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小学科技活动室建设方案科技活动室仪器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可提供科技馆建设整体设计方案,科技创新实验室整体设计方案、科学探究实验室整体设计方案,科普馆设计方案、数字化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通用技术实验室整体设计解决方案、机器人实验室设计解决方案、航天航空科普馆设计方案、航天航空科技馆设计方案、地震科普馆整体设计解决方案、地震科技馆整体解决方案、安全教育科普馆整体设计方案、安全教育科技馆整体设计解决方案、交通安全科普馆解决方案、交通安全科技馆设计方案、消防科普馆设计方案、消防科技馆解决方案、幼儿园科学发现室设计方案、农业科普馆整体解决方案、社区科普馆设计方案、社区科技馆解决方案、壁挂式科技馆设计方案、科普大篷车设计方案、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解决方案、综合实践活动室设计方案、生命健康科普馆整体解决方案、低碳环保科普馆设计方案、军事教育科普馆整体设计方案、儿童乐园科普馆设计方案。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邮政编码: 210097 地  址: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楼 公司电话: 025-83204284 83302681 83301983 公司传真: 025-83302681转8009 手  机:13405879778 联 系 人:王克芳 网  址:http://www.kczyyjs.com 电子邮件:wangkefang@163.com QQ号码:2269329198   序号 名称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植物 1 植物分类图(分组实验) 2 植物叶序标本(分组实验) 3 植物叶脉标本(分组实验) 4 植物茎的作用  第二单元 动物 1 生态箱 2 蜗牛解剖模型 3 蚂蚁的家 4 蚯蚓的家 5 软体动物---蜗牛 6 环节动物---蚯蚓  第三单元 我们周围的材料 1 天然材料标本 2 人造材料标本 3 造纸操作实验仪(分组实验) 4 材料在水中沈浮实验盒  第四单元 水和空气 1 谁流得更快演示模型 2 液体分层模型 3 风力吊车 4 空气大力士 5 压缩空气应用演示仪 6 空气动力实验仪 7 空气占据空间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1 植物根的生长 2 光合作用实验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生活史标本 2 生命的诞生 3 胎儿发育过程模型  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 1 水珠从哪里来 2 瞬间制冰器 3 水探究实验箱 4 露点数字观察仪 5 水的凝结实验  第四单元 磁铁 1 磁学实验箱 2 背道而驰 3 电磁起重机 4 磁悬浮列车 5 指南龟 6 罗盘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天气 1 数字气象站 2 风向标组装探究模型(学生分组实验) 3 组合型风力风向仪 4 微电子式风力风速计-液晶显示 5 分析云量的变化 6 云与雾的模拟演示仪 7 人体舒适度环境检测与分析系统 8 水净化 9 水的循环 10 风的形成演示箱 11 晴雨球 12 模拟云和雾的形成 13 模拟雨的形成 14 模拟风的形成  第二单元溶解 1 溶解实验盒 2 水的溶解实验  第三单元声音 1 铝片琴 2 声学探究实验箱(教师用) 3 声学实验包(学生用) 4 声音探测器 5 奇妙的声音传播 6 真空实验 7 土电话 8 有源噪声控制演示系统 9 无弦琴 10 空中的音乐 11 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12 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1 呼吸率测量仪 2 模拟人体关节的杠杆 3 人体脉搏跳动演示仪 4 肺呼吸运动模型 5 简易肺活量计 6 吸耳球 7 二人共听心跳 8 听诊器 9 大脑信息采集与训练系统 10 人的大脑 11 人体躯干 12 人的眼睛 13 人体骨骼 14 人的耳朵 15 人的肌肉 16 人的手 17 三维心脏工作模型 18 人的胃 19 儿童牙齿模型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电 1 静电花 2 神奇的光电盘 3 静电感应实验仪 4 搭建和检测电路 5 红绿灯控制系统 教师用) 6 电学探究实验箱(学生分组实验) 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8 千人震实验器 9 闪电与避雷针原理演示模型 10 静电泡沫球 11 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第二单元 新的生命 1 种子的萌发 2 植物种子传播方式 3 种子的构造 4 种子的萌发 5 青蛙成长  第三单元 食物 1 食物分类实验仪  第四单元 岩石与矿物 1 岩石与矿物彩色图 2 岩石标本实验盒 3 金属矿物标本 4 岩石的风化实验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1 种子发芽实验器 2 种子的发芽(学生分组实验) 3 蚯蚓的家 4 生物圈 5 生态瓶的制作 6 沙尘暴  第二单元 光 1 戏偶舞台 2 日影观察仪 3 潜望镜组装探究(学生分组实验) 4 潜望镜2型(教师用) 5 太阳能热水器模型 6 太阳灶模型(大)(教师用) 7 深浅色物体吸热性能不同的实验 8 光的存储与释放 9 太阳能电池利用探究 10 光的直线传播演示器 11 认识光的直线传播 12 光导灯 13 光的反射演示仪1 14 光的反射演示仪2 15 三棱镜 16 平面镜成像原理 17 会行驶的太阳能小车 18 牛顿七色盘 19 万花筒 20 光学实验动手做 21 趣味光学实验包 22 趣味光学探究性陀螺 23 光学魔盒—大钱变小钱(学生分组实验) 24 光学探究实验包 25 幻影音乐 26 动画盘(转盘跑步运动员) 27 变色龙 28 笼中鸟 29 光通讯实验系统 30 辉光球 31 多像镜 32 百页窗模型 33 窥视无穷(时光隧道)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 立体地形地貌模型 2 地震模拟演示仪 3 地震报警器 4 火山活动探究包 5 数字地球仪 6 不同土壤渗水性比较实验器 7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模拟模型 8 河流对土地的影响模型 9 粘土、沙土和壤土渗水实验 10 水土流失 11 土壤成份 12 模拟地球内部构造 13 模拟火山的形成 14 模拟地震的形成 15 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第四单元 运动和力 1 小缆车 2 橡皮筋小车 3 空气球驱动小车模型 4 喷气火箭 5 摩擦、摩擦力与运动 6 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关系 7 自行车模型 8 比较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 9 滑动摩擦力探究实验仪 10 弹性原理实验模型 11 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 12 运动快慢与力的关系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沉与浮 1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测量浮力的大小 2 潜水艇仿真实验系统 3 曹冲称象 4 浮沉子 5 液体分层模型 6 船的展示 7 液体的沉浮 8 改变水浮力的大小  第二单元 热 1 钢条的热胀冷缩演示仪 2 热胀冷缩探究实验仪(学生分组实验) 3 热传导及不同材料导热性比较演示器 4 热气球 5 旋转走马灯 6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7 钻木取火模型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1 太阳钟 2 受水型水钟 3 机械摆钟 4 沙漏记时 5 日晷2型 6 伽利略针和单摆实验 7 双摆 8 时间的痕迹-年轮 9 摆的快慢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1 傅科摆 2 地球是球体演示仪 3 昼夜现象模拟实验器 4 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动 5 模拟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6 时节日晷的组装和使用 7 研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 8 模拟昼夜的形成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1 数字化杠杆 2 工具与机械实验箱 3 起重机工作原理 4 升国旗奏国歌 5 鸭子比汽车跑得快 6 模拟人体关节的杠杆 7 小球自动爬梯 8 鱼怎么游 9 自动投球机 10 会飞的鸟 11 自动吹泡泡 12 自动下落的小球 13 鹰蛇斗 14 杠杆省力 15 探究轮轴的作用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1 框架结构套件 2 材料厚度和材料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测试平台 3 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 4 桥梁的研究 5 悬拉桥(悬索桥) 6 拱桥(拱架桥) 7 墩桥(梁架桥) 8 斜拉桥 9 悬梁桥 10 弓形拱桥 11 房屋的搭建模型 12 拱形结构拼装模型 13 埃菲尔铁塔? 