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中国科协战略发展部关于2022年度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结果的公示
7月6日,中国科协发布2022年度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结果公示。根据中国科协项目管理有关规定,经形式审查、专家匿名评审以及有关审批等程序,共评选出425人。
中国科协 2022-07-07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专家组线上走访嘉兴学院
3月19日,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专家组对嘉兴学院提名案例进行了线上走访。嘉兴学院时尚产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案例,针对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平台与路径障碍等问题,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时尚产业人才培养实战性教学平台,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支撑。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2-04-14
第一届中国高校就业育人大会第三次筹备会在京召开
4月14日,第一届中国高校就业育人大会第三次筹备会在京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出席并主持会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4-15
科技部 中央宣传部 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通知
全国科技活动周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组织群众性科技活动,推动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科技部 2022-04-08
2022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秀导师获奖名单公布!
近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22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各项冠名奖学金评审结果,经评审,480人荣获2022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100篇博士论文被评为2022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73名指导教师获2022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称号。90人获得地奥奖学金,20人获得大恒光学奖学金。
中国科学院 2022-09-06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关于召开第六届产教融合发展大会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促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决定举办“第六届产教融合发展大会”。该大会是2022年8月4-6日在西安举办的第57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组成部分。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7-20
科技创新标志性人物-顾诵芬(中国科学院院士、飞机空气动力学)
顾诵芬,1930年2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研究员,中国航空研究院名誉院长。
云上高博会 2021-08-17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内蒙古研究院关于征集2023年咨询研究项目选题的通知
2023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中国工程院成立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内蒙古研究院(以下简称“内蒙古研究院”)。为充分发挥内蒙古研究院高端智库作用,按照《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内蒙古研究院咨询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要求,征集2023年咨询研究项目选题,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战略研究中心 2023-07-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制出二氧化碳电还原高效催化剂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敏锐教授课题组和俞书宏院士团队,设计了系列具有“富集”效应的纳米催化剂,结合流动电解池的合理设计,成功实现了二氧化碳到目标产物的高选择性转化。相关工作在线发表于近期的《德国应用化学》和《美国化学会志》。二氧化碳转化技术不仅能够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同时还可以得到诸多高附加值的碳基燃料。在现有的各种二氧化碳转化技术中,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技术具有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能够实现人为闭合碳循环等优点,成为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方法。当前,通过更高效催化剂的理性设计与可控合成,实现二氧化碳电还原技术走向工业化应用成为研究重点与难点。研究人员使用简单的微波热合成,通过反应参数调节,成功制备了3种具有不同尖端曲率半径的硫化镉纳米结构。模拟表明这种半导体材料尖端曲率半径减小会引起尖端附近的电场强度增大,从而增强钾离子在电极附近的富集。流动电解池测试表明,这种催化剂性能大大优于其他过渡金属硫属化物电催化剂。除了利用纳米多针尖的“近邻效应”实现对目标离子的富集外,研究团队进一步提出利用纳米空腔的“限域效应”来富集反应中间体,实现二氧化碳到多碳燃料的高效率转化。以上研究表明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中催化剂纳米结构设计对催化性能的重要影响,纳米尺度“富集效应”可有效增强关键中间体的吸附,从而推动反应高效率运行。这种新的设计理念为今后相关电催化剂的设计和高附加值碳基燃料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nge.201912348https://doi.org/10.1021/jacs.0c0169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揭示核量子效应在界面超快电荷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ICQD),合肥国家实验室的赵瑾教授研究团队与王兵、谭世倞教授、以及北京大学李新征教授合作,发现固体-分子界面的超快电荷转移与质子的量子动力学有很强的耦合,揭示了电荷转移过程中核量子效应的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7-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34 335 336
  • ...
  • 397 39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