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透骨消痛胶囊
该处方来源于刘献祥研究员、主任医师的经验有效方。透骨消痛胶囊是由巴戟天、杭白芍、肿节风、川芎四味中药经科学提取制成,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其中的有效成分,该方具有补肾益肝,强筋健骨,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对改善骨关节功能的作用机制,证实了相关中药有效成分在骨关节方面的药理作用。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4-26
癌痛平胶囊
【项目来源】江苏省中医药局项目“癌痛平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研究”,编号:97004;江苏省教育厅项目“癌痛平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作用机理研究”,编号:04KJD360132;江苏省卫生厅项目“癌痛平胶囊的药学及主要药效学机理研究”,编号:KF2005001。 【成果鉴定】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胶囊剂。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资深专家临床经验方。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提出癌性疼痛的主要病机为癌毒内郁、痰瘀互结、经络壅塞,故治以解毒祛瘀、化痰通络法,并据此研制了中药新制剂-癌痛平胶囊。 【功能主治】解毒祛瘀,化痰通络。主治各种癌性疼痛。 【主要技术指标】 1.临床研究:临床治疗多种肿瘤癌性疼痛30例,临床治愈率为4%;临床治愈显效率为53%,总有效率为90%。在减轻疼痛的强度,减少疼痛发生次数,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和止痛作用起效时间,延长止痛作用维持时间,减少压痛、叩击痛指数,提高血浆β-内啡肽水平和降低血浆cAMP含量等方面,治疗前后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2.实验研究:癌痛平胶囊能减少乙酸刺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能明显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镇痛、抗癌、增强免疫的作用。 【推广应用前景】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且最难控制的症状,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全世界每年新发的癌症病人约700万,其中30~50%伴有疼痛。我国现有癌症病人200万,每年新发病人160万。据调查我国的癌痛发生率为51.5%,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世界每天约有350~400万癌症病人在忍受着疼痛的折磨,其中半数以上属中度或重度疼痛,它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疼痛的加剧和剧烈刺激,直接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心理状况和治疗效果,是恶性肿瘤患者失去治疗信心以及生存欲望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癌痛进行积极治疗是WHO癌症综合规划中的四项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应用WHO大力推广的“三阶梯药物止痛法”控制癌痛的方案,疗效虽然比较确切,但长期使用镇痛剂毒副作用大,成瘾性、依赖性强,并受患者耐受性的限制,致使部分病人止痛效果欠佳,还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针对癌性疼痛“癌毒内郁、痰瘀互结、经络壅塞”的病机特点,采用解毒祛瘀、化痰通络法,筛选有效方药,研制成中药新制剂-癌痛平胶囊,将在癌症的临床治疗领域得到积极的推广应用,并将极大地丰富癌痛“三阶梯药物止痛法”一、二阶梯(非吗啡类药物)治疗的内容,推广应用后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Copyright©2005-20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强效眩痛停胶囊
【项目来源】江苏省中医药局项目“强效眩痛停治疗偏头痛作用机理研究”,编号:9928。 【成果鉴定】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4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胶囊剂。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资深专家临床有效经验方。强效眩痛停是根据中医“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化痰通络”理论,以川芎等四味药组方,用以治疗偏头痛。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化痰通络。主治偏头痛、头晕、头痛等。 【主要技术指标】 1.工艺研究: 以药理实验为筛选依据,反复分离、纯化、精制,获得精制有效组分。 2.