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活性物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本项目属精神病学领域中关于精神活性物质(海洛因、苯丙胺类兴奋剂和酒精)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本课题组从1993年起开始了历时10余年的研究,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内容如下: 1.苯丙胺类兴奋剂(ATS) 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建立动物模型,探讨了ATS的神经毒性机制及药物保护,首次发现抗精神病药舒必利和抑郁剂噻萘普汀能有效减轻MDMA所致神经毒性损害;ATS可诱导凋亡细胞,Cytochrome C释放是诱导凋亡的重要环节,这在国内外均属首次发现,具国际先进性。 临床方面:探索了ATS滥用和依赖的开放式临床治疗模式,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新型毒品康复平台——兴奋剂匿名互诫会(AKA),并在国内进行推广,取得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2.有关阿片类的研究 发现吗啡依赖和戒断后转录因子CREBmRNA参与了阿片类物质依赖的形成;G蛋白与海洛因依赖有关;吗啡依赖大鼠急性戒断可诱发脑内内源性焦虑物质DBI mRNA的表达增加,是阿片类依赖戒断后渴求行为和焦虑情绪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之一,具有国内领先性。 3.有关酒依赖的研究 建立了酒依赖治疗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心理治疗和电针厌恶治疗)、国内第一个酒依赖康复平台——戒酒俱乐部和匿名互诫会,组织了国内第一个戒酒支愿者帮助小组。
四川大学
2016-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