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布兰斯特酸催化轴手性连萘胺衍生物的高对映选择性的动力学拆分
在轴手性化合物不对称构建研究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由于轴手性化合物是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常用催化剂,广泛应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中,这些轴手性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一直是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刘心元、谭斌课题组成功实现了在手性磷酸催化下利用Hantzsch酯不对称还原现场生成的亚胺来动力学拆分连萘胺。这样一来,就能高效、高立体选择性地合成重要用途的手性连萘胺。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SIW的紧凑型高隔离度全平面馈电自三工贴片天线的优化设计
随着5G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越来越需要同一平台中的高集成度和多频工作能力。小型化也是现代天线发展的重要趋势。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多天线辐射器需要安排在一个平台上,但由于尺寸太大,严重限制了其应用。为了缓和这个问题,多个馈电口共享一个辐射器的设计被提出,极大地减小了天线的物理尺寸并且可以在多个频段同时工作。 一种基于SIW的紧凑型高隔离度全平面馈电自三工贴片天线的优化设计。该天线由一个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中国矿业大学教师团队在高熵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储能应用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高效储能材料与器件团队青年教师肖彬与隋艳伟教授在高熵氧化物材料储锂应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对高熵FeCoNiCrMn合金粉末的氧化,成功制备(FeCoNiCrMn)3O4高熵氧化物,并将其用作于锂离子电池新型负极材料。
中国矿业大学 2022-06-01
酞菁/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合成用于具有高循环稳定性的超级电容器电极
酞菁是一种具有优异光电特性的廉价小分子半导体材料,但是其在常规有机溶剂中溶解性较差,且性能不佳,限制了其在有机忆阻器中的进一步应用。许宗祥课题组从分子设计层面出发,开发了在常规有机溶剂中具有高效分散特性的金属酞菁纳米线,通过溶液法制备出具有优良红外响应特性的薄膜,并以此构建有机忆阻器,该器件是首次报道具有高稳定性和较强红外响应的有机忆阻器器件。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关于召开ChatGPT助推教育数字化高峰论坛暨第二届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信息化论坛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好重庆市教委、四川省教育厅签订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重点任务,推动智能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促进川渝高校数字化转型,经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决定举办“ChatGPT助推教育数字化高峰论坛暨第二届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信息化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03-28
立达信马永墩:打造数字化底座,让教育管理更简单、更有效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元年,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科技引领和支撑未来。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会给行业带来创新性发展。在教育行业,正在形成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的教育行业发展新格局。
慧聪教育网 2021-06-08
云南省支持实现首单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题债业务
近日,云南省科技厅成功推动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与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首单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题债业务合作,率先落实科技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金融结合的有关要求,为后续建立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融资需求常态化推荐机制和资源配置与管理向经济主战场推动,奠定了良好开端。
云南省科技厅 2022-05-09
天津大学地科院多功能碳十四石墨化系统公开招标公告
天津大学地科院多功能碳十四石墨化系统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天津市河东区大桥道52号渤轻党校B座1层104室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6月21日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天津大学 2022-05-31
基于交通大脑的城市广域交通管控一体化关 键技术
提出了多源异构交通大数据分析融合技术、城市广域交 通AI 信号控制技术、城市广域交通AI 协同管理技术和究城 市广域交通运行及管控评价技术。通过对关键技术突破及现 有技术集成应用,形成能够解决我国城市广域交通管控突出 问题的成套技术及解决方案。
浙江工业大学 2021-05-06
特色化高教强省建设的理念、目标内容及其评价标准——浙江模式探析
浙江财经大学贺武华教授等学者撰写的论文《特色化高教强省建设的理念、目标内容及其评价标准——浙江模式探析》发表于《教育研究》2018年第2期,获2019年“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应用对策研究类)。 该成果是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浙江高等教育强省目标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该成果认为,高教强省是一个涵盖先进性、相对性、动态性、过程性等诸多特质的综合概念,基本内涵:一是高等教育基于量与质内在规定性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基础条件居于领先地位;二是高等教育自身系统结构的内在协调性与自洽性,具有整体效益、系统优势与可持续性发展竞争力;三是高等教育理念、制度和文化软实力优势突出;四是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和贡献。该成果明确高教强省建设的“二维”目标。高教强省的“自为”之态,体现为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等的综合实力和水平,即必须在全国走在前列、有其地位,体现比较优势。高教强省的“应为”之态,即为浙江的强大提供高等教育支持,不断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才资源、科技生产力等,这方面的水平和实际贡献主要由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去评判,辅以全国贡献度中去比较。面对日益繁多的第三方评估、政府主导的评估,建设高教强省急需将外部标准内部化,自信探索区域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评估体系,自主开展服务强省的评价研究。构建浙江高教强省“评-建”指标体系,既能科学指引建设方向,又能准确反映投入与建设效果。关注重点是兼顾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水平评价与高等教育服务本省发展的贡献度。具体操作上权衡发展的数量水平、质量水平、贡献度的客观评估、贡献度的主观评价四个维度。
浙江财经大学 2021-04-3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0 221 222
  • ...
  • 265 26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