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新型生物活性盖髓剂
牙髓组织同牙体硬组织的修复、代谢功能关系密切,尽量保存牙髓活性是牙髓病治疗的基本原则。随着牙髓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牙齿发育及牙本质形成机制认识的加深,生物活性材料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盖髓剂领域。在此,我们研究一种新型生物活性盖髓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盖髓剂,包括牙本质浸提液和牙本质粉末。本发明盖髓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取健康牙体组织,用PBS液清洗,去除牙周膜、牙骨质及牙髓,灭菌;(2)将牙体组织冰冻后研磨成颗粒状;(3)所得颗粒状牙体组织置于培养基中培养;(4)取步骤(3)培养所得上清液过滤,过滤得到的滤液为牙本质浸提液;取培养后的牙本质颗粒用PBS离心冲洗后烘干,研磨成粉末,为牙本质粉末。本发明的盖髓剂,使用时只需要将本材料的液体和粉末调和后覆盖在近髓或露髓处,此方法能有效地促进牙本质修复,提高活髓保存的成功率,为意外穿髓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四川大学 2016-04-21
酶水解蚕蛹蛋白制备免疫活性多肽
研究内容 :本研究采用复合酶法水解蚕蛹蛋白制备免疫调节活性多 肽,得到最佳的水解工艺条件。在最佳水解条件下,酶解后蛋白质得率为 57.24%,小分子多肽得率为 32.16%。该结果达到了计划指标,即蛋白质 得率>40%,小分子多肽得率 >20%。另外,本研究探讨了水解条件与分子 量大小,分子量大小与免疫调节活性的关系,同时建立了毛细管凝胶电泳 测定蚕蛹多肽分子的检测方法。 技术特点 :本研究
南昌大学 2021-04-14
雪荔组方活性部位及制剂
【发 明 人】方芸;柳航;葛卫红;陈军;顾薇;蔡宝昌;胡巍 【摘要】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雪荔组方剂型单一,仅颗粒剂与汤剂;且现有雪荔组方活性部位的制备方法成本较高,毒性大,不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的技术问题,提供雪荔组方活性部位,其制备方法包括提取浓缩、醇沉、吸附柱层析纯化步骤,最终取60%醇洗脱部位。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尿路感染的药物,其含有用本发明提供的雪荔组方活性部位与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制成的临床上任何可接受的剂型形式。根据本发明提供雪荔组方活性部位的制备方法,总黄酮含量达到40%以上,药效学评价显示该部位具有较好的抗尿路感染活性,可以代替原方,方便制备各种剂型。且制备方法成本低,毒性小,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电泳沉积法制备磁性活性炭
提供一种通过直流电泳沉积法制备磁性活性炭的方法:利用铁盐溶胶中含铁胶粒带正电荷的性质,在外加脉冲电场作用下使铁胶体颗粒定向电泳至固定于阴极附近的活性炭微孔洞中;然后通过在碱溶液中浸渍发生原位共沉淀反应得到磁性活性炭。本技术方法可实现强磁性磁性活性炭的绿色高效制备,与已有方法相比,磁性活性炭中磁性物含量高,磁性强,同时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经改造后适于工业生产。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溶剂解吸型活性炭管
产品详细介绍 溶剂解吸型活性炭管 溶剂解吸型和热解吸型、碱性和浸渍活性炭采样管;   溶剂解吸型和热解吸型、碱性、酸性和浸渍硅胶采样管;   401有机担体、CDX-501、CDX-103、XAD-2、碘化钾、聚氨酯泡沫、Tenax TA(TVOC)等特殊吸附材料采样管;   总粉尘采样收集器;   大小型气泡、多孔玻管(白,棕)和冲击式吸收管;   三氧化铬氧化管、顶空瓶、螺口瓶等玻璃仪器等。   溶剂解吸型活性碳采样管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江苏省环境检测中心等权威部门的测试和试用,苯、甲苯和二甲苯本底值低于检出限,苯的解吸效率>99.6%,甲苯的解吸效率>98%,二甲苯的解吸效率>96%,100mg活性炭苯穿透容量>7mg,甲苯穿透容量>13.1mg,二甲苯穿透容量>10.8mg,达到环境监测和职业监测的要求。 规格:Φ6×80、Φ6×120、Φ6×150、Φ6×200 李 丽 : 1 5 8 0 1 2 6 6 4 3 4  联 系 电 话 :0 1 0 –5 8 4 3 1 7 8 1  /  8 0 3 3 6 3 7 3  /  5 9 1 4 5 1 3 1  Q  Q 号;5 2 5 5 0 0 9 8 8 
