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陈长卿
姓名:陈长卿 性别:男 毕业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最高学位:博士 职称:副教授 办公地址: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吉林农业大学 办公电话:0431-84333708 电子邮箱:ccqjy@sina.cn  
陈长卿 2021-06-23
陈妍慧
陈妍慧 西北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2008年和2013年在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美国纽约州立石溪大学博士联合培养。
陈妍慧 2021-06-23
陈大忠
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现代给药系统研究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自 1993 年毕业黑龙江中医学院,一直从事中药科研工作,主要工作内容范围包括中药新药研发、医疗机构中药的院内制剂研究与转化、中药经典名方、中药配方颗粒、中药炮制、中药药剂及中药物质组分等相关工作。 曾担任黑龙江久久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完成制药企业 GMP认证:曾担任黑龙江久久药业五味子保健品公司总经理,主持完成保健食品生产企业 GMP 认证、五味子保健饮品生产、销售及企业管理
陈大忠 2023-02-27
陈科明
2007年7月- 至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教师。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物联网技术应用,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 本人长期从事物联网技术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创新应用研究和实践,2014 年创办企业,进行物联网技术成果产业化推广,先后服务省内上百家制造业企业,近 5年学校到账经费超 1000 万元,现有 1个1000 万元的横向合同正在办理中。本人同时先后担任杭电宁波技术转移中心主任、杭电海盐技术转移中心主任,积极推广学校科技成果,服务地方企业数字化转型,获得了良好声誉。科研成果已授权发明专利13 项,转让 4 项。 本人多次被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电子学会授予“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以第一导师指导研究生共获得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 全国一等奖 2 次,全国二等奖 2 次,华东赛区一等奖 2次;作为参与人员获 2021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制定团体标准 1 项。
陈科明 2023-02-24
陈永山
主要从事污染物环境过程及控制技术研究,在新兴污染物环境存在及其行为、土壤污染修复及风险评估等方面已取得一定创新性研究成果,初步建立了以土壤、沉积物和水体为表征对象、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两维表征指标的污染物环境行为机制和风险消减技术研究体系,构建了环境压力-污染响应体系表征研究的知识链和方法论。已在新兴污染物环境污染过程的甄别、防治与风险管理研究上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子课题专题任务、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入选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泉州市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泉州市“桐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C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要拓展了新型污染物环境污染过程及其风险消减机制研究方向,已初步建立了以土壤、沉积物和水体为表征对象、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两维表征指标的我国快速城镇化人畜药物环境污染过程及风险消减研究体系,构建了新兴有机污染物环境污染现状表征、污染源解析、食物链摄入途径的人体健康及其基于土壤生态响应特征的污染风险表征等环境污染压力-状态-响应研究的知识链和方法论。获得一些探索性研究成果。具体体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工作方面: 2020.01-2023.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抗生素与砷复合污染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批准号:41977358. 项目主持人。 2017.01-20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镇化影响下人畜共用药环境残留的流域生态过程及机制研究”,批准号:41671495. 项目主持人。 2014.01-2016.12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典型城镇化过程水环境PPCPs残留组成及其梯度环境效应”,批准号:41301572.  项目主持人。 带领团队成员开展生物多样性环境监测与评价等方面的社会服务工作,具备从事植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渔业资源等监测与评价技术能力,承接多次企事业委托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及评价服务,如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跟踪监测服务、泉州市东海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等工作,取得较好的进展。在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及修复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特长,先后承担福建省科技厅农业引导性(重点)项目矿冶废弃地土壤污染修复及安全利用技术、安溪县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编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污染土壤及场地修复评估及综合集成与管理体系”(课题编号:2013AA06A211),负责子课题中的“基于GIS的污染场地风险识别技术支持系统”等专题任务。
陈永山 2023-03-09
陈柏强
陈柏强,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先后于2005、2011年在北理工、中科院获学士、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北理工从事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相关领域的实践与研究工作。先后承担课题十余项,应多部门邀请参与相关政策研究与文件起草工作。 获工信部优秀智库成果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研管理优秀论文奖等荣誉,兼任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等社会职务。
陈柏强 2023-02-22
陈海群
陈海群,男,1970年10月生,汉族,199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8月参加工作。江苏如东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常州大学副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陈海群 2023-02-22
陈智栋
本科毕业于辽宁大学。获日本文部科学技术省奖学金,硕士毕业于日本国立高知大学,博士毕业于日本国立山口大学。毕业后就职于日本大阪表面处理研究所。2002 年归国,现为常州大学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主要从事应用电化学研究,包括储能电极材料、电催化电极材料;电子器件的表面处理;化学修饰电极在分析化学应用。现任中国电子电镀专家委员会主任;江苏省表面工程协会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陈智栋 2023-02-22
陈杰副部长调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3月17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陈杰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调研,走访学会各部门,参观了学会文化墙和读书厅,与工作人员亲切交谈,了解工作情况。陈杰听取了学术与交流部在智库建设、课题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情况介绍,翻阅了《中国高教研究》期刊,就期刊国际化和英文期刊筹办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事业发展部筹办高博会、华灿奖、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进展情况。随后,召开调研座谈会并听取了学会的工作汇报。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03-21
专家报告荟萃⑧ | 陈慕恒:探索和建设“五题联动”工作机制 落实企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合成单独章节进行专题论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阐明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具体方向。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职教培训工作,聚焦“精准培训”和“从真学真练真考到真会”的新工作目标,构建了“现场问题-科研课题-教学专题-演练习题-考评试题”“五题联动”,产、教、研融合“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2-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