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广东众志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广东众志检测仪器有限公司(曾用名:东莞市众志检测仪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集环境与可靠性试验设备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CMC仪器计量认证企业,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2015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以其领先的技术、优秀的品质和快速的技术响应、交付能力被业界视为成长更快、更具创造力的企业之一。 近二十年的发展,广东众志检测仪器先后荣获广东省仪器仪表协会理事理单位、东莞市计量协会理事单位、环境技术十大优秀供应商,立足珠三角、逐鹿世界,众志检测仪器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航天军工、半导体芯片、5G通讯、光电产品等各行业及第三方质检机构、重点院校科研实验室,可为客户提供环境与可靠性试验设备整体解决及一体化检测综合服务。 主营产品有高低温试验箱、恒温恒湿试验箱、冷热冲试验箱、快速温变试验箱、精密高温老化试验箱、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箱、温度·湿度·振动三综合环境试验箱等各类大型步入式试验室、淋雨、砂尘、温度·湿度·盐雾复合试验机、高低温拉力试验机、整车环境模拟及检测、多因素环境模拟系统以及各种非标定制环境可靠性试验室等。
广东众志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2021-01-15
TDS-I型太赫兹手持式违禁品检测仪
随着目前国际反恐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到战场上恐怖组织的生化袭击,小到日常生活中大量行李信件内夹带的各类危险品,给国防安检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因此,军工企业对于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手段的开发和利用是企业内部品质把控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现有技术手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检测时间长且准确率不高。相比之下,太赫兹波谱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手段,可与危险品成分中的C\HO\N有机大分子发生相互作用,通过共振吸收谱探知危险品的种类与剂量。“TDS-I型太赫兹手持式危险品检测仪”在传统太赫兹时域波谱系统基础上,使用特种保偏光纤与精密光纤器件替代常规自由空间光路的全部透/反射镜片,形成了全光纤一体化结构,极大简化了仪器光路,增加了系统的集成性与稳定性;使用超高速光延迟扫描振子,搭配超高速数据采集锁放电路模块,实现了0.1sec/scan的超高速太赫兹信号采集,真正的实时在线样品检测;太赫兹信号重复性好、稳定性高,信噪比大于65dB,谱宽大于3.5THz;上位机软件使用LABVIEW设计,界面简洁友好,便于终端用户熟悉和操作;仪器外观秉承简约设计风格。可以实现爆炸物、生物制剂等危险品的临场快速在线检测,是一款军民融合的高科技含量产品。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0
TDS-II 型太赫兹手持式违禁品检测仪
随着目前国际反恐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到国际战场上恐怖组织的生化袭击, 小到国内日常生活中大量行李、包裹、邮件、信封内夹带的各类危险品(毒品、 爆炸物、有害生化制剂等),给国防、安检和人民的正常生活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因此,军工企业对于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手段的开发和利用是企业 内部品质把控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现有检测技术手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检测时间长且准确率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检测仪(TDLAS)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我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提升,已极为重视对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公众也对切身的环境问题关注日益密切。以大气中常见空气污染物为应用检测对象,开发研制快速实时且高精度的 TDLAS 可调谐二极管光谱学检测设备,为大气环境监测中所要求的微量、高精度及快速响应需求提供仪器实现手段,应用于室内外环境污染气体监测和煤矿、油井等地下作业中毒气泄漏的监控,可以有效避免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导致的大规模大气污染发生,保障环境质量安全,为国民经济作出重要贡献,社会效益显著。并特别适用于强磁场和辐射性、腐蚀性或危险性大的环境,可实现对如飞行器、舰船、矿井、油田、建筑物等恶劣环境的实时检测分析。大气污染物气体 TDLAS 测量及评价系统项目研究和开展具有对于产品需求直接的经济效益及环境保护的社会效益。