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等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四个面向”总要求,持续推进“揭榜挂帅”、青年科学家项目等科技管理改革举措,着力提升科研投入绩效,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和组织管理相关要求,现将“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等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科学技术部 2023-07-28
氮化硅基光子集成技术及关键器件
项目采用了中山大学自主研发的低损耗低应力超低温氮化硅材料平台,研制了一系列光子集成的关键 器件
中山大学 2021-04-10
铁磁性关键零部件质量检测技术
电磁检测是以电磁理论为基础的铁磁性材料检测方式,根据检测信号源可以分为交流法和直流法。直流激励方法虽然激励方式简单,但是得到的检测信号简单,仅仅包含信号的幅度信息,在检测完成后可能还需要进行退磁处理。并且该检测方法易于受干扰且检测精度较低。交流激励方式,可以获得检测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信息,能够很好地研究和分析待检测工件的各项参数,比如:表面硬度、表面裂纹、工件形变状态等。因此,本项目通过交流激励方式,分析检测信号的幅值和相位信息,研究检测数据与热处理后钢铁零部件的表面硬度关系,还可分析工件表面裂纹的情况。
东南大学 2021-04-13
惯性导航关键件磨削工艺优化与过程监测技术
以惯性导航挠性接头高质量加工为目标,开展磨削机理、工艺优化和加工过程监测方法研究,突破目前挠性接头微细特征磨削加工工序中对复杂微观结构认知的障碍,在磨削力、热载荷作用下充分认知磨削过程中影响表面完整性的重要因素。明确磨削表面完整性关键工艺优化目标,探究各个工艺参数间耦合关系,形成面向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和磨削烧伤等表面完整性目标要求的工艺优化准则。研究面向惯性导航关键件磨削加工物理信号与表面完整性关联的磨削特征辨识方法,获取磨削加工质量监测和控制的深层知识,探索基于最优磨削特征融合的质量监测和多目标控制途径,实现惯性导航关键件磨削加工表面完整性的动态、准确和有效的监测。 相关技术指标: (1)加工后挠性接头表面粗糙度达到Ra 0.8 (2)加工后挠性接头近无表面残余应力 (3)挠性接头加工过程中实现砂轮磨损及表面完整性监控 技术创新点: (1)提出了基于磨削过程中物理信号与表面质量高关联度的磨削特征辨识方法 (2)揭示了挠性接头磨削加工工艺参数与力热载荷对于磨削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高表面完整性加工的工艺准则 (3)提出了基于高关联度磨削特征融合的砂轮磨损及表面质量监控方法
上海理工大学 2023-08-08
鸡胚胎干细胞向雄性生殖细胞分化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功能研究
1.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鸡 ESCs 的分离纯化、体外培养、诱导分化及转染外源基因等方法 2. 明确 CRISPR/Cas9 系统可对家禽基因组进行精确编辑 3. 解析了分化过程中特异piRNA 与 miRNA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扬州大学 2021-04-14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等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的通知
近日,科技部印发《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等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23〕138号)和《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等重点专项2023年度部市联动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23〕119号),为做好我省相关领域重点专项项目组织申报、审核推荐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2023-08-09
阿莫曲坦制备技术
曲坦类药物属于选择性5-HT受体亚型激动剂,疗效好,安全性高,近年来占据了偏头痛 药物的大部分市场份额。阿莫曲坦是第五个上市的曲坦类药物,于2001年5月首次被FDA批准 于美国上市。该药是曲坦类药物中效果最好的一种,它生物利用度高 (70%~80%) ,维持时间 长且复发率低。 项目组在文献基础上,对阿莫曲坦的合成工艺进行探索和改进,以对硝基苯甲磺酰吡咯烷 为起始原料,经还原、重氮化、还原、环合、成盐制备得到苹果酸阿莫曲坦,其中环合收率为 48%,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依折麦布制备技术