14 鸟巢结构模型 15 世博会中国馆结构模型  第三单元 能量 1 探测通电线圈周围的磁场 2 制作电磁铁 3 神奇的小电动机 4 发电机原理 5 电动玩具车 6 强力电磁铁 7 磁学实验盒 8 电和磁实验盒 9 组装电铃 10 声音的能量 11 蒸汽机 12 不同能量的转化实验仪 13 风力舂米机 14 水能的利用 15 水力发电模型 16 新能源小屋 17 零碳箱 18 磁悬转轮 19 海狮戏球 20 能的转化探究实验仪 21 发现电磁铁两极及影响因素 22 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因素 23 探究磁铁的性质  第四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1 狗骨骼标本 2 鱼骨骼标本 3 鸽骨骼标本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 小学科学生物实验箱 2 蝴蝶类标本组合 3 昆虫标本  第二单元 环境和我们 1 垃圾分类 2 水的净化处理模型  第三单元 宇宙 1 月相变化演示仪 2 三球仪 3 探究月球-月球仪 4 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动 5 模拟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6 太阳系宇宙演示仪 7 研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 8 活动星座图 9 星空再现 10 星像仪 11 天文望远镜 12 月球探测器 数字化实验仪器系列 1 数据处理器 2 数据采集器 3 温度传感器 4 光强传感器 5 声音传感器 6 电压传感器 7 电流传感器 8 PH传感器 9 湿度温度传感器 10 氧气传感器 11 溶解氧传感器 12 电导率传感器 13 二氧化碳传感器 14 力传感器 15 磁场传感器 16 光电门传感器 17 多用力学轨道(与光电门传感器配套使用) 18 附件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邮政编码:210009 地  址: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楼  公司电话:025-83204284,83302681,83301983, 公司传真:025-83302681转8009 手  机:13405879778 联 系 人:王克芳 网  址:http://www.kczyyjs.com 电子邮件:wangkefang@163.com QQ号码:2269329198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2021-08-23
专家报告荟萃⑧ | 陈慕恒:探索和建设“五题联动”工作机制 落实企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合成单独章节进行专题论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阐明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具体方向。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职教培训工作,聚焦“精准培训”和“从真学真练真考到真会”的新工作目标,构建了“现场问题-科研课题-教学专题-演练习题-考评试题”“五题联动”,产、教、研融合“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2-13
关于印发《关于扩大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范围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入推进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现将《关于扩大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范围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江西省科技厅 2024-12-09
专家报告荟萃㉝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斗政策法规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君琳:融合科技人才激励机制
深刻感受到融合科技人才教育、培养与激励工作的重要性,报告主要关于融合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思考。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2-24
精彩活动预告① | 第63届高博会科技赋能教育系列报告活动——心智·进化:AI驱动心理育人新生态研讨会
5月23日至25日,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将在长春举行。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双轮驱动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5-12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坐落于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学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多科性本科院校,也是全国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主要培养职教师资、普教师资和应用型专门人才。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统筹发展继续教育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格局。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历史沿革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以原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主体,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组成。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起始于1952年;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前身为1977年创建的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1984年更名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4年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学校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4年划归省管。 办学定位 学校以教师教育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为基本定位,发挥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办学优势,突出创新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服务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办学特色。 发展目标 学校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教育传统,恪守“明德精业”的校训规范,紧跟教育现代化步伐,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致力于建设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科专业 学校已列入江西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也是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13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教育学(以职教师资培养为特色)、设计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生物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和10个硕士专业学位点(教育硕士、旅游管理硕士、艺术硕士、国际商务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体育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药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设有77个本科专业,涉及有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哲学、文学、历史学、法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原有省级高水平学科1个(设计学),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教育学、化学),现新增江西省一流学科1个(教育学)。