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处理完全未知状态的电路系统迭代学习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完全未知状态的电路系统迭代学习控制方法。该方法构造一种自适应增益状态观测器来估计电路系统的电流。将电路系统的矩阵参数不确定性转换为标量形式进行分析。构造一种基于迭代衰减因子的迭代学习控制器来控制电流完全未知的电路系统。与传统的需要精确数学模型的控制方法相比,本发明所提的控制算法更为新颖且应用条件简单。该方法用于重复任务操作时,有效地提高了控制精度,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耐湿机,耐温湿试验机
产品详细介绍耐湿机,耐温湿试验机         产品用途: 该产品是航空、汽车、家电、科研等领域必备的测试设备,用于检测电子、电工及其它产品材料进行高温、湿热或恒定试验的温度环境变化参数及性能。一、产品规格:型号 HS-100   内形尺寸D×W×H  450×450×500:mm    型号 HS-225   内形尺寸D×W×H  500×600×750:mm    型号 HS-500   内形尺寸D×W×H  700×800×900:mm    型号 HS-800   内形尺寸D×W×H  800×1000×1000:mm  型号 HS-010   内形尺寸D×W×H  1000×1000×1000:mm 二、技术参数: 1.温度范围:RT+10℃~150℃ 2.湿度范围:85%~98% R.H 3.温度波动度: ≤±0.5℃  4.温度均匀度: ≤±2℃ 5.温度偏差:≤±1.5℃  6.湿度波动度:+2、-3%R.H 7.升温速率:1.0~3.0℃/min 8.时间设定范围:0~9999小时 9.电源要求:AC220V/50HZ、AC380V/50HZ  三、箱体材质: 1.外壳均采用优质A3钢板数控机床加工成型,外壳表面进行防静电喷塑处理,更显光洁、美观; 2.内胆采用优质SUS304镜面不锈钢板; 3.保温材质选用高密度玻璃纤维棉,保温层厚度为80mm; 4.搅拌系统采用长轴风扇电机,耐高低温之不锈钢多翼式叶轮,以达强度对流垂直扩散循环; 5.门与箱体之间采用双层耐高温之高张性密封条以确保测试区的密闭; 6.采用无反作用门把手,操作更容易; 7.机器底部采用高品质可固定式PU活动轮; 8.观察窗采用多层中空钢化玻璃,内侧胶合片式导电膜(可清楚观察试验过程); 9.测试孔(机器左侧)可外接测试电源线或信号线使用(孔径或孔数须增加需指示);四、控制系统: 1.采用高精度双数显温湿度控制仪表,P.I.D高精度控制,杜绝长期运行不稳定现象; 2.湿度为直观显示控制,摒弃原有温湿度相对照的缺陷; 3.精度:±0.1℃(显示范围); 4.解析度:±0.1℃; 5.感温传感器:PT100铂电阻测试器; 6.控制方式:热平衡调温方式; 7.电器控制:电器控制主件采用进口“施耐德”元件,更好的控制温度;五、加热系统: 1.采用远红外镍合金高速加温电热器; 2.高温、湿热完全独立系统; 3.温湿度控制输出功率均由微电脑演算,以达高精度及高效率之用电效益;六、加湿系统:  1.内置式锅炉蒸气式加湿器具有节能降耗功能,可节约70%能耗; 2.具有水位自动补偿、多路缺水报警保护系统; 3.远红外不锈钢高速加温钛合金加热器; 4.湿度控制均采用P.I.D +S.S.R,系统同频道协调控制;七、保护系统: 1.整体设备超温; 2.其它还有漏电; 3.缺水、运行指示; 4.故障报警后自动停机等保护;八、设备使用条件: 1.环境温度:5℃~+28℃(24小时内平均温度≤28℃) 2.环境湿度:≤85%R.H 3.操作环境需要室内通风良好,机器放置前后左右各80公分不可放置东西;九、符合标准: 严格参照GB/T5170.5-2008、GB/T10586-2006、GB/T2423.3-2006等相关标准设计制造;十、服务承诺:免费送货上门,在对该设备安装调试结束后,在用户现场对相关技术人员免费做相应的操作培训,人数不限。
北京中科环试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GL-CS-2E型 机电一体化柔性生产综合实训系统
GL-CS-2E型 机电一体化柔性生产综合实训系统是使用柔性制造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制造自动化系统,可实现多品种、中小批量的加工管理。柔性制造技术是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及制造技术的基础上,将以往企业中相互独立的工程设计、生产制造及经营管理等过程,在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支撑下,构成一个覆盖整个企业的完整而有机的系统,以实现全局动态优化,总体效益、柔性,优化以外产品并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并进而赢得竞争的智能制造技术。
浙江高联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2021-02-01
制冷空调电子膨胀阀控制策略与控制器
该成果是可取代制冷空调系统中热力膨胀阀的较先进技术。
东南大学 2021-04-10
INS 控制 GNSS 基带的开环跟踪误差分析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INS 控制 GNSS 基带的开环跟踪误差分析及控制方法,本发明基于 GNSS/INS 深 组合接收机的闭环跟踪环结构构建 INS 误差与开环跟踪误差间的拉氏域数学模型;采用拉氏域数学模型 分析基于不同精度等级惯导的开环跟踪误差发散规律;基于开环跟踪误差发散规律提出合理的 INS 控制 GNSS 基带的跟踪机制。本发明方法可用于短时间卫星信号不可用的情况,能有效提高 GNSS 接收机信 号跟踪环路的连续性,从而获取较高精度的连
武汉大学 2021-04-14
乘用车柔性装配线物料智能配送关键技术
