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凹凸棒石基生态复合肥料
利用纯化改性后的凹凸棒石,针对农业生态保育、修复及农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系统性问题,首次提出新一代生态肥料集成体系的新思路,并设计出“矿物微量元素+有机质+微生物种群”的三维一体生态肥料,使其既有有机肥、生物肥料的高活性、长效性,又有无机肥的速效性、微肥、菌肥的特效性,同时,产品中的微生物种群能加速物质快速循环分解,有利于各种营养元素的释放,通过固氮、解磷、解钾、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大幅度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及肥效,实现作物增产优质化的目标。 成果亮点 技术特点:通过凹凸棒石提纯工艺及矿物微量元素+有机质+微生物种群的技术集成,针对农作物增产优质、土壤修复治理等开发出了系列产品。2016年,在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创办的“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将凹凸棒石矿物有机肥与其它有机肥在玉米大田里做了比对试验,相对于对照组有机肥,施用凹凸棒石矿物有机肥后,玉米增产10%以上,增产效果明显。凹凸棒石矿物有机肥不仅对农作物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样,对其他经济作物也有着明显的增产、增效作用,在“甘肃省农科院”对“山东省寿光市乐义集团”种植的番茄检验结果证明,维生素C、番茄红素、钙含量分别提高了23%、43%、39.5%;在“甘肃省靖远县北滩乡”种植的枸杞研究结果表明,枸杞产量比施普通肥料增产了62.32%;而枸杞鲜果的维生素C、粗蛋白和糖酸比分别增加了10.31%、0.46%和9.13%。
兰州大学 2021-01-12
“健康纳豆”微生态系列药品食品生物创制
本成果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豆芽孢杆菌及液体种子生产技术、菌种接种技术、纳豆发酵技术、保藏技术等,同时完成了对产品功能、质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开发了高耐受胃肠道纳豆芽孢杆菌菌剂、高品质食用纳豆、高活菌纳豆冻干粉、高活性药用纳豆激酶等多种产品,纳豆中益生活菌数量、纳豆激酶活性及异黄酮等功能成分含量较国内外相关产品有明显优势,且纳豆感官评价品质高,生产成本较低,更加符合国人口味。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面向河道生态恢复的固化材料多维应用技术
面向河道生态恢复的固化材料多维应用技术,即将河道底泥原位资源化,通过排水作业或带水作业,制成砌块型和颗粒型吸附材料,其中砌块用于河道护岸或护坡建设,吸附材料用于河道底质覆盖层或生态护坡。面向生态恢复的河道基础设计不单单是河道基础设施的设计,而是综合考虑护岸护坡的植生性与生态兼容性,要求研制出的生态型护坡材料,不但具有一定的强度,能满足护坡防洪防冲刷的需求,还能提供植物以及微生物群落生长的空间,实现岸和水之间的亲水交换,具备一定净化水质的功能,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最终实现河道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黄姜皂素废水生化处理出水的电混凝深度处理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黄姜皂素废水生化处理出水的电混凝深度处理系统及方法,以廉价铁板作为极板,通过电混凝产生的新生态铁氧化物的絮凝作用,有效去除色度和有机物,电混凝出水中投加次氯酸盐后,亚铁离子和有机物等与次氯酸盐进一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强化对水中色度和有机物的去除。该发明的处理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电混凝;次氯酸盐氧化;斜板沉淀池固液分离;砂煤双层滤料过滤。本发明采用电混凝与次氯酸盐氧化相结合的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的黄姜皂素废水生化处理出水中有机物和色度难以达标的难题,操作简单,易于对现有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改进,处理后水可以回用于黄姜皂素生产工艺,大大减轻了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加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4-11
