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神龙号” 深海水下机器人
项目成果/简介:水下机器人作为一种高新技术手段在海洋开发和利用领域的重要性不亚于宇宙火箭在探索宇宙空间中的作用。它可以代替人类完成复杂海洋环境,特别是深海异常环境(如地质活动频繁的热液区)的环境探测、资源调查和开发等任务,因而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科研价值。“神龙号”深海水下机器人(AUV)是一种具有高精度水下自主导航能力和多种海洋要素观测能力的自主水下探测与运载平台,可以实现深海复杂环境下大范围、多尺度的精确自主导航以及大深度、大范围、多参数、实时观测,对解决深海大洋研究面临的重大科学挑战、支撑“透明海洋”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机器人可以完成1500m以内的海底地形地貌测绘、自适应多AUV组网观测、多海洋环境参数综合观测、海底深海矿藏勘查、水下救援等,为突发海洋事件应急处理、深海大洋高机动性实时观测、水下目标探测及预警等提供了重要设备支撑。项目阶段:工业化生产阶段效益分析:“神龙号”深海水下机器人搭载自主研发的基于声纳和水下视觉的高精度组合导航系统,可以克服单一导航系统的不足,充分发挥声学导航、视觉和结构光导航系统各自的优势,为AUV向更广阔、更长程、更复杂的工作海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对AUV使用成本的降低和产业化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神龙号”深海水下机器人可广泛应用于海底基础网络维护、水下考古、深海矿藏勘查,深海环境考察、海洋工程等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而且经济效益显著。与驻青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军潜艇学院开展合作,现阶段处在项目支持的前期研究中。与外地的合作单位有:中船重工集团,国家海洋局等单位。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 、 软件著作权知识产权编号:ZL201010534188.X技术成熟度:可以量产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获得经费:400.00万元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4-11
一种微型自主式水下航行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包括机身、安装在机身上的推进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机身的底面中部为导流区,所述推进单元包括多台横置在导流区周边用以控制水流进出导流区下方的双向推进器,所述机身依靠导流区与水流之间的作用力而升降。本发明的微型自主式水下航行器,不仅使运动更加灵活,还可使航行器直接垂直方向运动即上浮或下潜,动力也更加充足,并且有效简化了航行器的结构,控制过程也更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本发明在上升和下沉过程中,可以没有水平的移动,从而使机身运行更平稳,定位更准确。
浙江大学 2021-04-11
自主式水下航行器(海洋机器人)
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内AUV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然而仍存在可靠性差、智能水平低等问题,难以应对复杂海底环境,不能满足我们对高效率作业和长期自主性的迫切需求。为解决上述关键问题,中国海洋大学致力于研发面向长航程深海观测任务的具有数据驱动能力的新一代AUV系统。在结合自主导航系统精确定位与高性能的运动控制基础上,根据AUV调查任务需求,通过对海量高维观测数据的关键特征实行快速分析,赋予AUV系统对航行路径的智能决策能力,极大提升了海洋调查任务实施的质量与效率。 “旗鱼”系列AUV是具备高智能性、自主性、灵活性的自主式水下机器人,在海洋科学研究、资源调查、应急搜救等民用领域,以及情报侦测、探雷灭雷、战场支援等军事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旗鱼系列AUV具备如下优点: (1)易操作,具有图形化的任务界面使得任务规划过程简单快捷; (2)易布放和收回,三型AUV都配备专用布放回收吊钩,用户可以使用简易回收杆手动使潜器与母船吊放机构建立连接; (3)大航程,可选高配置电池舱,续航力可增加50%; (4)高航速,水动力学优化设计,航速最高可达5节; (5)高可靠性,声学跟踪功能、AUV缠绕物切断与自主摆脱、冗余自救设计、硬件软件设计和测试等,确保系统高可靠性; (6)模块化设计,系统包含基本配置与用户自定义配置,可根据任务要求更换模块化任务舱段。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5-09
