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肠道靶向 pH 敏感性复凝聚微胶囊制备技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肠道靶向 pH 敏感性复凝聚微胶囊传输体系及 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技术以羧甲基壳聚糖、阿拉伯胶分别为聚阳离子和聚阴 离子构成复凝聚体系,采用京尼平作为交联剂来提高其在胃液强酸性(pH1.2) 环境下的稳定性,作为微胶囊壁材包埋芯材时,使芯材免受胃部强酸性环境的 破坏,能实现在肠道(pH6.8-7.4)溶胀而靶向释放芯材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 术中复凝聚微胶囊机械强度较差、在偏离复凝聚反应最适 pH 值时易发生解离而 失去稳定性的问题。 技术特点:本技术采用京尼平作为交联剂交联羧甲基壳聚糖-阿拉伯胶复凝 聚体系时,不需要调节温度和 pH 值。与现有交联技术比较,本技术采用的交联 剂安全、高效,而且生产工艺简单易行,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市场应 用前景。所述肠道靶向 pH 敏感性复凝聚微胶囊在模拟胃液中不离解、在模拟肠 液中溶胀而靶向释放芯材。 应用领域及前景:本技术既可以用于水溶性功能成分的包埋,又可用于脂 溶性功能成分的包埋,可保护芯材免受胃液强酸性环境的破坏,将芯材安全输 送到肠道进行靶向释放,提高其生物利用率。该技术拓展了复凝聚微囊化技术 在食品工业中实现肠道靶向释放的应用领域。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氧气敏感性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本项成果是一种氧气敏感性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该系统定义了一种测试灭火剂抗复燃性能的新方法,可以科学、真实地评价出灭火剂的抗复燃性能。氧气敏感性测试系统包括控制部分,测试部分和附件部分。本项成果不仅解决了对现有灭火剂抗复燃性能测试方法不统一的问题,而且在测试方法的科学性以及测试结果的真实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整套系统结构合理,操作简便,适用面广,测试结果精确,造价较低,适用于各类研究机构定量评价不同种类灭火剂真实的抗复燃性能。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氧气敏感性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氧气敏感性测试系统,属于测试技术领域。包括控制部分,测试部分和附件部分。控制部分包括小风量轴流风机和计算机,测试部分包括测试状态检测仪和测试箱,附件部分包括实验油盘和电子打火枪;测试状态检测仪包括温度巡检仪、膜盒压力表和氧含量检测仪;温度巡检仪、膜盒压力表和氧含量检测仪以及小风量轴流风机均与计算机和测试箱相连;实验油盘放置在测试箱底部中心位置处,电子打火枪设置在测试箱的侧面。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子痫前期分子水平发病机理及其临床防治
本项目属于医药卫生领域应用技术类研究成果,主要研究了子痫前期的分子水平发病机理及其临床防治。本项目在四川成都地区子痫前期患者中系统检测了多个候选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进行血清脂质和载脂蛋白分析、候选基因在血清及胎盘组织的表达检测,从分子水平探讨子痫前期的发病机理。本项目对该病防治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尤其是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我们比较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以34孕周为界)保守治疗的临床结局,探讨保守治疗的意义;不同孕周期待治疗和积极治疗后的围产结局,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以及重度子痫前期导致的不同类型早产的母儿结局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相关因素。本项目已经公开发表论文18篇(其中SCI收录4篇),另外还有3篇论文待发表,曾在国内学术会议上公开宣读研究成果,获得同行的一致好评。本研究筛选出了可能与该病发病相关的因子和易感基因,为该病发病机理的进一步研究、疾病的预测和基因治疗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实验依据,具有开发价值。本研究探讨总结了子痫前期临床防治的相关重点和难点,具有广泛的指导临床决策的作用,已在一些医院进行应用,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和意义,而且便于推广,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四川大学 2016-04-25
传统发酵食品工艺机理解析与优化
通过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86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及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的资助,解析我国优势传统发酵食品---如镇江香醋的功能性组份及其成因,探寻我国传统多菌种混合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而进行其功能优化调控。 创新要点 以原位分离出的功能微生物进行“生物强化”,调控产酸、产酯、改善产品品质、提高原料利用率、缩短发酵周期。 
江南大学 2021-04-11
pH和温度双重敏感的离子微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境敏感型的高分子材料领域,旨在提供一种pH和温度双重敏感的离子微水凝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N-烷基丙烯酰胺类单体、含叔胺基团的双键化合物和引发剂在无水溶剂1,4-二氧六环或四氢呋喃中,无氧条件下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采用乙醚或石油醚为沉淀剂提取二元共聚物,经离心分离后真空干燥至恒重;将所得二元共聚物配制成水溶液,加入多卤代烷烃化合物,在40-70°C恒温搅拌;纯化后加入有机阳离子盐类化合物,室温下恒温搅拌即得pH和温度双重敏感的离子微水凝胶。该制备方法简单易控,得到的微水凝胶具有pH和温度双重敏感性,引入了聚离子液体的优良特性,纯度高、稳定性好,溶胀率大,适合在药物可控缓释和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
浙江大学 2021-04-11
基于热释电效应的红外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和环境等领域,其研发与生产水平关系到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和环保事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对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开发相对落后,其核心敏感材料的制备更是少之又少。以日本、美国为主的少数国家掌握着热释电材料制备及器件开发的成熟技术。因此,国内开发高性能热释电红外传感核心敏感材料显得格外重要。 热释电效应是指极化随温度改变的现象。当温度改变时,极化发生变化,原先的自由电荷不能再完全屏蔽束缚电荷,于是表面出现自由电荷,它们在附近空间形成电场,对带电微粒有吸引或排斥作用。如果与外电路联接,则可在电路中观测到电流。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热释电效应的温度敏感性传感器,其独特的滤光片可以使人体发出的9~10μm的红外光通过,不需要接触人体就能检测出人体辐射能量的不同及变化,并把它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通过将信号放大,就可以驱动各种控制电路,可广泛应用在智能家居、智能控制、防盗报警等多种场景下。本成果独立开发高性能热释电红外敏感材料及传感器,如下图所示:
华中科技大学 2022-11-03
沈建忠院士团队发现抗生素新型交互敏感机制
截短侧耳素类药物特别是来法妙林是治疗VREfm感染的有效药物;探究交互敏感机制将为遏制细菌耐药性产生与传播,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以及提高现有抗菌药物疗效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5-31
关于发布多物理场高效飞行科学基础与调控机理重大研究计划2023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多物理场高效飞行科学基础与调控机理重大研究计划2023年度项目指南,请申请人及依托单位按项目指南所述要求和注意事项申请。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3-07-31
钛白粉后处理工艺技术和机理
钛白粉作为白色颜料之王广泛应用于油漆、涂料(水性)、塑料、造纸等不同应用领域 中。该项目为了提高钛白应用性能,在后处理表面工艺技术进行多年的研究,申请了多个钛 白粉领域相关的专利。研究控制钛白粉包覆膜的致密度、厚度等不同质量的包覆膜,提高钛 白粉在油漆、涂料(水性或油性)、塑料(色母粒)、造纸等领域中应用性能,提高分散性, 遮盖力等应用指标。 项目负责人的研究经历,1996年开始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论文题目是“氯化法金 红石钛白粉后处理工艺和机理研究”。该项目是清华大学与锦州氯化法钛白粉企业合作,项 目内容是金红石钛白粉后处理包膜工艺条件和机理研究。 发表了与钛白粉领域相关文章十多篇,申请钛白粉包膜专利十余项。
清华大学 2021-05-0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194 19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