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肠炎患者代餐食品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多发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发病机制不明,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复发,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患者无法正常饮食且对营养的吸收能力差,并且饮食中的致敏成分易造成疾病复发,重症患者只能依赖肠内营养液,但目前临床常用的肠内营养液口感较差,通常通过鼻饲进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产品针对IBD患者的营养需求,以谷物为基础开发了肠炎代餐产品,并通过动物模型验证了产品对肠炎的调控功效,发现食用代餐食品后小鼠肠道的病理指征、炎症水平及肠道微生态具有明显的改善。此外,产品为天然谷物制造,口感优良,食用方便,可以极大提高患者生活品质。 相关技术指标: (1)基础谷物的选择及营养复配:利用多种谷物和豆类为基础原料,以限制性氨基酸含量为配比基础,通过蛋白质营养评价实验,选定合适的配比范围。辅以天然功能性配料等对其进行营养强化和感官优化。 (2)原料的加工技术:利用挤压膨化、超微粉碎等对原料进行加工,确定最优工艺参数。 (3)动物模型的验证:利用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急性和慢性肠炎模型,饲喂代餐食品后发现与肠炎小鼠相比,代餐组小鼠结肠长度增加,病理切片显示病理指标改善,炎症水平下降,并且肠道菌群结构明显变化,有益菌比例升高,有害菌比例降低。 技术创新点: (1)通过营养复配确定基础原料的最佳配比 (2)利用挤压膨化、超微粉碎等改善了原料的消化特性;利用天然功能性配料添加增强功能特性; (3)通过急性/慢性动物实验证实了代餐产品对肠炎的调控。
上海理工大学 2023-08-08
人才需求:食品加工
食品加工
山东鲁和园食品有限公司 2021-08-27
食品中的感官评价
本项目完成了对各种类型食品的感官评定及消费者测试。筛选出两组专业的 评价小组(共 20 人)并对其进行长期培训,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完成对产品的感 官描述性分析并形成产品的风味剖面。除此之外,通过大样本的消费者行为调研, 研究消费者的喜好因子和消费习惯、组织消费者进行喜好度测试、模拟购买行为 测试和 FGD 座谈会,有效将感官分析与理化分析相结合,探讨其影响机理,科学有效地提高产品消费者满意度,为项目单位制定感官完整方案,受到了多方认可。 创新要点 1)建立感官分析标准,对产品的生产品控和新产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进行消费者问卷调查及喜好度检验、JAR 检验,找出不同区域消费者对于产品 的喜好因子及产品的优缺点。 3)结合描述性分析和消费者调查,对受欢迎产品所具备的感官属性强度进行定 性定量分析,找出产品改进和优化方向。
江南大学 2021-04-11
食品供应链管理
推行食用农副产品校际联合团体采购和集中配送,创办上海高校后勤配货管理中心,打造食品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成为学生食堂主副食品供应的主渠道、学校市场保供稳价的主力军,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功标志。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下,建设上海高校学生食堂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开发上海高校食堂食品安全溯源智慧服务系统,构建集约化、规范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的食品安全供应链。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究,实现全过程食堂原材料动态管理;从田间到餐桌,严把每一道防线,保障校园舌尖安全。
上海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食品溯源解决方案
为什么选择我们服务与实力并列,解决您后顾之忧 7x24小时无忧服务业内*质的售后服务、7x24小时及时响应确保您运营无忧 高品质按时交付不随意拖延开发工期,保证质量按时交付开发成品 完善的售后服务以服务客户为己任,全方位跟进项目需求,实际解答您的疑惑
青岛安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09-10
酿造生产过程的综合自动化及监控信息平台
该项目的关键技术已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 1 项,浙江省科技厅优先主题项目 1 项。 1、项目简介 我国是酿造生产大国,传统酿造包括酱油、醋、酒,而酒的份额又占其中的大头,仅白酒黄酒去年销售收入已超过 3000 亿元,而其生产过程目前还处于手工和半机械化生产模式,其科技进步缓慢,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生产过程高水耗、高能耗与当今社会倡导的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剧烈冲突。因此,采用自动化技术的生产方式迫在眉睫。本项目在已完成的几个酿酒企业的自动化应用示范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并解决其中一些关键及共性问题,通过利用计算机、智能控制和物联网技术,推进酿酒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促进传统酿酒企业的科技创新与生产转型。 2、创新要点 实现黄酒发酵过程的多总线分层递阶的控制系统结构;将图像、动画和声音与 LabVIEW 软件结合,PLC 采集的设备实际运行信号转化为 3 维动画显示,实现多媒体控制的黄酒前后酵软件。将智能控制技术引入传统控制系统,根据轻工发酵过程非线性、时变、大滞后的特点,完成动态系统辨识、建模仿真,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等技术。 