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用于乙炔吸附和存储的金属有机框架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乙炔吸附和存储的金属有机框架物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物材料由过渡金属离子与多齿有机配体5,5’-(吡啶-2,5-二基)-间苯二甲酸通过配位键或者分子间作用力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过渡金属离子优选二价的铜、锌、钴、镍、镉离子。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物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2000~2200m2/g和孔容1.0~1.3cm3/g。该材料所用的多齿有机配体引入了含吡啶的碱性单元,可以有效提高乙炔的吸附和存储量。该材料在273K和298K温度条件下具有较高的乙炔吸附量,可以在低压下使用,可望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乙炔吸附和存储材料。
浙江大学 2021-04-11
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风能捕获跟踪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风能捕获跟踪控制方法,属于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控制技 术领域。本发明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在机组启动并网刚开始发电的过程中,调节机组的转速ω; 其次,风速改变时,根据风速传感器测量的风速的相对变化量增加或减少的方向,确定机组转速控制需要 变化的增加或减少的方向,根据风速测量值相对量变化的大小,由叶尖速比λ计算表达式,计算确定转速所 需要的控制变化量;再次,通过增加或减少机组输出功率的粗调节;最后,使风轮机吸收的机械功率Pm 满 足dPm/dω=0的条件,使机组运行于CP-λ曲线的顶点或与其相当接近的点。本发明能实现对直驱永磁同步 风力发电机组最大风能捕获的快速跟踪控制,提高机组的发电效益。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一种用于牙釉质定向有序矿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相关专利提供了一种用于牙釉质定向有序矿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羧甲基壳聚糖和阿仑膦酸钠交联后,依次滴加含磷酸氢根离子和含钙离子的溶液,形成纳米无定形磷酸钙颗粒,之后向该溶液中加入谷氨酸,即可制得。
天津医科大学 2021-02-01
电化学沉积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化学物理系曾杰教授、周仕明副教授研究团队发展出了一套利用电化学沉积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利用该方法研究人员成功制备出了34种单原子催化剂,覆盖了多种过渡金属和多种衬底。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发展对衬底和金属无选择性的普适性单原子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在电化学三电极体系下进行电化学沉积,并通过阴极沉积和阳极沉积获得了两种Ir1/Co(OH)2单原子催化剂。此外,研究人员又探究了沉积条件(前驱体浓度、沉积圈数和沉积速率)对单原子形成的影响,发现当金属的负载量低于某一限度时,可以获得单原子;高于这一限度时则有金属团簇或颗粒形成,这一变化类似于液相中晶体生长中的成核过程(图1)。电化学沉积制备单原子的机理研究。(a)阴极沉积示意图;(b)阳极沉积示意图;(c)在阴极沉积中,前驱体浓度、沉积量和单原子形成的关系;(d)在阳极沉积中,前驱体浓度、沉积量和单原子形成的关系。为了证明该方法的普适性,研究人员又在氢氧化钴、硫化钼、氧化锰、氮掺杂的碳等衬底上成功获得覆盖3d、4d、5d金属的单原子催化剂,并且对所制备的单原子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后发现,阴极和阳极沉积获得的同一单原子催化剂具有不同的电子结构,这为其在不同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研究人员还对所得单原子催化剂在电催化水分解反应中的性能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表明,阴极沉积所得的一些催化剂在电催化析氢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同时,阳极沉积所得的一些催化剂在电催化析氧反应中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该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不仅为单原子催化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为今后系统性研究催化剂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4917-6.pdf详细阅读:http://news.ustc.edu.cn/2020/0313/c15884a414545/page.ht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0
