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坐落于伟人故里大美湘潭的中心城区,校园精巧别致,绿树成荫,书香四溢。现有学生6500人、专兼职教师500人,开设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工程造价、会计、动漫设计等19个专业,面向全国16个省招生,是一所融理、工、文于一体的综合性高职院校。 学校是一所正在发力成长的高职后起之秀,初创于1978年,四十载砥砺前行,新时代破茧成蝶。2015年划归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后,坚持创新引领,注重特色办学,突出内涵发展,致力打造湖南职教新湘军,步入全面发展快车道。学校紧贴市场、产业,紧扣职业、就业,优化整合、全新组建了新能源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和管理艺术学院。按照“学校紧密对接产业园,专业深度融入产业链”的思路,与湘潭协同建设湖南省公共实训基地,与株洲携手打造中国动力谷学院,与京东集团联合组建京东学院,与长沙积极谋求产教融合新突破,“有核无边、多点办学”的职教新模式有序推开。学校已从昔日养在深闺的“小家碧玉”快速出落成了备受青睐的“大家闺秀”。 学校专业拔尖,供需两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重点建设新能源、智能制造、管理艺术等特色专业群,营造专业高原,打造技能高峰。近年连续摘取光伏电子工程设计与实施、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技术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不断实现湖南省在全国赛事奖项上的新突破,体现了学校雄厚的专业实力和学生过硬的技能水平。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节节攀升。 学校师资卓越,产教互促。坚持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开放建设一流“双师型”教师队伍。依托内培外引,做优做强核心师资。依托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省级科研平台,整合社会知名师资。依托京东集团、北汽、中电48所、中国明阳风电、华航唯实、南方测绘等业内名企,打造德技双馨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学校教书育人,德技兼修。坚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悉心培育具有理工核心情怀的一流应用人才。推出《理工书单》,倡导“每周一书、每人一语、每课一讲、每日一记”,着力引导学生读书明理、知书达礼,培育学生勤学、俭朴、乐观、诚信、合作、自律、敬业、专长、创新的理工职业情怀,引导学生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倡导者和模范践行者。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钛白粉后处理工艺和机理研究
该项目是清华大学与锦州氯化法钛白粉企业合作,项目内容是钛白粉后处理包膜工艺条件和机理研究。详细研究了 SiO2、Al2O3、ZrO2、磷铝等无机包膜的机理,并获得最优化条件,包膜条件包括分散条件、包膜温度、包覆时间、包覆 pH、搅拌强度、熟化时间等工艺条件。研究控制钛白粉包覆膜的致密度、厚度等不同质量的包覆膜,提高钛白粉在油漆、涂料(水性或油性)、塑料(色母粒)、造纸等领域中应用性能,提高分散性,遮盖力等应用指标。能够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对钛白粉的包膜质量给出详细的分析和评价。发表了有关钛白粉包膜文章和钛白粉包膜专利多篇。 分析方法: 利用 TEM,SEM,XRD,XRF,IR,BET 等现代分析手段研究钛白粉的结构和理论。采用物理、化学等检测方法,详细研究分析了美国杜邦公司 R902、R706、日本石原公司 R930等产品的包膜工艺。包括:无机包膜顺序、可能的无机包膜剂、可能的 pH 调节剂、有机包膜剂等。通过钛白粉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分析显示钛白粉表面包覆均匀致密膜。
清华大学 2021-04-11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 2023-03-30
专家报告荟萃㉛ |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上海大学新文科发展理念与实践
我们学校人文学科发育不够充分,体系构建不够成熟,标志就是人文学科缺少国际话语权。对此我们既要坚信文科的固有价值,守住人文学科的底线,努力让人文学科适应数字时代,通过建设交叉学科的新文科,实现人文学科的破解重生,这也是本次论坛讨论的主题意义所在。主要讲两个方面。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2-19
专家报告荟萃⑥ | 康骞:联动“四个课堂” 构建重理工特色大思政育人格局
重庆理工大学传承红色基因,秉承首任校长李承干先生“值得吾人尽力而为者,唯有教育”的办学情怀,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身心同健、文理兼修、德才并进、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理念,打造融“抗战文化、红岩精神、兵工基因”于一体的“红岩思政”育人品牌,构建重理工特色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2-10
东南大学肖睿团队和帝国理工学院宋启磊团队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论文
日前,东南大学肖睿教授团队与帝国理工学院宋启磊副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Precursorengineeringofhydrotalcite-derivedcopper-basedredoxsorbentsforreversibleandstablethermochemicaloxygenstorage”的论文,报道了该团队在化学链高活性、高稳定性载氧体应用于清洁燃烧碳捕集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东南大学 2022-09-27
安徽9项目成功“揭榜挂帅”立项
日前,经安徽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评审,最后确定“超导量子计算超低温微波互连系统”等9个项目成功“揭榜挂帅”立项。此次“揭榜挂帅”攻坚科技难题,人才招引范围之广,资金支持力度之大,在安徽省都属空前。
安徽省科技厅 2021-12-02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概况】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隶属于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公办院校、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教育部“信息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蚌埠市人民政府和中建材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四方共建”院校。学院至今已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30000余人。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17人,教授、副教授90人、中级职称15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176人;“双师型”教师150名。省级教学团队7个、教学名师4人、优秀教师2人、模范教师2人、专业带头人5人、教坛新秀11人。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促发展,走产学研合作道路,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能力和办学声誉的明显提升。学院先后荣获“全省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首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专业特色】学院下设电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信息与智能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软件学院。