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钠法高纯氢氧化镁制备成套技术与装备
氢氧化镁用途广泛,是新型绿色环保型无机阻燃剂,是绿色无机阻燃剂、烟气除硫首选脱 硫剂,同时广泛用于含酸、含重金属废水处理剂等,市场前景广阔。此外,高纯氢氧化镁是制 造工业氧化镁、活性氧化镁、电熔凝氧化镁、电工级氧化镁、特种氧化镁等特种材料的优质、 价廉的原料。 华东理工大学开发的高纯氢氧化镁全套工业技术与装备,采用氢氧化钠和氯化镁为原料, 通过控制氢氧化镁结晶形貌,降低过滤粒度母液夹带,降低干燥氢氧化镁能耗,提高产品品 质,氢氧化镁平均粒度控制大于30µm,过滤性能良好,产品干燥能耗低,氢氧化镁纯度达到 99%以上,通过煅烧得到氧化镁纯度达99.5%以上。同时工艺副产的氯化钠溶液浓度高 (浓度大 于25%) ,杂质含量低,可以作为氯碱电解制备氢氧化钠的原料,实现全过程零排放。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用于船舶和海洋装备的长效防腐防污新材料与制备技术
一、概述 (一)腐蚀  腐蚀是船舶和其它海洋服役装备全寿命周期内存在的共性问题;  引起船舶和海洋装备不可用天数增加,产生巨额维修费用;  增加发生重大事故的概率。 (二)污损 已探明的海洋生物20余万种,其中约有4000-5000种生物能造成污损; 船舶、码头、浮标、水管、石油平台、养殖设施易受海洋生物附着污损; 污损增加船底粗糙度、降低航速、增加燃料消耗(水线以下船壳污损5%,燃料将增耗10%;污损大于50%,燃料将增耗40%以上); 产生巨额的清污与防污费用。 (三)国内外现状 1、表面腐蚀防护技术 防腐涂料:常用防腐技术,期效一般为1-5年; 热喷涂:可用于舱内防腐,但不适用于与海水接触区域; 激光熔覆:熔覆层与基体冶金结合、晶粒细小、孔隙率极低,其综合性能显著高于热喷涂涂层。 2、海洋污损防护技术 含氧化亚铜的自抛光涂料是当今主导产品,我国远洋船舶防污涂料的市场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 常用防污涂料的期效一般为2-5年; 国际公约要求,2008 年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含三丁基锡 TBT 防污涂料,2009 年全部停止溶 剂法氯化橡胶生产线,2010 年全面禁止使用含 DDT船底防污涂料,把含氧化亚铜防污涂料列 入“高污染、高环境风险”名单,氧化亚铜防污技术是过渡性措施。 3、高耐蚀合金现状 Ni-Cr-Mo系镍基合金耐海水腐蚀性能优异,但该类合金产品制造工艺复杂、 价格昂贵,主要依赖进口; 现有镍基合金的成分是综合考虑强度、耐蚀、加工及焊接性能而设计的,而激光熔覆层的核心功能为防腐,需要重新设计其成分。 4、高速激光熔覆技术 2017年10月,德国弗劳恩霍夫激光技术研究所研发了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其优点为: 激光束功率密度高,1000~5000W/mm2; 熔覆速度高,10~350cm/s,使热影响区、稀释率、工件变形等参数得到更好的控制; 吸收比高,粉末到达熔池之前吸收激光能量,适合在高反射率基体上制备熔覆层。 二、课题组开发的相关技术  研发了系列专用于激光熔覆的高性能耐蚀粉末材料和制备高耐蚀熔覆层的高速激光熔覆系统,高性能熔覆层耐蚀寿命≥50年,该项技术的成熟度达到8级,具备批量生产条件;  研发了系列环保性好(不含氧化亚铜、敌草隆、二甲苯、石油脑等成分)、防污期效长的新型防污材料和防污层制备工艺,防污层与基体冶金结合,防污期效可达10年以上(已经进行了3年的实海试验)。 三、应用领域 (一)船舶与海洋装备的腐蚀防护 根据模拟海水腐蚀实验结果,熔覆层静态海水条件下腐蚀速率为0.00004mm/a。 该项技术已在发电设备、船舶及海洋装备中得到应用,效果显著。 (二)船舶与海洋装备的污损防护  防污层与基体材料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防污层在异物撞击下不会脱落;  防污层厚度可根据防污寿命的需要调节,防污层防污期效可达10年以上;  防污层能满足抑制藤壶水螅、水母、藻类、细菌粘膜等多种类型海生物生长的要求;  主要用于船舶、海洋装备的海洋生物污损防护(如钻井平台、海上设施)。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5-10
低温肉制品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与应用
针对我国低温肉制品加工起步晚,加工机理与品质变化规律不明,缺乏质量控制技术支撑,产品出水出油严重、褪色快、货架期短、加工经济损失大、设备完全依赖进口等特点,系统开展低温肉制品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研究。该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 12 项,发表 SCI 论文 57 篇,自主研发装备 6 套、新产品 50 余种。项目实施为我国低温肉制品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为推动产业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了2016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主要技术特点:该项目揭示了肌肉蛋白乳化、凝胶机制及主导色素变化规律,形成低温肉制品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理论基础;研发出低温肉制品质量控制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产品出水出油严重、褪色快和货架期短的重大技术难题;研发出可替代进口的加工关键装备,支撑了我国低温肉制品的产业化发展。