药效学研究:从整体、离体、细胞等三个水平探讨血管与神经的关系,5-HT、ET、NO及Ca2+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治疗偏头痛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强效眩痛停具有镇痛、抗血小板粘附聚集、促进脑血液循环、调节脑血管收缩功能和5-HT、ET、NO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并对谷氨酸和NO所致的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推广应用前景】在偏头痛的治疗和预防方面,西医治疗以对症为主,治疗上常用的药物有镇痛药与止吐药、麦角碱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5-HT受体激动剂、多巴胺拮抗剂和皮质类固醇。虽然西医治疗在症状缓解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但不可否认其在治疗疼痛的同时也对机体产生了一定的毒副作用,有些还很严重。中医药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显著,毒副作用较少,反复发作次数少。目前,中药制剂开发用于治疗偏头痛的还很少,本项目从强效眩痛停组方中单味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以及目前国内外对偏头痛发病机制的新认识等诸多方面考虑,从整体、离体、细胞等不同水平、从不同层面及其相关因素及这些因素的内在联系等多方面探讨强效眩痛停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强效眩痛停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这与一般的西药治疗途径单一、副作用多形成了明显的差别,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扶正平消胶囊
扶正平消胶囊由原临床应用经验方“清消丸”经剂型改造而得,是一个由28味中药材组成的大复方,对原方进行了较深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证明‘消清丸’可以延长肝癌鼠的生存期。针对肝癌发病率日趋增高的现状,结合多名肝病专家的临床经验,筛选优化组成此方,经多年临床验证,其疗效确切。开发这样一种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的辅助治疗肝癌的中成药,对于用于中、晚期的肝癌患者缓解病情、改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临床实用价值。扶正平消胶囊自2002年获军队普通院内制剂许可,开始用于院内制剂生产销售,至今已有10年的时间,近三年年均销售量10多万盒:年均销售额300多万。在我校临床使用多年来,获得了医生和患者的好评。扶正平消胶囊的开发上市,将为众多患者及家庭带来福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必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海军军医大学 2021-02-01
痹痛灵颗粒
【项目来源】江苏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痹痛灵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的研究”,编号:BK2001126;江苏省中医药局项目“痹痛灵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证的研究”,编号:97011。 【成果鉴定】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颗粒剂。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资深专家在全国著名中医风湿病专家汪履秋教授临床有效经验方的基础上研制而成,临床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疗效显著。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宣痹通络。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主要技术指标】 1.药效学研究:(1)对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病理模型-佐剂性关节炎影响。本品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继发性关节炎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外具有良好的镇痛、改善微循环作用。(2)对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本品能够显著抑制SRBC-DTH,对二甲苯诱导的耳肿胀、角叉菜胶诱导的足肿胀及大鼠腹腔白细胞游走有抑制作用。对正常的淋巴细胞存活没有影响。(3)对黏附功能的影响:当给小鼠灌服痹痛灵颗粒时,观察到PC1攻击6h后分离得到的脾细胞对胶原的黏附功能明显降低,痹痛灵颗粒在体外与细胞共孵表现了同样的作用,另外也能在体外抑制ConA体内激活的脾细胞与胶原的黏附。进一步考察痹痛灵颗粒对MMP-2、9及NO的影响,发现其能在体外抑制PC1攻击6h及ConA活体的脾淋巴细胞产生的MMP-2、9的活性以及NO的产生。因此,在痹痛灵颗粒对淋巴细胞跨基膜迁移的影响中,参与黏附及抑制MMPs及NO产生环节可能是其主要的靶点。 2.动物急性毒性试验:小鼠最大给药量(MTD)为340g(生药)/kg。 3.临床试验:痹痛灵颗粒能改善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具有抑制体液免疫和调节细胞免疫的双重作用,是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方剂。 【推广应用前景】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慢性滑膜炎、滑膜增生和纤维化,有明显的T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滑液也有B淋巴细胞及浆细胞,胶原酶增加,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原因不完全明了的全身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痹痛灵颗粒在名老中医经验方的基础上研制而成,临床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疗效显著。【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声波消雾
