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区块链实时分阶段性能监测平台
本项目通过创新数据获取方法、创新区块 链性能分阶段评估指标,建立了耦合度较低的 后端数据获取、云端数据处理、前端数据可视 化的性能评估平台原型
中山大学 2021-04-10
实时监测细胞行为和状态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监测细胞行为和状态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微量注射泵、第二微量注射泵、第一注射器、第二注射器、塑料Y型接头管、加热片、传感器检测单元和检测仪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确定细胞和离子在样品溶液中的存在、行为、数量和变化情况;可用于实时监测细胞贴附、增殖和伸展形成致密连接的行为过程。亦可用于实时监测此过程中氢离子的代谢情况;还可用于实时监测调节物作用下的细胞行为和状态,从而鉴别分析调节物。
浙江大学 2021-04-11
活断裂孕震区压电效应实时监测系统
本技术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路线与现有各种地震前兆监测完全不同,其特点是在可能的孕震断裂内钻 探,在钻孔中放置仪器,实时和连续监测断裂深部应力集聚区(潜在 震源区)应力变化而产生的压电效应(见附图);在一条或相邻的多 条断裂上建站组成监测网,通过来自不同站点的区域数据对比,利用 反向模拟等方法,寻找断裂深部的应力集聚区(前者震源区)及计 算、模拟断裂失衡的临界点。
中山大学 2021-04-10
一种气流流速流向实时监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流流速流向实时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气流杆,连接柱,关节轴承、底座,多个拉伸弹簧,二维 PSD 位移传感器,以及数据处理器,连接柱内设有激光驱动模块、激光二极管和准直透镜;工作时,气流杆在气流的推动下发生偏转,带动连接柱沿关节轴承内球的中心发生转动,并朝向与气流流动相同的方向;连接柱内的激光二极管发射的激光,到达准直透镜,经准直处理后散射的激光汇聚形成一个激光束,通过导光孔投射到二维 PSD 位移传感器,二维 PSD 位移传感器得到光斑中心的位置信息,并提供给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气流流速流向实时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流流速流向实时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气流杆,连接柱,关节轴承、底座,多个拉伸弹簧,二维 PSD 位移传感器,以及数据处理器,连接柱内设有激光驱动模块、激光二极管和准直透镜;工作时,气流杆在气流的推动下发生偏转,带动连接柱沿关节轴承内球的中心发生转动,并朝向与气流流动相同的方向;连接柱内的激光二极管发射的激光,到达准直透镜,经准直处理后散射的激光汇聚形成一个激光束,通过导光孔投射到二维 PSD位移传感器,二维 PSD 位移传感器得到光斑中心的位置信息,并提供给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气流流速流向实时监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流流速流向实时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气 流杆,连接柱,关节轴承、底座,多个拉伸弹簧,二维 PSD 位移传感 器,以及数据处理器,连接柱内设有激光驱动模块、激光二极管和准直透镜;工作时,气流杆在气流的推动下发生偏转,带动连接柱沿关 节轴承内球的中心发生转动,并朝向与气流流动相同的方向;连接柱 内的激光二极管发射的激光,到达准直透镜,经准直处理后散射的激 光汇聚形成一个激光束,通过导光孔投射到二维 PSD 位移传感器,二 维 PSD 位移传感器得到光斑中心的位置信息,并提供给数据处理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CG虚拟数字替身全流程实时路径追踪渲染项目
团队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长轴短轴三维模型自动预处理技术,高精度低内存渲染数据存储技术,点云数据面部表情神经感知与孪生,肢体动捕数据映射技术四大核心技术,解决四大痛点问题。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王若妍 中韩新媒体学院/影像 2019/2023 母棱 中韩新媒体学院/影像 2019/2023 邓雨辰 中韩新媒体学院/影像 2020/2024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董玉芝 中韩新媒体学院/影像 副院长/教授 影像 陈镜荣 创业学院/竞赛办 讲师 创业管理 喻良涛 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 副教授 人力资源 四、项目简介 3D制作存在设计耗时长,精度低,动作机械,形象神情呆滞4大痛点,导致制作费用高昂。团队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长轴短轴三维模型自动预处理技术,高精度低内存渲染数据存储技术,点云数据面部表情神经感知与孪生,肢体动捕数据映射技术四大核心技术,解决四大痛点问题。目前,团队已拥有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资质;已申请和已授权各类知识产权共47项,包括动漫作品著作权12项,专利22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18项,外观7项),软著6 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2-08-02
层架标
1.标签使用了防冲突的运算法则,以避免在同时读写多个标签是有数量限制,多个标签同时读取时,彼此不受干扰。 2.有效识读距离单独标签读取30~50mm,符合书架、盘点等设备读取要求。 3.读写标签信息提供密码保护功能,防止存储在其中的信息资料被随意读取和写入。 4.使用专用胶粘贴于书架表面,粘性可靠,对书架无腐蚀性,表面可根据图书馆要求印刷内容。 5.结合客户现场书架位置印制层架位信息,对最大读取距离进行控制,防止盘点时读取到邻近的层位标签。
