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用于海洋超软土原位测试的十字形全流触探探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超软土原位测试的十字形全流触探探头,包括测试系统和探端,所述探端呈十字形状,所述探端垂直固定于测试系统下方,所述测试系统上部与探杆相连,所述测试系统包括传感器、信号传输线和套设在探杆上的套筒,所述套筒包括摩擦套筒和端阻套筒,所述摩擦套筒设置于端阻套筒上方,所述传感器包括设置在摩擦套筒上摩阻压力传感器以及设置在端阻套筒上的端阻压力传感器和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所述摩阻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侧摩阻力,所述端阻套筒靠近探端一侧设置有孔压过滤环。本发明能够针对海底/水下超软土层开展全流触探,准确的测定超软土层的相关物理力学性质参数,为海洋工程勘察和基础施工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东南大学 2021-04-11
新型微波超材料对空间波和表面等离激元波的自由调控或实时调控
成果介绍超材料(Metamaterial),或其二维形式—超表面(Metasurface)由具有亚波长尺寸的人工原子周期或者非周期地排列而成,其描述方式可分为等效媒质和空间编码两种形式。由等效媒质描述的超材料(或超表面)我们称之为新型人工电磁媒质,由空间编码描述的超材料(超表面)我们称之为编码超材料(超表面)和数字超材料(超表面)。对于新型人工电磁媒质,人们通过自由设计单元结构、单元排列方式、以及单元各向异性,可以根据意愿控制等效媒质的媒质参数,实现自然界中不存在或者很难实现的介电常数和/或磁导率,进而控制电磁波。本成果对于新型人工电磁媒质对电磁波的调控作用,例如隐身衣、电磁黑洞、雷达幻觉器件、远场超分辨率成像透镜、新型透镜天线、隐身表面、极化转换器、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器件及混合集成电路等。技术创新点及参数对于编码和数字超材料(超表面),我们提出基于空间编码调控电磁波的新思路。其中,一比特编码超材料选用相位差接近180度的两种基本单元(记为0单元和1单元),按照一定规律排列0和1单元构成超材料,以实现所需的设计功能。当电磁编码采用FPGA控制时,可实现现场可编程超材料,即单一的超材料在FPGA的实时控制下可实现多种功能(例如单波束、多波束、波束扫描、隐身功能等)。市场前景本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目突破传统模拟超材料的等效媒质表征方法,创造性地提出用 0 和 1 表征的数字超材料,建了数字编码和现场可编程超材料新体系;在国际上率先从微波传输线的角度研究人工 SPP 超材料,提出一种性能优越的超薄、可共形 SPP 传输线,开辟了基于 SPP 模式的微波领域新分支,实现了超材料研究从跟跑、并跑变成走在世界前列的跨越。
东南大学 2021-04-11
在耗散弗洛凯系统的超冷原子中观察到宇称-时间对称性破缺
利用周期性共振光脉冲序列导致的自旋依赖布居数耗散、射频场耦合下的自旋拉比振荡、以及Feshbach共振调制下的相互作用控制,在一个量子系统中同时实现了精密调控耗散、相干和相互作用三大要素,为实现宇称-时间对称的非厄米哈密顿量的量子模拟奠定了技术基础。       实验结果不仅精确地复现了在经典系统中已经观测到的静态哈密顿量的宇称-时间对称性破缺,还利用周期性耗散机制发现了在任意小耗散下的宇称-时间对称性破缺,观察到系统的能量可以在极其微小的耗散下发生不可逆的发散。不同于以往静态哈密顿量的单参数相变,周期性耗散驱动的宇称-时间对称性的相图在频率的参数空间实现延拓,在特定的频率区间,宇称-时间对称性对于耗散有极其敏感的响应。这个现象之前只有理论预言,而罗乐教授小组首次在绝对零度之上500纳开尔文的超冷费米气体中首次观测到。同时这项工作还发现了对称性破缺点附近的慢衰变模式、类比于多光子跃迁的高阶PT对称性破缺等新颖有趣的物理现象。       目前,罗乐教授研究团队正基于非厄米量子体系研究宇称-时间对称哈密顿量的拓扑量子态转换、耗散下的量子相干态保持、以及高阶奇异点附件的超灵敏能谱响应。这些研究将为基于开放量子系统的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开拓新的前沿。
中山大学 2021-04-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揭示核量子效应在界面超快电荷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ICQD),合肥国家实验室的赵瑾教授研究团队与王兵、谭世倞教授、以及北京大学李新征教授合作,发现固体-分子界面的超快电荷转移与质子的量子动力学有很强的耦合,揭示了电荷转移过程中核量子效应的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7-11
科技部等十部门部署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目标是通过选择不同类型单位和地方开展有针对性的改革试点,推动科技成果评价观念转变、方式方法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加紧探索简化实用的制度、规范和流程,突破改革落地难的问题,尽早形成可操作可复制的做法并进行推广,带动改革政策加快落实,确立科技成果评价的正确导向,发挥改革试点出成果、出经验、出人才的重要作用。
科技部政体司 2021-12-06
科技部等十部门部署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工作
统筹科研项目和团队评价,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打造改革示范样板,切实把以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正确评价导向树立起来,把多元分类评价体系健全起来,更好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产出更多高质量成果,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部 2021-12-06
《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发布
5月7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提到,支持部分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的综合高校和行业高校,先行建设一批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新学院、新学科和新专业,在探索、总结经验基础上,引领带动全面加强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要加快紧缺人才培养,加快储能和氢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快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相关人才培养;加快碳金融和碳交易教学资源建设。
教育部 2022-05-07
关于启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
依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基金办)现启动任务完成时间为2022年12月的998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清单详见附件1)的验收工作。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 2022-11-08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促进就业的重要群体。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教育部决定实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各地各高校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密结合实际,创新思路举措,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奋力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新局面。
教育部 2022-11-16
一种浮置板轨道系统中的隔振器及其工作参数的确定方法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一种浮置板轨道系统中的隔振器及其工作参数的确定方法,位于浮置板轨道系统的浮置板与轨道基础之间,包括并行设置的钢弹簧、阻尼液和可控库仑阻尼件;在不考虑库仑阻尼的情况下,建立车辆?浮置板轨道耦合动力学时域分析模型,以浮置板和钢轨最大垂向振动位移为控制指标,确定不考虑库仑阻尼时的浮置板最小支承刚度Ka,再结合不考虑库仑阻尼时浮置板最小支承刚度工况下的浮置板垂向振动位移时程曲线特征,确定浮置板的位移阈值,确定库仑阻尼力大小及其工作时段,最后,运用车辆?可控库仑阻尼隔振器浮置板轨道耦合动力学时域分析模型,算出有库仑阻尼情况下的浮置板最小支承刚度Kb。可以有效提高传统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隔振效率。市场前景分析: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8 119 120
  • ...
  • 142 14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