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安全绿色无硝肉制品的开发
本项目将采用均一分子量的壳聚糖,简化反应体系,以壳聚糖-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分析揭示复合物多功能性的物质基础,为解决肉类腌制中依赖亚硝酸钠的现状、达到真正的无硝生产和提高肉制品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5-11
高性能多功能聚四氟乙烯微孔材料的绿色制造
具有微纳多孔结构的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材料在高效过滤、防水透声、高端织物、医疗器械等国民经济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但是,由于PTFE材料极难加工,近五十年来,只有美国Gore公司开发的拉伸法实现了PTFE微孔产品的大规模商品化生产,产值高达百亿。但是,拉伸法存在的一些顽固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如产品均匀性、产品孔径与孔隙率的。本成果颠覆传统拉伸法,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剪切诱导原位成纤工艺,巧妙地解决了存在半个多世纪的问题,可制备具有高孔隙率、小孔径、高强度的高性能PTFE微孔材料,并且可根据生产需求灵活调整产品宏观性状与微观结构,仅通过简单的工艺参数调整,即可实现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平板膜、纤维、中空纤维膜、微孔泡沫等批量化生产。与拉伸法相比,本成果工艺灵活、设备简单、能耗显著降低、无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产业化潜力。此外,本成果提供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PTFE微孔材料改性方法,可以通过先进的复合工艺实现具有高导电、高导热等功能化PTFE材料,有效填补市场空白。围绕本成果,已发表多篇国际论文、申请四项国家发明专利、两项海外专利,在油水/固液分离、先进织物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相关产品已成功验证并得到多方行业内专家认可。
山东大学 2025-02-08
生物转化制备二羟基丙酮项目
二羟基丙酮或1,3-二羟基丙酮 (1,3-dihydroxyacetone) 是最简单的酮糖,具有广泛的用途。利 用微生物法生产二羟基丙酮与化学法相比,有反应条件温和、转化率高、无污染等优点。目 前,二羟基丙酮在国外已经采用发酵法工业化生产,并且已经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本项目采 用静息细胞转化法生产二羟基丙酮。 通过大量的研究筛选获得了一株菌株,可以特异性的氧化甘油的二位羟基生成二羟基丙 酮。经过对该菌株的一系列改造,并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性,把高密度培养以及高催化活性菌 体的获得相结合,提高转化率,简化后处理工序,使生物催化真正做到清洁,绿色生产。该方 法和发酵法比较,具有转化反应简单,时间短,易控制,后处理容易,成本低等优势。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乳化柴油的工艺配方
水和油是不互溶的。要使二者成为混合液,需借助外力或加入表面活性剂,由燃料油(煤油、汽油、柴油、重油、渣油)和水组成的乳化液就被称为乳化燃料。乳化油是油包水型分子基团,油是连续相,水是分散相。由于该液珠中水的沸点(1000C)低于汽、柴油沸点(130℃以上),在汽缸温度急剧升高时,液珠中的水先沸腾汽化,体积在几万分之一秒的瞬间增大了1000倍,其效果相当于一次极小的爆炸。无数小液珠的爆炸进一步击碎油滴,形成二次雾化,加大了空气与油雾的接触面积,于是完全燃烧提高了发动机燃烧效率,增强了发动
南京大学 2021-04-14
糠醛的高效合成工艺
糠醛(Furfural)又称呋喃甲醛,糠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大部分呋喃基化学品原料均来自于糠醛。中国是糠醛生产大国,规模化生产达到50万吨/年,其中20%用来出口,糠醛目前的市场价格在1.8万每吨。目前工业生产糠醛的技术主要是一步法酸催化玉米芯水解技术,通过汽提的方式将玉米芯水解得到的糠醛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再经过精馏精制得到纯品糠醛,该成果糠醛的理论收率在55%左右,但玉米芯中的纤维素伴随着水解产生甲酸,乙酸等副产物影响糠醛的纯度,使得精馏成本较高。相关研发团队开发了以木聚糖溶液为原料的糠醛生产新工艺,生产效率及产率大幅提高的同时,并可有效解决“三废”排放高的问题。 技术特点 本合成工艺在现行生产工艺及分离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改进,其主要优点包括: 1、通过新型预处理工艺,实现了秸秆类木质纤维素三大组分的分级利用,将得到的半纤维素溶液原位制备戊糖或者低聚戊糖液。由于去除了纤维素以及木质素,大幅减少固渣的产生,并显著提高产物的纯度,降低下游分离成本; 2、采用新型催化工艺,产率提高20%,“三废”下降70%。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大豆多糖的制备工艺