南京农业大学 2021-05-11
土地调查监测空地一体化技术开发与装备研制
"该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1.建立了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的数据组织管理模型,提出了全数字土地实地调查理论,建立了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实地调查空地一体的土地调查监测模式及与土地管理日常业务驱动相结合的数据库更新模式,开发了支持上述技术的内业系统,实现了城乡土地无差异化的调查和管理,解决了原城镇、农村分别管理所带来的城乡区域的动态变化问题,确保了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的实时变更,为城乡土地统一管理和调控提供了决策依据。 2.攻克了多平台多传感器的海量遥感影像多机并行镶嵌技术,提出了面向地类图斑变化的遥感影像自适应阈值自动发现方法,研发了融合高性能计算技术与数字摄影测量处理技术的遥感云服务平台,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区域影像镶嵌耗时长等难题,实现了多源多时相地类图斑变化的自动发现、海量数据规模化快速生成,遥感影像或地图数据的存储、发布、在线实时更新与处理。 3.突破了土地利用变化自动发现定点监控、车载动态快速景象—图谱实时匹配与地类图斑变化自动识别、嵌入式GIS千兆级土地数据组织与表达等关键技术,研制了车载集成轻小型土地调查无人机及车载超算平台。
东南大学 2021-04-10
传统蛋制品现代加工技术与装备研发及产业提升示范
已有样品/n传统蛋制品现代加工技术与装备研发及产业提升示范。  成果简介:研究皮蛋腌制中多种金属离子作用机理,发现蛋壳“腐蚀孔现象”与蛋清蛋白质碱解聚与凝胶调控分子机制,揭示蛋清胶体流变学特征,得出腌液对蛋白、蛋黄物性参数的影响,探明不同铜、锌、铁及锰盐在加工中作用差异;找到铜锌复合盐代铅及其比例、用量与生产规律,建立“无铅低铜工艺”技术,铜含量降低29.7%,改变长期使用氧化铅的现状。研制出多种安全涂膜剂与包装方式,构建离子色谱法检测残留量方法,改变包泥裹糠的传统方法。  应用前景:在全国1000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轧机主传动大功率交直交中压变频驱动技术与装备
轧机是生产成品金属材料的关键设备之一,轧机用交直交中压变频驱动系统是涉及到冶金企业核心制造能力的关键装备,在对功率半导体器件、大功率变流、高性能传动控制、轧机主传动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研究基础上,实现国产化的大功率交直交中压变频轧机驱动装备(5~40MVA,3300V)的工程化与产业化技术研究,主要关键核心技术包括:(1)系统集成技术与工程应用推广;(2)大功率变流装置研制;(3)高性能传动控制;(4)驱动系统与工艺控制功能融合等。系统电网侧功率因数保持为 1.0;静态调速误差≤0.01%,动态速降 0.25%s(100%转矩阶跃)。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麦胚、燕麦、小米、薏仁米等杂粮灭酶、灭虫、灭菌技术与装备
一、成果简介 小麦胚芽、玉米胚芽和米糠等粮食加工副产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是油脂类或焙烤企业的重要食材。燕麦、小米、薏仁米等杂粮营养丰富、保健作用明显。这些都是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健康食材。但是,这些 产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脂肪氧化酶活性高,产品极易品质劣变甚至氧化酸败。例如,胚芽或米糠如果不进行灭酶处理,在30℃条件下,24小时即会氧化酸败。燕麦粉的保质期不会超过15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工业废水厌氧氨氧化脱氮低碳处理技术与装备
利用厌氧氨氧化菌一步去除污水中 90%以上的 NH4+-N 和 85%以上的 TN,同时耦合异养脱氮,提高 TN 去除率至 95%以上,实现工业废水自 养异养耦合脱氮,主要特点如下: 1. 总氮去除负荷高,是传统脱氮工艺的 2-5 倍; 2. 根据化学计量关系,厌氧氨氧化工艺可节省 62.5%的供氧动力消 耗;3. 厌氧氨氧化反应无需有机碳源,耦合系统节省了 90%的有机碳源 消耗; 4. 污泥产量减少 90%,节省了污泥处理处置费用; 5. 不但可以减少 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可以消耗 CO2,综合 CO2 减排 90%以上; 由于以上特点,厌氧氨氧化技术能够大幅降低污水处理费用,是国际 上最先进的废水生物脱氮技术,属于绿色低碳的处理技术,对于实现 碳达峰、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交通大学 2023-05-08
