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型海藻生物质高效热解生物油机理的研究
项目简介 本项目针对大型海藻这类潜力巨大的可再生能源采用热解制取生物油的机理问题, 分析海藻水溶性多糖热裂解产油、产气和产炭的特征,并通过多种测试手段相结合具体 分析所制得生物油成分,由生物油成分探索水溶性多糖的热解反应机理。研究热解温度、 停留时间等过程参数对海藻热解制油产率和品质的影响规律,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其影 响程度序列,获得产油率和油品协同最佳所对应的热解工况。最终评价海藻热解生成液248 体油的价值,并提出优化调整策略。
江苏大学 2021-04-14
十二烷酰魔芋葡甘聚糖磺酸钠的制备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应用现代酶化工高新技术,将魔芋精粉中的葡甘聚糖深度开发成功能食品的一种新型强化剂(简称KGMLR)。产品具有增稠、保水、协同、稳定、成膜及乳化等多种非离子性水溶胶性能,其分子量为10000-8000,粘度(2%溶液)30-40Pas,25%热水溶液(80℃)而易形成白色凝胶,在混合料/水界面上产生活性,适当的配比可形成微胶囊的乳浊液,低浓度水溶液呈半乳浊状。在高温喷雾或低温冷冻中,既不会对其混合料的粘度有影响,又能使得成品更加均匀和细腻。在混合料中添加低浓度KGMLR,可以调节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利用全细胞催化合成海藻糖的方法
成果简介: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含有海藻糖合酶的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BL21中得到重组大肠杆菌,发酵培养能大量生产海藻糖合酶的重组细胞,通过使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对重组细胞进行通透性处理,经处理的细胞以麦芽糖为底物合成海藻糖。经透性化处理的大肠杆菌以25 %-35 %的麦芽糖为底物合成海藻糖。在20-25 ℃反应16-20 h底物的转化率可达到55 %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海藻活性物质的筛选及其分离纯化的关键技术研究
①基于海洋微藻多糖筛选,建立了海洋微藻多糖的分离纯化工艺 从10种海藻微藻中,筛选到多糖含量较高的四爿藻4种海洋微藻。进一步,建立了它们多糖的热水浸提法和微波萃取法工艺,初次发现2种提取方法在它们多糖提取中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测定多糖结构、硫酸基和糖醛酸等活性基团含量,筛选到球等鞭金藻和小球藻多糖。随后,初次建立了它们多糖的分离纯化工艺,制备到5种新的纯多糖。这些纯多糖具有中等强度的体外抗氧化和抗菌活性,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空白。 ②建立了抑藻活性物质的筛选方法,建立了7种大型海藻抑藻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工艺 从40种大型海藻中筛选目标物,获得浒苔等7种大型海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它们抑藻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工艺,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空白,并制备到52种,其中50种是初次从大型海藻中分离得到。进一步,研究了42种抑藻活性物质对7种赤潮微藻的抑藻活性。针对每种赤潮微藻,获得了1种以上的比重铬酸钾更有抑藻优势的活性物质。
江苏海洋大学 2021-05-10
一种壳聚糖‑植酸钠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抑菌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壳聚糖‑植酸钠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抑菌剂,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壳聚糖‑植酸钠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将壳聚糖和植酸钠为原料,植酸钠结构中的六个磷酸基团与壳聚糖表面的游离氨基发生分子间或分子内静电作用交联而得到壳聚糖‑植酸钠纳米颗粒,对细胞无毒性。本发明提供的壳聚糖‑植酸钠纳米颗粒,粒径为50~150nm,所述纳米颗粒的尺寸小,与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纳米颗粒相比稳定性更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膦甲酸钠眼玻璃体腔内缓释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供极细的33G针头注射用的膦甲酸钠眼玻璃体腔内释药物,可以延长药物作用、减少给药次数、减少玻腔反复注射引起的不良反应。本发明是对普通膦甲酸钠注射剂的改进,将膦甲酸钠、可生物降解的药用聚乙二醇类辅料和GPQ肽类交联剂,制备成具有缓释作用的可供极细的33G针头注射的眼玻璃体腔内缓释药物。