一、 简要综述    广东省产学研项目资助,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 具体介绍    1、项目简介    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纤维质大豆副产物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加工,使得营养成分得以全面开发,解决废弃大豆副产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解决纤维质大豆副产品的加工技术难题,并形成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应用酶法水解技术、膜法分离技术、生物技术、干燥技术及保藏技术等,采用综合加工利用新工艺及设备,将低值大豆副产物开发为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为保健食品、大宗食品和化学工业提供优质的功能新基料。    2、创新要点    可溶性大豆膳食纤维产品色泽浅、蛋白含量低、风味稳定、得率高,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较低的粘度、较高的吸油能力等。 3、推广情况    已经推广山东谷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江南大学 2021-04-11
大豆肽的制备工艺
一、 简要综述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广东省工业攻关项目资助,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 具体介绍    1、项目简介    项目以大豆加工副产物-豆粕为原料,通过酶工程、膜分离、低温萃取、活性碳脱色、真空浓缩、闪蒸干燥等现代生物和食品技术的集成运用,开发得到功能性大豆肽。功能性大豆肽产品具有优良的色泽、风味,蛋白质含量≥85%,总肽含量≥80%,溶解度≥90%,正电荷肽含量≥40%,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000 道尔顿。大豆肽经精制处理,其氮回收率不低于80%,活性回收率不低于85%。    2、创新要点    对蛋白质可控酶解得到富含正电荷的功能性大豆肽、一种适合制备功能性大豆肽的酶膜耦合技术。    3、推广情况    已推广黑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江南大学 2021-04-11
抗肿瘤活性的大黄素和5-氟尿嘧啶拼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抗肿瘤活性的大黄素和5-氟尿嘧啶拼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用于抗肿瘤药物的衍生物。本发明的大黄素和5-FU拼合的衍生物,为3-取代的1-(1,6,8-三甲氧基-3-甲基-9,10-蒽醌-2-甲基)-5-氟尿嘧啶衍生物,其制备方法是以大黄素为原料,经6,8-二甲基化、2位羟甲基化、1位甲基化、再将2位羟甲基氯代,然后与5-FU的N1位连接,最后将得到的拼合物与不同的卤代烷或取代氯苄进行N3-烷基化,得到目标化合物。本发明的大黄素和5-氟尿嘧啶的拼合物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可用于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拼合物与5-FU及大黄素相比,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明显降低。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湿法磷酸生产高纯度工业级磷酸一铵的节能工艺技术及其产业化
成果描述:结合我国节能农业和今后化肥生产滴灌肥的发展需要,本项目针对磷矿贫化及现有工业级磷铵生产过程存在的生产成本较高、产品质量不高等现状,以湿法磷酸为原料,化学法净化湿法磷酸为技术核心,以三效浓缩和稳态结晶生产高纯度工业级磷酸一铵为主产品导向实现磷资源高效利用,建设高纯度工业级磷酸一铵示范装置,实现工业MAP其纯度大于99%,磷收率大于75%的目标,增加磷元素附加值,具有较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对我国磷肥产业化解产能过剩,产品结构升级具有一定的带动示范效应,完全符合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方向和支持的重点。5万吨/年工业级MAP装置,现已安装完成,正在调试。市场前景分析:应用领域:湿法磷酸生产高浓度磷肥,急需新产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的企业。 市场需求分析:目前我国基础磷复肥比重过大,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激烈,随磷矿贫化和物流成本增加,企业磷肥产品竞争力持续下降,走精细化发展(如生产工业级磷酸一铵)道路是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必由之路。湿法磷酸的梯级利用及净化生产各类高效磷肥符合磷酸盐以及磷复肥产业“做大、做强、做精”的要求,不仅是国家支持民族工业振兴、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局的要求、更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1
高强度、大韧性采煤截齿生产的新工艺及关键技术与设备
利用金属材料的强度理论来指导采煤截齿齿体材料和焊缝的强度设计。采用新型的快速焊、淬一体化感应加热工艺,使截齿材料各部位实现强、塑、韧合理配合,获得等强度分布和梯度强度分布的两种类型截齿,从而达到提高截齿表面耐磨、心部耐冲击及接触疲劳寿命高的目的。使所生产的截齿性能实现国内领先,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实现在原有的生产工艺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单产节能,实现生产环境无污染和劳动强度得到明显改善的目标。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