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孙璟睿副教授在Nature Water发文综述河流障碍物检测的发展历程
研究团队全面对比了现有的河流障碍物检测方法(记录、计数和分类),包括实地调查、建模模拟、自动化检测等。研究表明,不完整的障碍物数据库,特别是当大量的小型障碍物数据缺乏时,会导致水资源管理不可靠和低效的生态修复效率。
云南大学 2025-02-07
多级环流曝气及厌氧——好氧耦合环流曝气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1 成果简介利用生物方法进行污水处理,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但是,在活性污泥法的应用中,仍然存在以下主要缺点:曝气池占地面积很大,曝气后气体排放造成二次污染;曝气过程中活性污泥、空气和污水三相混合不均匀,氧传递速率较慢,氧气利用率不高,使得曝气效率低;剩余污泥排放量大。本研究室基于多年来对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特性和工程应用的研究,提出了采用多级环流装置作为活性污泥曝气的新方式,并经过 10 多年的基础、应用以及工业化研究,形成了一套高效的活性污泥的处理污水的新工艺—多级环流曝气工艺。该工艺可改善氧的传质,增加氧的利用率,从而减少动力消耗;该工艺还可减少生物处理过程中剩余污泥的产量,减轻处理污泥的负担;同时,该工艺的生物处理构筑物占地面积显著减小,可节约投资。该工艺已经完成了 20 吨/天的工业中试,通过了专家鉴定;并在处理印 染污水等方面已经建成了工业应用装置,目前运行良好。 在多级环流曝气工艺的基础上,针对含有中低浓度难降解有机物的污水,本研究室又开发了厌氧-好氧耦合环流曝气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以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效率。通过在多级环流塔内的悬浮污泥中添加具有特殊孔隙结构和尺度的载体材料,利用氧的传递阻力在载体内部形成厌氧菌生存的环境,构成专性厌氧菌生长区。通过被动扩散和流体的冲刷作用,有机物可以扩散进入载体内部,并被厌氧菌降解,同时载体内部的厌氧降解产物也可进入流化床主体,实现厌氧生物降解和好氧生物降解的耦合。该工艺具有高效的好氧降解过程和厌氧降解过程, 且将厌氧和好像过程结合在一个装置中进行,高度集成化,设备投资小、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该工艺已经在含酚废水、 PTA 废水、炼油废水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艺开发和工业模拟实验,取得了理想的处理效果。2 技术指标( 1) 多级环流曝气:溶解氧浓度可达到 6mg/L 以上,较廊道式曝气池,占地面积可减小 80% 以上,处理时间可缩短 50%以上。 ( 2) 厌氧-好氧耦合环流曝气: COD 的容积负荷可达到 7g/L∙d 以上,对 COD 浓度小于2500 mg/L 的含酚废水、 PTA 废水等废水, COD 去除率达到 95%以上。3 应用说明该技术主要针对各类石化、化工及其他含有难降解有机物废水的处理,小规模现场集成式污水处理(如机场、远郊住宅小区等)以及污水的点源治理。 多级环流曝气应用包括两种方式:① 以环流曝气塔式设备替换现有的曝气池、初沉池;② 在现有的深度在 4m 以上的廊道式曝气池进行改造。多级环流曝气塔为新型塔式曝气处理设备为专利设备,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显著优势。 20 吨/天的工业中试结果(乙烯综合废水, COD 约为 1000 mg/L,)显示,和该厂现有的廊道式曝气池相比,占地面积可减小 80% 以上,处理时间可缩短 50%以上, 出口废水稳 COD 定在 60 mg/L 以内,特别适合于土地资源紧张、处理效率要求高的生产、生活部门。多级环流曝气塔顶部还有集成的泥水分离器,可将出水中的污泥分离,在污泥沉降良好的情况下,可直接排放,不需要初沉和二沉设备,使设备投资、能耗以及占地面积大幅度降低;即使对沉降性能不佳的污泥,也可达到初沉的作用,节省初沉设备和运行费用。 通过对现有的深度在 4m 以上的廊道式曝气池进行改造,也可实现多级环流曝气,方法是在曝气池内改造曝气系统,加装多级导流筒内构件。其改造简单,投资小,但对废水处理的效果有显著的提高。