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多波段红外场景生成装置
红外场景模拟器产品是应用于红外图像探测设备产品的质量检测。目前红外图像产品大量应用于防务和民用,在防务上主要用于目标的全天候探测,民用主要在火灾监控,安防监控,高压输电线路监控,医用疾病诊断,工业生产过程监控等应用领域。所以对红外成像设备的质量检测方面的应用需求也随之大幅度增加。北京理工大学为国内数不多的生产研究厂家之一,研究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红外目标模拟器的核心器件是自主研发的基于MEMS技术的可见光/红外动态图像转换装置,利用MEMS工艺制作的转换芯片可以将可见光图像转换为红外图像,这种器件在结构和制作工艺等方面都相对简单,而且成本低,尤其是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导引头探测器与图像生成器之间扫描体制难以匹配的问题。经过三十多年的研发,可见光/红外图像转换芯片的技术已经成熟,可以为红外目标模拟器的研发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持。研制的红外动态场景模拟器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产品的小量定制生产已经成功,已投入运用。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1-24
多通道通用数据采集器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通道通用数据采集器,其技术要点是:包含采集探头、信号通道、电路调理模块和微控制器MCU,采集探头、信号通道和电路调理模块内部结构均按电流型、电阻型、电压型和脉冲频率型进行区分已实现在本数据采集器能够在各个场景使用。微控制器MCU通过预设的软件控制电路调理模块中数据选择器实现不同功能电路的切换。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特有的电路和微控制处理弥补了传统采集器只能采集单一数据的弱点,提供了一种能够适用于各个领域的采集器。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19
一种多工位测试夹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的多工位夹具,该夹具包括上探针 板、下探针板、样品板;其中,上探针板设置上探针阵列,下探针板 设置下探针阵列,样品板设置于上探针板与下探针板之间,其上设置 有若干用于装载待测试的样品的工位槽,上下探针阵列上设置的探针 用于接触样品实现测试,工位槽在垂直于所述样品板的方向上分为样 品定位沉孔和竖直通孔两部分,样品定位沉孔用于装载样品,探针穿 过竖直通孔接触所述样品。按照本发明,可对不同形状尺寸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多网络协同处理和控制平台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4-14
一种多平面耐压结构
本发明属于抗压结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平面耐压结构,由多平面柱体和设置在其两端的多平面半球壳共同组合而成;或直接由两个相同的多平面半球壳组合而成;所述多平面半球壳整体呈球壳形状,它的表面由多个第二基本平面板块彼此拼接而成,彼此相邻的第二基本平面板块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平面夹角,并且在多平面半球壳与多平面柱体/多平面半球壳的连接处,各个基本平面板块之间不以平滑的曲线过渡。本发明的多平面耐压结构在保证抗压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柱体与球壳之间的过渡段对整个多平面柱壳结构的力学特性影响,具有抗压能力强、生产工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多波束/涡旋波束天线技术
(一)项目背景 本项目源自无线通信系统中多波束天线设计实际技术需求。多波束系统具有高角度选择性,可以实现频率复用,即同一个频段在不同空间内得到重复利用,能够大幅度提高信道容量。传统相控阵天线系统中的移相器、衰减器成本高昂,能效较低,难以民用。常用替代方案有无源矩阵网络阵列天线和抛物面天线系统。但阵列天线的馈电网络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加会更加复杂,并带来严重的损耗问题;而抛物面天线系统虽然性能优良,但其体积相对较大、笨重,不利于集成。因此,提高多波束天线系统的效率、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波束低造价超表面天线。当每个波束独立工作时,通过切换波束实质上实现了波束扫描。雷达、卫星通信、新一代移动通信都需要波束扫描或多波束天线提高通信容量和覆盖灵活性。超表面具有调控电磁波的极化、传播和空间分布的能力,将电磁超表面与天线设计相结合,有效避免了复杂网络设计、成本较低、设计灵活。研究基于电磁超表面的高效率、低成本的多波束天线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设计方向。 (三)关键技术 该项目利用超表面的灵活相位调控,实现多个波束的产生,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包括多波束天线以及涡旋波生成技术。 1.多波束技术。多波束天线具有高增益、低副瓣以及可在较宽范围内波束扫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雷达系统、卫星通信以及 5G 通信等技术领域,在满足辐射性能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成本、可靠性、体积等因素。其中,多波束抛物面天线、多波束相控阵天线、多波束透镜天线等应用最为广泛。抛物面天线增益高、结构简单,但往往体积笨重、波束一致性差、覆盖范围窄,波束扫描速度较慢;相控阵天线采用电子扫描的工作方式,具有较高的扫描精度和较快的扫描速度,然而大规模的有源相控阵制造成本高,难以大量应用;多波束透镜天线具有频带宽、波束覆盖范围广、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基于电磁超表面的透射阵易于加工、剖面低,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利用电磁超表面可以实现对电磁波波前相位的灵活调控,高增益多波束透射阵天线由 90°极化旋转超表面单元组成,该超表面单元可以同时完成极化旋转和相位补偿。将 5 个线极化平面馈源以空间馈电形式安装,5 个平面馈源分别独立馈电可以形成 5 个不同指向的波束,从而完成波束扫描。该天线剖面较低,采用空馈技术使得馈电网络简单,整个天线质量轻,便于安装,是无线通信系统中天线端可取的方案。 2.涡旋波生成技术。在微波射频波段产生涡旋电磁波,常用方法通常为螺旋相位板、反射面和环形阵列天线,螺旋相位板成本高、体积大,产生涡旋波效率低,不利于远距离传输;反射面容易设计、效率高,但加工较为困难且体积较大,限制了应用范围;环形阵列天线可以调节阵元间相位差以产生精确的涡旋电磁波,是较为方便有效的方法之一,加工容易,成本较低,但馈电网络设计较为复杂,不利于大规模推广。 基于人工电磁表面的天线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超表面是由亚波长单元在特定平面或曲面通过周期排列构成,其厚度小于工作波长。超表面与传统材料相比,其功能上的优势体现为可以对照射到其表面的电磁波传播特性和反射特性进行灵活调控,即对透射波和反射波的幅度分布、相位分布、极化状态的灵活控制,使波束在电磁表面上形成 exp(-jlφ)的相位分布,就可产生 OAM 涡旋电磁波束。由于每个电磁表面单元的相位都具有独立调整的能力,因此设计自由度大,能产生模态纯净的 OAM 涡旋电磁波束,同时超表面天线的剖面通常很低,占用空间小,平面印刷结构也大幅降低结构设计的复杂性,同时由于不需要馈电网络,也不存在馈电损耗,容易实现较高的口径利用效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7-20
轻量级多域安全私有云
本项目瞄准网络空间安全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学科前沿,坚持自主创新,依托国家“863”“973”、国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是行业内最早实现容器化部署和管理的轻量级云计算平台系统,支持高异构、广分布、多模式的非标准化软硬件的统一管控,提供 Iaas、PaaS 和 SaaS 全栈服务,具有可组合配置的数据安全、计算安全和系统安全等智能防护能力,满足对信创产品和国产密码的良好兼容性,已在军事国防、电子政务、智能制造、航空电子、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等领域得到实施应用。该项目申请/授权国际 PCT 专利 4 项、国家技术发明专利 20 余项,获得 2019CCTV中国十大创业榜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金奖、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 (一)项目背景 2018 年工信部印发了《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 年-2020 年)》,指导和促进企业运用云计算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目前多个省市出台了企业上云政策文件,政务云、金融云、交通云、能源云、电信云稳步推进,企业上云将进入长规划阶段。2020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呼吁进一步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在企业“上云”等工作基础上,打造数字化企业,提升企业发展活力。据 IDC 预测,到 2023 年中国私有云IT 基础架构支出将成全球最大市场。 然而,在企业上云尤其是中小企业上云中广泛存在着“不能用、不会用、不好用、不敢用”等许多问题。部分私有云基础功能不足,缺乏对虚拟云桌面的支持,不能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服务,缺乏对工作负载、使用率、流量和性能等的可视性,给企业管理带来巨大的盲点,严重限制了中小企业上云的落地实施。