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制冷设备故障诊断与预警智能分析平台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建模与仿真一体化支撑平台
Ø 本平台基于高层分布式仿真体系结构HLA和网格技术构建,在系统建模、仿真、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等方面提供平台级支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仿真软件通用性差、不能灵活应用的问题,为实现系统级的仿真,提出一种基于HLA的仿真软件交互方法。本技术通过将具有不同仿真功能的专业仿真软件进行整合配置,对各个专业软件输入输出接口进行分析和调用,并对仿真流程进行设计与控制,最终实现一个具有一体化仿真功能的、可供二次开发的仿真系统。该技术目前已经获得“一种基于HLA的仿真软件交互方法”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噢易线上实训与科研桌面服务平台
噢易线上实训与科研桌面服务平台,以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建设为基础,独立部署智慧教学资源和智慧教学管理服务,面向全校师生,围绕教学育人和科研互动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桌面空间和桌面集群空间服务,通过将虚拟空间和信息空间有机衔接,实现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融合互通,使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便捷地获取桌面资源和服务。 方案架构 噢易云线上实训与科研桌面服务平台 功能特性 服务学生在线学习/实验 01个人专属实训桌面空间 >个人账号登陆“用户门户中心”,每个人专属桌面空间 02桌面预约 >预约单个桌面,或者实验所需的一套桌面集群,灵活预约学习和实验时间 03一键进入实训桌面 >实训桌面一键进入,浏览器窗口方式打开可同时打开运行多个桌面 04任意终端接入桌面 >提供笔记本、终端pc、手机pad等移动终端接入桌面 05随时随地进行线上实训 >anytime、anywhere、anyexperiment 06实训作业提交 >在老师规定时间内提交实训报告作业 服务老师线上教学 01服务工单申请 >线上申请实训教学资源所需配额,以及资源使用时间和时长 02学生学习和实验环境和时长匹配 >统一批量匹配教学实训环境,以及每个学生实训时长 >师生环境匹配一致 03教学环境更新 >老师自助更新教学实训环境 >从本地电脑上传文件,支持任意文件格式 04教学环境还原,数据回退 >教学环境恢复到初始状态 >实训错误,恢复单个学生实训环境至正常状态 05教学课件共享、作业发布 >课件共享:从本地电脑上传,发布教学课件、实验视频和文档 >实验作业:发布实验作业,进行考核,线上监督学生实验报告完成情况 06教学网盘 >教学数据随身携带,随时存取 07远程办公、移动办公 >远程办公:在家远程登录学校个人办公云桌面空间,获取教案和教学资源 >移动办公:用不同设备在不同地点,登录个人专属桌面空间 服务教师科研、竞赛、创业、团队项目协作 01提供高并发计算能力 >租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并发算力类科研实验类桌面 >按使用时间和时长进行申请,分时复用 02GPU显卡资源共享 >全面支持NVIDIA和AMDGPU虚拟化 >一个或者多个成员租户共享 03租户成员配额弹性扩容 >桌面配置按需动态扩容 04自动回收释放 >资源使用时间到期,提前提醒,自动回收 05支撑团队协作及活动赛事 >临时租用资源,用于团队专项培训、活动竞赛 >在组织租户中,成员之间桌面互相协作 06公共桌面突发应急远程访问 >提供公共桌面,多人都可访问 >突发应急远程处理 服务于IT决策者运营分析 01构建统一桌面资源服务模型,无限扩展 02计时计量计费 03灵活编排桌面服务计划 04标准化几口服务,资源互联互通 05数据伴随式采集,数据驱动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 技术优势 资源分时复用,最大化利用 >资源分时复用,空闲资源对外开放。 >计算机实验和实训机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延展。 多租户特性 >多租户架构,桌面集群协作扩展和协作性更灵活。 >单用户多云桌面相关联,可自由切换。 服务目录,匹配多元化、个性化的桌面资源内容 >匹配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验、科研、培训、考试、竞赛等各类桌面环境。 >支持安装winXP、win7、win8、win10、Linux、国产操作系统。 >桌面内容(配置规格、操作系统版本、软件、设置)自定义。 >服务目录,按需交付教学资源内容。 5A桌面访问 >Anydevice:任意设备接入桌面(pc、笔记本、手机pad移动终端)。 >Anytime:任意时间访问。 >Anywhere:任何地点,不限指定教学楼、学生寝室、远程在家、出差在外。 >Anynetwork:任何网络访问,有线、无线、私有网络、互联网访问。 >Anyexperiment/work/research:任何实验/办公/科研。 高稳定、持续的桌面体验 >桌面空间从课堂延续到课外,任意地点随时学习和实验。 >保障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训练、科研项目的持续性。 线上审批、全面计量 >资源走线上审批,快速交付和扩容。 >按租户使用时间、使用配额弹性计量。 >平台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使用率全面分析。 私有/公有云桌面混合部署 >底层资源打通,统一构建全校级桌面资源数据中心。 >支持私有云和公有云混合部署。 操作易用、简单运维 >统一的用户门户中心。 >自动化操作机制,如:资源自动化检测、自动化创建服务计划、弹性资源负载等。
武汉噢易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 2022-09-23
第八届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在重庆举办
11月16日,第八届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在重庆顺利召开。
数智评价研究中心 2024-12-04
