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汽柴油输送系统内腐蚀监测及其抗腐蚀技术
本成果提出了汽柴油输送系统内腐蚀规律及演化机制。针对管线内腐蚀关键问题,建立点蚀发展与储罐内部环境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与量化表征数学模型;研究常压储罐底板腐蚀状态远程监测关键技术,为储罐安全运行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 成果包括以下方面: 1、研究搭建了腐蚀测试系统进行不同含水量成品油介质中输送管道和储罐的腐蚀试验,通过失重测试腐蚀速率,确定了储罐腐蚀发生的临界水含量。利用SEM和3D显微镜观察腐蚀后的形貌和形态,利用XRD和EDS分析腐蚀后腐蚀产物的成分和组成(见图1),揭示了储罐内腐蚀机理。利用3D显微镜测量点蚀形貌、深度和概率,探明了点蚀的形成机制和演化模式,建立储罐点蚀发展模型。 2、研发了新型碳纸电极,搭建微型便携电化学系统,建立了基于电化学阻抗EIS的腐蚀性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菌检测技术,可实现污水中硫酸盐还原菌(SRB)的菌量测定。 3、研发的仪器样机:采用半选择培养法,利用电化学方法测定腐蚀性微生物的菌量。以丝网印刷电极及测试仪器进行展示,包含金纳米颗粒丝网印刷碳电极型号110GNP和C1110GNP,其中的金纳米颗粒(GNP)修饰的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设计用于生物传感器研究,具有强化的电子转移特性。 【技术优势】 本成果通过现场调研和实验室模拟研究了成品油输送系统微生物腐蚀失效规律,揭示其微生物腐蚀的主要因素:水分、沉积物及主要有害菌如硫酸盐还原菌等; 1)首次建立了微生物腐蚀快速检测和监测平台,包括研发了基于纳米类酶催化的硫酸盐还原菌代谢产物硫化氢检测传感器及电流型硫酸盐还原菌菌量快速测定电化学传感器、电阻型成品油中管线材料腐蚀在线监测技术、基于阵列电极原理的微生物局部腐蚀监测技术。 2)根据沉积物下微生物腐蚀规律,研发了长效缓释型水溶性缓蚀杀菌剂,可实现对沉积物下微生物长效抑制。 3)首次仿生合成了高效抑制SRB的抗菌肽并应用于SRB腐蚀领域,揭示了阳离子抗菌肽和有空间环状结构的仿生活性生物肽,抑制SRB的影响因素和独特机制,为使用生物肽类抗菌剂抑制SRB腐蚀提供了新思路。 4)此外,利用原位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有益菌枯草芽孢杆菌与SRB竞争生长,建立了低成本长效生物竞争抑制SRB腐蚀新方法。 【技术指标】 1) 腐蚀性微生物测试周期6小时内,菌量检测限10个/mL。目前培养法需要14天。 2) 缓释型缓蚀杀菌剂,杀菌率达到99.4%以上,且具有长效性,目前有效测试时间是60天。 3)研究的环氧抗菌涂层,可用于管线薄弱易腐蚀环境微生物腐蚀控制。 【资质荣誉】 2022年度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7-19
生物组织摊片烤片机
1.微电脑控制,中文界面,液晶显示,触摸键操作,简洁、直观、方便。全程电脑自动控制,开机自动加热并恒温。2.分摊片、烤片、烘片三个功能区。3.温度控制:0-99 ℃预设,恒温精度±1℃
孝感奥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025-01-21
“以饲代采”生物酿蜜新模式
原理:以蜜蜂为活体生物转化器,利用体内酶系进行生物转化,将果汁转化为果蜜创新点:世界上首次提出“以饲代采”生物酿蜜概念,以大宗水果为原料,经前处理,饲喂蜜蜂,实现定场养蜂,实现蜂蜜工业化生产应用案例:2023年,在沈阳建立200群的生物酿蜜示范基地,辐射东北地区成果获奖: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大赛,三等奖成果评价:完全颠覆国内外几千年的蜂蜜生产模式,实现0→1的突破,为蜂蜜生产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规避了传统蜂蜜生产的限制因素以及不利因素,实现蜂蜜生产工业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蜂蜜生产效率比传统提高3-4倍,解决了水果滞销、储运损失的问题。
沈阳农业大学 2025-05-19
多孔碳载钴汽柴油脱硫吸附柱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脱硫吸附柱制备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多孔碳载钴汽柴油脱硫吸附柱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硫脲溶液加入葡萄糖溶液中,置于水浴中滴加盐酸,搅拌反应后,加入硫酸钴溶液,加热反应后喷雾干燥,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装入斜卧式管式炉,沿其内部的导轨移动并自炉顶移出;采用分区加热形式;待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具有定向孔道织构的多孔碳载钴汽柴油脱硫吸附柱。本发明,将过渡金属元素在介孔材料形成前加入,能够形成更多的吸附中心,使吸附中心的分布更加均匀,得到的吸附剂比表面积大,具有极高的吸附能力。定向通孔的形成,有利于减小流阻,提高吸附柱的使用寿命,提高吸附柱的处理能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浙江大学 2021-04-13
柴油车排放遥感大数据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针对柴油机气态排气污染物遥感检测难题,提出了基于柴油机燃烧过程过量空气系数修正的遥感测试数据反演计算方法,从而实现对柴油车NO等气态排放物浓度实时检测,满足了国家遥感标准中对柴油车NO排放浓度检测要求。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针对柴油机气态排气污染物遥感检测难题,提出了基于柴油机燃烧过程过量空气系数修正的遥感测试数据反演计算方法,从而实现对柴油车NO等气态排放物浓度实时检测,满足了国家遥感标准中对柴油车NO排放浓度检测要求。并针对国内遥感大数据提出了遥感大数据处理方法,分工况区域动态确定排放阈值,从而达到动态高精度筛查高排放柴油车的目的。在汽车排放遥感监测领域具有良好市场前景。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6