1、声波消雾项目介绍1.1 声波消雾的项目背景雾是低层大气的一种水气凝结现象,是由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缓慢沉降的水滴和冰晶组成 的两相系统。在气象学上,能见度是指正常视力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从天空背景中能看 到和辨认清楚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按照能见度,雾可以分为:浓雾和轻雾。浓雾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轻雾水平能见度大于1千米,小于1万米。雾滴的大小和浓度(单位体集中的粒子数)变化范围相当大,一般雾滴的直径从小于1微米到几十微米。平均约为8微米,每立方米大气中液态水含量约为0.15? 1.8 克。一般雾分为辐射雾和平流雾,内陆、机场、高速公路的雾多为辐射雾。我国大部份地区每 年都有5到50天的雾天,雾灾已被列为对人类影响较大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航班不能按时起飞和降落,很多是由于大雾造成的,这对旅客来说是很不方便的,航空公司和机场也都要蒙受 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由于雾的影响导致飞机失事,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所以机场人工消雾非常重要。1.2 目前人工消雾的方法人工除雾就是指用人工手段(如:播撒催化剂、人工搅动空气混合、在雾区加热等)使雾 消散。大雾降低能见度、影响飞机起降、容易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为此目前学术界和工程界 都在积极寻求人工除雾的有效方法。人工除雾分为人工除暖雾(雾区温度高于0°C)和人工除冷雾(雾区气温低于0°C)。目前有三种除暖雾实验方法:(1) 、加热法:对小范围区域雾区如机场跑道等,大量燃烧汽油等燃料,用发动机喷火加 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2) 、吸湿法:播撒盐、尿素等吸湿质粒作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水气在凝结核上凝 结长成大水滴,雾滴在大水滴上凝结,使雾消失。(3) 、人工搅拌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搅拌空气,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下来与 雾中空气混合,使雾消失。人工消除冷雾的方法是用飞机或地面设备,将碘化银、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液化丙烷、 液氮等催化剂播撒到雾中,强烈降温促使冷雾中出现大量冰晶,雾滴聚集变大而沉降使雾消散。一般而言,人工除冷雾比人工除暖雾要成功的多。人工除冷雾的效果相对比较明显,已能 实际应用。自1988年莫斯科Sheremetyevo机场、哈萨克斯坦的Alma-Ata机场首先建立喷淋液 氮的机场除雾装置以后,1992年,意大利等更多的欧美国家也开始使用液氮除雾。目前德国研究人员将零下80°C的干冰微粒高速喷向雾中,使雾凝结成小水滴,将雾消除。 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机场用喷丙烷的方法除冷雾,如美国华盛顿机场用21个丙烷的喷头每小 时喷射210加仑丙烷。法国奥雷机场跑道两侧有60个丙烷喷头,每小时喷射600加仑丙烷。国内机场上的雾80%以上为暖雾,对于暖雾用加热的办法需要的热量为14万达卡/秒,换算成飞机发动机则需要20?30台,成本是非常高的。因此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个机场再使用除雾技术。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暖雾的发生比冷雾普遍。前面所提及的三种方法均不实用。加热法 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能源消耗极大、费用极高,已经被证明没有实用性;而吸温法加入的 添加剂一般都有腐蚀性,对机场设备、飞机、车辆等都有比较严重的损害。1998年,席葆树教授受中国民航总局委托开展用强声波消雾的研究,建立了大型行波管消 雾实验台和采用2万声瓦的强声源在江西庐山进行了野外除雾实验,在经过10分钟的作用以 后,能见度由原来的50米提高到了 400米,效果非常的显著。2、声波消雾技术原理:席葆树教授通过研究发现,向雾中辐射一束低频强声波,使悬浮在大气 中的微小水滴震动而相互碰撞,凝聚成大的水滴而沉降,而且由于雾滴震动而与空气相互摩擦, 产生热交换使微小的雾滴蒸发。由于以上2种物理现象相互作用,促使大气中的雾能逐渐消失, 能见度提高,证明利用低频强声波能有效地消除大气中的雾霾。(对暖雾、冷雾都有很好的消 除效果)。通过在实验室内进行声波消雾的实验以及初步研制大型声波消雾装置在庐山顶上进行的实地消雾试验,都有力地证明声波消雾技术的可行性;而且声波消雾无污染,花费低,使用方便。 