欢迎报名 | 平行论坛“‘四新’2.0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之新医科2.0建设论坛
平行论坛“‘四新’2.0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之新医科2.0建设论坛报名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5-19
坚持“三全育人”工作大格局 助推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宣城校区“六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探索
为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宣城校区构建了“文化引领—意识培训—竞赛锤炼—孵化培育—资金扶持—导师护航”六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将双创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助推双创教育高质量发展。
合肥工业大学 2022-07-27
声光控楼梯灯电路实践台
封闭式结构、可简单演示和模拟演示声控灯系统的原理及方法。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高等教育创新理论与陕西省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实证研究
“高等教育创新理论与陕西省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实证研究”项目受到陕西省教育厅项目和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的资助,通过了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并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共在核心期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7篇,其中11篇学术论文被引用39次,有2篇论文被全文转载。项目报告中的“陕西省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研究”部分内容已被精编收录到《陕西省软科学2006》中。本研究成果的不少论文受到了同行的关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创新的研究。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3
3D打印混凝土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
成果介绍3D打印混凝土技术是在3D打印技术的基础上,基于增材制造原理进行分层打印混凝土建筑物的新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模型的快速成型技术。与传统的混凝土成型工艺相比其具有无模化、快速化、自动化、灵活化的优势。本项目涉及高性能3D打印装备、3D打印混凝土的材料、3D打印产品及其应用。涵盖从效果图设计开始,到建筑图设计、施工图深化、建模、打印、养护、安装、主体装修等工序,可实现个性化、多样化3D打印混凝土制品的设计、制备及工程推广应用。技术创新点及参数(1)适用于不同工程的3D打印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及打印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根据不同工程3D打印构件实际需求,深度优化原材料(外加剂、纤维等)配比,调节其凝结时间、黏度、流变特性等,并优化打印速度、打印路径等打印参数,使其可泵送性、可挤出性、可建造性等满足打印需求,其力学强度、耐久性等满足后期使用要求。(2)较大尺寸及复杂结构建筑物的实现方式-装配式。就目前3D打印技术而言,尤其是对于较大尺寸及复杂结构的建筑物或构件,其不仅仅对材料性能有较高要求,同时对整体结构稳定性、安全性等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通过结构优化,分割合理的打印单元模块,设计合理的打印路径及打印参数,并辅以配筋、构造柱、圈梁、“卡扣”等,同时考虑构件的起吊、运输、安装,实现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3)3D打印混凝土的界面增强技术由于特殊的打印工艺,打印界面属于受力的薄弱位置。通过界面增强技术,保证打印的接触界面有足够高的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满足结构负荷的要求。(4)含粗骨料的3D打印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及工艺优化技术3D打印工艺对骨料有较高的要求,通过原材料配比及打印工艺参数改进,优化粗骨料掺量、粒形、最大骨料粒径、粒径级配等,实现粗骨料混凝土连续、稳定打印,提高打印成品的抗裂性能。(5)大型混凝土3D打印设备及核心器件的研发与制造大型混凝土3D打印设备具有整体刚度高、承载能力强、控制简单、稳定性高等优点,同时,响应速度快、挤出速度可调,打印过程中可保持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和均匀性,可实现高精度打印控制。另外,3D打印轻骨料混凝土、3D打印泡沫混凝土、3D打印混凝土钢筋连接技术等也取得一定成果。市场前景该项目创新技术已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另外,形式多样的3D打印景观小品艺术围栏、景观长廊、花箱、树池、湿地等也在多地推广应用。不仅有良好的实用性、公共性,同时在审美上给予人民群众以愉悦、独特的视觉体验。3D打印作为一种新的制造方式,在景观提升方面蕴含着较大的潜力与发展空间。应用结果表明,建筑3D打印技术具有施工方便、缩短工期、节约劳动力等优点。此外,建筑3D打印技术可以使建筑结构在造型设计方面更美观新颖、在造价控制方面更低廉、在功能使用方面更灵活,具有广阔的应用推广前景。
东南大学 2021-04-13
预应力钢结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458 45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