“神龙号” 深海水下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作为一种高新技术手段在海洋开发和利用领域的重要性不亚于宇宙火箭在探索宇宙空间中的作用。它可以代替人类完成复杂海洋环境,特别是深海异常环境(如地质活动频繁的热液区)的环境探测、资源调查和开发等任务,因而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科研价值。 “神龙号”深海水下机器人(AUV)是一种具有高精度水下自主导航能力和多种海洋要素观测能力的自主水下探测与运载平台,可以实现深海复杂环境下大范围、多尺度的精确自主导航以及大深度、大范围、多参数、实时观测,对解决深海大洋研究面临的重大科学挑战、支撑“透明海洋”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机器人可以完成1500m以内的海底地形地貌测绘、自适应多AUV组网观测、多海洋环境参数综合观测、海底深海矿藏勘查、水下救援等,为突发海洋事件应急处理、深海大洋高机动性实时观测、水下目标探测及预警等提供了重要设备支撑。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5-09
自适应水上水下空化射流喷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水上水下空化射流喷嘴。高压水喷嘴装在低压水喷嘴内,紧靠在低压水喷嘴的淹没腔台肩上;在低压水喷嘴轴向空气腔室内装有阀芯,阀芯连杆的一端与靠近淹没腔一端的阀芯连接,另一端穿过圆盘套筒与弹性膜片连接,圆盘套筒和空气腔室为过盈配合,弹性膜片和圆盘套筒为密封连接,高压水喷嘴的进气口经气孔后,一路与空气腔室连通,另一路经高压喷嘴节流口、高压喷嘴出口与淹没腔连通,低压水喷嘴的低压水入口经阀芯中部缝隙、低压水管路与淹没腔连通。本发明利用水上环境和水下环境的差异性,根据外界工作环境的变化做出自适应调节,起到节能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该过程不需要人工调节,同时降低能耗,达到节能效果。
浙江大学 2021-04-13
海底/水下全地形自主移动作业车
研发了多种海底/水下履带式全地形作业车样机,综合采用虚拟样机技术、机电液控多系统联合仿真技术及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现已开展虚拟现实分析、陆地软底质试验及大型实验室水池试验。 全地形作业车可在海底/水下稀软底质、硬底质以及复杂崎岖地形上自主行走作业,具备稳定行走、爬坡越障、自主避障、路径跟踪控制等综合行走通过性能;可携带多种作业工具并提供动力与控制,具备良好的重载性、机动性及可靠性。
中南大学 2022-12-06
基于生成图像数据的水下目标检测与识别
一、项目简介 水下目标检测与识别,是水下机器人等相关系统能够被高效应用的前提。然而现有系统难以应对水下图像能见度较低,对比度差,存在颜色漂移和边缘模糊等问题;另外,水下图像样本稀少且缺乏足够的变化性,使得相关基于机器学习的目标检测与识别系统由于缺乏训练样本而无法有效应用。 二、前期研究基础 项目利用深度学习等新的理论突破,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通过结合水下成像原理与深度风格迁移、生成对抗网络等算法,由普通光学图像生成水下图像,构建水下图像目标检测与识别仿真库,该数据库一方面数据量大且具有较大的变化性,也即场景与目标均具有较大的变化性;另一方面,由于是由普通光学图像迁移获得,因而也可以直接应用普通光学图像自身的标签信息,无需再对其进行标注。另一种是研究基于水下退化图像处理算法的检测和识别系统,解决由水下图像的色彩漂移和细节丢失等退化现象带来的目标检测和识别问题。同时通过水下退化图像处理模块和检测识别系统的联合优化技术,可以实现退化图像的增强方法与检测识别系统的最佳匹配。在保证处理后的退化图像性能指标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水下图像的目标检测识别性能。 三、应用技术成果 1)基于深度学习风格迁移的水下图像生成效果示例 a为自然场景图像中的目标检测结果;b为模拟生成的水下风格图像及其目标检测结果;c为图像增强后的目标检测结果。 四、合作企业 无
厦门大学 2021-04-11
喷水推进型水下滑翔机观测系统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关键技术与应用
项目所属科技领域为海洋装备技术。项目突破了小型化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大深度、长航程、高精度等关键技术,发明了小型化大容量浮力精准调节装置、海洋温差能驱动装置及螺旋桨与浮力调节混合驱动装置,引领了新型水下滑翔机技术发展。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1项、美国专利1项,发表论文68篇。研制成功系列化产品,应用于我国重大工程和海洋科学研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和提升海洋国防能力做出重大贡献。
天津大学 2021-04-10
一种多关节柔性水下机械臂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关节柔性水下作业机械臂,该机械臂的结构主要由几个重复的手臂关节单元、用于安装手臂的底座、臂体末端的手爪以及末端传感器等组成。安装在底座的电机驱动柔性绳,通过改变柔性绳的长度来实现对机械臂臂体偏转、俯仰运动的控制,臂体到达指定位置后,手爪张合来实现对目标物的抓取。末端传感器主要用来检测机械臂位置,实现闭环控制的要求。该种机械臂主要用做深海ROV末端作业工具,相较于典型的6自由度+手爪的结构,具有结构轻巧、质量小以及冗余自由度大的优点。
浙江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9 1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