北京华博科技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中国科大研制各向同性全生物质仿生木材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通过深入解析生物质微观结构,提出了一种利用生物质天然纳米结构的全新的生物质表面纳米化策略,基于这种策略构筑了一种可持续新型各向同性仿生木材(“RGI-wood”)。该策略巧妙地利用了木屑等生物质中天然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将其暴露在木屑颗粒表面,并使其互相交联从而构筑无需任何粘合剂的高性能人造木材。运用这种策略所制备的人造木材在各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力学强度,且超越了实木材和传统人造板。这种新型人造木材自下而上的制备方式使其在尺寸上将不受限制,可以克服大块实木材料的稀缺性,大大拓宽了这类木质材料的应用范围。另外,其还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性和防水性。在这种高性能人造木材中,微米级木屑颗粒的暴露着大量的纳米尺度的纤维素纤维,这些纳米纤维通过离子键、氢键、范德华力以及物理纠缠等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微米级的木屑颗粒也被这些互相缠绕的纳米纤维网络紧密地结合一起形成高强度的致密结构,而无需添加任何粘结剂。这种结构特征带来了高达170 MPa的各向同性抗弯强度和约10 GPa的弯曲模量,远超天然实木的力学强度。此外,新型人造木材还显示出优异的断裂韧性,极限抗压强度,硬度,抗冲击性,尺寸稳定性以及优于天然木材的阻燃性。作为一种全生物基的环保材料,新型人造木材不仅不含任何粘结剂,还具有远超树脂基材料和传统塑料的力学性能,因此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外,这种由纳米纤维构成的网络也为制备木基纳米复合材料提供了一种新途径。通过将碳纳米管(CNT)掺入木屑颗粒间的纳米网络当中,可以获得导电智能人造木材,因碳纳米管能够在其中形成连续的三维网络,因此其具有比传统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更好的导电网络和更高电导率。基于这种智能人造木材的高导电性,它可以实现传感、自发热以及电磁屏蔽等多种应用。这种智能人造木材表现出了出色的电磁屏蔽性能(X波段超过90 dB),可以满足精密电子仪器屏蔽标准的要求。这种智能人造木材还可以在1.75 V低电压下(约等于两节五号电池的电压)实现自发热,可在5分钟内升至60摄氏度,这种在低电压下即可自发热木材可有效地确保自加热设备的安全性,同时减少能耗。 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生物质颗粒表面纳米化方法和策略,可用于构筑全生物质,不含任何粘结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复合的新型人造木材。同时,这种全新的生物质表面纳米化策略也可以扩展到其他生物质(例如,树叶、稻草和秸秆等),并可以实现多功能化,有望用于制造一系列绿色全生物质的可持续结构材料,将进一步推动人造板行业向绿色、环保和低碳方向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2-01
中国科大研制各向同性全生物质仿生木材
项目成果/简介: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通过深入解析生物质微观结构,提出了一种利用生物质天然纳米结构的全新的生物质表面纳米化策略,基于这种策略构筑了一种可持续新型各向同性仿生木材(“RGI-wood”)。该策略巧妙地利用了木屑等生物质中天然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将其暴露在木屑颗粒表面,并使其互相交联从而构筑无需任何粘合剂的高性能人造木材。运用这种策略所制备的人造木材在各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力学强度,且超越了实木材和传统人造板。这种新型人造木材自下而上的制备方式使其在尺寸上将不受限制,可以克服大块实木材料的稀缺性,大大拓宽了这类木质材料的应用范围。另外,其还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性和防水性。