2万瓦声波消雾装置本装置运用声波消雾原理,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新型气流扬声器,类似人类发声的原理,将气流调制成强声波的装置,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声源,用这种强声源配上一个专门设计的反射式辐射器,安装在一辆大卡车上,能方便地在机场上移动,消除跑道上空的浓雾,为民航飞行安全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除雾方法。也可以进行改进设计后用于消除高速公路的浓雾。3、声波消雾设备核心技术及相关专利3.1 声波消雾设备核心技术清华大学席葆树教授发明的运用仿生学原理、流体力学原理,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新型低频气流扬声器,模拟人类发声原理,将气流调制成低频强声波,辐射出去,通过使漂浮在空气中的水滴相互振动凝聚而坠落,达到消除雾霾的作用。3.2 声波消雾设备相关专利专利名称:一种低频声波消雾装置专利号:ZL201020671329.8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3.3 声波消雾设备国内外竞争对手分析目前此技术和装置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世界其他国家都还没有,美国宾州大学进行过类似试验研究,但由于关键技术一大功率气流声源技术没有突破,因此没有获得成功。消雾装置已完成样机试制,并在庐山等地进行了实地试验,1998年曾参加珠海国际航展,受到国内外航空界的关注。4、声波消雾产品行业需求分析浓雾(陆地辐射雾)是影响交通的最危险灾害性天气,大雾将使飞机无法正常起落,导致机场关闭、航班延误、旅客滞留、破坏正常经济交流活动。以“雾都”重庆为例,20世纪90 年代以前每年因雾造成交通事故、堵车、断航、停航的经济损失都在3000万元以上。首都机场每天1600架次起降,关闭半天就会造成航班延误或取消,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大雾也使高速公路关闭,导致恶性交通事故发生。1997年12月17日京津塘高速公路进京路段因浓雾连续发生两起40辆汽车追尾事故,9人死亡,34人受伤。美国由于浓雾引起的车辆碰撞,每年损失超过3亿美元。国内内河航运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国家建立的长三角经济带、华中(武汉、重庆为主)经济圈都依托长江内河运输,交通的发展来带动经济的增长,大雾对内河船舶的航行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每年因为大雾,三峡航道有尽百天的封航,对周边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我们的声波消雾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将为减少因大雾造成的各种危害提供良好的保障。5、业绩预测按照声波消雾产品生产销售计划,配置产品生产厂房、加工设备、生产人员及相关管理团队。在3至5年内形成年产声波消雾装置500套的生产规模。声波消雾装置按国内售价200万元/台、国际售价80万美元/台,按平均每年销售200台计算,可创造4亿元的销售额,利润率按30%计算,可产生1.2亿的利润。
清华大学 2021-04-13
消补素
【项目来源】 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番荔枝植物抗癌化学成分的分离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项目编号BK97115);2、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抗肿瘤中药有效物质与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BK2002201)。 【成果鉴定】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微丸胶囊剂。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资深专家教授经验方。处方特色:根据张景岳治疗积症用“消”、“补”的中医理论,创新性提出“消补抗癌”的中医理论观点,确立消积扶正的抗癌治疗大法,研制成新的抗癌治疗微丸制剂消补素。处方组成:林檎子等3味中药抗癌扶正有效组分。 【功能主治】化毒消积、补益精气、抗癌。主治肝癌、乳腺癌、肺癌等。 【主要技术指标】 1、抗癌活性: ①体内抗癌活性:消补素对 HepS移植性肝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体内抗肝癌活性是化疗药5-Fu的1.5倍以上。 ②体外抗癌活性: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体外抗癌试验表明,消补素对HepsⅡ、SMMC-7721等人肝癌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2、药物毒性: 经过灌胃给药途径,初步摸索出消补素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1.25g/㎏,明显降低了林檎子内酯提取物的毒性。 【推广应用前景】 消补素具有显著的化毒消积、补益精气、抗癌等作用,抗癌活性高、毒性低。由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所以消补素具有非常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部分研究工作;已申请发明专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消癥饮