本发明包含A组分与B组分,A组分为膦甲酸钠和可生物降解的药用聚乙二醇类辅料共同构成的均质的混合溶液,B组分为肽类交联剂溶液。注射前,只需用配33G针头的注射器抽取等体积的A组分与B组分,轻轻混匀即可进行眼玻璃体腔内注射。A组分与B组分在混匀后的10分钟内为普通液体,注射进眼玻璃体腔内后,因药用聚乙二醇类辅料在肽类交联剂的作用下形成凝胶状植入剂,阻滞膦甲酸钠快速释放,从而起到缓释药物作用,延长给药。为减少玻璃体腔穿刺注射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使用针头的直径越细(也就是G值越大)的针头进行玻璃体腔注射是临床的发展趋势,使用药物制备成缓释剂,也可有效减少玻璃体腔注射频次。此发明专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间隔时间。
青岛大学 2021-04-13
过碳酸钠、过碳酰胺、过氧化钙生产技术
过碳酸钠、过碳酰胺、过氧化钙是一类用途广泛的化工产品,可作为织物漂白剂、消毒 剂、清洗剂、杀菌剂、电镀添加剂、除垢剂、制氧剂、蔬菜水果保鲜剂等。 1. 在环境保护方面,用于代替传统的曝气,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加速细菌繁殖,增加活 21化工学院科技成果 性污泥量;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治理赤潮。 2. 在农业方面,用于水稻直播,提高产量,缩短播种周期。用于根系供氧,增产增收。用 于饲料青贮,可防止腐败变质。 3. 纺织工业中作漂白剂:有良好的洗净和漂白效果,且对着色物不受影响,对白色织物能 增加白度,长期使用,织物不变黄,克服了氯系漂白剂的不足。 4. 急救供氧:在催化剂存在下,加水立即分解反应发生氧气,可用于急救供氧,处理简 便、设备简单、安全、便宜。 5. 其它用途:水果的表面处理与保鲜剂;金属表面处理;天然橡胶硫化剂、密封剂、交联 剂、引发剂等。还可用作为氧化物阴极材料以及杀菌剂、防腐剂、鲜酸剂、油类漂白剂及封闭 胶泥的速干剂。 本技术采用先进的湿法连续结晶新工艺生产过碳酸钠、过碳酰胺,工艺简单,设备简单易 得投资少,技术条件易掌握。生产过程无三废,已工业化。与国内大部分企业相比,投资减少 约30%,成本减少约20%。年产1万吨规模,投资约600万元。 本技术采用先进的氧化钙悬浮氧化反应工艺生产过氧化钙,可制取高纯度的过氧化钙 (76%或85%) 。设备少、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已工业化。年产1万吨规模,总投资约1200万 元。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利用硫化氢酸气制备碳酸钠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310697649.9)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硫化氢酸气制备碳酸钠的方法,属于脱碳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首先将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的缓冲溶液与未脱碳的硫化氢酸气进行混合反应吸收酸气中的二氧化碳和部分硫化氢,得到含碳酸氢钠和硫氢化钠的脱碳富液,然后加热脱碳富液,使脱碳富液中的硫氢化钠发生水解反应,转化成氢氧化钠,水解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与脱碳富液中的游离碱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钠,酸气中的二氧化碳最终生成碳酸钠盐被固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从焦化脱硫废液中提取硫氰酸钠的化学处理方法
(专利号:ZL 201510409511.3)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焦化脱硫废液中提取硫氰酸钠的化学处理方法,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步骤是:取HPF焦化脱硫废液加入适量ADA混盐,或者取ADA焦化脱硫废液加入适量HPF混盐,加入活性炭,加热到70‑80℃,搅拌1‑2小时,过滤后滤液加入硫酸至pH=3.5‑4,加热至60‑70℃,搅拌2小时,过滤后滤液再加入氢氧化钙,加热至60‑70℃,搅拌1小时,过滤后滤液蒸发浓缩后冷却、过滤,过滤后固体料经干燥后得到工业一级品硫氰酸钠产品。本专利方法兼顾了HPF焦化脱硫废液与ADA焦化脱硫废液的综合利用,采用化学处理方法直接得到硫氰酸钠产品,方法简单易行,处理成本较低,产品质量优越。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从改良ADA法脱硫废液中回收硫氰酸钠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210316266.8) 简介:本发明为一种从改良ADA法脱硫废液中回收硫氰酸钠的方法,其特征为:将焦化厂改良ADA法脱硫废液蒸干水得到硫氰酸钠、硫代硫酸钠和硫酸钠的混盐,混盐堆放3-5个月,然后按照1吨混盐加水0.5立方米,加热搅拌溶解,冷却后在0℃至-10℃间放置6-8小时,过滤,滤液蒸发干燥后得到硫氰酸钠产品,纯度87-93w%。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