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动磁式长行程超精密直线运动机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磁式长行程超精密直线运动机构,包括定 子线圈组件、气浮支承组件和永磁体动子组件,定子线圈组件包括定子气浮导轨和电感组件;气浮支承组件包括气浮轴承;永磁体动子组 件包括动子基座、永磁体安装座及永磁体组,动子基座固定安装在气 浮轴承上,动子基座向下设置永磁体安装座,每个永磁体安装座上安 装一永磁体组,永磁体组包括多个永磁体,并且同一永磁体安装座上 的永磁体的同一侧磁场极性相同,以用于驱动永磁体组和气浮轴承沿 定子气浮导轨的纵向移动。本发明采用均匀布置的长行程线圈绕组作 为定子,与传统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精密减振组件及由其构成的减振平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密减振组件及由其构成的减振平台,具有减振和 Z 向定位功能。精密减振组件包括被动减振部件、主动减振执行器和外框架。被动减振部件采用双腔体结构的活塞杆,气囊和压力腔分别位于两个腔体内,气囊具有较大的纵向支撑力和较低的刚度,能隔离衰减高频的振动。主动减振执行器为直线型音圈电机,与被动减振部件并联,根据被控对象振动状态和位置信息,对被动对象施加作用力,带动被控对象运动到指定的位置和对振动进行补偿。至少三个精密减振组件构成的减振平台具有多自由度减振,Z 向精确定位和调平调焦功能。本发明可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超精密双层宏微运动平台的同步控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精密双层宏微运动平台的同步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设置在计算机内的主控制模块、两个宏微运动平台控制模块和同步控制模块;两个宏微运动平台控制模块均包括微动平台控制模块,跟随控制模块,宏动平台控制模块,激光测量模块,以及光栅测量模块。本发明引入了微动平台位置转换器,简化了微动平台的控制;提出了力作用转换器,提高了宏动平台的跟踪精度;采用宏动平台跟踪微动平台的控制方式,防止了微动平台运动饱和的发生,提高了宏微运动平台的定位精度;采用了双层宏微运动平台同步控制器,减小了同步误差,并改善了双层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三自由度超精密微动工作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自由度超精密微动工作台,该工作台 X、Y和θ方向的运动由四个垂直布置在微动台外框架和内框架的直线电机提供,直线电机的动子安装在外框架的内侧,直线电机定子安装在内框架外侧。外框架由安装在外框架底部四角的四个圆形气浮轴承实现垂直方向的支承,内框架分别由环形气浮轴承和圆形真空预紧吸盘实现垂向的支承。微动台的位置信息由垂直安装在载物平台上的第一、第二平面配合激光干涉仪测量。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三自由度超精密微动工作台可实现大负载、大惯量、高精度的运动,该平台 X 和 Y 向的行程为 2mm,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计算机控制中大口径光学非球面精密加工中心
Ø  成果简介:7轴5联动,最大加工范围1500mm,加工面形精度优于10nmRMS。国家863计划支持,获得部级奖1项、中国发明专利2项。Ø  技术领域:装备制造Ø  现状特点:多自由度工具装置,工艺数据库, 预期前五年平均年销售额达3000万~5000万。Ø  应用范围:新型光学元件先进制造领域中,大口径光学非球面元件的高质量制造,即可服务于国防、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供应杰恒KY-300E/TH25科研精密泵
产品详细介绍科研精密泵0.1~3400ml/min                                流量一览表(产品型号:KY300E/TH25)  驱动器型号  泵头型号  适配软管  流量范围 KY-300E TH25  24#  35#  36# (壁厚δ=2.4)  0.1~3400ml/min  推荐使用 ■ 该款科研型蠕动泵采用进口驱动芯片控制,稳定可靠,可连续长时间运行,维护简单■ 实验、科研微小流量泵送、教学仪器设备■ 制药、生化、食品、啤酒、饮料、精细化工、环保、 科研 功能简介 ■ 专配新型TH25弹簧泵头(可自适应软管壁厚变化),封闭式泵头易于清洁满足GMP规范■ 现代步进电机驱动技术(进口芯片),控制精确。转速为0.1-300  rpm无级调速,正反转可逆,0.1转的低转速在一些需要滴加的地方大受青睐 ■ 该泵具有计时计数及存储功能,您可自由设置运行、停止时间及程序化次数■ 标配:数显驱动器、泵头、软管(任选两米)、  ■ 选配:脚踏开关、备用软管、软管接头、防漂浮沉头等  技术参数  转速范围:  0.1-300 rpm  流量范围: 0.1~3400ml/min  外形尺寸:  L270*W220*H135  整泵重量、功率:  4.5Kg   50w  工作环境:  0-60℃   相对湿度小于85。  适用电源:  Ac220V   50/60Hz,(Ac110V   50/60Hz选配)  最大压力: ≤ 0.17MP(软管出口背压)  系统型号解释 
重庆杰恒蠕动泵有限公司 2021-08-23