3、效益分析 通过项目的示范应用,预计到“十二五”末白酒、黄酒自动化改造直接经济效益将超过 100 亿元,税利超 1000 亿元,减少酿酒用工,提高产能。强化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缓解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能源短缺等制约酿酒行业持续发展的问题,促进传统酿酒产业生产方式的创新与转变。资金需求总额约 300 万元。 4、推广情况 浙江绍兴女儿红酿酒有限公司;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劲牌有限公司劲牌山南健康产业园;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香格里拉酒业(秦皇岛)有限公司。 授权专利: 一种黄酒开耙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201010248472.0 黄酒前发酵过程温度控制系统 201010248471.6 黄酒生产中间罐液位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201010551020.X 
江南大学 2021-04-13
番茄深加工技术及番茄红素保健食品开发
成果描述:番茄兼具蔬菜和水果双重身份,内含13种维生素及17种种矿物质,其中有在各种果蔬当中含量最高的番茄红素,因此成为人人喜爱的蔬菜。番茄果实具有生津止渴、凉血平肝、清热解毒等功效,适用于高血压、牙龈出血、胃热口渴、发热烦燥、中暑等症。近代医学研究表明,番茄还具有很高的保健功效, ①.番茄深加工技术 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经压榨、提取、干燥等工艺而成的系列番茄深加工产品,如风味番茄酱、番茄露、番茄脯。该加工技术采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番茄红素的流失,加工的产品口感好,添加剂安全、合理,为扩大消费人群,避免高糖的危害,全部采用代糖做为甜味剂,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 ②番茄红素开发保健食品 番茄红素被称为藏在西红柿里的“黄金”。 它不仅赋予番茄制品以鲜艳的色泽,而且可以捕获其他的体内自由基,具有预防多种癌症、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减轻体内亚硝基化反应等许多保健功效。因此,专家建议,成人每人每天应当摄取30mg番茄红素。以番茄红素为主要原料,针对抗氧化、抗辐射等功能辅以其他原料进行组方,在功效上互补使产品有更好的效果,开发抗氧化、抗辐射保健功能保健食品。市场前景分析:转让技术,该技术已成功转让一家企业。 保健食品市场。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所用原料符合中国卫生部关于食品的原料要求,产品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功效成分指标和安全性等均符合卫生部关于食品的相关要求。
四川大学 2021-04-10
基于污泥减量化的CAAC工艺处理食品加工有机废水技术
Ø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加工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但其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大量有机废水给环境带来了极大压力。针对食品加工产生高浓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工艺所产生的剩余污泥后续处理成本高、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本项目自行开发了污泥原位减量的连续化好氧-厌氧耦合工艺(Continuous Aerobic-anaerobic Coupled process,CAAC)。该技术对COD在1000-2500的有机废水进行连续化处理,具有较好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性能和同步剩余污泥减量特性。节约污水处理成本,并避免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基于污泥减量化的 CAAC 工艺处理食品加工有机废水(技术)
成果简介: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加工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但其生产过程中所排 放的大量有机废水给环境带来了极大压力。针对食品加工产生高浓有机废水 的生物处理工艺所产生的剩余污泥后续处理成本高、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等问题,本项目自行开发了污泥原位减量的连续化好氧-厌氧耦合工艺(Continuous Aerobic-anaerobic Coupled process,CAAC)。该技术对 COD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新型生物食品防腐剂 ε-聚赖氨酸的发酵生产技术
ε-聚赖氨酸是由 25-35 个 L-赖氨酸通过其 α-羧基与 ε-氨基缩合形成的一种同型氨基酸聚合物,分子量在 2500-4500 Da。目前,ε-聚赖氨酸主要作为一种食品防腐剂被广泛应用于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2014 年 4 月,我国卫计委也正式批准其在我国食品加工业中的使用。本项目通过 10 多年的技术攻关,聚焦于产生菌筛选、高产菌选育、发酵过程优化与调控、产物的分离提取与精制等研究内容,获得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高产菌,实现了实验室(5 L)-中试(1 m3)-试生产(10 m3)不同规模的 ε-聚赖氨酸发酵生产,并建立了与发酵规模相匹配的 ε-聚赖氨酸高效提取和精制工艺。
江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676 67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