一种智能视觉监控检索中提取目标运动轨迹特征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视觉监控检索中提取目标运动轨迹特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运动轨迹,以二维空间坐标序列对目标运动轨迹进行描述;根据描述目标运动轨迹的二维空间坐标序列,计算描述每次采样中目标运动方向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将每次采样中目标的二维空间坐标和描述每次采样中目标运动方向的纵向斜率和横向斜率合并组成每次采样中目标的流矢量;以流矢量序列对目标运动轨迹进行描述;读取预先建立的参考矢量集合;计算描述目标运动轨迹的流矢量序列到各参考矢量的距离作为该目标运动轨迹的特征向量。本发明方法使用流矢量序列描述目标运动轨迹并提取特征向量,可以在轨迹描述中同时包含位置和方向信息,避免了测量误差。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天线阵列校准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天线阵列校准方法及其装置。 该装置通过在天线阵列中心点发射校准信号,根据自适应滤波器的原 理,利用维纳解形式,提取阵列天线及接收前端的幅度不一致性和相 位不一致性参数。在存在密集干扰的复杂电磁环境中,能够自动抑制 小幅度的同频或邻频干扰对该频点阵列校准结果的影响;而当同频或 邻频干扰的幅度比较大以致对通道参数有较大影响时,能对提取的通 道参数进行处理,消除或极大减弱该干扰带来的影响,然后对接收的 阵列信号进行宽带补偿或多窄带补偿,消除通道不一致性引起的误差。 本发明适用于复杂电磁环境下,对工作在任意频率范围的圆形天线阵 列及接收通道实时进行通道参数提取和自动补偿。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基于球头铣削加工的工件三维表面形貌的仿真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超精密球头铣刀加工的工件三维表面形貌建模及仿真方法,首先提取影响仿真三维表面形貌生成的刀位点,根据提取刀位点并结合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运动学模型建立刀刃扫掠点云模型,然后设定仿真区域范围内三维表面形貌采样点,最终形成仿真区域内工件三维表面形貌。本发明建立了刀具参数、加工策略、加工参数与工件三维表面形貌的关系,能够清晰地表征超精密加工条件下的三维表面形貌,进而可实现基于工件三维表面形貌的工艺参数优化。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外泌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原始卵泡体外激活中的用途。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人脐带组织,并提取得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得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离心处理,以提取得到外泌体。本发明HucMSC外泌体可以激活原始卵泡并促进新生小鼠卵泡发育,卵泡发育成熟后获得的成熟卵母细胞,其质量未受到影响。HucMSC外泌体可以改善老年小鼠生育功能,老年鼠卵巢包囊内注射外泌体后,与公鼠交配后,实验组小鼠产仔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南开大学 2021-04-10
高转移倾向的人乳腺癌细胞系及其建立方法
该项目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基因调控在肿瘤细胞转移中作用》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理研究》项目的资助下完成的。目前,正在应用高转移倾向的人乳腺癌细胞系进行肿瘤转移分子机理的研究。/line肿瘤的侵袭与移转是恶性肿瘤最基本的生物学特性之一,也是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然而,有关转移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因此,肿瘤转移一直是肿瘤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建立理想的肿瘤转移动物模型对深入进行肿瘤转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SCID鼠为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everecombinedimmunodeficiency,SCID)鼠,几乎完全丧失T和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缺乏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本方法2003年6月27日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03130264.5,我们应用SCID鼠肿瘤转移动物模型,从乳腺癌细胞系MCF-7筛选到了一株具有高转移倾向的乳腺癌细胞株,命名为LM-MCF-7,为乳腺癌MCF-7细胞的转移亚克隆。/line技术指标和成熟程度:本发明采用含有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LM-MCF-7细胞,使其能体外长期生长和稳定传代。经实验观察与验证,体外生长的LM-MCF-7具有典型的上皮样形态,接触生长抑制丧失。遗传学研究证实该细胞为异倍体,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严重,符合恶性肿瘤的遗传学特征。该细胞SCID鼠接种成瘤率为100%,与MCF-7细胞相比成瘤早,转移快,转移脏器范围更广泛。经检测,LM-MCF-7细胞系仍保留瘤组织原有的生物学特性,它的建立可为乳腺癌转移机制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的干预研究提供理性的配对细胞模型。
南开大学 2021-04-10
一种基于猛狼围捕行为的无人机集群空战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猛狼围捕行为的无人机集群空战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无人机集群空战初始化;步骤二:构建集群空战态势威胁代价;步骤三:利用猛狼态势学习确定无人机集群空战合围拓扑结构;步骤四:合围拓扑结构映射为猛狼围捕编队构型;步骤五:基于猛狼围捕构型的无人机编队合围控制;步骤六:输出集群空战编队控制指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84 985 986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