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循环撞击流干燥机
“循环撞击流干燥机” (中国专利号Chinese Patent  ZL No 03235519.x)为我室研制的新型干燥机。 在化工、医药、轻工等许多工业生产中需要对物料进行干燥处理;其中的一大类是粉粒状物料。湿的粉粒状物料中水分的赋存状态大致有三类:表面游离水、孔隙水和结晶水。凡含有孔隙水或结晶水的物料,同时也含有游离水。游离水很容易脱除,现有的多种干燥机例如流化床干燥机、气流干燥机等都可以满足脱除这类水分的要求;脱除孔隙水和结晶水就比较困难,通常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对某些孔隙水或结晶水含量较低的松散粉粒状物料,采用流化床这类停留时间较长的干燥机可以满足要求。然而某些物料水分含量较高,并含有孔隙水或结晶水,例如悬浮法制得的PVC含水25%,其中表面游离水约5-8%,其余为孔隙水。这类物料的干燥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1)必须快速脱除绝大部分表面水,否则半干状态的物料很容易结成团块,破坏干燥机正常操作;(2)总的干燥时间必须足够长,否则产品水分含量达不到要求。对于这类物料,传统的技术多半是采用气流—流化床两级干燥,至今仍广泛采用。气流干燥在数秒钟内迅速脱除表面水;流化床则提供足够长的干燥时间,保证达到最终脱水要求。这种两级干燥技术流程长、设备庞大,能耗也较高。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德国研发了一种名为旋风干燥机的PVC专用干燥装置;我国已引进消化并在若干生产厂使用。该机本体外形为圆筒,内壁设有螺旋形折流挡板。热空气携带湿物料切向进入干燥机下部并旋转向上运动。由于折流挡板的存在延长了物料停留时间,可以满足干燥要求。该技术的不足之处是已干燥物料全部被气体带出干燥机,增加了旋风分离除尘回收系统的负荷,动力消化较大;装置结构也较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满足脱除游离水和孔隙水或结晶水要求的更有效和节能的粉粒状物料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同轴垂直撞击流原理工作。循环撞击流干燥机由本体、上加速管和与之等直径的下加速管三个基本部件组成;本体为异径锥/柱形圆筒。其下半部分为较小的圆筒下接锥台形筒体,锥台小直径端与下进气管连接;锥台近圆筒壁处设有出料管;该下半部分与下加速管之间形成环室,是循环物料运动的空间;下加速管的下端与下进气管的顶端之间保留一定的距离,使得从下进气管进入的气流能够抽取并携带环室中下流的物料进入下加速管向上运动。本体的上半部分直径逐渐扩大为一个更大的、带顶盖的圆筒,其内部除了与之同轴的上加速管所占截面以外是沉降室;顶盖上设有排气管。上加速管兼作上进气管;在其伸出本体顶盖一定高度处连接进料管。上加速管的下端与下加速管的顶端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即撞击距离;从上加速管出来向下流动的气-固两相流与从加速管出来向上流动的气-固两相流在该距离的中点处撞击,形成高度湍动的撞击区。 操作时在下进气管和上加速管连续通入热气流的情况下,先用适当的加料机例如螺旋给料机通过进料管加入同种干物料,由热气流带入干燥机,直至环室中充满干物料时停止加干料。此时干物料在干燥机内循环。待干燥机内温度达到正常后,用加料机通过进料管连续加入待干燥湿物料,开始运行。从进料管进入上加速管的湿物料与热气流混合并被加速,形成气-固悬浮体从上加速管出口高速向下流出;经下进气管进入的热气流抽取并携带环室底部的部分基本干燥的物料沿下加速管向上流动并加速物料颗粒,形成气-固悬浮体从下加速管出口高速向上流出;两股反向流体在上、下加速管出口之间撞击,形成撞击区。撞击过程中发生强烈的相间热、质传递,湿物料所含水分大部分被脱除。撞击后两股流体合并,并转为径向向外流动。由于重力的作用,部分固体颗粒直接落入环室;部分颗粒随气体向本体上部内壁运动并与壁碰撞后沿壁滑落进入环室;小部分颗粒可能被气体携带向上运动,但在沉降室中与气体分离、落入环室。分离掉大部分固体颗粒、温度已降低的气体经排气管排出干燥机,随后再经过适当的装置除尘、回收处理后放空。进入环室的物料藉重力向下运动,到达环室底部时被经下进气管进入的热气流抽取、携带,再次通过下加速管向上运动,并与从上加速管出来的向下流体撞击,如此反复循环。通过若干次循环后物料水分含量可以保证达到要求。出料管在控制流量下连续卸出已达到干燥要求的物料作为产品。出料量的控制应使得环室中料位基本恒定。本实用新型循环撞击流干燥机的突出特点是包括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两股气-固两相流相向流动撞击和固体物料循环运动。撞击流有利于达到高的干燥强度;物料循环则可以保证足够长的平均干燥时间。撞击流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已有大量实验结果证明它对强化相间传递非常有效。