现有31个招生专业,包含计算机应用技术、光伏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3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和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网络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物联网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电子技术、软件技术、数控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物流管理、光伏工程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等16个省级重点专业。学院建有110个多个专业实验实训室,拥有电子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6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和电子信息实验实训中心等2个省级实训中心。 【实习就业】学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先后与科大讯飞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214所、合肥国晶微电子有限公司、合肥海尔集团、合肥美的集团、中国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联合办学,开办了软件专业“科大讯飞班”、“兵器班”、“国晶班”、“中建材凯盛班”等“订单培养”班。学院各项职业技能竞赛成绩斐然,“十二五”期间,学院在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335项;近两年,学院学子获得国家一等奖4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7个;省级一等奖16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9个。学院每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6%以上,就业满意度达86.86%。学院连续多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14年被评为“安徽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文明校园】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蚌埠市国家AAAA景区龙子湖畔大学城内,占地面积849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多年来,学院持续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先后荣获蚌埠市“文明单位”、蚌埠市“双拥模范单位”等称号,为蚌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再添新功。学院积极开展大学生辩论赛、校园歌手比赛、“致青春”五四歌舞会、“毕业季—歌舞晚会”、经典诵读、我演我心·温情相倾--心理剧展演等文化活动及大学生健美操、网球、足球、乒乓球、排球比赛等体育活动,在2017年安徽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院获得了二金二银一铜奖牌,取得了精神文明和运动成绩的双丰收。2016年4月23日,中央电视台1套《朝闻天下》栏目在黄金时段报道了学院大学生读书日的新闻,8月2日,中央电视台4套专题采写报道学院新能源专业建设发展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春风化雨催桃李,淮水悠悠育英才。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师生正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为创建国家一流的职业技术学院而努力奋斗! 学校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路1000号 招生咨询电话:0552-3172909,3172929 网 址:http://www.ahdy.edu.cn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安徽省体育学校,创办于1954年,后历经数次变迁,先后8次更名,2001年6月26日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升格成立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60年来,学院办学内涵不断丰富,逐步明确了“传德技之道,育体育精英”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立足行业,面向社会,突出技能,德训并重,将体院建设成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科研于一体的体育优秀人才培养基地”的办学定位;凝练了“求实、创新、夺标、育人”的校训;树立了“培育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高精尖竞技体育人才、培训高质量社会体育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更肩负起了“服务为国为省争光、服务安徽崛起战略、服务人民健康需求”的重大历史责任。 学院拥有教职工数313人。高级职称60余人,中级职称70余人。设有10个教学训练系部,其中4个运动系为省级运动项目管理中心,6个系为教学系部。学院现设有13个专业,分别为:运动训练、健身指导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体育教育、体育运营与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社会体育、表演艺术、体育保健与康复、老年服务与管理、体育艺术表演、民族传统体育、休闲体育。其中,现已有中央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能力项目1个(运动训练专业)、省级特色专业3个(运动训练、康复治疗技术和表演艺术专业)、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研项目5个、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坛新秀4人。此外,与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合作办学,开展本科学历教育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拥有在籍学生3000余人,近年来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建校以来,学院为国家培养出了上万名各类体育人才。共有两名运动员获得3个奥运会冠军,在世锦赛、世界杯等大赛中,荣获20多个世界冠军,2人次打破世界纪录,21人次获得亚洲冠军,18人次打破亚洲纪录,近400人获得全国各级各类比赛冠军。50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全运会冠军杨杰、连效山、李君启、尹惠萍是我省体育运动突飞猛进中的标杆式领军人物,70年代—80年代有全国铅球届的明星运动员丁志年,结束我省男子百米赛跑无缘全国冠军的短跑运动员郁刚,特别是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夺得男子60发自选手枪慢射冠军,实现了中华民族奥运金牌榜上“零的突破”的许海峰。90年代以来,学院涌现出了更多为世人所熟知的优秀运动员,全国劳模蔡维燕、太极皇后范雪平、亚洲拳王江涛、女子篮球彭萍、女子手球岳莲娥,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展现风华,用健美的身姿在世界的舞台上为国争光。进入新世纪,学院更多的体育健儿们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及国际舞台中崭露头角,学院在第十届全运会中共获金牌5枚、银牌4枚、铜牌3枚,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中共获金牌7枚、银牌6枚、铜牌3枚,邓琳琳、张亮亮、胡青、石荣荣、张峰、王莹、胡军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为我省竞技体育“十运回升,十一运突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北京奥运会中,邓琳琳临危不惧,与队友出色合作,夺得女子体操团体金牌,圆了安徽24年奥运金牌梦想;许莉敢打敢拼,获得女子自由跤银牌,取得安徽摔跤项目历史性突破。2012年伦敦奥运会,邓琳琳再次获得平衡木冠军,成为我国女子体操史上连续2届奥运夺冠的第一人。全国十二运会中,山地自行车老将姬建华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勇夺男子越野赛金牌,终结了安徽自行车项目十二年的漫长等待,书写了安徽自行车项目历史的新篇章。女子手球成功夺冠,实现了几代体育人的梦想。他们不仅是学院辛勤培养的累累硕果,更是中国体育事业强势崛起的领军人物。不仅如此,同时,学院以培育多方面人才为己任,培养了一大批国家及省体育行业的领导,军界、商界精英,知名演员,优秀教练,中小学体育教师等,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及体育工作者。 