深圳市中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潜阳育阴颗粒
【项目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风险基金。项目编号:CX201102. 【类    别】中药新药。 【剂    型】颗粒剂。 【知识产权】已授权发明专利1项,专利名称:一种降压益肾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申请号:201010205024.2。专利授权号:ZL 201010205024.2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资深中医专家唐蜀华教授临床有效经验方。对于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患者,其根据中医理论,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及现代药理研究,针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病机肝肾阴虚、瘀阻肾络研制而成。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滋阴清热,化瘀通络。主治高血压病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肾络瘀阻的证型,临床见:头晕,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性情急躁,夜尿频多,舌红中有裂纹,脉细数。 【主要技术指标】 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与观察,与钙通道阻滞剂相比,证实该药具有降压、改善肾血流,减轻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良好效果。 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进行药效学的研究中发现,该方能降低血压,减少肾脏对尿Alb、尿β2-MG的排泄,降低肾小球胶原蛋白含量,还能降低血糖、胰岛素、胆固醇(TC) 、甘油三脂(TG)、肾脏及心肌局部的AngⅡ、ET,升高循环和肾脏局部的NO水平。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也提示本方可以改善肾小球球囊和毛细血管丛细胞的增生,减少炎症渗出物和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后期在临床应用上治疗我院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病患若干例,疗效观察表明本方对原发性高血压病I期、II期患者不仅有降压的作用,而且对其血脂代谢及血尿IgG、IgM、β2-MG、 Alb均有明显改善作用,有效率达90%。 【推广应用前景】现代医学药物治疗高血压近期疗效明显,但由于作用靶位单一,而血压升高及对靶器官的损害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实现的,故长期应用单体化学药物多出现药物的敏感性下降和相应的副作用。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选用针对性的方药治疗本病,具有对机体进行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临床疗效肯定、副作用小等特点,极具治疗潜力。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获发明专利1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像分析的道岔转辙机状态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
道岔作为铁路线的咽喉,是线路最薄弱的环节,也是事故的多发点。当前,许多科研机构都在研究道岔的实时监测装置,但仍未能有效解决监测装置安装及工作时的故障因素零引入的可靠监测问题。而且随着我国铁路不断高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铁路道岔越发成为行车安全的关键,目前各种信息设备中的微机监测系统中均空缺转辙机缺口的自动在线监测功能。如能研制出一套有效的监测设备,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市场价值都是非常明显的。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将采用一种全新的处理方法: 1)从理论建模入手,具体分析各种道岔及转辙机的工作特性,建立一套完善道岔及转辙机的现场运用技术安全标准,建立道岔及转辙机的“正常故障”的理论模型。 2)运用一种全新的表示杆缺口监测方法——数字图测量法,这种非接触式测量的方法可有效地解决安装及工作的不安全因素的引入问题,而且测量精度高,技术指标稳定,不会因环境温度、湿度或其它因素的变化而影响测量的精度,具有传统电子或机械直测式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3)采用多传感数据融合技术,解决道岔密贴程度的实时分析、转辙机锁闭及解锁力的分析、转辙机工作噪声的分析、转辙机内部湿度的监测等问题,为实时分析预测转辙机故障提供可靠的理论数据,可按第一步建立的“正常-故障”理论模型自动做出判断,有效解决道岔设备的检修更换头号难题。 4)利用成熟的现场工业总线技术,用一对普通信号电缆可实现全站道岔状态数据的可靠传输。 5)应用工业DSP处理技术,系统实现高度集成,解决成本及安装体积问题。 6)按站段模式组建道岔状态数据库,融入电务微机监测系统,为降你电务设备故障提供有效的自动化手段。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174 17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