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应用化学、旅游管理),省级特色及品牌专业18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获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项(制药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双师型”电子信息类职教师资培养),教育部职教师资素质提高计划项目3项(工艺美术、电子商务、动画),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6项。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623人,专任教师1349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2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100人,硕士生导师555人。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24人次,“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2人,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二级教授15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20人,“赣鄱英才555工程”入选人员11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提名称号1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计划”入选人员1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7人,“江西省模范教师”2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8人次,“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93人次。 办学条件 学校现主要有枫林校区和红角洲校区,占地面积2162亩,校舍建筑面积68.6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025万元,纸质图书266.17万册。建有文科综合、基础化学、电工电子、基础物理4个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校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54个,完全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建成了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人才培养 建校以来,共培养了12万余名毕业生,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在校生规模2.4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8707人,研究生1167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近五年来,研究生及大学生在全国创新创业、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全国大学生英语、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力学以及艺术设计、音乐、体育等各类竞赛和科技文化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项2284项。学校健美操队队员代表国家队夺得了我国健美操项目的首枚世界金牌。“蚊所未吻——青蒿驱蚊产品”创业团队在全国2017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为江西摘得唯一一个金奖。 科学研究 建有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平台311工程建设项目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文化厅批准组建的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发改委批准成立的工程实验室2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科研创新团队3个;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学校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近五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科技部、教育部等部、省级科研项目900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21项;获发明专利84项。学校出版发行《职教论坛》《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地方文化研究》3种学术刊物,《职教论坛》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入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获全国优秀职教期刊一等奖,在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历年文章全文转载量名列全国职教类期刊第一、全国教育类期刊中位居前列,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职教刊物之一。 职教基地 学校2000年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被江西省确定为江西省城镇职教师资培训中心、江西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中心、江西省职业技能鉴定站。截止2018年5月,培训基地共举办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职教师资培训93期,培训职教师资11734人次,先后获批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中5个专业培养(培训)标准、培养(培训)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7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业点建设项目。 对外交流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先后与美国、英国、芬兰、瑞士、丹麦、德国、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摩洛哥、印度、韩国、日本、匈牙利、西班牙等20多个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40多所高校及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开展了本科学历学位层次中外合作办学,以及学分互认、教师互访、学生互换、合作研究等项目。学校长期坚持聘请外籍教师、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并选派本校教师到国(境)外进修、教学和进行合作研究,鼓励学生赴国(境)外大学学习深造。学校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已与摩洛哥阿卜杜·马立克·阿萨德大学合作开办了海外孔子学院(江西省第11所)。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拓展硕士学位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并积极探索境外办学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等新的合作办学模式。 学校具有招收海外和港澳台地区留学生的资格。现有来自于俄罗斯、马达加斯加、津巴布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留学生在我校进修汉语或接受学历教育。学校还先后举办了多届中美、中日和两岸青年文化交流活动,欧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的职业教育考察团也多次来校交流,洽淡合作项目。 