部署安装繁琐复杂,许多企业选择具有高难度和复杂性的 OpenStack 等开源云平台,部署时间动辄数小时,且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人工运维,缺乏完备的自动化运维系统,导致运维成本居高不下。通信及数据缺乏加密,数据冗余度低,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体系,极易造成数据信息丢失泄露,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业使用和数据安全,制约了企业上云的进一步发展、应用和普及。 (二)项目简介 相比于,同类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本项目能够有效防御各类外部和内部安全攻击与威胁,避免计算功能泄露、计算过程缺失和计算结果篡改等损失,率先实现了云计算平台的自证清白和主动安全。具体而言,本项目的主要核心技术和创新点是:(1)数据安全,提供域内数据安全存储、域外数据访问控制、域间数据可靠交换等数据安全能力;(2)计算安全,具备程序逻辑机密性保护、运算过程完整性保护和运算结果完备性验证等计算安全功能;(3)系统安全,通过态势感知与智能响应进行一站式健康管理,利用统一安全认证机制实现一体化安全认证,基于移动存储设备提供一键式快速部署,解决云计算平台部署建设繁复、运行维护困难的问题。 本项目已申请/授权专利 10 余件,获得软件著作权 7 件,有效解决了私有云产品兼容性与灵活性差,部署实施难,管理控制成本高、数据泄露丢失等行业应用痛点,已在教育、商业、军事、航空等领域实际应用。例如,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具有多个域的教育云安全平台;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央军事委员会联合参谋部某部队采购,应用于内部办公系统;为中国科学院无锡物联网研究中心视频物联网系统提供了云计算安全支撑平台;与河南金路网、山东金口玉芽智慧农业、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三一研究所等企业及机关单位达成深度合作;本项目相关方案和产品先后获得 2019 年“沣东杯”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金奖、2019CCTV 十大创业榜样等,未来将与政务、金融、医疗、军工等对私有云安全有迫切需求的行业深度合作,力争成为国内私有云安全的领航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5-24
多燃料转子发动机项目
项目简介 转子发动机可广泛应用于无人飞机和电动汽车增程器,该项目以天然气、汽油和柴 油等多种燃料转子发动机为对象,聚焦缸内工作过程,致力于揭示流动和燃烧过程的发 展规律,实现缸内混合气的浓度分布、点火和燃烧的有效控制,以达到高效清洁燃烧的 目的。目前已经取得的进展包括:国内率先建立了光学转子发动机实验台架和转子发动 机工作过程的三维动态计算模型;国内率先完成了缸内流场的 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测试,发现了缸内涡流
江苏大学 2021-04-14
多自由度精密位移平台
多自由度精密位移平台由压电马达驱动,包含传感器、驱动器和控制器等部件,是精密仪器运动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也是精密加工设备、医疗设备、微电子制造检测设备、测量仪器、印刷设备、生物医疗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的关键组件。其压电马达具有高分辨率、小尺寸、低能耗等特点,其运动控制部分采用先进的EtherCAT(通用超高速以太网现场总线)方案,使系统不仅更简洁、更灵活,还具有更好的实时性。
北京大学 2021-04-13
UV Hound 多气体分析仪
产品详细介绍  HOUND系列气体分析仪,是一个便携式气体分析仪,能检测ppb浓度范围的有害污染物。系统利用气体对紫外的吸收状况,测量气体浓度。宽波段微型光谱仪采集气体光谱“指纹”,软件和标准光谱库比对计算污染物浓度。紫外光谱测量原理,类似于红外的原理,一般监测范围大于红外光谱仪。   UV Hound分析仪有两种型号可选:标准版和Mini版。   标准版 Ø       Light weight and portable Ø       17m path length Ø       Can be powered by a DC cigarette lighter Ø       Operational range in parts per billion Ø       Can be fitted with an internal optical cell   Mini版 Ø       Light weight and extremely portable Ø       7.5m path length Ø       Can be powered by a DC cigarette lighter Ø       Operational range in parts per billion   可选输出:RS-232、RS-422、RS-485和4-20mA 可方便与其他系统集成。     产地:美国
安中达(北京)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70 7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