柴油机用SCR无毒脱硝催化剂技术
船舶是继机动车、工业之后的第三大NOx排放源,国际海船Tier3脱硝已经开始,内河船舶脱硝即将全面启动,船舶脱硝需求紧迫。现有船舶脱硝技术核心催化剂均为钒基催化剂,其活性组分V2O5为水溶性剧毒物质,不仅生产和使用过程有污染,废弃后还会威胁环境安全,国家环保部已将废弃钒基脱硝催化剂列为危废,要求严格监管和无害化处置,研发环境友好型脱硝催化剂技术成为船舶脱硝的重大需求。本项目针对船舶柴油机尾气工况,自主研发适应性强的船用高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TX系列捷达分配泵柴油发动机实训台
本实验台以捷达分配泵柴油发动机实物为基础由主台架和可分离检测台两部分组成,适用于中高等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能够满足对柴油发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故障设置及诊断的教学需求本实验设备握作方便安生可靠。 一、组成 捷达发动机总成、油箱、电池、散热系统、控制面板、可移动台架、使用说明书 二、功能 1、具用实物展示功能,发动机动态实验功能结构;可动态演示发动机的工作状况,能进行汽缸压力:燃油压力测量 2、适用于各级别的培训、考核 3、可模拟实际运行工况设置多种常见故障 4、可以在实验面板上直接读取各种传感器和电信号 5、直观反映各种故障设置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6、真实运行的发动机、可以实施各种实际实验操作 7、可根据用户要求增加相应功能 8、发动机型号:捷达分配柴油发动机 9、排量:1.6L 10、外形尺寸:1500×1000×1800mm 11、工作电源:12v   54AH直流 12、重量:320kg 13、油箱容积:8L 14、工作温度:-40℃ -50℃
芜湖中方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BC-SS/S(SH)柴油机消防泵组
用于以水为主要灭火剂的中压和低压消防系统的单级双吸中开式消防泵。
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 2021-06-23
大型柴油机整铸机体产业化关键技术
成果描述:本成果针对大型柴油机机体结构复杂、质量要求高等特点,通过材质选择、砂芯组芯精确定位、三箱呋喃树脂砂整机造型、浇冒口系统优化设计、浇注与凝固过程模拟及过程控制、铁水熔炼等关键技术和重要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和集成创新,有效解决了复杂内腔结构的铸造精度、厚大铸件石墨等级控制、收缩缺陷控制等技术难题,在国内首次采用整体铸造技术生产出了30吨以上大型柴油机机体铸件,替代了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铸钢、钢板铸焊方式生产技术,填补了国内大型柴油机机体不能整体铸造的空白,产品质量及相关性能完全达到了德国同类产品水平,且产品已投入批量生产和使用中,生产的产品已被中高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等国内数家知名企业和集团公司采购,部分产品还出口国外,获得了极好的市场反响。本成果实现了高品质大型柴油机机体的生产,所形成的整体铸造生产30吨以上大型柴油机机体的成套产业化关键工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前景分析:本成果主要应用于大型船用柴油机和大型发电机上。 本项目是国内首次采用整体铸造方式生产大型柴油机机体,所生产的机体成本低、质量好、市场需求量大、市场销路好,可实现年产机体1000台以上,并可将国内大型柴油机的进口比例降低50%,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本成果生产的整铸大型柴油机机体,其抗拉强度Rm为445MPa,大于性能要求值370MPa;屈服强度Rp0.2为305MPa,大于性能要求值240MPa;延伸率A为21%,大于性能要求值11%;硬度HB为156,在标准指标范围135-185内;机体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10%)+球状石墨”。其所有性能指标完全达到并超过德国同类产品的相关标准要求。国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1
L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废气重整制氢装置
其他成果/n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废气重整装置,包括外壳、中心隔板、两个端盖和两块螺旋板。所述两个端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外壳的两端,所述端盖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所述两个端盖的中心设置有中心换热管口和中心重整管口。所述两块螺旋板位于螺旋中心的一边分别固定在中心隔板的两侧,且同向环绕后形成螺旋形的换热通道和重整通道,所述重整通道的壁面上设置有催化剂层。所述换热通道、重整通道在螺旋中心处分别与中心换热管口、中心重整管口相连;所述换热通道、重整通道在其最外侧缩小形成的管状接口上分别设置有外侧换热管口、外侧重整管口。该装置占用空间小、催化效果好,有效提高了燃料利用率。
武汉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127 1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