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该项目在团队已有红外光谱工作基础上,组建基于 TDLAS 的大气污染物在线检测实验平台,通过对排放气体干扰组分、激光器输出参数及系统电子学指标的分析与优化,建立适用于大气常见污染物气体实时快速 TDLAS 仪器检测技术体系。并基于企业自有的物联网 GPS 模块设备开发技术、长光程气体吸收池技术、仪器网络系统集成技术等,进行 TDLAS 仪器向网络分布式监测系统的应用技术研究,使项目内推出的样机可以作为独立接入单元接入区域环境评测平台,对传统在线式检测仪器数据接入及集成进行功能创新。 a.基于课题团队自有光谱数据处理算法软件与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进行控制系统产品化开发 b.根据检测物指标,可定制选择国外或国内激光器模块封装进行集成 c.基于实验室自有开放光程光路准直定位技术以及长光程气体池技术进行关键模块定制。 d.根据用户需要定制上位机专用分析软件程序。 应用领域:燃料燃烧、金属冶炼、变电高压、焦炭化工、矿业筛选、农药施放、油漆喷涂、造纸纺织、皮革纤维、生活垃圾焚烧、危险废物处理、制药、橡胶等有气体污染物排放行业。 合作方式:技术开发,模块打包出售(15—20 万元/套)
天津大学 2021-04-11
一种电梯闸皮不均匀磨损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梯闸皮不均匀磨损的检测方法,包括:a)使用红外热像仪获取电梯制动时被测电梯闸皮及其附近空间的红外热像图像;使用摄像机拍摄从未使用过的性能良好的对照电梯闸皮及其附近空间的可见光图像;b)对红外热像图像进行降噪处理,滤去红外热像仪采集过程中的高斯噪声和椒盐噪声;c)对降噪后的红外热像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提取被测电梯闸皮制动时的等温线特征向量;对可见光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提取对照电梯闸皮的边缘特征向量;d)计算被测电梯闸皮制动时的等温线特征向量与对照电梯闸皮的边缘特征向量的相似度,检测被测电梯闸皮的不均匀磨损程度。本发明解决了电梯闸皮不解体情况下无法定量检测电梯闸皮不均匀磨损的问题。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车削刀具后刀面磨损的在位检测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削刀具后刀面磨损的在位检测设备,其包 括成像装置和位姿调节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相机、远心镜头和同 轴光源,所述远心镜头安装在相机上,同轴光源固定在远心镜头的末 端;相机的像素不低于 200W,其芯片尺寸不小于 1/1.8 英寸;远心镜 头的畸变率不高于 0.02%;相机与远心镜头组合的图像分辨率不低于 400pixel/mm,整体长度不大于 150mm;所述位姿调节装置用于实现成 像装置的多自由度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纳米位移计量传感器的纳米微位移检测仪
本发明提出一种光学倍频的纳米位移计量传感器,包括激光器、偏振分光棱镜、1/4 玻片、角锥棱镜、平面反射镜、偏振片、光电探测 器和底座。本发明的传感器采用光学倍频技术,直接在光学结构上将 光程差进行 8 细分,同时采用偏振分光棱镜和 1/4 玻片组合减少了光 能损失,保证了干涉条纹的强度,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测量范围 大,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并且相比于单路光束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可 减小非直线运动所造成的误差。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面向工业网络设备的专业检测仪器
主要技术内容: (1)工业网络协议的深度解析技术:开发工业协议测试平台,研究主流工业通信协议报文格式、数据传输方式和数据压缩方式,提取其特征码,分析关键数据项目。 (2)工业通信安全加密传输技术:根据主流工业通信安全传输方案和工业协议通信流量样本分析,建立工业协议加密通信特征库;利用工业通信加密协议的攻击方法和安全漏洞检测技术,开发加密通信安全测试工具。 (3)工业网络设备的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根据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网络安全测试、加密传输测试、业务仿真测试及自动化测试等方法,制定了相关标准。 (4)工业网络流量采集和生成技术:研制通用工业网络设备仿真器,搭建工控通讯环境仿真平台,研发工业通信流量模型生成工具,研究工业网络流量采集、编辑、生成和可视化分析技术。 (5)工业网络设备专用测试仪:根据支持国产软硬件系统的工业网络设备测试仪的体系架构,研制支持网络性能测试、协议检测和网络安全测试的工业网络设备的专用测试仪器,包括网络性能测试仪、协议分析仪和网络安全测试仪。 本成果预期对提升我国工业网络安全设备测试水平、推动工业网络安全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望成为行业内的标志性成果,产生广泛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推动技术发展。 【技术优势】 当前市场上缺乏类似产品,该技术在协议广度、深度和效率上是目前市场上最好的。 【技术指标】 (1)支持S7、Modbus、MC、FOCAS、FINS、GE-SRTP、OPC-UA、BACNET、DNP3、 IEC60870-5-104、HCRT、COAP、PCWORX、NC-Link、MQTT在内的30种以上工控协议; (2)支持http,https, ftp, tftp, telnet, syslog, snmpv1/v2/v3, icmp, DNS互联网协议; (3)支持对工控设备功能、性能和安全的全指标检测; (4)单台仪器自身处理性能:1G带宽下,并发测试 flows >= 20W ,每秒新建数cps >= 2W, 吞吐率 >=980Mbps; (5)支持国产CPU、操作系统和数据库。 【发展规划】 1) 2023年,研制原理样机,展开应用验证;成立公司进行融资。 2)2024年,研制工程样机,进行工程验证。 3)2025年,进行产品定型和销售,销售额500万。 4)2026年,销售额2000-3000万。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7-19