可以量产/n汽车制造业目前的装配线物料采用按序批量供给方式,存在线边零部件库存大、占地需求大、效率低、易产生漏装与错装等弊端。该项目攻关重点聚焦混流物料并行配送调度、动态路径规划与实时冲突消解、物料傻瓜式捡配与全流程验证、柔性化物料配送装置与配送线用户定制重组等难点,研制了乘用车柔性装配线物料智能配送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行业,促进了其技术水平的提升。该项目成果已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2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已有样品/n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是通过现有的低压电力输送网络,实现网络各节点之间的通信互联。该技术无需铺设专线,具有通信成本低、保密性好和覆盖面广的优点。但电力网络时频噪声大、衰减强和阻抗变化大,给通信可靠性带来极大挑战。科研团队针对这一挑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建立了电力线网络噪声、衰减及阻抗变化的传输特性模型,提出了先进的SFOFDM 调制解调技术、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脉冲噪声干扰抑制技术、分级同步技术极大地降低了通信虚警和误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基于箕舌线的变步长LMS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本成果是国家授权发明专利(ZL201210199429.9)。它提供一种基于箕舌线的变步长LMS谐波电流检测方法。该方法对跃变的跟踪能力强,实时性好,对负载电流大小的依赖性小、适用范围更广;能消除同频谐波和基波无功电流对步长更新的干扰使得稳态误差小,检测结果更准确。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高速列车接触线用Cu-Ag系合金材料
高速列车具有安全性好、正点率高、快速等优点。能有效地改善交通环境,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铁路电气化的高速发展,铁路运输一再提速,对于电气化铁路用接触线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在电气化铁路运行过程中,接触导线不仅要承受较大的悬挂张力,同时还经受着通过电流时引起的热作用。因此,材料要求在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同时还应具有高的抗拉强度,而且在电流负荷增大、温度升高时仍然要保持较高的强度。接触线既要提供高速列车所需的动力、照明和空调等用电,又要承受较大的轴向拉力,同时还可能工作在极冷、极热、腐蚀性强等环境中,总的来说,电力传输线必须具有以下性能:能够满足高速列车速度和电流的要求,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来承受振动,高导电率,耐磨性好,耐热性好,抗软化温度高,软化处理(300℃保温2 h) 后其常温抗拉强度不小于初始态的90%,抗大气腐蚀性能好,线膨胀系数小。我国铁路广深线、京郑线等都大量或全部使用了法国或德国产品,花费了大量外汇。因此,对国产铜及铜合金接触线的研制开发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本研究开发的析出强化型Cu-Ag系、Cu-Cr系合金已经能够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锻造自动线伺服步进梁自动上下料装置
项目背景:锻造作业存在难以克服的高温、粉尘、噪声、 振动等严重危害操作者健康的缺点,基于职业健康安全的要 求,锻造生产实现自动化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加之劳 动力成本的增加,智能制造成为发展趋势,也是中国制造业 的重大发展战略。锻造伺服步进梁是锻造自动化的专用设 备,是面向高端锻造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多工位连续锻压, 实现自动化抓取锻件装置,不使用关节机器人,通过锻压机 和步进梁手抓的同步自动控制,抓取工件实现多工位锻压过 程。具有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用工量和生产成本,效 率是普通机器人的 2~3 倍,价格却只有机器人的 1/2~2/3, 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核心设备。步进梁锻造自动化生产线适用 于批量大、多工位连续化锻造生产。通过步进梁自动化方式 实现大批量稳定化生产是世界知名锻造公司采用的最先进 生产方式。目前成熟的产品和技术,都是由国外大公司垄断, 国内尚无可替代的产品。锻造伺服步进梁的主要难点在于步 进梁属于三次元,各种参数的设计需要大量基础科学的理论 知识储备和实际经验的积累。本研究主要解决国内锻造伺服 步进梁面临的困难和技术难点,突破关键技术,实现其国产 化替代,保障供应安全,降低成本。锻造伺服步进梁主要部 分由左右单元框架,2 根梁,多对夹爪,锻件有感知装置, 操纵装置,10 台伺服马达(上,下移动闭合各 4 台,左右位 移 2 台),2 台减速器构成。锻造伺服步进梁的上下移动由伺服马达,滚珠丝杆来实现。夹爪的闭合由闭合伺服马达左右、 前后旋转滚珠丝杆来实现。梁的前进(右移)和后退(左移) 由减速器与齿轮、齿条驱动。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上料装置位置移动,误差出 现,导致步进梁第一工位夹爪抓取不到棒料;2.夹爪抓料移 动下一工位过程中掉料;3.夹爪抓料移动下一工位过程中放 料位置偏移;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大学研究机构;熟悉锻造工艺和 伺服控制技术。具有智能制造技术的实施案例。 
青岛默森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2021-09-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8 89 90
  • ...
  • 849 85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