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养殖环境微生物监测及其传染效果与气溶胶的发生、传播和感染机制
针对规模化畜禽生产中动物健康、环境卫生和牧场的废气排放造成的社区环境污染,以及动物源人兽共患病的流行和“超级细菌”导致的公共卫生问题,受17个国家、省部和国际合作项目资助,申请人系统地对畜禽场舍内外环境微生物监测,在国内首次阐明密集的畜禽饲养使微生物气溶胶的含量升高、环境质量变坏、并向场舍外扩散;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病毒气溶胶传染模型,揭示了禽流感等4种病毒气溶胶的发生、传播及感染机制,认识了疫病气源性传染的过程与规律,丰富了流行病学理论。 从事该领域工作20余年,37名博、硕研究生参与,发表SCI论文35篇,总影响因子116,他人引用536次;检测技术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国家国际合作项目验收为优秀。 (1)确认了畜禽场舍的微生物气溶胶的来源及其传播。即对养鸡猪牛兔等场舍(共126个场)及场舍外不同距离的气载需氧菌、厌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内毒素、真菌及真菌毒素监测,获得了其含量及不同菌群的构成成分;揭示了养殖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向场舍外包括社区居民环境的扩散,在200m之内污染严重。借此,评估了畜禽舍环境卫生和疫病流行风险及对从业人员的传染危害,制定了防控措施;创立了规模化生产“环境性疫病学说”;提出了舍微生物气溶胶既是环境质量指征,又是病原传播感染媒介的学说。 (2)阐明了源于畜禽舍的微生物气溶胶向场舍外扩散,在国际上首次把基因组学技术应用于畜禽舍的微生物气溶胶溯源鉴定。采用PFGE、ERIC和REP-PCR对牧场舍内外环境中分离的指示细菌溯源发现,从牧场舍外下风方向(10-200m)分离的多数微生物来源于舍内空气或粪便(粪便中分离到的与舍内空气中的部分大肠杆菌(鸡舍34.1%、牛栏41.8%)来源相同)。揭示了牧场动物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不仅在畜禽群内扩散,而且能向场舍外环境传播。首次构建了气源性传染病的传播模式,有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意义。 (3)发现了源于动物体携带毒素基因的病原菌气溶胶的发生与传播。对养鸡猪牛场(共33个)舍内、舍外环境分离的380株气载大肠杆菌携带主要毒素基因的解析发现,鸡舍携带LTa基因的菌株最多为53.85%(63/117)、猪舍携带LTa和STb基因的分别35%和30%、牛舍58.74%大肠杆菌携带1至4种毒素基因。探明了畜禽传染病病原的传播过程。 (4)验证了畜禽饲养中“超级细菌”和泛耐药菌的出现及扩散。应用分子生物技术对养鸡猪牛场舍内、舍外环境分离的426株肠球菌和149株金葡菌耐药基因鉴定,发现了传统的超级细菌:在养鸡场舍内外8株金葡菌为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并携带耐药基因;36株肠球菌携带耐万古霉素vanA或vanB基因。14.55%(62/426)的肠球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耐药等。揭示了养殖环境耐药菌的产生与传播状况和滥用抗生素导致的危害风险。 (5)确认养殖环境3%-13%气溶胶粒子属于PM2.5。在鸡猪牛舍分别为3.7%、4.9%、13.4%的粒子Dae50<1µm,这些粒子能够到达肺泡,对动物及饲养员的感染危害更大。该结果为养殖环境饲养卫生管理及卫生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丰富了感染理论。 (6)建立了AIV、NDV等病毒气溶胶的发生、传播及感染模型,阐明其气源性传染的机制与风险。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4-23
一种利用闲置养殖棚立体层架的长根菇覆土栽培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闲置养殖棚立体层架的长根菇覆土栽培方法。本发明在现有闲置养殖棚加温、通风和降温设备的基础上,增加喷水雾线,棚内立体层架在双孢菇栽培架的基础上增加了LED照明灯带,提高了养殖棚的空间利用率;菌袋制作采用液体接种方法,缩短了菌袋培养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菌袋培养采用低温后熟的方法,增加了菌丝体的营养积累,出菇管理采用拉大温差变温出菇的方法,提高了长根菇的现蕾率和整齐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建设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危险化学品管理校园行活动成功举办
7月5日-7日,由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青岛大学承办的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建设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山东省危险化学品管理校园行活动成功举办。
青岛大学 2024-07-19
专家报告荟萃⑧ | 陈慕恒:探索和建设“五题联动”工作机制 落实企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合成单独章节进行专题论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阐明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具体方向。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职教培训工作,聚焦“精准培训”和“从真学真练真考到真会”的新工作目标,构建了“现场问题-科研课题-教学专题-演练习题-考评试题”“五题联动”,产、教、研融合“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2-13
关于举办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之平行论坛“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实践与创新”的通知
经教育部批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决定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论坛由1个主论坛和14个平行论坛组成,“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实践与创新”是平行论坛之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4-27
教育部怀进鹏: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一个单独部分,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并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全面而系统的部署,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
教育部 2022-12-21
双叶轮浮选机产业化示范装置建设
可以量产/n浮选是一种应用很广的矿物分选技术。在有色金属矿领域,其应用比例约占90%;在黑色金属矿领域,其应用比例约占50%;在其它矿产资源领域,20%以上的精矿产品是用浮选方法获得的。浮选所用的设备类型很多,包括机械搅拌式浮选机、浮选柱、气动浮选机和泡沫分离器等。其中,应用最广的是机械搅拌自吸式浮选机,占据着浮选设备的主导地位。自吸式浮选机的核心构件是其机械搅拌装置,虽然其结构随着浮选机的发展不断完善,但一个转子配一个定子的1+1结构模式却没有实质性改变。这种结构模式的不足在于: 。(1)浮选机充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1-12
川西木结构民居文化外宣网站建设研究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学号 陈泓利 外国语学院/英语 2019.9/2023.6 201931131315 谢诗寒 外国语学院/英语 2019.9/2023.6 201931131337 陈珊 外国语学院/英语 2019.9/2023.6 201931131310 沈俞佑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 2020.9/2024.6 202031061479 陈宁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 2020.9/2024.6 202031061009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高黎 外国语学院/英语 副教授 跨文化交际传播 四、项目简介 川西民居诞生于川西平原,多以木结构为主,用材因地制宜、因材设计,讲究“天人合一”自然观与环境观,建筑色彩朴素淡雅,风格朴实飘逸。历史上不断地移民,也造就了这处文化交流融合之地,与其极具兼容性的居住文化。建筑是一种凝固的艺术,也是一种反映人类智慧结晶的成果,川西民居的建筑形态融合了川西地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蕴含丰富的人文思想,乃蜀人的精神原乡。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川西传统木结构民居自成一家,成为相对独特的民居建筑样式,是中国民居中的瑰宝。
西南石油大学 2023-07-18
污水处理自动控制及管理平台建设
Ø 该项目利用了计算机、PLC高速运算、高精度及逻辑判断能力,具有实时性好、可远程控制和管理、人-机交互性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操作人员能从监控屏幕上或控制柜中完成自动、手动相关控制和故障监测。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该方案基于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或线下VR/AR/MR/等实验教学的核心技术,以管理平台为核心支撑,以实验资源为重点内容,涵盖包括沉浸式VR、桌面式VR、立体显示大屏幕、CAVE等硬件系统,以及可选配套云渲染等关键技术,融合基于润尼尔多年虚拟仿真产品研发技术经验,搭建软、硬一体化的综合实验环境。
北京润尼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23-04-2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0 31 32
  • ...
  • 57 5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