高速铁路钢轨等重大设施及新型材料无损检测技术
在巡检条件下,实现多物理量融合的钢轨病害动态检测技术。采用复合电磁技术检测材料表面和内部的宏观伤损;采用巴克豪森技术测量缺陷产生前的残余应力、材料状态改变、表面早期伤损;应用相控阵超声技术检测钢轨内部缺陷,并实现焊缝的精确定位及智能化全尺寸高效检测。实现覆盖诸如钢轨(含焊缝)等重大设施及新型材料全尺寸、全寿命周期的健康状态综合检测。 高速铁路损伤检测:实现80-350km/h的高巡检速度下对轨道不同阶段损伤的检测,提高轨道安全性; 智能制造质量检测:实现新型加工、增材制造中加工质量无损检测,提高智能制造的加工水平; 结构智能健康监控:实现钢轨、桥隧、航空航天设施关键部位故障状态监控,提高重大设施寿命。 技术优势 巡检试验转台的速度提升至350km/h,填补了国内350km/h速度等级巡检试验转台的空白。首次在国内研究了350km/h高速及不饱和状态下铁磁性材料动态磁化过程机理。采用电磁、涡流、图像等无损检测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各种材料的伤损缺陷对检测信号的影响,克服使用环境、高速运动对检测系统的影响,在高速及重载铁路应用条件下,对服役钢轨表面、亚表面以及一定深度的裂纹缺陷损伤进行快速巡检,构建高速钢轨裂纹巡检设备,实现对铁路钢轨裂纹缺陷形貌参数等相关数据信息的快速获取、损伤程度判别,并进行故障预警和寿命评估。研究基于复合电磁效应、超声波、激光、图像融合的钢轨巡检及实时分析技术,实现病害特征识别与缺陷重构。通过分析铁磁性材料磁化过程,抑制巡检中检测探头的振动、提离效应、材料属性以及使用环境对钢轨表面检测结果的影响;基于多物理量数据的融合分析,精确识别钢轨缺陷产生前的残余应力、早期伤损等多种病害。通过使用超声技术实现焊缝精确定位及全断面相控阵高效检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5-11
高速铁路钢轨等重大设施及新型材料无损检测技术
在巡检条件下,实现多物理量融合的钢轨病害动态检测技术。采用复合电磁技术检测材料表面和内部的宏观伤损;采用巴克豪森技术测量缺陷产生前的残余应力、材料状态改变、表面早期伤损;应用相控阵超声技术检测钢轨内部缺陷,并实现焊缝的精确定位及智能化全尺寸高效检测。实现覆盖诸如钢轨(含焊缝)等重大设施及新型材料全尺寸、全寿命周期的健康状态综合检测。高速铁路损伤检测:实现80-350km/h的高巡检速度下对轨道不同阶段损伤的检测,提高轨道安全性;智能制造质量检测:实现新型加工、增材制造中加工质量无损检测,提高智能制造的加工水平;结构智能健康监控:实现钢轨、桥隧、航空航天设施关键部位故障状态监控,提高重大设施寿命。技术优势巡检试验转台的速度提升至350km/h,填补了国内350km/h速度等级巡检试验转台的空白。首次在国内研究了350km/h高速及不饱和状态下铁磁性材料动态磁化过程机理。采用电磁、涡流、图像等无损检测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各种材料的伤损缺陷对检测信号的影响,克服使用环境、高速运动对检测系统的影响,在高速及重载铁路应用条件下,对服役钢轨表面、亚表面以及一定深度的裂纹缺陷损伤进行快速巡检,构建高速钢轨裂纹巡检设备,实现对铁路钢轨裂纹缺陷形貌参数等相关数据信息的快速获取、损伤程度判别,并进行故障预警和寿命评估。研究基于复合电磁效应、超声波、激光、图像融合的钢轨巡检及实时分析技术,实现病害特征识别与缺陷重构。通过分析铁磁性材料磁化过程,抑制巡检中检测探头的振动、提离效应、材料属性以及使用环境对钢轨表面检测结果的影响;基于多物理量数据的融合分析,精确识别钢轨缺陷产生前的残余应力、早期伤损等多种病害。通过使用超声技术实现焊缝精确定位及全断面相控阵高效检测。应用范围:(1)获得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在役钢轨缺陷综合检测监测设备开发与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钢轨接触疲劳及裂纹多物理高速巡检监测技术攻关”铁路总公司重大课题“高铁钢轨浅表层缺陷快速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等项目支持。(2)作为关键核心设备应用于中国铁路总公司新一代国产大型高速钢轨探伤车GTC-80,累计巡检里程已达1万公里以上。发现各类型缺陷,如裂纹,剥离,磨损等400多例,通过了铁路总公司的关键技术鉴定,实现进口重大装备替代。(3)30km/h的双轨电动探伤机器人,集成环境感知、智能巡检、大数据处理与无线传输等功能,实现无人监控下的长距离自主运行,用于城市轨道巡检,已应用于南京地铁、西安地铁等。(4)智能制造质量检测技术应用于宝武集团宝日冷轧钢板厂(世界最大冷轧钢板生产线)钢板加工性能在线自动检测。(5)结构智能健康监控技术应用于京沪高铁CRTS-Ⅱ型轨道板健康监控(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金温高铁沿线光纤监测(全国首例)、贵广客专K75+431双线特大桥沉降监测、芜湖地铁1、2号线安全监控系统;(6)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第一届中俄工业创新大赛二等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291 29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