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CPS紫外光快速成型机
用于模型和零件的快速制造。应用领域:家用电器、汽车制造、航天航空、船舶、工业设计模具加工等。以低成本的紫外光灯为光源,以光固化的原理,通过叠层制造的方法快速制造零件,扫描速度:20~500mm/s。工作精度±0.2mm。该成型机是首创使用低成本紫外光源灯替代激光发生器,光源价格仅相当于激光器的1/100,性能价格比高,是目前国内外价格最低的快速成型机,具有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食源性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技术
研发阶段/n以食源性病原菌菌高度保守的基因为靶基因,设计了两组能在60℃~65℃的温度条件下扩增该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一组内引物FIP和BIP,一组外引物F3和B3),在64℃左右的恒温条件下即可完成对靶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实现食源性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技术水平:该技术特异性高,设备简单,仅需一个水浴锅,反应结果肉眼可辨,检测时间1.5小时。本技术已经申请专利。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激光高精度参数快速综合测量仪
项目成果/简介: 技术分析(创新性、先进性、独占性)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脊梁”;五轴数控机床作为高端装备的代表,是加工复杂空间曲面的唯一手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衡量国家装备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设立了“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本项目面向这一国家重大需求,研制了激光高精度多误差参数的快速综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1-12
量子点荧光探针快速检测生物活性分子
项目成果/简介:完成人简介:樊君,西北大学教授,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陕西省化工过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指导博、硕士生研究方向包括反应工程、碳一化工、纳米材料、分离工程、精细化工产品开发研究等。成果内容:基于量子点的荧光探针分析对推动即时检测(POCT)技术
西北大学 2021-01-12
超高灵敏度快速激素化验技术
Ø SPR技术是通过测量金属表面物质折射率的变化来研究物质的化学和物理吸附性质。近十几年来基于SPR技术的传感器及其应用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常规检测技术相比,其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体积小、机械强度大、样品使用微量、检测过程快捷、能够获得实时数据、操作方便、无须标记、可保持分子的生物活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与光纤相连可实现数据的远程采集和连续在线监控等优点。SPR 技术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其优越性是常规分析技术所无法比拟的。在不久的将来,SPR传感器必将成为疫苗研制、疾病诊断、药物开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非接触式快速AIAI识别+体温检测系统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金属熔滴打印快速制造技术及设备
内容介绍: 金属熔滴打印是微小金属零件快速成型的新技术。打印材料包括铅、 锡、铜、银、铝等常用金属及其合金,通过金属熔滴与金属粉末的联合 喷射沉积,可成形具有特殊性能的微小金属间化合物零构件。该技术具 有装置结构紧凑、熔炼温度高、颗粒均匀度高等优点,该设备可用于高 密度BGA焊点、微小电子线路等微小封装件的快速打印,也可用于微小薄 壁器件、异形承力件等复杂零/构件的快速成型等领域,为微小复杂器件 的快速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泡菜快速成熟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菜快速成熟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将蔬菜洗净,切成小块,杀青;S2.制备浸渍液:取蔬菜发酵液用纱布过滤,滤液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脱臭处理后再次过滤,并将滤液浓缩或调配至含盐量为10~20%,得浸渍液;S3.浸渍:将浸渍液与蔬菜混合后浸渍2~4h,补充水分调节盐度;S4.发酵:将乳酸菌接种到泡菜坛,发酵得到出坯的蔬菜;S5.制备风味佐餐液:植物油加热至沸腾随后冷却,加入烘干粉碎的泡菜辅料翻炒1~3min,将翻炒后的泡菜辅料过滤得到风味佐餐液;S6.调配:将风味佐餐液、泡菜浸渍液和出坯的蔬菜复配得到成熟的泡菜。本发明操作简单,易工业化且泡菜成熟时间短。
四川大学 2016-10-08
精炼食用油掺伪快速检测技术
一、成果简介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食品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食用油安全即为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食用油掺伪问题不仅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侵犯消费者权益,不 利于食用油产业的健康发展。食用油掺伪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为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食用油品种掺假,另一为“地沟油”。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食源性微生物可视、在线快速检测技术
一、成果简介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发展。近年来,食品安全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响食品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快速检测与鉴定食品中的病原菌是及时有效控制与预防病原菌传播、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前提。 目前我国对于食源性病原菌的检测、鉴定仍停留在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鉴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4 45 46
  • ...
  • 164 16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