发展愿景 学校是我国职教师资培养领域“北有天津、南有江西、优势互补”格局中的重要一极,被社会誉为“南方职教师资培养的摇篮”。目前,学校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提高质量为战略主题,以学科突破为主要引领,显著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学校服务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能力,实施差异化发展和融合发展战略,力争突破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努力把学校建成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再作新贡献。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02-0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滨海旅游城市——秦皇岛市。学校始建于1941年,1975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科技部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中国科协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河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河北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学校现有秦皇岛、昌黎、开发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95万平方米(1424亩),建筑面积41.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3亿元,馆藏图书文献180.9万册、电子图书255.3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864种,各种类型数据库60个(含子库)。有国家认证的电子生物标本馆1个,附属职业中学1所。学校设有研究生部、动物科技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园艺科技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技学院、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文法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物理系、体育与健康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二级教学单位,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约2.1万余人、各类硕士研究生604人。现有(在职教职工1548人,)专任教师107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91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2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96人,其中教授160人;有“双师型”教师521人。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省模范教师等省级以上各类人才90余人,教育部及河北省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31人。学校设有74个本科专业,涵盖农、工、理、文、法、教育、经济、管理、艺术等9大学科门类。现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拥有生物学、园艺学、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教育学等6个学术学位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的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具有农业硕士、教育硕士、兽医硕士、机械硕士、体育硕士等5种专业学位14个授权领域。建有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3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 4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先后获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7项。获批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学校建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5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3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1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设有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省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职业教育研究基地、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冀东文化研究中心和秦皇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秦皇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秦皇岛瀚海国际化语言风景研究中心、秦皇岛市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等。近三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67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274项;被SCI、EI收录210篇,出版学术著作75部;获外来科研经费总计5493.05万元;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7项,其中一等奖3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个,获得授权专利87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4项,制定省市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18项。学校坚持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22个。有3支科技服务团队被授予“河北省高校李保国式科技服务团队”、1人被授予“河北省李保国式科教扶贫突出贡献者”称号。学校先后与20多个国外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科技教育合作关系,与意大利佩鲁贾外国人大学合作建有意大利语语言培训与测试中心。多次获得“河北省教育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先进集体”“河北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设立中美、中芬121交换生双学位项目等,为我校师生提供更多的国外学习交流、实习实训、科研及工作机会。近3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赛、人文素质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和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510项(依据:教务处提供学科竞赛获奖445项,团委提供挑战杯、创青春获奖65项),其中国家级213项(依据:教务处提供学科竞赛获奖213项,团委提供挑战杯、创青春获奖1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稳定在90%以上,平均考研(公务员、选调生)录取率16%以上。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包括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百名优秀县委书记、省长特别奖获得者、省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等。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2-01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创办于2000年,其前身为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2013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应用技术型大学战略试点研究高校。