采用多级环流曝气后,曝气池内的溶解氧浓度提高 50% (可达到 6 mg/L以上)以上,悬浮污泥浓度提高 30%以上,在达到相同处理效果的前提下,水力停留时间可减小 50%以上,处理负荷提高 50%以上,特别适合于对现有装置增容的技术改造。由于溶解氧浓度高,剩余污泥的产量也显著降低。 厌氧-好氧耦合环流曝气工艺,通过在多级环流曝气塔中添加高孔隙率的聚合物填料,在填料内部形成的缺氧环境,可发生水解-酸化反应,通过水解-酸化将难降解有机物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进一步由装置中主体的悬浮污泥进行好氧代谢,实现了厌氧—好氧生物降解的耦合,提高了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工业模拟装置的研究表明,对 COD 浓度达到 3500mg/L 的含酚废水,采用厌氧-好氧耦合环流曝气工艺, 24h 内 COD 可降解至 100 mg/L 以下;对 COD 浓度达到 2500 mg/L 的 PTA 废水,采用厌氧-好氧耦合环流曝气工艺, 16 h 内 COD可降解至 100 mg/L 以下;对 COD 达到 2000 mg/L, BOD/COD<0.1 的炼油废水,采用厌氧-好氧耦合环流曝气工艺, 24 h 内 COD 可降解至 60 mg/L 以下。上述处理效果,均优于传统的 A/O 或者 A/A/O 续批式联合工艺,占地面积低于这些工艺的 1/8。4 合作方式商谈。
清华大学 2021-04-13
新型MD菌群多效营养和生态激活剂
本项目已建立目前国际领先 的生物养殖、环境污染治理的专 用优势菌群产品生产线,已开发 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M D菌群 系列产品及其配套处理工艺与设 备。同时,进 一步DNA分子进化技术对适应性菌群功能优化,激活生物链的顶层输送,进行原生态平衡的自驱动治理和 重建良性的生态系统,促进生物量生产力的提高和水域活力的恢复。 该系列新型MD菌群生态活性剂产品普遍应用于经济动物养殖和水域环境治理等领域,包括水产养殖 的水质调控;高营养饲料添加剂;农业生产中的高效活性菌肥;土壤中毒性有机物及镉、铅重金属离子 污染物高浓度工农业有机废水的处理及资源清洁等。
中山大学 2021-04-10
城市生活垃圾生态填埋成套化技术及设备
本项目以发展完整的城市生活垃圾生态填埋处理技术体系为总体目标,主要 研究 内容:①渗滤液好氧生物预处理回灌对加速垃圾稳定化和净化渗滤液污染的机理;②渗 滤液表面回灌覆盖层的减量化过程及植被耐受度;③预处理回灌与表面回灌的实施技术 与环境影响控制;④内层回灌加速填埋气体产生的模式与气体收集利用技术;⑤渗滤液 回灌排出液净化达标技术;⑥填埋场封场与生态化恢复技术;⑦填埋场强化导渗与防渗 结构优化技术。课题研究以集成化生态填埋技术工程示范为主要验收依据。工艺指标为: 渗滤液内层回灌后有机污染削减 70%;表灌减量率约 50%;垃圾有机质降解与填埋沉降 稳定率提高 30%;渗滤液处理达标排放;填埋气体具有发电利用条件。
同济大学 2021-04-13
魔芋飞粉微生态克菲尔减肥保健食品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魔芋飞粉是在魔芋加工过程中,由魔芋表皮等部分组成的粉末,含有约25%的蛋白质,游离的氨基酸质量分数为2.25%,再加上蛋白态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可达23%。此外,魔芋飞粉还含有对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锌、铜、锰和葡甘聚糖等。发酵克菲尔使用一种将乳酸菌发酵和酵母发酵同时进行的发酵剂-克菲尔粒。该成果采用通过乳酸菌、啤酒酵母、葡萄酒酵母、黑曲霉等菌共生发酵制备的克菲尔发酵乳为原料,经酶解得到的高支链氨基酸寡肽能够显著调节血脂水平,具有减肥保健功能,可以开发成新型的发酵乳功能食品。魔芋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道路生态化建设的关键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本成果研究开发了道路径流污染综合处治、旧路面材料全循环再生利用、路域范围雨水强化渗蓄等成套技术;确定各生态渗滤结构的级配组成及结构形式,并采用宏观试验与微观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不同渗滤材料与结构的去污机理,进而形成道路径流污染综合处治技术;分析旧水泥路面混凝土破碎料特性,提出旧料再生骨料的分级方法,提出旧水泥混凝土再生料全循环利用指导方法。
扬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20 2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