精密干燥箱/干燥箱/老化干燥箱/真空干燥箱
产品详细介绍■ 原理及作用: 真空干燥箱专为干燥热敏性、易分解和易氧化物质而设计,能够向内部充入惰性气体,特别是一些成分复杂的物品也能进行快速干燥。 ■ 箱体结构: 真空干燥箱设计完美,箱体采用数控机床加工成型,箱门采用上开式,操作容易。 真空干燥箱内胆采用SUS304不锈钢板,外壳为A3板喷塑处理,更显光洁、美观。 真空干燥箱电路系统侧采用门式开启,方便维护和检修。 真空干燥箱箱门闭合松紧能调节,整体成型的硅橡胶门封圈,确保箱内高度。 真空干燥箱储存、加热、试验和干燥都是在没有氧气或者充满惰情气体环境里进行,所以不会氧化。  ■ 控制执行系统: 真空干燥箱的温度控制器采用触摸按键、数显LED显示、PID智能控制仪表; 真空干燥箱使用Pt100铂电阻测温传感器; ■ 保护系统: 真空干燥箱的整机保护系统由超温保护及报警装置构成。 真空干燥箱保证了执行元器件及试件的完好。
武汉蓝锐电子技术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互联网+及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制造
项目成果/简介:项目在多年国家项目的支持下,在项目“面向工厂规划和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工厂技术”获2013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基础上,进行持续开发完善,与沈阳机床合作,在智能制造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合作研究, 在沈阳机床智能制造展示线开发完成数字化孪生仿真模型及基于互联网的定制信息系统,系统实现了网络化定制下达生产订单,数字化孪生系统在线仿真模拟,真实展现生产场景,并可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浏览和信息管理。项目符合中国制造2025所倡导的智能制造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中国制造向智能化转型起到促进作用。项目通过展示真实个性化印章的智能加工、检测和装配,体现网络化的定制及数字化双胞胎技术。应用范围:项目所开发完成的技术符合中国制造2025所提出的智能制造技术路线,已应用于工业实际和大专院校的教学培训。目前国家大力资助建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制造企业也在积极转型,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发展,这些都需要数字孪生和互联网+技术的支持。 项目成熟度:小批量生产,项目已独立以及结合沈阳机床的生产线及教育系统得到市场的应用,特别是在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相关项目中得到应用。 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项目可应用于离散制造业的规划、调试、运行和维护阶段的仿真优化,通过建立工厂、生产线、设备的三维模型,实现虚实结合的数字双胞胎。 2、教育培训领域:通过实现智能制造理念的面向教育和培训的生产线系统,通过模块化的系统,实现对智能制造教学和培训。项目阶段:小规模生产效益分析:项目的技术创新点、先进性在于实现了数字孪生技术在生产线中的应用,达到了生产线的虚实融合。不仅可在规划阶段对生产线进行仿真验证,还可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实现虚实融合,并通过AR-VR技术对操作指导、维修指导和生产过程监控提供支持,从而实现多维的虚实融合,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项目相关技术不仅能够应用于工业实际的智能化制造之中,还特别适合面向智能制造的教育和培训。
同济大学 2021-04-10
面向工业制造的非接触式在线摄影测量系统
面向工业制造的非接触式在线摄影测量系统,结合了主动式面结构光投影测量和被动式双目视觉摄影测量的特点,对物体的三维形貌与变形进行在线测量。具有非接触、高精度、自动化、测量点密度大、实时、高效和不易受温度变化、振动等外界因素干扰等优点,对于提高切削加工效率、质量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基于物联技术的自组织智能制造系统
该项目针对装备智能化改造、智能个体自治技术、多智能体协商规则和自组织生产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发了相应原型系统——基于物联技术的自组织智能制造实验系统,形成了一套以物联技术为基础,通过自治与协商方式,实现车间自组织实时生产的“智能工厂”模式。 技术优势 该系统具备自组织、自决策、自适应、自学习的功能特征,可适应目前动态多变的制造环境,满足多品种、变小批量、高度定制化的生产需求。通过提供模块化热插拔的智能接口装置,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实现智能化改造升级。该智能制造系统可以高效柔性自治的应对加工、装配、检测等作业任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0 51 52
  • ...
  • 93 9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