【项目来源】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消癥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和实验研究”,编号:BS97062。 【成果鉴定】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合剂(口服液)。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资深专家临床有效经验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的疑难病症,其发病率高,任何性激素治疗内异症,都只能缓解、控制症状,而不能根治,且副作用大,病人难以接受,手术完全切除双侧卵巢能使本症根治,但这对中青年患者不宜。项目研究阐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机特点属于肾虚肝郁,痰瘀交阻,据此确立温肾疏肝,祛痰化瘀为基本治疗大法,并研制了复方中药制剂-消癥饮。 【功能主治】温肾疏肝,祛痰化瘀。主治盆腔子宫内膜异位证。 【主要技术指标】 1.临床研究:临床应用消癥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11例,另设妇康片对照组50例。治疗前后观察主要症状体征及血液流变学等临床实验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74.0%,消癥饮治疗组明显优于妇康片治疗组。在改善痛经、不孕症、性交痛等主要症状体征方面,消癥饮治疗组的作用优于妇康片对照组;在降低血液粘稠度方面,消癥饮治疗组优于妇康片对照组。 2.实验研究:消癥饮有较强的镇痛、抗炎作用,改善局部微循环,纠正患者的血瘀状态,吸收消散异位内膜结节,软化粘连,修复因组织纤维化而引起的瘢痕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不仅能消除体内已形成的异位病灶,还能杜绝体内异位病灶的产生。 【推广应用前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的疑难病症,其发病率高,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性激素与手术疗法。中药制剂,目前国内尚属空白,本项目研制的消癥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温肾疏肝,祛痰化瘀作用,消癥饮药源丰富,价格适当,服用方便,便于携带,长期使用无明显毒副作用,是目前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较理想的中药新药,在国内外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应用后将会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黄白胶囊
黄白胶囊由我院制剂室根据陈民藩名老中医经验方研制而成,于1996年2月生产延用至今,方由大黄、黄柏、地榆、白芷、鬼针草、侧柏叶、甘草组成,具有清热凉血、止血通便之功,是用于内外痔、肛裂、肛瘘、肛周炎之湿热下注、风伤肠络证的口服良药,能有效改善疼痛、出血、便秘等症状。临床观察显示其对疼痛、出血的症状的疗效较好。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4-26
宫炎消膜剂
【项目来源】自主研发项目。 【类    别】中药新药六(2)类。 【剂    型】外用膜剂。 【处方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资深专家的临床经验方。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提出妇科子宫颈炎证的主要病机是湿毒瘀阻,阻滞带脉,血败肉腐所致。故治疗以清热解毒,化瘀生肌,祛湿止带为主,并据此研制了中药新制剂—宫炎消膜剂。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生肌,祛湿止带。主治宫颈糜烂。 【主要技术指标】 1. 临床研究:临床治疗宫颈糜烂100例,总显效率97%。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在减少带下、改善症状等方面与妇炎康栓剂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各种症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 实验研究:本品具有明显抗菌、抗炎、镇痛、抗感染作用,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有促进黏膜组织修复、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毒性实验提示本品安全性好,未发现明显的毒副反应。 【推广应用前景】宫颈糜烂是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分局部表面的鳞状上皮因炎症而丧失,很快被颈管的柱状上皮所覆盖,使这部分的组织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称为宫颈糜烂。本病是妇女多发病,占育龄妇女的23~49%,癌变率2.5%,较非宫颈糜烂高6倍。本病属于中医带下病范畴。临床除宫颈局部病变外,常伴有带下量多,或黄带、赤带、带下有腥臭气味,腰骶部酸痛等症状。本病的病因多与湿有关。病机多为湿热邪毒外侵,湿郁血瘀,血败肉腐所致。故治疗以清热祛湿,行滞化瘀,去腐生肌法,我们创制了宫炎消膜剂。 本品具有良好的研究和应用基础,推广应用之后,将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进展情况】已完成临床前主要研究工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1 2 3 4 5 6
  • ...
  • 15 1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