农用无人机及作物智慧管理技术与装备的创制和应用
农田信息快速精准获取是肥药减施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实测信息的农田智慧管理是实施化肥农药“双减”和产量品质“双强”的重要手段。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农田信息快速精准获取是肥药减施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实测信息的农田智慧管理是实施化肥农药“双减”和产量品质“双强”的重要手段。经过近十年产学研联合攻关,在无人机及卫星遥感作物信息高效融合获取与智慧管理的核心技术和装备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攻克了信息快速感知与肥水药精准管理两大难题,创新形成了国际领先的多源信息融合和肥水药精准管控技术产品。主要技术创新包括: 1.首次提出了基于无人机实时飞行性能的GNSS-IMU导航捷联解算控制融合算法,研制了多旋翼、直升机等两类12种农用无人机及适应多种作业模式的飞控系统,打破了日本雅马哈等同类无人机和MicroPilot等著名飞控系统对我国的封锁和垄断;首次研制了快拍式28波段(520g)、5波段(250g)和全反射式光栅成像微型光谱仪,分辨率为2nm,优于德国UHD185的8nm;突破了地-星融合的作物养分和病虫害检测技术,实现了遥感与农学模型高精度时空统一,时序MODIS数据解析由8-16天1km提升到逐日10-30m,病虫害发生短期预测精度提高8%。 2.发明了路径跟踪控制算法和分段式地头转弯精准接轨优化策略,攻克了弱GNSS信号下的自动导航难题;发明了无人机变载荷的重心平衡技术,研制了16种系列机/车载喷施装备和基于作物高度/作物密度/病害程度的精准对靶施药机具,实现了无人机和地面精准变量作业;首次研制了适用于水稻、水生蔬菜等复杂水田环境的无人空气动力船及船载装备,实现了水田的自动化除草、施肥施药作业,节肥省药10%-35%。  3.创建了集地面/无人机/卫星遥感信息获取融合、智慧决策和精准作业于一体的云平台管理系统。提出了植物-土壤养分一体化平衡施肥策略,建立了浙江省“两区一田”全覆盖的田块养分解析图;创建了高精度三维数字果园,在全球最大的荔枝生产茂名基地等进行了应用,节水8%,减药25%,减少劳力20%,增产10%,优果率提高23%。 项目授权发明专利 44 件(美国专利3件),发表论文 64 篇,出版专著 3 部,软著登记14项。经多位院士和专家评审,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制定国家标准3项、地方标准2项、浙江制造标准1项。研发的产品荣获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证书,14种产品被列入国家及省市农机推广补贴目录,并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创汇近2亿元。成果近三年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累计综合效益21多亿元,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浙江大学 2022-07-22
广州天盛安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天盛安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08-04,注册资本为13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张闳嘉,经营状态为开业,工商注册号为440126000296070,注册地址为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草堂公路段8号之一,经营范围包括电子专用设备制造;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家具销售;面料纺织加工;针纺织品及原料销售;针纺织品销售;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建筑装饰材料销售;家居用品销售;服饰制造;专业设计服务;金属门窗工程施工;金属制日用品制造;金属制品销售;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交通及公共管理用标牌销售;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安装服务;照明器具销售;日用百货销售;家具安装和维修服务;日用杂品销售;安防设备销售
广州天盛安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2022-07-0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