学院先后四次被授予“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称号;连续两次被评定为 “国家手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国家田径奥林匹克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学院还相继被国家体育总局、劳动和保障部、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确定为“国家级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安徽省教练员培训基地”、“安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等,积极承担各类教育培训任务,为社会培训各类高质量社会体育人才。 学院先后多次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直三优文明单位”、“安徽省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称号,学院运动二系(省体操击剑运动管理中心)被省政府表彰嘉奖、被中国体操协会和中国击剑协会授予“伦敦奥运会突出贡献奖”、被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被省体育局授予“安徽省参加伦敦奥运会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2006年,学院在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次,2009年在全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次;2011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分会举重、摔跤、柔道专业委员会在我院挂牌。 2008年,学院整体搬迁至包河区花园大道1号,新校区毗邻著名的“生态之镇”、“体育特色镇”—大圩镇,有着“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的美誉。学院占地面积700余亩,拥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标准田径场、综合训练馆、实习实训基地 、图书馆、学生公寓、拓展基地等现代化教学训练设施,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及运动员的教学、训练及生活需要。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一所特色鲜明的电力高等职业院校。2008年通过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成为安徽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2010年列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且于2013年10月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是安徽省第十届、第十一届文明单位。 学院座落在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占地面积134亩,校舍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拥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完善的生活体育设施。校园景观及环境优美,具有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育人氛围。 悠久的办学历史 学院2003年由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合肥电力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始建于1979年,被原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优秀学校”;合肥电力学校创办于1964年,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两校治学严谨,特色鲜明,为安徽省电力及相关行业培养了一大批生产技术骨干和基层管理干部,成为电力电气人才的摇篮。 求实的办学理念 学院秉承“求真、崇善、守诚、躬行”的校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特色兴校、厚德重技、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培养高素质电力电气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技能教学为重点,面向电力行业及地方企业,培养高素质电力电气技术应用型人才。 特色的专业设置 开设电网技术方向、电源技术方向、自动化技术方向等三个专业群,其中,“发电厂与电力系统”、“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电气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是国家重点专业。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精品特色或示范专业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 优秀的师资队伍 学院教职工共有276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职工总数的85.5%;具有高级职称85人(其中正高级9人)、中级职称113人,中级以上职称占职工总数的71.74%。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51人,省级“双师型”教师9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国网公司级专业领军人才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省级教坛新秀9人,省级专业带头人6人。学院还从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特聘了百余名工程技术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 先进的实训设施 学院通过校企共建,建成79个校内实训(实验)室,24个企业员工岗位培训实训室。包括600兆瓦超临界和300兆瓦亚临界火电仿真系统,循环流化床仿真系统,500千伏和220千伏变电仿真系统,220千伏区域电网调度运行仿真系统,低压配电工程、高级电工、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DCS控制系统、继电保护、综合布线以及新能源发电技术实训室等。获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实训中心”9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个。 丰硕的教科研成果 学院近年来出版课程教材35部,其中8部为“十二五”规划教材,15部为“项目导向”专业课程教材。编制校本实训教材53部。近三年,承担国家级、省级重大教学教研项目6项;获省级及行业协会优秀教学教研成果奖4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管理创新奖2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在全省及全国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多次获一、二、三等奖。 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和就业前景 学院与省内外100多家知名大中型企业紧密合作,建立校外专业实训基地50余个,开展“订单培养”,推行“工学结合”,强化“顶岗实习”,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建设。 80%以上的学生,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最终就业,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被评为“安徽省教育厅就业先进集体”和“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学院毕业生因专业技能强、职业素质优,深受企业欢迎,被用人单位赞誉为“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潜力大”,赢得良好社会声誉。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4 25 26
  • ...
  • 187 18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