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撞击流的这一特性。因此,与现有其它技术相比,其突出优点就是干燥强度高,从而设备较小。与传统的、用于同时含游离水和孔隙水或结晶水的物料的气流—流化床两级干燥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流程、设备简单、紧凑,能耗、动力消耗较低;与前述旋风干燥机相比,由于绝大部分产品在干燥机底部回收,本实用新型具有除尘系统负荷低、动力消耗较小的优点。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生态循环健康养猪新技术
研发阶段/n(1)通过对猪粪堆肥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及发酵菌剂的研究,已制成复合微生物制剂用于猪粪堆肥和生物发酵床养猪。采用该技术,可使猪粪堆肥过程缩短5-7天;可促进生猪生长、提高生猪免疫力,经试验:试期日增重提高74.13g,每kg增重耗料减少0.35kg,粪中粗蛋白含量、氮态氮含量、磷含量、钙含量和空气硫化氢含量分别降低11.50%、49.57%、23.78%、46.15%、0.0064mg/m3。(2)通过对猪粪堆肥营养成分测定,将堆肥配制成各种专用复混肥,经盆栽试验及示范,已研制成系列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酸性蚀刻液循环再生技术
印制线路板的新配蚀刻液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铜离子浓度升高导致蚀刻速率显著下降,此时需要将蚀刻液排出,重新配制。排出的失效蚀刻液用于制备氯化铜、硫酸铜、金属铜等,而这些回收过程中会产生二次污染。该技术专为处理蚀刻液而设计的全封闭式系统,无任何废水、废气和废物排放;它的性能优越、使用寿命长。它能将废蚀刻液再生后返回蚀刻线继续蚀刻,还能为蚀刻线提供稳定的蚀刻效果,保持最佳的蚀刻状态,提高生产能力;更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彻底解决蚀刻液的污染。该系统与蚀刻线相连接,蚀刻、再生和电解铜联动工作。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循环水式真空泵
产品详细介绍该泵是在循环水多用真空泵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室面积较小这一特点,参照日本台式泵,一次性成型外壳,缩小体积改进而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外型美观等特点,双表、双头抽气,四表四抽头,双面相同的多用真空泵,即便于教师直观演示,学生亦可在任意一面开机、关机。(1)本机采用双抽头,可单独或并联使用装有两个真空表。(2)新改进防腐四抽头,可单独或并联使用装有四个真空表。(3)主机采用不锈钢机芯和防腐材质机芯两种型号制造。(4)耐腐蚀、无污染、噪音低、移动方便,还可根据用户需要加装真空调节阀。(5)可同时有四名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缩小实验空间。
郑州市亚荣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听觉感知的移动机器人目标定位系统研究
一、 项目简介本项目通过仿生学方法模拟生物听觉系统,建立机器人实时性、鲁棒性强,并具有较高适用性的环境感知新方法,充分利用机器人感知信息,实现其在复杂环境下基于听觉的目标定位。二、 技术指标(包括鉴定、知识产权专利、获奖等情况)已授权发明专利1项:《一种声源定位装置》(201010191634.1)三、 市场前景(应用领域、市场分析等)听觉感知机器人技术可在军事上和民用上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例如:智能雷弹系统对目标的定位与跟踪;护理机器人可通过语音识别完成患者指定的任务;地震救灾任务中利用被困者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其具体位置的;在危险气(液)体泄漏时,可通过听觉传感器对声音场强度大小的判断找到其泄漏源,从而避免搜索人员的伤亡。四、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包括电子邮箱)联系人:杨鹏 教授/博导,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长通讯地址:天津市红桥区河北工业大学东院358信箱办公地址:河北工业大学东院七教1024电子邮箱:yphebut@aliyun.com手机:13602051146五、高清成果图片2-3张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煤矿地面煤矿地面运转设备振动机轴温检测和故障预警系统
