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便携式的水质检测装置及水质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的水质检测装置及水质检测方法,包括检测腔、紫外光源模块、检测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紫外光源模块设置于所述检测腔内部前方,用于提供检测所用的检测紫外光,所述检测紫外光的峰值波长为 254nm~265nm;所述检测腔用于隔绝检测腔内部与外部的紫外光;所述检测模块置于所述检测腔内部后方,且与所述紫外光源模块相对,所述检测模块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本发明通过以普遍使用、价格亲民、能耗低的紫外发光二极管代替造价不菲的分外分光光度计来测量水质,从而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螺旋光束轨道角动量谱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光束轨道角动量谱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包括顺着光束传播路径设置的半波片、空间光调制器、聚焦透镜、孔径光阑和光纤耦合头,光纤耦合头通过单模光纤与数据采集模块相连,数据采集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空间光调制器也与控制模块电连接;该检测方法通过观察待测螺旋光束的衍射光场中基模高斯光束经耦合输出后的光功率谱,可得到待测螺旋光束具有的轨道角动量值或轨道角动量谱;该装置不仅可以实现对任意轨道角动量值的螺旋光束的快速检测,同时,能够实现对螺旋光束轨道角动量谱的准确测量。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19
海嘉船舶综合信息系统
海嘉船舶综合信息系统(简称“海嘉PMS管理系统”)是由厦门大学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自主开发并获得中国船级社(CCS)型式认可证书的船舶综合信息系统。该系统针对国内船舶管理高校、公司的船舶管理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全方位覆盖船舶管理各项业务。系统构建的数字化安全管理体系平台可有效协助船东和船舶管理单位进行船舶管理;通过数字化维修保养体系使得船舶主管机构的监督检查效率和质量更高;PMS型式认可证书是货方指定的第三方评审(如RightShip检查)机构对船舶运营提出检查清单并进行评分时必须查看的一项证书。 PMS型式认可证书 核心功能
厦门大学 2025-02-07
海嘉船舶数据传输系统
海嘉船舶数据传输系统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与数据处理手段,系统利用高带宽卫星通信和5G网络,提供了更快速、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其整合物联网技术,能够从多种传感器源头实时获取船舶多维数据。创新的数据压缩和加密算法确保了数据传输的高效率和安全性。同时,系统对海上数据流量进行智能化管理,提升了传输的稳定性。
厦门大学 2025-02-07
海嘉船舶数据采集与分发系统
海嘉船舶数据采集与分发系统创新性突出,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实现多源数据的高效采集。系统在通信方面采用了独特的混合通信方案,融合卫星通信、物联网技术,确保了信息的高速传输和覆盖范围。创新的数据处理算法实现了实时数据分析和异常检测,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厦门大学 2025-02-07
挠曲面太阳能聚光系统
东南大学 2025-02-08
锂电池管理系统AI算法研究
本项目聚焦于锂电池管理系统在智能化监测与预测中的关键痛点,尤其拟面向电池容量衰减预测、SOC/SOH估计不准、电池剩余时间不准确、MAP/SOP估算等方面。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算法,构建融合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电池状态预测模型,拟实现高精度SOC(荷电状态)与SOH(健康状态)估计的优化,提升电池管理系统的智能水平与安全性。 解决方案方面,项目基于实地检测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数据构建训练集,采用轻量级线性回归模型及改进型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建模优化,并结合特征工程技术提高预测精度。同时,设计适用于边缘计算的部署方案,使模型可在BMS嵌入式硬件平台实时运行,降低对计算资源的依赖。 在竞争优势方面,项目成果具备算法轻量化、部署便捷、预测准确度高、兼容性强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电力储能、电动汽车等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的场景。相比传统BMS方案,该AI算法可显著提升电池使用效率与寿命,精准估算SOC/SOH,降低维护成本。 目前项目成果已在合作企业内部储能设备中开展应用测试,初步反馈表明荷电状态预测准确度提升40%左右,电池健康度准确度提升40%左右,系统响应及时,具备较高实用性和推广价值。专家评审一致认为,该项目在智能电池管理系统方向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际应用前景。
西南大学 2025-05-12
用于腹盆部PET、CT 及MR 图像融合的立体定向框架
相关专利涉及一种用于医学影像学诊断、治疗的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 PET、CT 及 MR 图像融合的腹盆部立体定向框架,该装置固定后可通过更换装载不同造影材料的定位棒,为不同影像数据添加定位信息,通过“外部特征点提取法”实现任意两组或三组独立影像图像的精确融合。
天津医科大学 2021-02-01
用于腹盆部PET、CT 及MR 图像融合的立体定向框架
相关专利涉及一种用于医学影像学诊断、治疗的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 PET、CT 及 MR 图像融合的腹盆部立体定向框架,该装置固定后可通过更换装载不同造影材料的定位棒,为不同影像数据添加定位信息,通过“外部特征点提取法”实现任意两组或三组独立影像图像的精确融合。应用范围:可用于任意品牌、型号的 PET、CT 或 MR 机的图像融合,实现了昂贵 PET/CT、PET/MR 机的主要功能,提升了单项设备的应用价值。效益分析:基于相关专利开发的用于腹盆部 PET、CT 及 MR 图像融合的立体定向设备,具有操作简便、成本合理、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其主要技术优势和性能指标如下: 一、主要技术优势 (1)可用于任意品牌、型号的 PET、CT 或 MR 机,实现了昂贵 PET/CT、PET/MR 机的主要功能,提升了单项设备的应用价值; (2)该方法能对腹盆腔内固定的解剖部位或相同病变区域同时显示出PET、CT 和 MR 扫描结果。整合后的图像比组成它的各个子图具有更优越的性能,实现信息论中 1+1>2 的效果。 (3)可更加精确、直观、全面地为医生提供盆腔病变范围、形态等解剖结构变化及代谢功能信息,提供单一影像检查难以发现或定位的疾病诊断信息,突出各自的检测优势和特点,为科研、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有效、精确、直观的帮助。 二、主要性能指标 (1)为腹盆部 PET、CT 及 MR 图像提供固定识别位点,实现同层面、不同检查方法的图像的精确融合。
天津医科大学 2021-04-10
一种基于两图像互置乱隐藏及恢复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广义中国余数定理的两图像置乱隐藏及恢复的方法。本发明对图像尺寸相同的两幅图像,首先基于预设的一组两两互质的素数分别取模后得到两组子图像,再从中随机选取部分子图对进行对应位置的像素部分互换,得到置乱隐藏后的两组子图像,实现对原图像对的同时加密。恢复处理时,首先基于置乱隐藏处理时所设置的一组两两互质的素数,从给定的两组子图像中准确恢复出所有无序的像素对,然后根据图像的特征,将得到的像素对中的无序像素对准确地分为两类,基于分类结果,无损地恢复出原来的两幅图像,实现图像对的加密传输交互。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3 64 65
  • ...
  • 651 65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