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倒装 LED 芯片在线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倒装LED芯片在线检测方法,该方法所涉及的检测装置包括盘片装载台、运输传输系统、收光测试组件、探针工作台以及探测对准系统,其中,该在线检测方法为:在工作中,运输传送系统可以运输盘片工作台到合适的工作区域,调整位姿之后,启动探测对准系统对探针工作台进行控制,使探针与待测试的芯片接触通电,使芯片发亮,从而收光测试组件可以对其进行检测。按照本发明的机械结构,能够成功地解决倒装LED芯片电机和发光面不同侧的问题,并且采用了精密图像运动控制技术,实现了倒装LED芯片的高速精密测试,加快了芯片的检测效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模板匹配的芯片定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板匹配的芯片定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模板;步骤二,对待定位图片进行预处理,增大背景与芯片基体的对比度;步骤三,对预处理后的图片进行图像分割,得到blob块,利用blob块的面积和blob块对应的最小外接矩形的边长信息排除存在连晶、缺损缺陷的芯片;获取剩下的blob块的最小外接矩形的中心位置坐标,以及短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步骤四,根据步骤三得出的中心位置坐标和夹角,在待定位图片上采用模板匹配芯片,定位出芯片的位置和角度。本方法主要适用于芯片制造过程中对芯片的定位,采用先筛选再匹配的方法能快速准确定位出合格芯片的位置,排除掉带有连晶、缺损缺陷的芯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倒装LED芯片在线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倒装LED芯片在线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底座的正上方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块的上端与支撑台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台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之间设有LED芯片本体,所述LED芯片本体的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LED芯片本体的一端贯穿第一安装块,所述支撑杆与第一安装块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上端插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下端贯穿第一安装块并与支撑杆相抵,所述第二螺杆与第一安装块之间为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实现对LED芯片翻转、旋转,提高使用时的便捷性与检测时的多样化。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水泵叶片设计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泵叶片设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叶片的轴面投影图及载荷分布曲线,计算获得木模图上的前盖板流线及后盖板流线;在木模图中,测量每条轴面截线与前盖板流线的交点对应的第一半径值以及每条轴面截线与后盖板流线的交点对应的第二半径值;在轴面投影图中,根据第一半径值确定轴面截线在前盖板曲线上的第一边界点以及根据第二半径值确定轴面截线在后盖板曲线上的第二边界点;在轴面投影图中,基于设定的轴面截线变化规律,分别连接每个第一边界点及对应的第二边界点,获得光滑的轴面截线。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轴面截线进行有规律的光顺处理,消除了反问题设计过程中因给定的流场分布不合理造成叶片表面扭曲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大型风力机设计技术
风电的核心设计技术始终被国外所垄断,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风力机关键设计技术,严重制约了我国从风电大国走向风电强国。围绕大型风力机设计所需解决的空气动力学、结构动力学和多目标优化等关键问题,开展了多学科综合研究和技术集成。经过十五年的潜心研究,不仅打破了大型风力机关键技术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引领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风力机设计关键技术的发展,而且产品成功打入欧美市场。 技术特征 1.建立了准确的大型风力机流场结构模型、气动载荷模型和高精度高效数值仿真方法。 2.突破了大型风力机整机气动弹性CFD/CSD时域紧耦合计算技术。 3.针对风力机设计中的多目标、多约束和多变量优化等传统难题,建立了高效的多学科耦合优化算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5-11
水泵设计和水泵节能改造
水泵叶轮是决定水泵性能的关键部件,采用全三元黏性正问题计算与反问题设计迭代进行水泵叶轮设计,是目前国际通行的高性能叶轮的设计方法。 全三元黏性正问题计算是应用全三元CFD理论和技术直接求解叶轮内流场参数,其主要特点是(1)采用了全三维粘性流体力学模型;(2)求解控制方程组的离散方法采用了适合工程应用的有限体积法;(3)采用成熟的网格划分技术和前后数据处理技术,求解出泵内三维粘性流场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及其它流动特征参数,为反问题设计提供依据。 反问题则是根据实际运行需要流量、扬程、功率和效率等工况参数,以及流动控制边界条件等要素,设计水泵叶轮和蜗壳等过流部件的几何尺寸和形状,从而实现对叶轮内流动特征的控制。 根据上述水泵叶轮研究设计思路,分析研究水泵实际运行工况,对低效率叶轮的叶片形状、叶片进出口几何形状、叶轮前后盖板几何形状做设计改进,达到减小损失、提高效率的效果。 购买了PHOENICS、FLUENT、NUMECA等商用CFD软件,购置了联想1800集群式计算机系统,采用“两类流面”理论编制了叶轮设计软件,提高了设计水平,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部分成果已经为企业采用。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换热器网络最优化设计软件