2016年,学校获批重庆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培育试点单位,也是重庆市迄今唯一一所立项建设的民办高校。学校位于重庆市合川区草街,坐落于凤凰山麓、嘉陵江畔,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年办学之地。学校用地面积约2055亩,绿化率达70%,校舍建筑面积近42万平方米,各类图书近300万册。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2000多人,教师约1200人。学校设有18个二级院(部),45个本科专业和1个专科专业,涵盖文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十大学科门类,自2018年起开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重点建设法律硕士、电子信息硕士、艺术硕士、教育硕士等项目。学校有1个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重点培育学科(戏剧与影视学),3个重庆市市级特色专业(视觉传达与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个重庆市一流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1个重庆市智能化特色专业(软件工程专业),6门重庆市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生活中的语言学》《校园足球基础技能》《批判性思维》《解构音乐—大学生音乐素养入门》《带上文化去旅行》《动态构成》)。学校教学科研、实验实训、文化体育、学习生活等设施设备配套齐全,教学科研、实验实训设备值达1亿多元。学校还建有体育馆、标准灯光运动场、高尔夫球练习场等公共体育设施。办学二十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担当社会责任,着力打造学科专业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水平高、技术研发能力强的全国一流民办应用型大学,已初步形成了践行陶行知教育理论、师范教育、艺术教育、民族教育等办学特色。近3年,学生获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金牌、2018年全国高等院校BIM应用技能比赛(本科组)一等奖、首届全国高等院校投资理财规划大赛一等奖、第四届中国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南方赛区第一名、“百蝶杯”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西南赛区一等奖、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命题创意先锋奖和金奖、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二等奖、2018年全国大学生中华经典美文诵读大赛二等奖、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二等奖、青年教师郑磊斩获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教法组个人全能一等奖、教法组教学展示单项奖、专业展示单项奖等全国性奖项近百项。学校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话剧《毕业季》,作为重庆市唯一入围中国第四届校园戏剧节的作品,荣获“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中的“优秀剧目奖”;师生创作的剧目《家园》参加重庆市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囊括全部五项大奖等。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全国先进独立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重庆市先进社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5万余名合格人才,已有约两千人被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和“厚德笃行,求真创造”的校训,大力弘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学精神,深入实施“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优质特色的全国一流民办应用型大学!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2021-02-01
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
(null)
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
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按照本科标准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中国生态环境产教联盟理事单位,四川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基地,西南地区唯一的一所覆盖环保全产业链的高等院校。 学院地处拥有“节能之都,绿色城市”之称的成渝门户枢纽型临空城市资阳,到天府国际机场8分钟车程,距成都市区25分钟高铁车程。学院校园规划占地面积1200亩,首期建设用地606.9亩。园林式校园不仅拥有完整的“两山一湖”生态系统,还建设有高标准的公寓式四人间学生宿舍,自主运营的高质量餐饮中心,功能齐备的图书馆,室内体育馆和学术报告厅,美丽的校园处处体现着以学生为本,乐学乐活的校园建设理念。 学院实验实训设施完善,建有西部高校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环保技术实训中心和生态环保科普馆。实训中心设备先进,各类实验实训室共计47个。其中,由荷兰万豪劳伦斯坦大学Leo Groendijk(雷奥.洪戴克)教授为学院量身定做的水环境污染控制实验室,共有30多台水处理实验实训设备,设备种类多、工艺技术全,是目前全国高校唯一一个真实运行的水处理实验室,能很好的实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情景教学。生态环保科普馆外形如一座青山,内部设施和布展内容彰显生态环保科技元素,将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科普基地、生态文化传播与创新基地。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不仅聘请了生态环境领域的四位院士作为办学顾问,也形成了以国内环保高职教育的领军人物张仁志教授为代表的高水平专任教师队伍,为年轻的学子们授业解惑。 学院秉承“崇德、博学、勇毅、笃行”的校训,构建新型“双元制·订单式”教育模式。学院首批开设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等五个生态环保类专业以及食品质量与安全、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两个健康类专业,建设大环境、大生态、大健康三个核心专业群。 学院是中国生态环境产教联盟会员单位,践行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与四川锦美环保、江苏天瑞仪器、四川悦承环保节能科技、四川中环联蓉环保工程、四川众望安全环保技术咨询、广东益诺欧环保等40余家环保企业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实践教学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覆盖生态环保全产业链,实行中国特色“双元制订单式”高职教育模式,培养能够自觉倡导和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适应生态环保产业一线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坚持创新引领,致力于建设生态环保科技研发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企业孵化中心,打造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平台和高端环保服务平台,创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天府生态环保科技绿谷”。 学院师生树立“天人互泰 知行合一”的校风;坚持“紧贴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服务学生,服务产业,服务社会,坚持绿色办学、特色办学、创新办学,办学融入社会、专业植入产业、教学嵌入职业”的办学理念;以“建设美丽中国、筑梦美好人生”为使命,为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环境类高校而努力奋斗!
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2 33 34
  • ...
  • 247 24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