在这种高性能人造木材中,微米级木屑颗粒的暴露着大量的纳米尺度的纤维素纤维,这些纳米纤维通过离子键、氢键、范德华力以及物理纠缠等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微米级的木屑颗粒也被这些互相缠绕的纳米纤维网络紧密地结合一起形成高强度的致密结构,而无需添加任何粘结剂。这种结构特征带来了高达170 MPa的各向同性抗弯强度和约10 GPa的弯曲模量,远超天然实木的力学强度。此外,新型人造木材还显示出优异的断裂韧性,极限抗压强度,硬度,抗冲击性,尺寸稳定性以及优于天然木材的阻燃性。作为一种全生物基的环保材料,新型人造木材不仅不含任何粘结剂,还具有远超树脂基材料和传统塑料的力学性能,因此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外,这种由纳米纤维构成的网络也为制备木基纳米复合材料提供了一种新途径。通过将碳纳米管(CNT)掺入木屑颗粒间的纳米网络当中,可以获得导电智能人造木材,因碳纳米管能够在其中形成连续的三维网络,因此其具有比传统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更好的导电网络和更高电导率。基于这种智能人造木材的高导电性,它可以实现传感、自发热以及电磁屏蔽等多种应用。这种智能人造木材表现出了出色的电磁屏蔽性能(X波段超过90 dB),可以满足精密电子仪器屏蔽标准的要求。这种智能人造木材还可以在1.75 V低电压下(约等于两节五号电池的电压)实现自发热,可在5分钟内升至60摄氏度,这种在低电压下即可自发热木材可有效地确保自加热设备的安全性,同时减少能耗。 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生物质颗粒表面纳米化方法和策略,可用于构筑全生物质,不含任何粘结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复合的新型人造木材。同时,这种全新的生物质表面纳米化策略也可以扩展到其他生物质(例如,树叶、稻草和秸秆等),并可以实现多功能化,有望用于制造一系列绿色全生物质的可持续结构材料,将进一步推动人造板行业向绿色、环保和低碳方向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1
基于深度学习的生物质燃料品质识别系统
已有样品/n1)主要技术特点:该成果的特点是针对生物质燃料的光谱图像,利 用深度特征学习方法,建立生物质燃料的水份和灰份含量的传感函数模 型,然后,针对现场获取的生物质燃料光谱图像,利用训练好的传感函数 模型,自动检测和评估生物质燃料成份和品质。与现有生物质燃料成份检 测系统相比,具有生物质燃料品质检测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 2)主要技术指标:(1)水份和灰份含量检测误差:<1%; (2)水份和 灰份含量检测速度:<2 秒/样本; 3)应用范围:可用于生物质发电厂生 物质燃料品质评估,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鸿教授课题组与俞汉青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耦合快速热解、常压蒸馏及化学蒸汽沉积技术,分别成功制备了高热值且稳定的固相生物煤(bio-coal)和高性能的碳纳米材料(少层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为实现废弃生物质热解技术商业化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研究发现,通过常压蒸馏过程参数控制,实现生物油快速结焦可以得到一种新的固体燃料(命名为生物煤,bio-co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1-12
旋风式生物质可燃气体降温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风式生物质可燃气体降温除尘装置,包括旋风除尘器本体,旋风除尘器本体中间侧壁连通有可燃气入口、可燃气出口,旋风除尘器本体底部设有粉尘出口,旋风除尘器本体外套装有快速降温容器,旋风除尘器本体中轴心上安装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下部伸入粉尘出口中,且旋转轴下部设有螺旋叶片,旋风除尘器本体顶部电机输出轴与旋转轴上端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改进后的可燃气体旋风冷却除尘器,可对可燃气体的快速冷却,并可增加流动力,促使微尘沉降,保障微尘的流动下料畅顺,解决微尘堵塞管道问题。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4 55 56
  • ...
  • 738 73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