换热器网络作为热回收系统是石油化工和其他过程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换热器网络的系统最优化设计,可以最有效地利用物料本身带有的热量和冷量,从而达到节能和降低设备费用的效果。我校和汉堡工业大学联合研发的换热器网络最优化设计软件以混合遗传算法作为MINLP问题的基本求解器,并结合了多种进化策略,特别是提出了大规模换热网络的单性遗传算法的进化策略,使得设计软件能够有效地运用于流股数超过100股的大型换热器网络最优化设计问题,这是目前使用商用软件无法进行有效计算的。使用这一软件对文献中的许多经典算例进行了计算比较,大多获得了比文献报道的结果更优的换热网络设计,远远好于使用商业软件HEXTRAN得到的结果;对于大规模换热器网络,其年度总费用(投资费用与运行费用之和)的降低更为显著。 主要性能指标1.换热器网络的最优化设计所涉及的换热器包括加热器和冷却器的可选类型可以由用户自行增减; 2.可以使用多个冷热公用工程,软件自动选择最优的公用工程匹配;3.可以在用户子程序中根据实际设计要求自行设定最优化目标函数,加入禁止匹配、禁止分流、面积限制、换热器种类限制等多种约束条件;4.可以选择多种进化策略及不同的相关参数以检验计算结果收敛于全局最优解的可信度; 5.可用于流股数超过100股的大型换热器网络最优化设计; 可在个人计算机的windows环境下运行(带用户界面),也可在大型并行计算机的UNIX系统中运行(不带用户界面)。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工业设计和印刷包装
工业设计和印刷包装专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紧扣创新主题,服务于出版、印刷、机械,创建完备的艺术创新设计平台。近年来,工业设计系积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通过产学研模式,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30多家企业进行过产品创新、信息产品设计,涉及到机械、电子、IT、家电、玩具、文具、动漫、仪器仪表、展览展示等行业,为企业创造专利50多项,获得了社会、企业的广泛好评。    工业设计专业有现代设计制造及快速模型实验室,拥有三坐标测量仪、高精度数控加工中心、FDM三维快速成型机、真空浇铸机等多种先进仪器和设备,为研究和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印刷与包装工程专业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方向涉及:各种纸类与非纸类数字化印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高保真印刷色彩复制与再现、印刷质量在线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印刷性能与过程控制检测技术与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印刷过程智能化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数字化工作流程的研究与开发、印刷管理系统的开发、油墨研究与开发、印刷机设计与改造、印刷工艺的设计与优化、色彩管理系统的开发、物流包装系统设计与优化、功能性包装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防伪包装的设计与开发、印刷包装性能检测与评价、包装结构设计与开发以及对外提供各种培训。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齿轮动态性能优化设计系统
广泛应用于汽车等行业中的高速重载螺旋锥齿轮,由于其设计、制造与检测技术特别复杂,国内外对其动态性能的研究还不够充分。由于螺旋锥齿轮齿形复杂,经热处理与研磨后,齿面误差很大(达几十微米),是影响振动噪音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项目重点考虑到齿面形状与制造误差、以及齿面弹性变形等的影响,把齿面加载接触分析与周向振动模型结合起来,研究由轮齿的时变啮合刚度、轴系类刚度、齿面制造误差、安装误差而引起的齿轮内部激振机制,进而归纳为能预报齿轮振动大小的振动激振力的指标值。在设计阶段,可以应用本研究成果,为设计出低振动噪音的最佳齿面(最佳机床设定参数)提供理论基础。在制造过程中,能够对其振动激振力进行及时智能预报,并利用齿面测量仪对齿面精度进行控制,可以制造出低振动噪音的螺旋锥齿轮。 该成果功能: 可以进行理论齿面与有误差齿面的TCA与LTCA、齿面闪温分布、齿面接触线载荷分布、齿面接触应力分布、任一接触瞬时的齿根弯曲应力分布、振动激振力大小指标值。 适合于成形法、螺旋成形法与展成法加工的锥齿轮,也适合于渐开线齿轮。   该成果已经应用于日本与国内多家螺旋锥齿轮公司、渐开线齿轮公司与齿面测量仪公司。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数字化智能设计技术
项目针对汽轮机叶片数字化制造过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发,锻造技术 专家知识集成到设计系统中,实现了设计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通过对各种叶片, 各种工艺要求的截面余量加放,实现了自动判断修型位置、型线特征,自动偏置 曲线或重新构造,自动光顺及形成截面型线;通过自动拉锻件飞边,构造锻模仓 部和桥部,实现了由叶片锻件实体自动驱动生成叶片锻造模具实体及切边模具实 体,同时也实现了模具工程图的自动生成;将基于零件模板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应 用到叶片夹具零件的设计过程中,实现了知识和经验有效继承;利用二次开发应 用程序可修改相应的参数,并能方便的实现叶片夹具三维模型的快速生成和工程 图的快速生成功能;基于专家系统技术来对叶片夹具程序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叶 片制造过程的工装夹具设计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开发了快速自动化设计软 件,缩短了叶片工艺工装的设计制造周期、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正确率,实现 了设计规范化、标准化。 
江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8 29 30
  • ...
  • 106 10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