技术
本项目以复杂工程场地土体动力特性及其对强地震动传播影响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方法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场地地形地貌、局部岩土体条件与非线性特征及其不确定性等对地震动传播特性的影响规律。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天津市春合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天津市春合体育用品厂)
         天津市春合体育用品厂是生产各种体育器材的专业厂,至今已有77年的历史。主要生产“中华牌“全套体操器材、杠铃、健身器材、田径和球类器械等五大系列,产品行销全国各省、市,并出口援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华牌“全套体操器材荣获国际体操联合会的认证(1986年、1998年)。经过四个大赛(第11届亚运会,第七届世界杯体操锦标赛,第一届中国杯体操锦标赛,第一届东亚运动会)的各国参赛运动员、教练员、专家们的一致反映:本厂器材性能很好,得心应手,安全可靠。  我厂在生产检验器械方面,拥有先进的现代化的生产检测手段,符合当代国际最新标准和比赛规则。我厂还开发、生产了整套适合大、中、小学使用的体育器械。多年来,一直服务于各级各类学校。  今后我们将继续为增强人民体质和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为教育行业贡献力量。
天津市春合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天津市春合体育用品厂) 2021-01-15
城市工业场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技术与示范
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各地产业结构和城市布局调整中出现了许多工业企业遗留地块的重金属 污染问题。有一些厂区由于土壤污染比较严重,在土地的重新利用上存在着很多争议,有的废弃厂区闲置 至今。严重的土壤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地区土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城市污染土地的处理一般 要求时间较短,而土壤淋洗技术是利用淋洗液将重金属从土壤中置换出来的技术,正以其广泛的适应性和 快速性而被广泛地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并且应用于野外实际治理中。
中山大学 2021-04-10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是目前西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体育类高职学院。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64年的云南省青少年体育学校,1978年升格为中专性质的云南省体育运动学校。1994年,学校与成立于1983年的云南体育进修学院(成人高校)合署办学,两校合并后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办学模式,学校分为体委大院校区和海埂校区。1998年,云南体育进修学院并入云南师范大学,原进修学院校产人员保持不动,留下来继续办好云南省体育运动学校。2001年9月,学校体委大院校区集体迁往海埂,与扩建后的海埂校区合二为一。2004年5月26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学校升格为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8月30日,学院被云南省教育厅批准为12所云南省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之一(建设周期3年),2018年学院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高职院校职业15强。学校目前占地32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达9万多平方米,其中多功能综合训练馆可供14个项目同时使用。学校图书馆藏书21.06万册,并设有电子阅览室。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2543人,专业运动员70人,业训运动员300人。有教职工260人,其中专任教师、教练137人,高职59人(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51人),博士2人,硕士50余人。有云岭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学校目前设有体育教育学院、社会体育与体育管理学院、运动训练与教练员学院、体育传媒与艺术学院、乒羽网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学院、高尔夫学院、竞技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竞技体校)、武术学院、健身指导与管理学院和跆拳道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共开设有运动训练、体育服务与管理、社会体育、体育保健、运动康复、体育教育、新闻采编与制作(体育新闻方向)、园艺技术(高尔夫草坪维护管理方向)、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体育电子信息方向)、旅游管理(体育旅游管理方向)、休闲服务与管理(高尔夫服务与管理方向)、经济管理、安保等18个专业。此外,学校内还设有首都体育学院和成都体育学院函授站(本科层次)。学校开设有田径、游泳、体操、排球、柔道、拳击、网球、武术、跳水、击剑、举重、高尔夫、足球、篮球等14个运动项目,至今已为专业队培养输送了1400多名优秀体育人才,其中,有3人获奥运冠军,5人获世界冠军, 12人获亚洲冠军,100多人获全运会及全国冠军。多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业余训练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等称号,被誉为云南竞技体育的“人才库”、“输送站”和“优秀选手的摇篮”。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辽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于1985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1999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培养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专科学生(学院代码12591),是省内一所培养和造就优秀运动员及高水平体育专业人才的体育院校,学院设有社会体育和运动训练两个专业。经过多年的教学、训练和科研实践,各个方面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院设有球类、柔道、摔跤、游泳、举重、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9个运动项目24支运动队,先后培养出王军霞、孙福明、丁美媛、王楠等世界著名运动员,共培养出14位奥运会冠军;56人151次获得世界冠军;119人220次获得亚洲冠军;1216人获得1067次全国冠军,为国家和辽宁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竞技体育人才,被国家体育总局誉为“金牌工厂,冠军摇篮”,曾经多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单位”。 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湖畔,东临东北大学,西接环城公路,与浑河乐园南北呼应,学院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拥有7741平方米的教学楼两栋,1.062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3884平方米的学生食堂,6.415万平方米的各种现代化运动场馆,如游泳馆、体操馆、篮排球馆、网球馆、足球场、田径场等;学院设有计算机中心、语音室、生理解剖实验室、按摩室、图书馆、资料室,并配备有必要的教学设施,可供近2000人住校脱产学习和训练。 多年来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走特色办学的道路,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办学效益、培养质量、教学条件、管理模式、制度建设诸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学院非常重视素质教育,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人才济济。数十名优秀教练员曾分期执教各级国家队,学院现有专任教师和双师型教师15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5人,讲师22人,助教9人,能够较好的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此外,我院还聘请沈阳体育学院、东北大学等学校著名教授担任部分课程的授课任务,带动了校际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学院实行了奖学金制度,在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同时,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与省劳动厅,省体育局和市体育局联办,请专家讲学,通过技术鉴定为学生办理按摩、田径裁判、足球裁判、篮球裁判、排球裁判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证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学院实行规范管理,采取奖优、罚劣措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为了方便学生生活,学院不断完善后勤服务体系,为学生公寓的每个房间配备了电视、电话、桌椅和衣柜等设施。校园环境整洁、安全、有序。学院还经常开展演讲比赛、才艺表演、书法、征文、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校园文化有声有色、异彩分呈,整个学院充满了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 为了满足学生继续学习深造的愿望,2001年开始在省教育厅的支持下,我院先后与辽宁师范大学、鞍山师范学院、沈阳体育学院、沈阳大学共同协商,建立了“专升本高架桥”。6年来,我院毕业生升入上述本科院校继续学习累计168人,录取率居各学校之首,未专升本的学生就业率达到75%以上,由于我院特色的教学、严格的管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一致好评,2006年专升本计划中沈阳体院定向招收我院毕业生30人,更充分证明了我院雄厚的办学实力。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有时。在新的世纪里,学院将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乘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之东风,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促发展,谨遵“团结、拼搏、创新、奉献、文明、求实”的校训,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辽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13 1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