本系统采用振动、温度、电压、电流等多种传感器来采集表征通风机健康状况的各种物理参数,来判断电机的异常工作状态,并实时显示电机轴的振动及温度等参数情况。并且通过上位机提取信息的特征,采用人工智能处理,实时地、连续地对通风机进行智能体检。在通风机发生故障之前,预测通风机故障并发出报警信号,并且能够在风机出现故障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水泵机组最优组合运行方案的精确确定方法
本成果针对循环冷却水系统设置数台同型号的大泵和数台同型号的大泵加 1 台小泵两种情形,提出一种以电厂发电功率与循环冷却水系统耗电功率的差最大为目标,通过科学计算和分析,求解循环冷却水系统最优开机组合的精确定量确定方法。不需增加任何设备和调节装置,即可实现循环冷却水系统水泵开机组合优化运行,每年可增加净收益500~2000 万度电。
扬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的热电联产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的热电联产系统。本发明包含燃料燃烧单元、超临界CO2布雷顿发电单元、用户供热单元、工业供气单元,所述的燃料燃烧单元(1)用于产生高温烟气给所述的超临界CO2布雷顿发电单元提供热量;所述的超临界CO2布雷顿发电单元吸收燃料燃烧单元提供的热量在做功发电后分别将余热用于加热所述的用户供热单元和工业供气单元;所述的用
东南大学 2021-04-14
智能移动机器人
研究领域1.嵌入式计算机测控系统。2.智能移动机器人系统。3.物联网相关技术。                           科研成果及简介1.嵌入式计算机测控系统:主要应用于便携式仪器仪表、智能传感器、嵌入式控制器等。2.智能移动机器人:包括轮式和履带式驱动、智能控制移动机械手。主要应用于危险场合下的自主作业,可以完成移动机械手的三维虚拟样机设计和仿真,加工调试,感知-决策-执行智能控制系统。3.ZIBGEE无线自组网传感器和控制网络、基于GPRS的远程测控系统。                             获奖与专利发明专利:1.基于全方位视觉的动态目标识别和定位方法      申请号:200910228580.9(已授权)     中国 2011.9.232.基于立方体投影对鱼眼图像畸变校正方法     授权号:ZL 2009 1 0228581.3(已授权)  中国 2011.5.11实用新型:3.基于ARM和DSP的图像处理装置             授权号: ZL 2009 2 0250346.1   中国 2010.08.114.基于智能体及无线组网的移动机械手             授权号:ZL 2010 2 0152775.8   中国2010.12.085.基于ARM和双DSP的智能移动机器人控制装置 授权号:ZL 2010 2 0152847.9 中国2010.12.086.一种履带式全景视觉智能移动机器人平台        授权号:ZL 2010 2 0152779.6  中国 2010.12.087.用于事故现场的工业级无线抛洒传感节点       授权号:ZL 2010 2 0152794.0   中国  2011.04.088.基于自组网抛洒传感器的泄露检测装置        授权号:ZL 2010 2 0152787.0    中国 2010.12.08                             可转让项目1.双节履带式移动机器人平台。2.嵌入式计算机软硬件平台。3.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无线自组网智能家居系统4.便携式电供热设备调温计量控制箱。5.基于3G的远程测控模块。                  可承担(合作开发)科研项目与技术合作机电液一体化成套设备、机器人及其相关技术开发。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电-分子除油“永动机”技术
已有样品/n该项目提供了电-分子除油“永动机”最新专利技术及装置。在装置 中通过一种“中间介质”,通过分子吸附把工件上的油污脱下来,而该 “中间介质”又可以采用电还原的方式,还原为原来的介质,最终达到 不断循环使用。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脱脂剂和其它除油剂,零排放,完 全环保。成本约 0.0001 元/平米。工件在不断除油的同时,脱下来的油 污可以不断收集,销售给上游厂家。整个过程就仿佛一台“永动机”: 带油污的工件进入装置=除油后的工件+油污分别出来。 市场前景:各类电镀厂、热镀厂、小五金厂、机械厂、
湖北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570 57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