依折麦布 (Ezetimibe) ,化学名为1-(4-氟苯基)-(3R)-[3-(4-氟苯基)-(3S)羟丙基]-(4S)-(4-羟苯 基)-2-氮杂环丁酮,是由Schering-Plough和Merck公司合作研制的新型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于 2002年10月被FDA批准,并于同年11 月在德国首先上市,商品名 Ezetrol。临床上适用于治疗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HoFH) 和纯合子谷甾醇血症 (或植物甾醇 血症) ,依折麦布2009年全球的销售达到了23.99亿美元,已经成为了国内外争相进行仿制的对 象。本项目以价廉易得原材料研发出了一种制备依折麦布的高效方法。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奥美沙坦酯制备技术
奥美沙坦酯是由日本三共制药株式会社1991年研制成功的血管紧张素II I型受体(AT?)拮抗剂,2002年奥美沙坦酯由日本三共和美国Forest Laboratories 公司共同开发首先在美国上市。美国的商品名是Benicar,美国以外的商品名是Olmetec(傲坦)。2006年7月,上海三共制药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了奥美沙坦酯,以商品名“傲坦”在中国上市,是一个正在起步的新药品种。奥美沙坦酯主要通过选择性抑制的主要升压因子血管紧张素II与血管平滑肌AT1受体的结合而发挥降压作用。多项临床表明其降压效果和预防靶向器官的损伤更为理想,该药无论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合用,均有较好的降压效果,且耐受性良好,显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奥美沙坦酯与其他沙坦类药物相比具有对AT1受体的选择性作用高(其对AT1受体的亲和力是对AT2受体的12500倍),能使舒张压和收缩压在24h内持续平稳降低,故显示出强效和长效的作用,且副反应少,是目前上市的沙坦类药物中总体疗效较好的品种。本项目研究了一种高效实用的制备方法,原材料价廉易得,收率高,产品质量好。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生物柴油制备生产新技术
完成人简介:申烨华教授一直从事资源化学、化学生物学与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化学与蛋白质化学,研究课题包括以沙生木本油料植物长柄扁桃为核心从事沙生植物产业化开发研究、以自主开发的新型生物柴油固体催化剂为技术核心开发生物柴油新技术、以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复性及结构解析为技术核心从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与抗癌机理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申请专利17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4项(第一发明人9项),转让专利1项。陕西省科技厅鉴定科研成果3项,关于长柄扁桃食用油和蛋白粉的研究为国际首创,三项成果的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 成果内容:生物柴油生产新工艺,适用于动植物油脂、餐饮废弃油和酸化油等原料,技术核心是拥有两种新型催化剂,酯化阶段用有机酸代替常用的硫酸催化剂,酯交换阶段用固体催化剂代替常用的氢氧化钠催化剂,通过“常压酯化、酯交换”等工艺,生产合格的生物柴油、生物重油、生物轻油、工业甘油等四种产品。该项技术入选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十三五低碳技术”。 成果优势及用途:针对中国生物柴油原料的特性,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是酯化酯交换蒸馏生产生物柴油。经过多年的生产总结,研究团队在优化酯化与酯交换两种催化剂,以及改造工艺和设备的基础上,研究出“常压酯化、酯交换、脱醇、水洗、干燥、减压蒸馏”生产合格生物柴油的工艺。此套新工艺从设备投资、物料消耗、能耗、产品品质及环保配套等多方面达到国内及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特点:(1)生物柴油产品收率高。收率≥92%,平均水平是87%;(2)消耗低。综合能耗≤200kg标煤/吨产品,目前的平均水平300kg标煤/吨产品。甲醇消耗≤130kg /吨产品,目前的平均水平≥150kg /吨产品;(3)无新增污染物。无酸渣产生,用硫酸作催化剂会生成大量的酸渣;(4)投资低。以相同原料5万吨/年生产装置比较,该装置投资为3500万元人民币;中压水解工艺为6500万元人民币;酯交换工艺4300万元人民币;(5)产品质量优异。产品可达欧盟5标准的质量要求。 投资预算:总投资约5000~6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200~4500万元,流动资产1500~1800万元。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科研成果鉴定1项。 
西北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8 89 90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